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沈家围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情在草原流淌

[复制链接]

461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249
11#
发表于 2015-7-22 22:46: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川枫叶 于 2015-7-22 22:51 编辑

内蒙四日游让我知道了围子妹的灵魂深处扎下的草原情结是永远不能割舍的。那里的大自然养育了一个豪放的民族,原生态的歌声从远古悠扬传来,好客的酒杯举起,下马酒喝进从口暖入心田。那是一个真真切切的情感,欢迎我们来草原的家来作客。我们和蒙古朋友一起欢歌起舞。那场面一直在我的眼前浮现。我还会走向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12#
发表于 2015-7-23 22:39: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美丽的草原,沈家围子的家,温暖、幸稫、吉祥永远伴随你和你的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13#
发表于 2015-7-23 22:39: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美丽的草原,沈家围子的家,温暖、幸稫、吉祥永远伴随你和你的亲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80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7:52:47 | 只看该作者
北山峰 发表于 2015-7-23 22:39
美丽的草原,沈家围子的家,温暖、幸稫、吉祥永远伴随你和你的亲人!

谢谢北山峰大哥哥喜欢我们的草原,谢谢您的祝福,祝您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80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7:54: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7-24 08:39 编辑
一川枫叶 发表于 2015-7-22 22:46
内蒙四日游让我知道了围子妹的灵魂深处扎下的草原情结是永远不能割舍的。那里的大自然养育了一个豪放的民族 ...

枫叶姐,草原是我不了的情,您这次草原一行感触颇深,有机会,再走进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一起看草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1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249
16#
发表于 2015-7-24 10:23:47 | 只看该作者
沈家围子 发表于 2015-7-24 07:54
枫叶姐,草原是我不了的情,您这次草原一行感触颇深,有机会,再走进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一起看草原! ...

第一次的草原行,就让我迷恋上了它,呼伦贝尔大草原我是一定要去的。因为到那里不但要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最主要的是围子小妹的家和人就扎根在这个美丽的草原。期待我们一起看你的家和大草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95
17#
发表于 2015-7-24 23:28:31 | 只看该作者
我同院一起张大的临居,纠玉英,小我一岁,同去山西插队,后来到了临汾市,专门负责知青的档案工作。回京时在一起聊天,她告诉我,有一个内蒙的北京知青,带着一个蒙古姑娘,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从内蒙转到临分地区某个村插队落户。在他们俩个人身上,发生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个北京知青在内蒙插队地方,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落后,玉英对我说,在那里,淸晨你骑着马在草原上走,如果你看见蒙古包前面有个姑娘在那里梳头,你千万不可在那姑娘前走过!如果你走过了,不管你走多远,她们家里的男人都会骑马追上你,把你请进他们的蒙古包里,一家人都会虔诚的跪在你的面前,请求你与那姑娘成婚,只要那个姑娘怀孕了,你就自由了。去留尽便。具说走婚的摩梭族的前身就是蒙古族群。这两者有点近似之处。于是那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北京的知青与那个蒙古姑娘成亲之后,没有走,是按照汉族的规定,到政府部门领取结婚证,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合法夫妻。过一段时间,知青回京,按照蒙古族的规矩还不能把心爱的人帶回北京,只好一人回京。半个月后回到插队的地方,发现自己的爱人被当地蒙古哥俩给占了,知青说法律,那个哥俩说当地民风,各不相让,只好到政府部门打官司。
出发的那天早晨,姑娘把一件皮衣披在知青的身上,并说了一句,路上寒冷。知青走在去政府的路上,感到手冷,不由自主的把两只手插进皮衣的口袋里,这时他发现右手的口袋里有一把非常锋利的蒙古刀在里面,没有刀稍,知青全都明白了可能要发生什么!当他走到一个不高的两山之间时,那两个人出现了,把他㚒在了中间,弟弟在前,哥哥在后,每人手里拿一块在地上捡起的板儿石,对北京知青说,要人就把命留这儿!要命就回去!自己的嬉妇叫你们给霸占了,憋着一肚子怒火,现在你们又威胁我,我全要!话音未落,蒙古刀就捅进了弟弟的前胸,哥哥的板石也随即狠狠的拍在知青的头上,知青被拍死在地上。哥哥赶忙去救弟弟。没有想到,知青没有被拍死,他挣扎着站起来,把那把蒙古刀狠狠的扎进了哥哥的后背,又昏死了过去。到医院抢救时,哥俩都因流血过多而没能救活,只有知青活了!法院判决知青无罪,就把这个知青和那个蒙古姑娘密密转到山西临汾。说给围子,就全当故事去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95
18#
发表于 2015-7-25 07:33:54 | 只看该作者
玉英的出身与你及为相似,1966年8月18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并亲自为师大女付中的宋彬彬戴上他亲手㝍的红卫兵袖章后,全国以学生为主体的红卫兵组织迅猛发展,并且成为了保卫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打手。玉英的爷爷因为是恶霸地主,而且有人命案,被潜送回山东老家,受牵连的还有她的奶奶和妈妈。我当时用我出身好的强势尽全力保护他她们,让他她们勉受皮肉之苦,让他她们勉受迫害。因此这三位老人在离开北京之前,没有挨一下红卫兵的打。那时,我也尽可能的保护她们兄弟姐妹,就象我在阳秋的楼里所说的,我从来都不用阶级的眼光看人,我只看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我认为,她们家里所有的人,心底都特别纯正而且善良,她们家里所有的人都是好人,不管有什么样的危险,我必须保护她们!直到今天,我与她们相处的仍然很近,仍然很信任!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我尽可能的劝说我的朋友和同学,不要随便打人,更不能打教过我们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80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9:1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7-25 09:45 编辑
烛光 发表于 2015-7-24 23:28
我同院一起张大的临居,纠玉英,小我一岁,同去山西插队,后来到了临汾市,专门负责知青的档案工作。回京时 ...

天佑好人!这个故事太惊险了!真的是电视剧一样,烛光大哥经历的太多了,所以,您的感悟最深!您的正直勇敢也感动着我。蒙古族过去是有这个风俗,你不知道。很多下乡到牧点的知青,都分到各家的蒙古包住。一家人在一个蒙古包,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女知青怎么保护自己?而且在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下,躲都躲不起,何况那时候是要接受他们再教育,强迫性的,算什么婚姻?非常的落后,过去的蒙古族粗鲁,生性,也是因为辽阔的草原没有人家,如果去了人,他们惊喜的不得了,用最好的酒肉招待远方的客人,游牧出去,十天半拉月的,他们的蒙古包是不加锁的,留给迷路的客人。现在文明多了,文化逐渐普及,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汉人是不好接受。城里的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比较理智。也逐渐汉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386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280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9:2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7-25 12:15 编辑
烛光 发表于 2015-7-25 07:33
玉英的出身与你及为相似,1966年8月18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并亲自为师大女付中的宋彬彬戴上 ...

你是好人,好人会一生平安,我的父亲很小出来念书,在旧中国哈医大毕业后,与我母亲结婚,有了哥哥姐姐,为了养家糊口,他参加了国民党部队,任少校军医,再后来,蒋介石撤退台湾,父亲不从,也惦记着我的母亲和哥哥姐姐,半夜骑马偷着跑回长春,起义参加了共产党的部队,我们都是生在部队,长在部队。但是父亲这段历史,文革中定为三开分子,说我的父亲,日本鬼子吃得开,国民党吃得开,共产党还吃得开。定性历史反革命。工作中的父亲非常的注重严谨的医学作风,他说医院无论治疗还是研究疫苗,必须科学的,认真的对待调查数据,一旦疏忽大意就是人命关天!文革中,一次领着下属人员去下工地了解疫情,引用了毛主席的一段话:“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若无主题,犹如瞎子摸象,随便到一个地方去乱抓一把,不但不能收到效果,反而会浪费人力物力。”他半开开玩笑说,走吧,我们现在就去“怀胎”这句话,文革中下属揭发,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并否定了革命军人的成分。我们一直在这些沉重的包袱下生活。就这样过了十几年。我哥哥64届高中毕业生,他是高材生,已经考上大学,因为历史问题,又因为和老师因观点不同吵了起来,给他的鉴定相当的不好,大学没有录取他,这是多麽遗憾,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我的姐姐也是高材生,初中是保送上去的,高三毕业赶上了文革,下乡十年,才回城。那段历史不堪回首,翻过去了,做为回忆,让后代人了解一下当时的真实状况。我们如今老了,苦尽甘来,平静健康地生活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9-18 03:30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