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京,你需要静静…… 【转帖】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350
155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8:50:20 | 只看该作者
芳草地:“芳草地”之名,始于民国年间,《北平地名典》认为:此地当因草著,故称。也就是说因为芳草茂盛,所以称之为芳草地。芳草地乃是寄托所思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也是生命之地、和乐之地。在北京这座千年古都之中,芳草地背负着厚重的历史,承载了中国文化无尽的想象与寄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350
155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8:51:20 | 只看该作者
杏花天:杏花天,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东侧,虽然只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胡同,却是北京最富有意境和诗意的名字之一。其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早年间地安门外曾有一私家花园,种有10余棵杏树,每至阳春,满园杏花盛开,香飘大街小巷,于是有雅士将临近这家花园的胡同叫成了“杏花天”,后被称为“杏花天胡同”。另一种是说在明朝的时候,在胡同的西口儿有一“杏花天酒家”,也有说是酒坊的,所售的酒均为自酿,醇香宜人,许多人慕名而来,日子一长,人们就将附近的胡同叫成了“杏花天胡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350
155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8:52:16 | 只看该作者
百花深处:光听名字就已经很优雅而带有美感了。相传有张姓夫妇在新街口南小巷内购买空地二三十亩,种青菜、种树木、牡丹、芍药。叠石为山,挖掘水池,十分幽雅。夏日,香风扑面,令人心旷神怡。因此北京人称它为“百花深处。”使这一地名更富有意境和韵味,给人许多美的遐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350
155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8:53:14 | 只看该作者
羊肉胡同:老北京起码有五条“羊肉胡同”,最有名、历史最悠久且今尚存的羊肉胡同当属西四那一条。西四一带有马市、羊市、骆驼市等,“羊市角头”即羊市。“角头”是指“人烟凑集之处”的市场所在地。
    到了明朝,它属咸宜坊,就叫羊肉胡同了。所以羊肉胡同原先确实是个卖羊肉吃羊肉的繁华兴盛之地。到了现在,北京羊肉胡同出名的不是卖羊肉,而是以珠宝交易闻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350
155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8:54:06 | 只看该作者
老北京有许多带“坟”字的地名,如公主坟、八王坟、索家坟等。这些带“坟”字的地名含义和我们今天的单纯意义上的墓地不同,它们大多是以坟主的或身份命名的一些自然村落。铁狮子坟:以一对铁狮子命名。但这对铁狮子镇守的墓主究竟是何人,已经很难查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350
155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8:54:50 | 只看该作者
公主坟:因过去葬有清仁宗嘉庆皇帝的两位公主而得名。历史上称王佐村,清末改称苑家村,日伪时期改称公主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350
155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8:55:48 | 只看该作者
八王坟:这里曾埋葬着清朝的“八王”阿济格。既然英亲王阿济格在努尔哈赤的众多皇子中排位第十二,为什么会对他死后的墓地称为“八王坟”呢?这是因为阿济格在清朝初期开国诸王的排序中列为“八王”,所以对于他去世后所葬的墓地,民间老百姓一直俗称“八王坟”,并作为地名称谓一直延续几百年至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350
155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08:56:51 | 只看该作者
“骚子营”,这个词的来源和元朝有关。元朝建立之后,大批的鞑靼(蒙古族人)和汉人生活在一个城市里,汉人觉得他们有狐臭,于是称其为“骚鞑靼”,渐渐就演化成了“骚鞑子”。当时圆明园曾驻扎大量蒙古兵军营,老百姓就叫这里为“骚鞑子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350
155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7:54:46 | 只看该作者
灰飞烟散的老北京城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350
156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7:55:40 | 只看该作者
孩童时代离家不过几站地就是北京的城墙,一座高大、雄伟、轮廓完整的明城墙。上学后与住在城根附近的同学结识了,在他们的鼓动下曾几次爬到城墙上玩过。上城墙有两条路,一条是马道,就是古代守城的军士骑马上下城墙的通道。另一条是住在附近的人为上下城墙方便自己开辟的一条小道。马道被 砖墙挡住不让人走,我们只能沿着那条小道爬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9 02:53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