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蒙学经典: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

[复制链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462
1301#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5:46:12 | 只看该作者
【三游江都】隋炀帝的乘坐的龙舟,当时记载有四层楼高,浩浩荡荡沿着大运河南下江南。我们都认为他劳民伤财、耗费巨大。这个是对的,这个看法是对的,没有错。但是请大家别忘了,江南从中国分裂出去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一个皇帝去巡视刚刚归入统一控制的江南,表示对江南的重视。恐怕也不是丝毫的正面意义都没有吧!所以啊,也很难去分析和判断,有功有过,应该说三下江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462
1302#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5:46:38 | 只看该作者
【三征辽东】公元611年,隋炀帝认为高句丽是箕子,也就是商纣王时期,商纣王的叔叔箕子,我们前面讲到过,箕子后来跑了嘛,跑到朝鲜去了。所以他认为高句丽是箕子所封之地应该是我的。所以呢三征辽东,当然这三次打仗都没有成功。消耗了国力引发了民怨,但是从历史上来看,他当时去征伐高句丽是得到人民的拥戴的。起码在开始的时候人民是支持的。但是它的结果,有的时候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它的结果和你的初衷是不一定相吻合的。你拼命想做好一件事情,你发自内心想把它做好,但是你到结果发现搞得一团糟,你有的时候倒没想真的去做一件事情,但是突然发现结果很好。人的出发点和结果不一定吻合,隋炀帝就碰到了这样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462
1303#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5:47:07 | 只看该作者
【文忠寄语】人的出发点和结果不一定吻合。
   【钱文忠】隋炀帝在文学上也很有造诣,应该说作为一个皇帝,他的文治武功都颇有可观,但是我们也要承认,我们必须很客观地、公正地去看,这个人的个人品质极其恶劣,出奇的荒淫,奸母淫嫂,杀父弑兄,罪大恶极。中国传统当中最不能干的事,这个人干了个遍,一件不落、什么都干,是一个罪大恶极之徒,他自己也不是没有感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462
1304#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5:47:34 | 只看该作者
【字幕配画外音】迨至隋,一土字,不再传,失统绪。
   由于隋炀帝的暴行,把一个繁荣强大的隋王朝弄得支离破碎,终于土崩瓦解了。然而历史好像开了一个玩笑,当年隋炀帝是靠政变上台,结果他又在政变中被杀,而杀害他的人又恰恰是当年被隋炀帝的父亲、隋文帝谋害的宇文家族后裔。那么历史上关于隋炀帝的死又是如何记载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462
1305#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5:48:08 | 只看该作者
【钱文忠】隋炀帝有一个喜好,喜欢照镜子,照镜子的时候史籍记载,他时不时做一件事。什么事?一面照镜子,一边摸着自己的脖子:哎呀,好一个脑袋,可惜不知道将来谁来砍他。这个是见于史籍记载的,所谓的揽颈摸脖,这个动作。尽管这个脑袋也不怎么好,他说好一个脑袋,他这个脑袋好什么啊,而最后也没有人去砍,但是死得更惨。将军宇文化及,利用隋朝民怨四起的时候,发动兵变将隋炀帝看管了起来,最终隋炀帝自己解下自己的汗巾,那时候腰里,都别着一块汗巾、擦汗的。自己解下汗巾,交给宇文化及的手下,宇文化及的手下就用隋炀帝自己的汗巾,把隋炀帝勒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462
1306#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5:48:3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知道,这样一个隋朝,存在的时间很短,但是建立了正式行政区域,实施有效管辖的国土范围超过了以往。唐朝一直到公元630年,都还没有完全恢复隋朝的版图。有的学者认为,短短的隋朝的传了一代皇帝,只不过是唐朝的过渡期。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唐朝恐怕更多的是隋朝的延续,因为唐朝国家的体制,它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基本上是照搬隋朝。无比辉煌的大隋王朝尽管短暂,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对后世中国历史进程所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怎么评价恐怕都不为过。隋朝真是一个需要我们好好认识,熟悉研究进一步探讨的朝代,某种意义上,如果要在中国历史漫长的长河当中去寻找一个朝代,来和隋朝比拟的话,那么只有秦朝,只有秦朝和隋朝可以比。
    隋朝以后的中国就进入了唐朝,唐朝对于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意义,我们大家都是有所了解的。那么《三字经》是怎么来处理唐朝这一段历史的?请大家听下一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462
1307#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5:49:12 | 只看该作者
                       解读《三字经》
                         (三十一)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结束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开创了大唐王朝三百年的基业。李渊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是为唐高祖。那么李渊为什么能够异军突起,建立大唐王朝?李氏家族又有何渊源?李渊与隋炀帝杨广是什么关系?李渊又为什么要把国号命名为唐?然而天下初定,李渊的皇帝宝座坐得并不安稳。以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代表的政治阵营,展开了激烈的权力斗争,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那么这一政变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李世民又是怎样当上皇帝的呢?《三字经》的作者又将如何为我们描述这样一段历史?
    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三十一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462
1308#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5:50:13 | 只看该作者
【钱文忠】对于中国、乃是对于整个古代世界来讲,唐朝实在是太重要了。我想大概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三字经〉的作者罕见的慷慨,他拿出整整一节12个字来讲述什么?来讲述唐朝开国的那一刻。这个很少见,一般《三字经》12个字要派很大的用场。有的时候把一个朝代讲完了,有的时候把几个王朝讲完了。但是在这里,仅仅讲了唐朝的开国【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字面意思一点都不需要解释,唐高祖起义了,把隋朝末年的动乱给解决了,同时也开创了大唐帝国的国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462
1309#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5:50:50 | 只看该作者
隋朝末年烽火四起,在纷纷起义的群雄当中,唐高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的情况和谁都不大相同。【唐高祖:李渊,公元618~626年,唐朝开国皇帝,鲜卑姓大野,字叔德】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在西魏北周的时候,就已经当了相当大的官,有当到大将军的。而他的父亲就已经是隋朝的唐国公,所以唐朝的国名也是这么来的,就像隋朝的国名是这么来的一样。他的母亲就是隋文帝的那位独孤皇后的姐姐。你看所以两家人是亲戚,唐高祖李渊和隋炀帝是姨表兄弟,两家是沾亲的。李渊6岁就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16岁他开始工作了。打的第一份工是什么呢?隋文帝的贴身侍卫。由于种种的关系,他首先是隋文帝的贴身侍卫。贴身侍卫当然是非常相信的了,把命交给你了。同时他又是隋文帝、隋炀帝的亲戚,又是一个贵族,当时的北方军事贵族,所以他非常受隋炀帝的重用。李渊当了什么?太原留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主题

25万

帖子

11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27462
1310#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5:51:25 | 只看该作者
太原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太原城池坚固、钱粮充足,历来就号称中原北大门。更是隋朝抗拒突厥的一个屏障,所以它里边钱啊、粮啊、兵器啊,积聚了很多。当时隋末的农民起义遍布全国,到处都在打。李渊很聪明,他看透了。怎么看透呢?他知道仅凭隋朝的力量、或者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镇压下这满地烽火的。他又非常了解自己这个姨表兄弟隋炀帝,非常了解他的为人,了解他猜忌、了解他非常的嗜杀、动不动杀人。所以他担心,在这样的乱世自己保不住自己,难于自保。当时也确实发生了一件很怪的事情,有一个术士,术士就是看风水的算命的这一类人物。禀告杨广说什么龙门一带突然出现了浓厚的天子气。当进人有观云这一说,看天上的云彩,我能看出什么气来、望气。而这个龙门一带的天子气,一直延伸到太原,在那儿停住了。而且他还算出一卦,说有一位姓李的大将,最终不利于隋朝。隋炀帝一听,当然就对李渊产生了防范之心,所以他先在太原设立一个宫殿,叫汾阳宫。表面上是他去避暑的,实际上是监视李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10 11:30 , Processed in 1.15440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