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5-3-7 11:04 编辑
十一 红卫兵运动摧毁了教育、摧毁了文化,对全国部队、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的文化大革命的开展起了煽风点火、推波助澜的作用。按着中央“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指示精神,红卫兵到工厂去学工,到农村去学农,支持和帮助那里的造反派搞斗、批、改,鼓动各单位的造反派从下而上夺权,联合各单位的造反派向各级政府机构夺权。 一九六七年一月,当时上海能够控制局势的造反派组织联合起来,夺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权,经中央文革批准打倒了市委书记陈丕显、市长曹荻秋,成立了由军、地革命领导干部、造反派头头和先进群众代表组成了“三结合”的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对上海市造反派的夺权运动立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夸奖上海市的造反派为全国树立了榜样,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毛主席非常高兴的称赞它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他说:“还是革命委员会好。”还有的中央领导竟然夸大其词的称赞,上海市造反派的夺权运动其伟大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亚于苏联十月革命。 在一月红色夺权风暴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造反派从地方到中央,掀起了声势浩大、波澜壮阔的夺权的运动,从此,“革命委员会”就正式成为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机构。在革命委员会三方的人选中,造反派头头和先进群众的代表相对说来比较容易解决,最难办的就是领导干部。中央和地方的干部,特别是一、二把手,今天这个被火烧,那个被炮轰,可以说各地区、各部门的各级领导班子成员没被打倒的是极少数人,级别越高、能力越强,敢说实话、出头露面越多的领导干部基本上都被打倒了。 为了解决省级革命委员会的干部问题,不得不从当地驻军领导干部中挑选,或是从地级领导干部中提拔,再就是从全国劳动模范中选拔。文化大革命前还是地级干部的华国峰、纪登奎等被提拔到省级,担任革命委员会的主要领导,全国劳动模范陈永贵以及吴桂贤、李素文等,也成为省级革命委员会的领导干部。后来,他们又都进入中央,华国峰成为最高领袖人物,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务院总理,他是我们党集党、政军最高权力于一身的第一人。农民出身的陈永贵和工人出身的吴桂贤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蔬菜售货员出身的李素文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 在组建革命委员会的过程中,由于各省、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单位的两大派组织的观点不同,对立的情绪非常严重,可以说是势不两立。特别是在对待领导干部问题上,往往是这派支持和拥护的准备进“三结合”领导班子的人,正是另一派要打倒的对象。为了在革命委员会掌权,各派造反组织之间的斗争更加激烈,斗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甚至动起了棍棒刀枪,致使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困难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