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晋阳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晋阳秋的博客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386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68
201#
发表于 2015-6-17 18:54:32 | 只看该作者
晋阳秋 发表于 2015-2-7 14:05
附2:杏花村镇下堡村 任祖荫,死于斗地主。
人性、觉悟等不因财产多寡决定,任何群体绝非清一色,都有左中 ...

这段历史,看的心痛!左倾主义,害了多少正直的爱国人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68
202#
发表于 2015-6-17 19:51: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6-18 07:20 编辑
晋阳秋 发表于 2015-2-7 14:04
和睦相处  淳朴乡情

村里没有什么人说王万有的坏话,当时我们还是不敢明目张胆的公开接触他。其实村里人不 ...

我们下乡的八连,过去是一个自然屯子,当时下去也有一个地主成分的人在劳改,记得我们来了开会斗过他一次,只许他老老实实的干活,也是掏茅房,村子里的厕所,猪圈全是他一个人的活,记得他是一个蓄着山羊胡子,个子不高的人,我们都不敢和他说话,但是我每次见他都可怜他,他的话语权被剥夺了。直到回城,也不知道他叫啥,怎么回事,他也不敢和我们说话,遇见的时候,只看见他闪着温性的眼光看着我们,但是,劳动使他非常的健壮。那个印象,始终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如果活着,应该是八十多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68
203#
发表于 2015-6-17 20:0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6-17 20:08 编辑
晋阳秋 发表于 2015-2-7 14:04
和睦相处  淳朴乡情

村里没有什么人说王万有的坏话,当时我们还是不敢明目张胆的公开接触他。其实村里人不 ...

我也有同感,当地老乡对我们城里来的学生非常的好,那时候的农村真落后,农民真穷,缺医少药。后来兵团接受后,有了工资,生活才一点点好了起来,没有电灯,用马灯点煤油,我们下乡两年之后才把灯线拉过来,当时我们何当地职工一片欢呼声,可以说,当地职工借了知青的光,否则不知道哪年才会用上电。他们入厕用秫秸解决,哪里有纸啊,我们去了,改变了他们的做法,有时候从家带来给他们用,还有知青烧水在宿舍洗澡洗头,当地女职工到宿舍看见后,也开始学习,这样,身上的虱子少了许多,擦雪花膏,带胸罩,戴口罩,开始他们戏弄我们是马戴嚼子,后来他们戴了,我们也开玩笑,呵呵,我们教他们识字,教他们做美食,等等,我们生病他们照顾我们,我们从城里给他们捎药品,布料等生活用品。老乡们朴实,感恩,我们也把城市文明带到了农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68
204#
发表于 2015-6-17 20:11:15 | 只看该作者
晋阳秋 发表于 2015-1-30 20:04
若知如此  悔不当初

在大辩论时,有时理不屈而词已穷;看大字报时,有的词语激昂却莫名其妙;初中生可能有 ...

一样,一样的想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205#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07:08:47 | 只看该作者
烛光 发表于 2015-6-17 07:36
阳秋哇!还是回到你的小楼里边来吧!就咱们哥俩个聊,因为我们通心,能聊到一块儿。聊完以后,心情愉快,吃 ...

       是的,这几天有点那个。一个帖子把乡城说的惨了点,不把他当知青,需要同情支持。我同意您的说法,老知青之间看法不同,可以各抒己见,可以争论,可没有人说他不是知青。于是想通过支持性的回帖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
       我引用乡城自己说的话,是想和稀泥,我还想多回复几次,以证明我们和他之间就是某些意见不一致,怎么就使得他需要同情支持了。不过我的一个“闹”字,令我道歉,应该。也只为此道歉,不为其余。其余的那些不是我说的,言词再激烈与我无关,就算了。以后类似帖子还是少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95
206#
发表于 2015-6-18 08:44:56 | 只看该作者
其实现在倒有点儿大乱到大治的意思。现在所谓的乱,我倒认为是好事。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力说话了。比如象围子,我总认为,她不论是德还是材,都非常优秀!尤其文章,很少有过激的语言,更看不到锋芒的词汇。吐字如山泉,语气如溪水,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性格。我这个人从四岁失去父母,受尽了人间之苦,天性产生反抗不屈服的性格,天性同情弱者,养成了打架不要命,见到小孩受委屈我就难过的流泪不止,十有八九的架都是替弱者打的。我从来不用阶级的眼光看人,我只是用辩别的眼光看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我只是以讲道理,还是耍混,来确定与之相处。我坚持我所有的信仰,但是我要求自己不与任何人争辩,我从不直接指责任何一个人,你回头看看,我所有的文章,是否遵守了这一原则?我从来都是给对方留有足够的面子,实在不行,我会选择沉默和退让。我要求自己非常严格,但是我从来不强迫我的家人,按照我的标准去做。他们不论做错什么事情,我都不会批评他她们,我只要是决定下来的事情,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这种性格即是优点,有时也是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在领导面前容易吃亏。中学时代的作佑铭是,以诚为本,以善为怀。现在的作佑铭是,人格儿,尊严,诚实,责任。
我进入中国知青网,是夭蓝把我拉进来的,她对我说,知青网真正的价值,就是为所有的知靑设立一个抒发感情的平台,知青角,就是为知青找一个能相互说话的地方。前两天,天蓝感言,我们知青在一块儿,就是为了玩儿!我非常的赞同天蓝的观点!我们是在玩儿,我们不是在开芦山会议,我们没有必要非得弄出个谁是谁非来!阳秋,你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207#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11:30:32 | 只看该作者
主席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208#
 楼主| 发表于 2015-6-18 23:02:51 | 只看该作者
烛光 发表于 2015-6-18 08:44
其实现在倒有点儿大乱到大治的意思。现在所谓的乱,我倒认为是好事。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力说话了。比如象围子 ...

       我很同意您的说法,这把年纪谁也不好改变了。即便弄出谁是谁非,又能怎样。您的原则,您的处世从在这个网的交流就可以看出,有您相伴,受益非浅。在我忍不住回复他的帖子后,心里准备不充分,看他气势汹汹,我就说不愿破坏和谐,宁愿删帖收回。是您第一个支持了我,使我又发了几篇回复。他不在这里发帖了,还说过“五,对于上山下乡的经历,是同学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大家最值得回忆的,宝贵的人生经历,应该写出来,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在美好的回忆中。”我想到他对北山峰大哥文章的态度,就发了几段杂文,又是您鼓励我继续写些什么。在知青角栏目我不常发言,没想到惹来不痛快。
       现在好了,电脑也正常了,能发颜色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10

帖子

674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42
209#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11:06:37 | 只看该作者
沈家围子 发表于 2015-6-17 20:05
我也有同感,当地老乡对我们城里来的学生非常的好,那时候的农村真落后,农民真穷,缺医少药。后来兵团接 ...

       我与北国无缘,当年心存幻想,不想离开学校。于是拖拖拖,直到后来。
       我们班66、67年就有同学离校,都是单蹦的。
       最早离校的同学当过少先队大队长,矮矮的秀气的女生,很得老师关爱。不考试了,无所事事,教室里没有了全员时刻。那日她来了,一改平日装束,散开小辫,拢到身后,一根皮筋束住,判若两人。在越来越多的同学围拢下,她潸然泪下语出惊人,说要回国了,舍不得同学们…… 她说从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加入中国少先队,争取入中国共青团…… ,越南驻华使馆的车送她来接她走了。
       家住农村的一个同学不来学校了,回四季青家里了。陆续的当兵走了几位,学习班长(女生)也入伍了。据云进步很快,我插队后,听说了她的惊人之语。同学来信说遇见她了,现在提干了,工作不重,好像觉着很对不起52块5 。那时的我们正在修地球,单身劳动力居然也没有分红。913事件后也看到了未来,因为571说五七干校是劳改,知识青年是失业,总不能让这话成真吧。
       我的依赖性很强,平时很粘班长,我们小学就是同班,他是正规分配的比较早的。最先是零星工厂几个几个的要人,后来是修管局、商业,也是连挑带捡的招走几个。班长去了青海乐都,他在青岛培训时,我去看过他。我插队之后,青海工厂保送他上大学,他一听是农牧系,果断拒绝。为躲避劝说他跑到杏花村来看我。
       大批“分配”,我们同学去八五三,去阿荣旗,去突泉县。北国风光不是不吸引我,我还是抱有幻想,“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当然失望了。当我报名时,工宣队老师说,这次是山西,下次是陕西,再往后就是边疆了。

       您的诗文图片我都看,都赞。就如烛光大哥所说,“不论是德还是材,都非常优秀!”只因手懒没有回复,抱歉,请原谅。我们无奈的度过了我们的青春,没有气馁,没有颓废,努力适应多变的环境,力求跟上趟不掉队。现在的日子是农村时想都想不到的,知足,将来会更好。

       祝好,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95
210#
发表于 2015-6-20 09:51:30 | 只看该作者
我很有可能近些日子跟你聊天的次数会减少,我直到今天,仍然与我插队的那个村里的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帮助老支部书记邢海生家里的人找工作,帮助村里人追回打工时被托欠的工资。
我插队时,任知青团支部书记,苦活累活我得带头干,上面给知青的好处,必须发给大家,我半点都不能得!还要想尽各种办法把食堂搞好,让大家尽量的吃的好一点,我只能吃剩下来的,两年的艰苦,没有托垮我的意志,确托垮了我的身体,我倒下那天,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在医院抢救了十三天,我活了过来,体重由原来的一百三十多斤,只剩下了六十七斤,我开始真正看到了皮包骨头的样子。我得的是肺结核病,我开始大口的吐血。我们的生产队长,把全家仅有的七块四毛钱全部送给了我。六月的一天下午五点多钟,我们队里邢名山六十岁的母亲,挎着一个篮子来看我,篮子里有十二个鸡蛋,剩下的都是雪白的馍。圆圆的白馍,里面都是一层一层的油盐,类似我们现在吃的麻酱火烧。六十岁的老人,托着两只小脚儿,来回二十四里的路程,又是傍晚,真是让我又心疼又感动!想起这件事我就不禁流出感激的眼泪!老人是拿儿嬉做月子的营养品送给我吃,我死都不能忘!现在老人没有了,我现在把她的儿嬉视如亲娘,去年老娘得了脑中疯,我用车把老人家接到北京,托人住进医院,现在走路生活都能自理,过段时间,我准备再叫她老人家住次医院,彻底治好。她生的那个小女孩,我视如亲妹妹,2012年把她带到北京,带她闯天下,去福州两年,就是为了带她。现任一家较大的保洁公司做主管,得到上层老总的信任。昨天又把一个烂摊子教给了她,很棘手!我必须得帮她度过这个难关!
四十年前来曲沃,
青春岁月尽蹉跎。
忍受苦难乡亲教,
艰苦艰辛同度过。
今日重踏东凝土,
追思当年苦中乐。
见到亲人双汨下,
不忘恩人千层馍。
(我插队的那个村叫东凝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10 07:55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