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声 于 2018-12-5 16:56 编辑
事实胜于雄辩!我转的帖子是拉大旗做虎皮吗?谁说了参战兵团战士把参战正规军的功劳拉到自己身上了?兵团的作用是协助正规军作战,送弹药,抬伤员,我从全国各地网上转来参战正规军人和参战兵团知青的帖子难道说的还不清楚吗?你这个“杂志人”怎么连读文章都戴着度数那么深的有色眼镜啊?69年3月珍宝岛战役爆发时你我还都在北京大街上游行抗议苏联入侵呢,你我有资格否定当时他们参战作用的真假是非吗?难不成全国数以百计回忆珍宝岛兵团参战的帖子都是弄虚作假?你是否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立场。
我在这里不想和你争论,我只想用事实说话。如你能找出任何支持你的观点否定珍宝岛参战兵团战友历史功勋的帖子请转过来让大家看看,拜托!
顺告,我这里还有10年来积累的大量黑龙江兵团在珍宝岛战役中做出贡献的历史资料,他们可不是只派了一个担架营,他们还抢修了战备公路供军车运送缴获的苏联坦克,他们还抢架军用电话线,他们还派出大批车辆给正规军运送物资,派出大批推土机铲除积雪修筑工事,他们还排队为伤员献血。。。。。。
我完全不懂,你为什么要用兵团后期在生产方面出现的问题彻底否定69年兵团战备的历史作用? 给你转一段国外的记载:
国外报道:
China Production andConstruction Corps
生产建设兵团
Chinese Paramilitary Forces
中国的准军事力量
1, 武警
2,预备役
3,基干民兵
4,生产建设兵团(文革期间相当于应召预备役)
Before the Cultural Revolution,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was a paramilitary organization of 3 to 4 million people under joint government, party, and PLA control. 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was used in remote and unproductive areas to build roads, reclaim land, construct defense and water works, and operate mines, state farms, and industrial plants. A secondary role was border defense, and some units were armed with light infantry weapons. All received basic military training.Unlike the militia,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personnel were full time and uniformed. The PLA took over the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n civilianized it in the 1970s. In the 1980s the corps appeared to have been abolished except in Xinjiang Autonomous Region. There it operated under regional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he Xinjiang Military District, and the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译文
文革以前中国有三,四百万人的生产建设兵团在政府,党和军队的共管下在未开发区主要从事开荒种地,筑路,开矿,兴修水利和人防设施和经营工业等.另一个角色是保卫边境,他们是不穿军装的全职成员, 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中国军队在文革中单独接管了新疆兵团和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更多的兵团,后来又在70年代中把这些兵团交给地方政府管理.在80年代除了新疆兵团外其他兵团都解散了.现在新疆兵团由当地的党和政府,新疆*,农付鱼业部共管(现已独立出来由中央直管)
-----------
1973年,经中国外交部同意,英国记者、军事评论家马克斯威尔来黑龙江兵团实地考察访问。这位长年研究中国军事问题、并著有《中印边界事件》一书的英国人得出结论:中国黑龙江兵团是“很强的准军事部队”
英国<泰晤士报〉1969年报导:
中国军队在新疆增兵3个师,支边青年20余万,其中包括军垦农场的退伍军人12万,正在进行军事训练,并发放了武器。由此新疆的正规部队和民兵以达80 余万人。在东北地区,中国原有重兵70余万加上紧急训练的民兵和知识青年,参战部队可达200万人。中国对抗苏联的战略,显然是人海战术。
俄羅斯版1969年《蘇軍的海外行動》 中國政府又加劇緊張形勢,在靠近蘇聯邊境的地區集結軍隊,組織了大批所謂“勞動大軍”部隊。在這些地方,他們開始建設一些大型軍事化國營農場,而它們實際上都是些供軍人駐紮的軍屯。中國“基幹民兵”也大量涌現,被派來保衛中蘇邊界.....離中蘇邊境線200公里的範圍內被宣佈為禁區,並被作為“中國第一道防線”。 所有被懷疑同情蘇聯或親戚在蘇聯的人,皆被趕出這一區域,並被送往中國腹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