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上山下乡50年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7-23 11:52
标题: 上山下乡50年了

东北兵团在报国寺展出的《北大荒图片回顾》,正能量满满。提醒我们老三届知青,上山下乡都50年了。曾经在下乡逢五逢十周年时,大家都会聚一聚,回忆一下,抒发一下。今年山西汾阳杏花村的插队知青又会欢聚一堂,我接到了通知。

杏花村在全国有不少,真正出好酒的杏花村那就是我们插队的汾阳杏花村了。李白斗酒诗百篇,其实不只李白,古时文人墨客都好酒。“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看,又一个好酒的。

插队过去50年,有些事儿真是难忘。当然,那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也常挂嘴边。刚退下来时写过:

《我们村里年轻人》,

指引学生做农民;

知识青年乏知识,

热心农友献热心。

回眸一望实堪笑,

闭目三思满浮云;

白首教孙诗几句,

“牧童遥指杏花村”。

最后一句是写“清明时节雨纷纷”好呢,还是写“牧童遥指杏花村”好呢,想了想还是直接点出杏花村——我们插队的地方。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就是在汾阳取景拍摄的,和豫剧《朝阳沟》一样,描写了城里知青下乡、回乡,参加农业生产,且小有成绩。当年应该是推介中小学生到农村去的主要宣传片之一,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很好听,很励志,也提到了杏花村。


我想说的是我们初中及以下的同学,大多数当年真的缺乏生活知识、社会知识和农业知识,个别如我者则是极度缺乏。回想插队四年,文件报纸上面要求的那些,尽量照着做,当时自己是竭尽全力了,自认为接受再教育还凑合。其实仔细想一想,当时是粮食产量没有提高,社员生活依旧拮据,乡村面貌没有改变,文化娱乐依旧单调。这种情况下,奢谈什么?功劳?成绩?能说啥呢,神马都是笑谈。也就瞎胡混了一场,也就是浮云一片。若非得到了乡亲们的照顾和帮助,使我们切切实实领略了乡亲情谊,那就真的只剩“蹉跎岁月”了。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7-23 12:04
因为经历不同,处境不同,视角不同,感受也不同。早先看到的人曾认为“知青乏知识,回首满浮云,”这是贬低了知识青年,贬低了上山下乡。对此,我不能争辩,只能解释,改革开放以来的山乡巨变没有我们知青的作为,社员致富也没有我们知青的参与,让我惭愧让我羞。只有强调这里只是写的我自己,但我还强调,诗词里虽然只有一句,“热心农友献热心,”写的是给予我们关心和帮助的老乡亲们,可这恰恰就是我思念插队的唯一。
有人好像说写出回忆文章的同学是记性好,我感觉不是的。我想说当年那城乡、那工农、那脑体,“三大差别”那巨大的反差令人们的记忆都出奇的好,可谓没齿难忘。真的,没齿难忘!而今我已经掉了好几颗牙了,可也没有忘记咱们那村、那地、那人、那情,看来是终生难忘了。

作者: 宋效奇    时间: 2018-7-24 17:06
到农村使我真正看到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村民们对我真好。
作者: 文华胡同    时间: 2018-7-24 23:02

00-报国寺-大殿 展区-01.jpg (255.23 KB, 下载次数: 28)

00-报国寺-大殿 展区-01.jpg

03-北大荒知青活动图片展(2013)-031.jpg (271.81 KB, 下载次数: 39)

03-北大荒知青活动图片展(2013)-031.jpg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7-25 15:22
宋效奇 发表于 2018-7-24 17:06
到农村使我真正看到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村民们对我真好。

山西人民对我们确实真好,终生难忘。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7-25 15:23
本帖最后由 晋阳秋 于 2018-7-25 15:27 编辑

上山下乡真的是终生难忘,曾经做过一首《九张机》,想捋一捋浅薄的一生。不能不承认,上山下乡是世界观的转折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宣传与实际的思考,17年的教育在农村遭遇质疑,文革初期的狂热彻底冷却。
那日傍晚,晴间小阵雨。凭窗欣赏小区的人工河,两边是垂柳,枝条如丝。柳枝在微风里摇曳,天空中时疏时密时有时无的飘下雨丝,在斜阳映照下与柳丝交织成画。恰如古人之吟“东边日出西边雨”,不过此时是 “落日在西当空雨”。几只风筝在空中飞舞,几只小燕穿梭其中,给绚丽的画面增添几分亮色,给多彩的天空增添几分灵动。
婴儿的车都拉上了篷,只能看见孩子胖胖的小手指着什么。骑四轮小自行车的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个别的穿着雨披。疯玩儿的则是小学生,有的追逐,有的玩儿皮球,有的滑梯,有的和父母打羽毛球。中学生和青年人喜欢器械,尤其是老人不怎么碰的攀登架和悬梯。老人们霸占了大部分健身器械,更老的将花园的长椅坐满。大地不逊长空,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欢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凑到一起的老伙伴儿,总是喜欢提提“当年勇”,也不避讳“言败”。得失荣辱,鸡毛蒜皮,看见孩童说幼儿园,看到红领巾想学校,也没顺序,也没章法,从小到大无所不提,几近胡思乱想。嗨,有了几句:
弱柳残阳细雨丝,纸鸢雏燕几交织。
儿童嬉戏逐河畔,老叟微眯想山西。
九张机,闺怨诗,不妨试着填新词。
回望曾经身历事,香蕉苹果大鸭梨。

修改一下再发《九张机》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7-25 16:47
《九张机》

一张机,一针一线绣新衣。烽烟渐远朝阳媚,花红柳绿,孩童嬉戏,户户沐晨曦。

两张机,书声朗朗队歌齐。红旗一角胸前系,崇高理想,楷模前辈,长大舞红旗。

三张机,跑操晨练早自习。数学理化加外语,语文政治,不丢副课,梦入大学时。

四张机,校园忽起造反词。茫然拿笔做剑戟,揪批师长,炮轰领导,礼毁道德摧。

五张机,逍遥复课短师资。旧书毒草课本废,报刊语录,兼学别样,吃饱混天黑。

六张机,一朝发配太行西。积压三届腾教室,几人工厂,几人部队,农村去作为。

七张机,村里自有好老师。农活学会明事理,识得苗草,辨得真伪,苦累得真知。

八张机,耳听眼见脑深思。初衷再好现实违,为人处世,圆滑世故,教育已离题。

九张机,看清形势把村离。重整旗鼓为新戏,假困假病,绝食卧轨,坚持把家回。



昔时,连敲战鼓东风吹。下乡务农百年计,报章富丽,囊中羞涩,欺人亦自欺。

回思,齐家正道在无为。古稀回望荒唐事,江河一曲,长剧一诨,饭后一传奇。



弱柳残阳细雨丝,纸鸢雏燕几交织。亲情悔意当胸涌,往事吟成九张机。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7-26 13:24
空前绝后的大规模成校成批的逆城市化的知青潮,过去了。是非成败转头空,追忆韶华,将只在,银幕荧屏笑谈中。
现在有的人拿大学生村官呀,城里人承包山林土地什么的,和当年的知青插队做比较,暗喻当年城里人到农村去是正确的,知青是大有可为的。不过,他们从不提大学生村官是“官”,是挣工资的,承包者则有一定的背景和相当的实力,哪像我们当年。
说到当年,如果是合作化之前,是不会出现插队知青的。曾经的土地是经过土改,分配到农民手中的,是家庭所有。于是下乡注意力在荒地荒山,比如类似闯关东,组织一些人去未开垦的处女地北大荒,类似处处是荒山的南泥湾,向湖畔湿地圩塘要粮。因为教育资源不足,城市容纳不了全部不能升学的学生,那时回乡青年比较多。公社化之后,土地不再归个人,这时安插城里学生成为可能。文革时期的大批知青就有部分下乡在人多地少的地区,侵犯了农民利益。
自打文革结束,农民承包了土地山林,就已经从根本上断了上山下乡插队的可能。试想您下乡的话,种哪块地,种谁的地,什么情况下可能匀一点地给你。倘若一个村去上几个十几个人分他们的土地山林,那会是什么样子。故此,知青,主要是文革知青,真的是空前绝后的。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8-7-27 18:32


            生不逢时的一代人,
            吃尽苦头的一代人,
            命比纸薄的一代人,
            生不如死的一代人。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7-30 21:53
    把当年的知青插队和现在的大学生村官往一块儿扯,把没有可比性的两件事拿来搅和在一起,实属不当。当然,这两件事的起因是一致的,国家安排不了这些“知识青年”。曾经为了“没有失业现象”而让我们“变相失业”。现在大学生卖猪肉都不新鲜了,当村官还是名声不错嘛,况且有报酬。
    大学生村官下乡是帮助管理农村的一些事情。他们不需要土里刨食,不需要担心收成好坏,也就是说他们与农民还是有区别的。我们不是,我们除了最后离开农村,其他一切与农民都是一样一样滴。
    当年下乡前,已经是青年学生逐渐不被看好了。初期受宠的红卫兵基于造反有理,子教三娘,彬彬“要武”,一张大字报,等等,而掀起的揭发批判斗争,高帽挂牌名字打叉,阴阳头喷气式等等变相惩罚,不明就里的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等等等等,显露出他们知识的缺乏,经验的缺乏。在运动已经轰轰烈烈时,终于被作为领导阶级的工人造反派该取而代之了。
     有知青朋友曾用语录说明、解释了这一点:“现在学生对一斗二批三改不感兴趣,心里不在学校,要到社会上去横扫牛鬼蛇神。……他们已经超出了学校的范围,超出了本单位、本市、本地区……”(毛泽东同唐平铸、胡痴谈话记录,1966年8月28日)  还说,“把中央局、省、市委都打倒,让他们学生来接班,行吗?不知工农业,只读一点书,行吗……”(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汇报会上的插话记录,1966年10月24日)  
    因而67年搞了一阵“复课闹革命”,可惜老师、教材都被“革命”了,“复课闹革命”流产了。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7-30 22:11
因为运动造成的老三届积压,因为运动造成工厂混乱,正是因为运动非正常的停课停产,因此也是因为运动,学生不能升学不能就业,于是有了大批插队知青。
这样思索思考,有了一词,

《念奴娇》道法自然

混沌三界,数凡间,偏爱多愁善感。
四季轮回,天法道,试问谁人可转。
谋寿千年,称孤万岁,还属阎王管。
台台好剧,喜悲交替来演。

无知无畏当年,辍学寻正路,防修防变。
口诛笔伐,矛指处,昔日英雄好汉。
复课无门,山村再教育,青春过半。
老来思忖,此生虽悔无怨。

虽悔无怨,谁能不悔,国家、社会、家长多年的投入,多年的期盼,学校、老师、党团多年的教育,多年的培养,我们小学中学树立的理想,我们最适宜学习的时期,就不学了,全下乡了。下乡后我们又都干啥了,怎么又费劲巴拉的回城了,这么几年毫无建树的瞎耽误工夫,不悔么?
虽悔无怨,怨什么,我们知道最底层人们怎样无奈的度日,我们收获了乡亲们朴实的情谊,收获了学校里不教,家庭里慎言的处世经验,比后来的《菜根谭》类的开蒙书实际的多。怨啥,对我们再次走向社会,面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面对领导、面对群众怎样相处,不无裨益。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8-8-2 17:56


          北京现在的天气酷热,打开空调,点开电脑,一边喝着北冰洋汽水、就着煮花生毛豆、就着旁边林林总总的炒菜,看着晋阳秋同学的知青50年修改稿,突然想起50年前那贫困的年代,那时候,要是能在吕梁地区的饭馆里,吃到一碗肉浇面,就特别的奢侈了,人生的多变,真叫人难以琢磨啊。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8-14 20:34
          《回顾》与《考略》学习心得

        有时我们想思考、总结一下“知青”与“有文化知识的青年”有什么区别,比如延安的,抗战的,大学生,直接工作的、直接入伍的同学等等。最近看到两篇文章,《山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回顾》(以下简称“回顾”); 《毛泽东“知青运动”背景考略》(以下简称“考略”)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正好可以看看“文革下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知青”真能从抗战、延安算起吗,各个时期的下乡青年都一样吗?
        当我看完《山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回顾》之后,感觉基本是实事求是的,不像《毛泽东“知青运动”背景考略》那样东拉西扯牵强附会。

        知青不能从抗战算起

        1、延安时期知识青年是干部,下乡是工作;下乡插队的“知青”是农民
        我们单独把这个话题写在前面,因为这是根本,唯此可开宗明义——身份不同。“知青”是指城市户口迁移到农村进行农业劳动的学生,就是当农民。
        《考略》引毛主席说的“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是了,这个“青年”首先就不是工人农民群众,大概当时可以求学的多为有条件的富人及其子女。很明显如果出身工农群众或本身就是工农群众,那就没有必要强调结合工农群众了。
        怎样与工农群众结合呢?《考略》又引毛主席说:“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这段话的背景是抗战时期,也很明显是对“干部和准干部”说的。到工农群众中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不就是干部的任务吗。

        2、不同时期知青的任务和待遇是不一样的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知识青年,学而优则仕,他们是干部或马上要成为干部。他们不是去安家落户,更不是接受再教育,是指导或领导工农去的。具体的说就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全民抗战,以及后来支援前线,取得全国解放的胜利。
        战争时期的知识青年下乡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吃饭是要交钱的,或抵顶公差公粮。钱一般是上级发给,相当于他的工资报酬。他们会帮助老乡挑水扫院,下地劳作,这不是他们取得报酬的手段,是一种工作方法和友爱精神。
        而我们插队是半年或一年后是与老乡分口粮的,这明显侵犯老乡的利益。多地实际情况证明,多你们几个比没你们几个不多打粮食,但是多了几张嘴,导致一些社员不满意。我们下乡是挣口饭吃,一般挑水扫院,下地劳作是生活的必须,不劳动者不得食,没有工分。
        当然插队是学习做农活的, “大有作为”也是想发展农业。除个别先进典型之外,大都不会去领导农民进行生产,因为实践经验是需要积累的,科学种田是需要学习的,我们不具备。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8-16 12:25
       3、此“知识青年”与彼“知识青年”
       《考略》还说,这里毛主席提出了“知识青年”一词,以此说明上山下乡可以追溯到抗战。殊不知“知识青年”后面还跟了“学生青年”,不知作者如何区分二者。
       我以为,“学生青年”可以认为是在校的青年学生,包括因战乱未完成学业的“青年学生”。 主席不会使用“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两个词指相同的一群人,那么可不可以说“知识青年”是指不在校的青年,即走上社会的大、中学毕业生或相当学历的社会人士。而“学生青年”倒类似插队落户的“知青”。
另外“学生青年”与“知识青年”,虽然都是青年,大概也应该有年龄差异吧。
       所以说毛主席那时说的“知识青年”绝对不是“在校学生”或“失学学生”,而是真的完成学业已经走出校门的学生。那些“在校学生”或“失学学生”是主席说的“学生青年”。

       4、工作需要的农村工作不同于形势需要的下乡插队
        还是一般来说,除却技术人员外,先前到农村去的都是去工作或是锻炼,带薪。比如互助、合作、四清等工作队。他们不是去实际干农活的,不提扎根。因为把生产粮食作为工作的是军垦和农场,比如359旅和建设兵团。他们一般食宿、薪金都国家兜底,当然这些干着农活的人们一般不被称为农民,一般叫军垦战士或农业工人。
       后来的插队知青提倡扎根农村干革命,甚至提到消灭或缩小三大差别,这就是形势需要了。插队知青像兵团、农场人员一样干着农活,但食宿不保证,没有工资。知青一般不能管理农民,后来还要被农民再教育。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文革下乡的“知识青年”不能与延安时期的“知识青年”相提并论,身份、任务、待遇等等都无法等同而言。其中插队的形式侵犯了群众利益,与社员争粮。而在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是不会这样做的,战时和在国家缺粮的初期是组织青年“垦荒”,荒地是无主的,比如南泥湾、北大荒。
因此知青不能从延安时期算起,延安时期下乡青年不是现在定义的知青。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8-17 20:15
       各个时期知青下乡的原因不一样

      1、建国初期是粮食短缺
      《回顾》起始点明了“山西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结束于80年代初,前后历时20多年”,这个时间段同祖国各地是一样的。
      这次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一度出现粮食短缺的现象。对此,毛泽东深感忧虑。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在访问苏联时了解到,苏联在1954年开展了大规模垦荒运动,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
      学苏联,城市青年垦荒一举两得,解决缺粮和青年就业,得到毛泽东的首肯。首先于1955年8月,60名北京青年到黑龙江省萝北县垦荒种粮,1956年1月,山西组成 “五个自愿垦荒队,由各地团干部带队,到内蒙古安家创业,开发荒原。可以说,这是山西知青上山下乡的序曲。”
      实事求是的讲,城市青年到农村到荒原就是从此开端。至于再早的农村青年到城市读书后未能继续学习而回乡,是沿袭一贯的“科举不第,回家种地”的习俗,不宜称为知青。后来一些文把他们也称为知青,不过称为“知青”要加“回乡”二字,当然这是后补的,当初没有这个称号。

      2、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农村的文化需求
      解放初有大批的进城谋生的贫困农村青年进城,不是都有工作,形成待业。52年政务院的一次会议说当时失业人口达312万,并于53年开始限制农民进城。不过53年的五年计划又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年进城,在“一五”期间城市人口由5800万增加至9200万。
      在城市人口激增的情况下,盲目建设的中小学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下缩减了中小学招生人数。鉴于传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多数考不上学的学生滞留城里。
      55年农村社会主义高潮时,需要会计、记工员、社长等,55年合作社从63万发展到190.5万,需要很多有文化的人员。
      于是,政府号召不能升学的青年回乡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53、54、55年中央和地方的文件和报纸都在发声,当然“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最大的号召。
      虽然主席指的是家在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但是后来成了专门针对城市青年的号召,农村学生不在知青之列。比如文革学校停课,他们多数都自动回家挣工分了。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8-26 21:52
各阶段下乡的目的、对象都不一样

《考略》说:作为“革命尚未成功”的“革命党”领导人的毛泽东,此时已经在构想革命一旦成功,他将把他的“青年运动的方向”或曰“知青运动”战略继续贯彻下去——1949年至1976年间,发生在中国的一次又一次的“知青运动”,完全可以佐证这个判断。
这是武断、牵强的说法。延安时期下乡是为抗战为工作,这个时期为缺粮而生产的是部队,是359旅,不是知识青年。解放初期为缺粮而生产的主要是部队生产建设兵团和学“苏联经验”而去东北的小部分青年,包括城镇的和农村的。而合作化高潮时期正赶上城市就业压力过大,下乡原因与因为工作、因为缺粮又不是一码事。凭空说“继续贯彻”的是什么呢,一次又一次能“佐证”什么呢?
1、延安
《考略》引用语录“在学习革命的理论,研究抗日救国的道理和方法;他们在实行生产运动,开发了千亩万亩的荒地。开荒种地这件事,连孔夫子也没有做过”。延安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知识青年、学生青年参加应该是必然,那是根据地军民都参与的行动,毛主席周总理都参加了嘛。这不能说是对青年的特殊要求,所以对他们的要求还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他们是动员和歌颂“兄妹开荒”和“南泥湾”的干部或准干部。
2、解放初期
54年中央批转教育部文件,批示指出:“中小学毕业生绝大部分都应该从事工农业及其他生产劳动,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还批判了鄙视劳动的观念。55年暑假有57万中学毕业生和236万小学毕业生,还有往年积压。于是《人民日报》社论说:“家在城市的中小学毕业生有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样把城市学生也列入了动员下乡之列。因为就业难,家在城市的毕业生就业也出现了困难,开始动员城市中小学毕业生下乡。
以上两点说明各个时期上山下乡的原因对象都不同,后来还有大跃进后和文革期间的知青下乡,理由与此又不同,原因也不完全一样。
3、大跃进之后的小高潮
《考略》也说出了差别,“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决定指出:‘劳动力不足是加速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困难……,中央决定自今年到1963年五年内,从内地动员570万青年到这些地区参加社会主义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在这里提出“劳动力不足”这个新的原因,与先前又是不同的。
下面的文更直接的说“就业”原因,“是缓解‘大跃进’运动的失误所造成的城市就业压力。1959年中央在‘庐山会议’上对大跃进作了全面反思,紧接着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把许多工厂进行撤并,同时将1958年从农村进城支援工业大跃进的职工全部或大部‘精简下放’回农村。”此时供应紧张,物品全面限量供应,粮食首当其冲,除新工人返乡之外,还研究制定了长期上山下乡的计划或规划。
这时,“当时的动员工作很明确,凡是不能在城市升学、就业的青年,都下乡务农,长期安家落户。……国家大张旗鼓地树立了一系列‘先进知青的典型’,由毛泽东亲自接见他们,这对于当时充满着理想抱负的青年一代是极大的鼓舞:‘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青年一代毫不犹豫的选择;‘迎着晨风,迎着阳光,攀山涉水到边疆。伟大祖国,天高地广,中华儿女志在四方……’的歌声响彻中华大地。”是的,《考略》指出,此时目的是生产建设为主,对象是全体不能升学的学生。

综上所述,不存在什么“继续贯彻下去的战略”,一次又一次的下乡不能“佐证”什么。战时以打胜仗为目的,胜利后缺粮以垦荒种粮为主,毕业生不能全部升学以回乡为主,农村合作化也先动员家住农村的,大跃进失误粮食紧张后成了全体不能升学的,最后是文革期间换成“再教育”了。
打了胜仗,支前的工作结束,改开后粮食不缺了就不下乡了,大学招生比例提高了,中小学毕业生不下乡了,文革结束了,在几个不满意后终于终止了文革式的上山下乡。
但愿不要再“继续贯彻”下去了。工人你就努力做工,农民你就科学种田,知识分子你就搞好科研、教育……领导干部必须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其实,结合工农的话题就是给这少部分人说的,他们会遇到“降大任于头顶”,一些高标准的理论调调不应该让普通群众都这样做,因为大部分同学最终是当工人做农民或其他一般工作,是他们结合的对象。

《考略》还提了一些知青下乡起的作用,更是不能服人。

作者: 晋阳秋    时间: 2018-8-26 22:01
什么是修正主义

《考略》写道,对于“知青运动”,毛泽东的直接目的就是要打破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预言,从“反修防修”做起,“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从而实现“红色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这就是毛泽东从建国以后开始,在将近30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了超过半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治背景。
作者不跟随时代发展,抄一些早期报刊文件,不值一驳。“反修防修”也得有修正主义喽才能反呀昉呀的,从建国开始不是胡说吗。“反修防修”只是一厢情愿,好好的学生在农村都学会了处世,在离开农村的目的下,请客送礼、拉拢干部、假病假困、绝食卧轨,与“反修防修”的高调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为后来大规模的走后门、行贿受贿、以权谋私起了助推剂的作用。
文革时期的呓语还是醒醒吧。

知青不能左右经济

《考略》写道,根据当时的物价测算,每增加一个工人,需要追加3000元固定资产投资。由于3年文革,造成了1966~1968年初、高中两个层次约600万“老三届”(其实是六届)毕业生没有分配,同时“文革”中从农村“倒流”回城的数百万已下乡知青不断请愿上访,要求回城安排工作。可以说,这样的就业需求压力全世界绝无仅有,如果要满足此需求,国家必须追加固定资产投资约200亿元,这在当时国家年财政收入仅300多亿、节余仅1.5亿的情况下,简直是“天方夜谭”。
此段写的我都同意,文革前期就是这样,知青下乡不能回城。随着运动的延长,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前景堪忧。这些都不是知青可以左右的,知青是无奈的。

文革知青是教育革命的直接产物

教育属于文化,文化革命革了文化的命,也革了教育的命。学校首当其冲的破旧立新,师资、教材面临难题,旧的是资产阶级的,新的没有,学生不做知青才怪。

文化改革?

被文化革命革掉的帝王将相封资修连同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名曲不是冲破8个样板戏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了吗?作者还停留在几十年前不肯承认现实。

知青与国防?

我都无法理解,插队知青是农民社员,如此说来全体农民都与国防……。

缩小差别是往上靠还是共同贫穷

支持改开,不能倒退到共同贫穷的老路上去。

《考略》让我们真的又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文章,不甚荣幸之余略感庆幸,终归此类文章是不多的。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8-9-18 14:43


           看的出晋阳秋同学是个文化人,看书的范围也很宽泛,把书中好的内涵,都给同学们摘录出来了,好好向您学习!
         希望能看到您更多的好文章!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www.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