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转帖聊聊老歌陆续添加中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6-26 08:08
标题: 转帖聊聊老歌陆续添加中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27 07:05 编辑

我和音乐
        我出生在一个毫无音乐细胞的家庭,从小到大,没有听父母哼过一首歌,婴儿时代唯一能记得的音乐“启蒙”,是“无线电”里的“到处流浪……”。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小就知道了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小学里,教我们唱歌课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在第一堂课上,就给我们讲述了贝多芬的故事。它使我感受到了音乐的伟大。
        我们小学时代的儿童歌曲,实在是很纯真、很清新的。因此,儿童歌曲是小学时代的主旋律。至今,这些歌曲还十分有生命力。我现在还可以随意唱出二、三十首当时的儿童歌曲,并且完整地记住了歌词。
        有三部电影,让我真正爱上了唱歌。第一部是《聂耳》,那情节、那歌曲、那旋律以及赵丹的表演,极大地震撼了我,我用完了一个暑期地零花钱,连续三天看了三场,并开始在报纸上、书本里搜寻一切聂耳的歌曲来学唱。后来,《刘三姐》放映了,《洪湖赤卫队》放映了,并且有了歌曲集。我买来歌本,从头到尾,一首一首地全部学会了。
         四五年级,唱歌“越轨”了。那时,我们课外学习小组在体育委员的家中。他父亲是一个留过苏的专家,家庭条件比较好,它也比我们显得高大、成熟。有一次,他从书房里偷出几张“黄色”的唱片,让我们听。我们都很兴奋,也很紧张。唱片的名字,已经记不得了,印象最深的有两首印尼歌曲:《宝贝》、《啊哟,妈妈》,我们不但听了,还学着唱。本来说好谁也不许告诉老师的,可是,终于老师还是知道了。还好,我们的班主任是个从部队文工团转业的文艺爱好者,她把我们找去,告诉我们,这种歌曲要到大学里才可以唱。后来,我在一本群众歌曲选中见到了那两首印尼歌曲,才知道,这不是什么“黄色歌曲”。
         那时。最羡慕的是我家窗口对面的那个资本家家庭。他们家有一台钢琴。那台钢琴经常会传出“致爱丽丝”那动人的旋律。我并不知道这是首什么曲子,但我觉得那是最美妙的声音,我希望长大后也能有一台钢琴,也能弹出这么动听的声音来。
    1963年,我进了格致中学。那时一个大唱革命歌曲的年代,最畅销的音乐图书大概就是那本《革命歌曲大家唱》了。格致中学的每个班级都有教歌员,教歌一般利用午休时间。几乎每周都要教唱一首。除了这些革命歌曲,一些抒情的电影歌曲也是当时年轻人喜欢的。比如《柳堡的故事》、《女篮五号》、《冰上姐妹》、《冰山上的来客》等等。
        我们班有一支自发的小乐队,乐队包括一支笛子、一把二胡,七八个口琴,我们称之为“口琴队”。当时,我每月的零花钱是5角,攒钱买口琴用了好几个月。在没有口琴的日子里,我就用筷子敲打饭盒盖,为大家伴奏。奏的乐曲,一般都是《革命歌曲大家唱》中的群众歌曲。口琴队最复杂的一次排练是演奏《红旗颂》。那时,我和文娱委员徐涤青同桌,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写字条通报文娱方面的信息。一次,在课堂内约好后,我们观看了《上海之春》(第几届忘了)演出,从文化广场看完演出回来,吕其明的《红旗颂》让我们激动了一路。后来,口琴队给上海交响乐团去信索要乐谱。没想到,他们还真回了信,寄来了油印的简谱。口琴队演出《红旗颂》是在学校的礼堂,那时已经是1966年的国庆前夕了,过不多久,学生们都散了,口琴队也就没有了。
        中学时代也有音乐课,但是主要是乐理与欣赏,因此记得不多。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欣赏苏联歌曲《森林里的回声》“是谁站在森林里,哆、哆来、哆……;说话和我们一样的,唆,唆拉、唆……”。在格致,我还是学校合唱队的队员。当时合唱团分高中部和初中部,我们初中部主要唱少年儿童歌曲。1965年。为了纪念国际反法西斯胜利二十周年,校合唱团排练了大合唱,高中部唱的的《黄河大合唱》,我们初中部只唱了三首儿童歌曲。其中,《烈士墓前》这首,我至今还会唱,但从走出校门,就再也没有听人唱过。
    1966年以后,可以唱的歌曲少了。最流行的是语录歌曲、红太阳歌曲和样板戏。2001年机关的中秋晚会上,我一口气唱了十七、八首语录歌曲,小青年们在惊讶我记忆的同时,还问我:“怎么都是一个调子呀?”。其实,老唱哪些歌曲,也确实没意思,于是,那些相对抒情的歌曲就受到大家的喜爱,比如《抬头望见北斗星》之类的。私下里,我还是敢唱那些自认为“不是毒草”的老歌的。在文革“逍遥”的日子里,我刻印过“毛主席诗词歌曲”和“长征组歌”,还抄写了一个笔记本的老电影歌曲。记得卓娅说过:“音乐越熟,它感人的力量越大”,我喜欢这些老歌。
        到了北大荒以后,我开始习惯于在野外大声地唱。有一阵,我住在学校的办公室里,学校距连队食堂一里多地,除了大风天,我基本是唱着去吃饭,吃过饭再唱着回来的。常常唱的,有上山下乡歌曲、《远飞的大雁》一类的抒情歌曲,也有样板戏。前些日子见到一些六九届的战友,他们还记得我那时最爱唱《乌苏里船歌》。其实,在北大荒,我们还排练过歌舞和《红灯记》,我还用《毛主席语录牌》等一些表演唱的曲段填词,歌唱连队的好人好事。可惜,这些东西都没有留下来。
    1972年以后,我到了师部学校工作,那里有不少音乐人才。最著名的是音乐教师王德全,他创作的歌曲《兵团战士之歌》和《我爱我的细毛羊》被收入了当时著名的歌曲集《战地新歌》。师部学校的乐器也多。受老教师们的感染,我开始学习乐器。我自知小脑不发达,学乐器精通很难,因此,往往浅学辄止,纯属自娱。我学过二胡,只能奏一首《在北京的金山上》;学过木琴,能够弹出歌曲,却全无指法;学过手风琴、风琴和电子琴,但只会单手,严格地说,我一个乐器都没学会。但是,我经常自弹自唱,自得其乐。也许是工作和生活不太顺利,那个时期,我喜欢轻松些、深沉些的歌曲:“劳动地歌声,送走了灿烂的太阳,愉快的憩息,迎来了皎洁的月光……”,“晚霞映红了天空,鸟儿在指头歌唱,微风从田野里清清吹来,我的心飞向了远方……”
        八十年代,音乐也开始开放。从朱逢博、李谷一开始,流行音乐开始成为我的喜好。我购买了一台日本原装立体声收录机,虽然机器不大,且只有两喇叭,但音色绝佳。我喜欢王洁实、谢莉斯,喜欢沈小岑、成方圆,喜欢谷建芬的活泼,喜欢司光南的优美,也喜欢台湾校园歌曲的生活情趣。后来,港台歌曲占领了流行歌曲舞台,虽然也不乏一些好歌,但总体上来说,我的流行歌曲的爱好止于那个年代,就如我对当代诗歌的喜爱止于舒婷的朦胧诗。
        音乐的普及,使我对音乐的喜好从歌曲转向了乐曲。我也买了一些《音乐欣赏词典》一类的通俗读物来读,但总体上,我对古典音乐还只是“喜欢”,而没有达到“痴迷”的地步。我喜欢在疲劳或者不开心的时候,眯起眼睛听听贝多芬、肖邦和莫扎特。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喜欢听一些经典的小品,或者斯特劳斯的圆舞曲。即便是钢琴曲,我也似乎更爱听理查德·克莱德曼演绎德现代钢琴。我也在上海大剧院和无锡大会堂听过一些外国著名乐团德演出,虽然不会像一些欧洲观众那样如痴如醉,但也不会像我的一些同事那样在剧场内打瞌睡。总之,我还是一个不入门的爱好者。
        在我教师生涯的最后一年,我曾经在学生中做过一次推广古典音乐的尝试。那时八十年代中期,港台音乐在学生中开始流行,我和一个语文组的小伙子,通过自制幻灯片、录音录像剪辑,搞了一个“蓝色的多瑙河”音乐欣赏会。海报贴出后,居然来了一百多个学生,这在我们那个人人埋头读书的农村学校,实在是罕见的。
       我是一个在音乐殿堂外,羡慕地聆听飘出来的悠扬的一个穷小子。这是我对自己和音乐渊源的一个评价。
                                                                                            董晓敏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6-26 18:02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27 11:47 编辑

       多年前的许多老歌,已经被人们渐渐的淡忘了。但是那些难忘的老歌,那些曾经激励过我们的老歌,却让我们铭记在心,无法忘记。曾在黑龙江兵团五师下乡的上海知青董晓敏,写了近百篇的聊聊老歌,看着一首首老歌的故事,听着老歌悦耳、动听的旋律,我醉了。重温老歌,像一股清风飘进心田,像在喝一杯红酒,淡淡果香,微微酸涩,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6-28 08:11
            (1)《我的祖国》

     必须是郭兰英的原唱。那五十年代的配器、五十年代的录音水平,总能将我带到那欣欣向荣的开国年代。
     “一条大河,波浪宽……”歌曲一展开,我的心头总会涌起一股热浪,伴随着热浪的,还有一阵莫名的惆怅。
词作者“一条大河……”的灵感,来自驻地附近的一条小河,而我从这首歌看到的,是宽广的河流,河上的粼粼波光和点点白帆,两岸田野上丰收的稻谷,晚霞中收工的农民那安详的笑脸,一切都如五十年代的小说、画报中向我们展示的。而当副歌响起,眼前又常常浮现那个年代特有的沸腾的工地,连排的苏式厂房,高大的烟囱,以及跨越在田野上的高压线……这一切,都让人心中热浪翻滚:多么可爱的祖国,生机勃勃,充满着理想和希望。
     至于那种莫名的惆怅,是觉得有些东西正在失去,这是学生时代就有的感觉。那时,我很向往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种和平与建设。而我的学生时代却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尽管我像那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投入了斗争,但心中未免暗暗的想,如果没有阶级敌人捣乱,能生活在和平分得环境中,享受建设的喜悦和生活的浪漫,该有多好。当时,我有一种预感:这样的生活不会再有了。

     几十年过去了,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感受依然如此。尽管阶级斗争已经成了生疏的名词,但那种欣欣向荣而又和谐平静的年代确实不会再来了。一个名族,一旦放弃了质朴,便没有回头路了。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6-28 08:11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6-28 08:12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28 08:27 编辑



作曲家刘炽

316.jpg (30.28 KB, 下载次数: 2)

316.jpg

作者: 杨七芝    时间: 2014-6-28 18:35
苦辣酸甜 发表于 2014-6-28 08:12
作曲家刘炽

美妙的的音乐伴随我们成长,丰富的音符感动我们跳跃。喜怒哀乐阴差阳错无一不是心声的连线,冬去春来夏长秋收也无一不体现天籁之音参差错落的调子。因此生活需要百味音乐的启发,人间喜爱广袤音乐的心旷神怡旋律。多好!您是音乐的迷恋者,希望你的岁月天天像七弦音符那么优雅快乐!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6-28 18:56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28 18:59 编辑
杨七芝 发表于 2014-6-28 18:35
美妙的的音乐伴随我们成长,丰富的音符感动我们跳跃。喜怒哀乐阴差阳错无一不是心声的连线,冬去春来夏长 ...
    喜欢老歌,最喜欢乡恋、梁祝、步步高、彩云追月 、王洛宾老师的歌、苏联的一些歌曲、冰山上的来客、刘三姐、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唉,太多了,常常会有如醉如痴的感觉。。



作者: 发如雪    时间: 2014-6-28 23:03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30 07:51 编辑





作者: 发如雪    时间: 2014-6-28 23:11
苦辣酸甜 发表于 2014-6-28 18:56
喜欢老歌,最喜欢乡恋、梁祝、步步高、彩云追月 、王洛宾老师的歌、苏联的一些歌曲、冰山上的来客、刘 ...

http://music.so.com/playbox/open ... qzone&id=607701
作者: 发如雪    时间: 2014-6-29 19:38
本帖最后由 发如雪 于 2014-6-29 19:45 编辑

琢磨了一下午恢复了部分软件的功能。
这还要感谢苦辣酸甜,不然我也没有什么动力去琢磨它。用你的几张图片,加上我的一些照片,做了个小片子,练练手。
你说的单独下载音乐的方法,我还不会,这样也好,还有上升的空间和前进的目标。
还是谢谢朋友。
我的祖国
http://player.56.com/v_MTE4MTA0NTg2.sw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6-29 19:52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6-29 19:54 编辑

朋友辛苦了,请喝茶。

399.gif (187.75 KB, 下载次数: 58)

399.gi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6-29 19:57
                              (2)《小燕子》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几乎是每个人都唱过的歌,我的小外孙,没等满月就听我唱这首摇篮曲。
    我最初唱这首歌,是在小学里。那时,我没有看过《护士日记》,但“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是五十年代的孩子们对建设的理解。儿时,我们家住虹口一个石库门房子的三层阁,家里唯一的窗户——“老虎窗”的檐下,曾有燕子筑窝。因此,我对这种长着剪子一般尾巴的精灵很喜欢。
    六六年春天,我在浙江电影院第一次看《护士日记》,被电影中简素华唱“小燕子”的场面深深打动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一首动听的歌曲,在电影展示的建设场面和劳动者美好心灵的映衬下,显得温馨而浪漫。特别是王丹凤那本色的演唱,那透着江南腔的柔柔低吟,即便没有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做陪衬,也是极为温馨的。那时,我刚下决心初中毕业后参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我希望,在那里也有这样的浪漫和温馨在等着我。从此后,我唱《小燕子》,没有了往日的高亢与活泼,因为我脑子里满是电影中那个小屋……尽管我觉得和满世界豪言壮语有些不合。
    再听《小燕子》,已经是八十年代。那年,我在哈师大读书。一次回家探亲前,给家里买了一个立体声收录机,香港维多利亚的,音色十分好。同时买了我的第一盘卡式录音带,太平洋影音公司的儿童歌曲。第一首便是《小燕子》。第二天乘火车回家,在车上试放,立刻吸引了周围几乎所有的人。第一次听现代配器的儿童歌曲,实在太美妙了。
   现在,《小燕子》还是最受欢迎的儿童歌曲。有人曾经说过,在中国,几乎人人都会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看过诞生这首主题歌的电影《祖国的花朵》。其实,《小燕子》也是这样一首歌。看没看过《护士日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爱这样的旋律,人人都爱那样充满希望的平和生活。
    今年春节,我住在三亚一个叫“海坡”的村庄,村子里燕子很多。一天早上,我去买早点,前面走着一对北方来的母女,女孩才五六岁大小,见到燕子,欢快地唱起了《小燕子》。唱着唱着,女孩问母亲:“妈妈,这燕子是从北方飞来的吗?”,接着又问:“那么远的路,它们路上睡觉吗?”,再问“飞过北京的时候,有雾霾怎么办呀?”接着又问“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燕子还愿意来吗?”——听到这里,我哑然笑了。多么可爱,又多么深刻!
    是啊,有些事情,还真不能较真。孩子怎么知道,这首歌诞生的时候,我们还处在农业社会,即便在城市里,也是蓝天白云,空气洁净的很。那时人们对“盖起大工厂,装上新机器”充满着惊喜。如果那个时候我们都能像今天的孩子那样,知道发展有可能破坏环境,或许今天的中国污染,不会那么严重吧。
     相对来说,三亚的污染还不算严重,这从“海坡村”到处飞舞的燕子就能感受的到。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非常规发展,三亚的一些海滩已经称不上“碧海”了,如不引起重视,说不定那一天,燕子们也会离开三亚的。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6-29 19:58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7:21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3685207,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 07:23
                              3《唱支山歌给党听》
    这首歌,本不是雷锋自己写的,但写在《雷锋日记》中,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深情。诗歌反映的,是雷锋和许多解放后翻了身的劳动大众的心声。雷锋用二十二年的生命,唱了一支最美的山歌。
      这首歌,本不是藏族民歌,但唱响这首歌的,恰恰是翻身了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其实,歌的首唱是任桂珍,著名的汉族民歌手。才旦卓玛实在喜欢,就“抢来了”。据说,最初,才旦卓玛的老师不同意她唱,怕她因此丢了自己的风格,身边的同志也怀疑,一个连汉语都说不好的藏人,为什么一定要唱汉语的创作歌曲。才旦卓玛急得流泪,她说:“歌里唱的就是和我一样的心声,我一定要唱”。就这样,她感动了老师,感动了作曲家朱践耳,最后也以最真挚的歌声感动了我们。
      我是先看的《雷锋日记》,后唱的这首歌。看日记的时候,喜欢“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喜欢“对待同志向春天般的温暖……”,甚至喜欢他那首稚嫩的诗歌《南来的燕子啊》。对《唱支山歌给党听》并没有多大印象。直到有了朱践耳的这首歌。听这首歌,唱这首歌,曾让我止不住热泪……
      这首歌,唱了将近五十年。五十年前,唱歌者唱的是自己的心声,听歌者听的也是自己的心声。五十年后,我们还在唱这首歌,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在“唱支山歌给党听”呢?如果用百分比,可以忽略不计吧?
      真希望有一天,人们还能发自内心地唱这支歌。只有执政党重新被人民群众真正拥护,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 07:25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7:26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84209,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 14:16
                               4《时刻准备着》

      “准备着,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作革命的接班人;准备着,准备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斗争……。像黄继光那样勇敢,像刘胡兰那样忠诚,像刘文学那样坚强,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爱祖国、爱人民是我们的责任,爱学习、爱劳动是我们的本分。前进吧,小伙伴们;前进吧,革命的接班人!祖国万里河山在等待我们,世界革命人民在期望我们!”
      这首六十年代的歌,居然今天才从脑海里冒出来的。——走过新场镇的小学,门前一座少先队员的雕塑,雕塑下五个字“时刻准备着”。突然,就冒出了那句“准备着、准备着、时刻准备着……”,赶快将这几句歌谱记了下来:“553,553,11553,……”。回到家中,陆陆续续想起了这首歌的全部,只是歌名记不住了,我想,或许就叫《时刻准备着》吧!
      这是一首少先队歌曲,既然提到雷锋,创作年代应该在六三年以后,我六三年秋季进入初中,这首歌应该是中学时代学的,只是没有学歌时的印象了。
      这首歌还是比较好听的。前两句是呼唤,后句比前句高,像队号在吹响。后面四句,四个学习榜样,比较舒展,其中“全心全意为人民”向上挑,引出后面的“四爱”,然后是两句号召“前进吧……”,最后的两个等待,也很舒展,并不局促。歌曲最后又回到“准备着,准备着,时刻准备着……”。
       最早接触“时刻准备着”这个口号,是小学二年级。看电影《红孩子》,里面的《共产儿童团歌》想必大家都记得:“准备好了么,时刻准备着,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不久,我加入了少先队,在队旗下,辅导员老师领我们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们高呼“时刻准备着”。
      后来,看的书多了,接受的教育也多了,对“时刻准备着”渐渐有了深刻的理解:它意味着理想,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忠诚,意味着牺牲。中学时代有一首诗歌:“未来的大厦谁来建?未来的天地谁主宰?革命的红旗谁来接?亲爱的党啊,我们,我们,我们,红色的新一代!……”(《接班人之歌》)——时刻准备着,就是准备接共产主义事业的班,接红色江山的班。这种教育,使我们这代人从小就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责任感,尽管理想有些虚幻,但无论如何,这种教育还是成功的。
      现在,这种“接班人教育”也受到了非议,我看过一篇理论文章,认为正是“接班人教育”造成了“红卫兵运动”,实在有些本末倒置!发动文革,是党犯了错误。假如不是文革,这批从小“时刻准备着”的人,可以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他们的一切。其投入建设事业的热情与智慧,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忠诚,也决不会亚于今日仅靠金钱调动的人们。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 14:18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7:31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2077247,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3 19:15
                             5《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少先队队歌一共有两种版本。我们学生时代唱的,是这首。郭沫若词,马思聪曲。新队歌是我们那时就会唱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电影《英雄小八路》插曲。
       两首队歌比较一下,很有意思。老队歌虽然注明“进行曲速度”,但唱起来比较严肃沉稳,有仪式感。那时,除了少先队活动,平时一般也没有人唱队歌。其实,这首歌也不适合行进间唱。如果看一下全部三段歌词,你就知道:这首队歌其实在六十年代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它的语汇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
       新队歌是七八年文革后的一次团代会上通过的。这个队歌,最大的特点是热烈、活泼、高亢,十分好唱。它不像原来的队歌,到最后一句才有个高音。我唱这首歌是小学高年级时。看了电影《英雄小八路》,很喜欢,自然也喜欢里面的歌。电影的背景是五八年炮轰金门,因为电影是六十年代拍的额,那歌自然很适合那个革命与斗争时代年代。老队歌里的“继承我们的父兄”,是泛指,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则明确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时刻准备,建立功勋,要把敌人,消灭干净”,虽然电影写的是对敌斗争前线,但歌中已经有阶级斗争的味道了。这和郭沫若版的队歌“我们全体要努力学习和锻炼,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战斗在民主阵营最前线”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对老队歌的回忆是十分温馨的
        因为我们是“新少年的先锋”,自然不是人人都可加入。小学二年级建队,班里一共只有两个小队,二十多名队员,还不到50%。我是第一批队员。入队的仪式是十分隆重的:大队部召集会议,出旗、敬礼。由大队旗手举着星星火炬的大队旗,两侧有护旗手,身后有鼓号手。旗手抵达指定位置后,全体唱这首《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宣读完新队员名单后,我们走到主席台前,由中队辅导员给我们授红领巾,然后自己系上(事先不知练习了多少遍)。最后又大队辅导员领我们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我们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呼号“时刻准备着!”那天的放学路上,我一路唱着“……啦,啦啦啦啦,今天我戴上了红领巾,今天我就是少先队员”。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把大家熟悉的少先队仪式罗列一遍,是为了重温当年。其实,仪式是十分重要的。当我举起右手呼号“时刻准备着”时,当我们唱着“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时,心中会涌起一种庄严,我会想起刘胡兰,海娃……,我自信也会像他们那样为国献身。这与平时玩打仗、抓特务是两回事。现在,规定仪式其实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现在的年轻老师自己也不相信这些,而学生也变得更聪敏了,很少有人把仪式当回事。其实,我们这个民族有一种毛病:只有我有你无的,才觉得珍贵。正因为现在人人都是少先队员了,红领巾也就不稀奇了。现在的学生犯了错误,绝不会如我们当年的老师那样,指着你的领子说:“你对得起胸前的红领巾吗?”因为老师也不会把红领巾当作“红旗的一角”。
        还是回到队歌。应该说,到了七十年代,老队歌确实不适应形势了,替换是十分必要的。不过,从七八年到现在,我们的后代唱了三十多年的新队歌,其实也到了需要替换的时候了。且不说连社会主义都还在中国特色的初级阶段,全体少年儿童都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提法需要商榷,那几句对敌斗争的话语就缺乏少先队工作的针对性。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3 19:17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7:36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72226658,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4.jpg (91.8 KB, 下载次数: 2)

314.jpg

作者: 葛志坚    时间: 2014-7-4 17:03
本帖最后由 葛志坚 于 2014-7-4 17:04 编辑

      拜读
      从您的忆文中,看到了一个音乐爱好者在艺术殿堂荡漾、求索的路程。尽管通篇自谦,但可以感受到在爱好者的行列里您的脚步是扎扎实实地走在前列的。音乐可以启示人生,可以荡涤灵魂,可以抒发情感,可以沟通心灵......。向您学习。
      外国歌曲,我喜欢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但对作曲家很生疏,中国的作曲家我最喜欢的是雷振邦、施光南和谷建芬。爱听,唱不好。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4 17:49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7-4 20:49 编辑
葛志坚 发表于 2014-7-4 17:03
拜读
      从您的忆文中,看到了一个音乐爱好者在艺术殿堂荡漾、求索的路程。尽管通篇自谦,但可以 ...


       这些文章是黑龙江兵团上海知青董晓敏写的文章,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已经写完了100篇的聊聊老歌。文中除了聊老歌,还写了他从小到大,直至兵团生活以及返城后的经历、感受。文章文笔流畅,故事真实,值得一读。可惜的是我不会配歌。
作者: 鹤鸣    时间: 2014-7-5 05:31
非常荣幸遇到知音了,老歌这楼建的好。荒兄、荒姐们辛苦了!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5 08:07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7-5 08:10 编辑
鹤鸣 发表于 2014-7-5 05:31
非常荣幸遇到知音了,老歌这楼建的好。荒兄、荒姐们辛苦了!


       我也喜欢老歌,所以对这个题目感兴趣。美中不足,没有配歌,很失望。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5 08:11
                                     6《小白船》

      “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船上有棵桂花树,白兔在游玩。桨儿桨儿看不见,船上也没帆,飘呀飘呀,飘向西天”
      美丽的传说,无尽的想象,优美的曲调,难怪这首儿歌至今还是很受孩子们喜欢。
      学这首歌,在小学低年级,同时还学了另一首《嘀哩嘀哩》(“哩哩哩,哩哩哩,春天来了哩哩哩多么美丽……”)
       这两首都是朝鲜歌曲。
       小学语文课本里,也有一首写月亮的儿歌:“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据说,这首儿歌是叶圣陶老先生写的。后来也谱了曲,上了小学音乐课本,但不够优美,我们还是喜欢《小白船》。
       大概四五年级的时候,《小白船》不让唱了。先是说“飘向西天”有问题,后来又说,是因为作曲者叛逃了。对此,我从小就不以为然的:人逃跑了,歌还是原来的歌,好听就是好听。想唱了,还是唱。
       前些年,有一部电视连续剧《空巷子》,用了《小白船》当片尾曲,好像是“黑鸭子”组合唱的,很深情,很好听。六十岁的人了,每集故事快完的时候,就开始等待片尾曲。有一段时间,我们夫妻两人天天哼这首《小白船》,只是,那首歌的第二段,总也记不住词。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5 08:12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7:43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2129358,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26.gif (135.55 KB, 下载次数: 0)

26.gi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5 13:34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7-5 14:00 编辑

        词作者乔羽(1927.11.16—)
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幼时家庭生活拮据,靠哥哥做店员维持生活。高中期间当过小学教员。1946年初入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学习,开始在报刊发表诗歌和小说,还写过秧歌剧。1948年毕业于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艺术学院。1948年华北联合大学与北方大学合并为华北大学,调入华大三部创作室,开始专业创作。2010年4月9日,担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他著有电影文学剧本《刘三姐》、《红孩子》,歌词《我的祖国》、《牡丹之歌》、《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作品。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乔羽创作的《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思念》、《说聊斋》、《巫山神女》、《夕阳红》、《爱我中华》、《祖国颂》等歌词表达了新时期中国人民的心声,因而他的作品广泛流传,成为人们传唱的经典之作。
乔羽代表作品:《我的祖国》、《人说山西好风光》、《让我们荡起双桨》、《心中的玫瑰》、《难忘今宵》、《爱我中华》等。
曲作者刘炽(1921~1998)
原名刘德荫,作曲家。陕西西安人。幼年随民间艺人学习鼓乐。1939年入延安鲁艺师从冼星海学作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后任煤矿文工团副团长。作品包括歌剧音乐,大合唱、电影音乐各10部,及其它中、小型音乐作品。著名的有歌剧《阿诗玛》;大合唱《祖国颂》;歌曲《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风烟滚滚唱英雄》(电影《英雄儿女》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舞蹈音乐《荷花舞》等。
作品: 歌剧有《白毛女》(曲作者之一),《减租会》《果园姐妹》《牧羊姑娘》(与人合作),《火》,《阿诗玛》等;电影音乐《陕北牧歌》、《上甘岭》、《祖国的花朵》、《风暴》、《英雄儿女》、《大渡河》、《哪是我家》等;其它有《工人大合唱》、《边疆战士大合唱》、《祖国颂》、《天天向上》、《荷花舞》、《牧笛》,第三、六套广播体操音乐,管弦乐《哀乐》等。童声大合唱《英雄少年》、《天鹅之歌》、《山谷里的回声》、《蓝天和大地》、《金色的小船》等。他的歌曲《翻身道情》、《崖畔上开花》、《让我们荡起双桨》、《我们在大地上栽种鲜花》、《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新疆好》、《祖国颂》等几代人共同传唱,其中《翻身道情》、《新疆好》、《菏花舞》获世界青年联欢节奖。《祖国的花朵》获电影音乐奖。《让我们荡起双桨》获各种全国奖。《我的祖国》获全国首届金唱片奖。《祖国颂》已成为各种庆典必唱歌曲之一。新近创作的《卫士的摇篮》《矿工是人类的太阳》获全国歌曲金奖。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6 07:34
                                 7    两首半船歌

     学生时代,很喜欢在公园的湖面上荡舟。那时的经济条件,我们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机会(上海公园划船一小时四角钱,可乘四人,每人一角,而当时我一个月的零花钱是五角)。可越是这样,就越喜欢划船时唱的船歌。
    最著名的,是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文革前,我没有看过电影《祖国的花朵》。因此,每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脑子里映现的是小学语文课《北京的秋天》的插图,从插图看,也有红墙白塔(当然,是黑白的素描),也有少先队员在划船,只是,总觉得是在一个宁静的湖面上。后来,看了电影,才知道场面是那么热闹。
     其实,我学生时代唱得最多的是电影《两个小足球队》的插曲,曲名就叫《船歌》:“唱起来吧唱起来吧伙伴们,让我们度过快乐的时光。我们的舢板迎着晚风破海浪,亲爱的朋友们要去远航。你看这海面多么宽广,你看这海鸥自由飞翔,你看这划船的小伙子多么健壮,他就像真正的水手一样……”
     《两个小足球队》的故事情节并不不复杂,但电影中那高中生的友谊、青岛海滨的美丽风景以及那首《船歌》深深吸引着我。几十年来,我唱这首《船歌》的次数远超过《让我们荡起双桨》。不过,不知为什么,我从没有听身边的人唱过这首歌。前几年,在网上收索,也只能搜到《船歌》的歌谱,连录音都没有。现在,《两个小足球队》出了碟片,网上一下子多了许多《船歌》的视频,可见,这首歌即便今日也是很受欢迎的。
     之所以说“两首半”船歌,是因为《让我们荡起双桨》还有另一种曲谱。当时,作曲家刘炽为这首歌谱了两个曲子,请小演员们选择。小演员们选择了目前流行的那首。另一个曲谱,崔永元的《电影传奇》作了介绍。其实,这也是一首十分好听的歌,歌声非常悠扬,比较像中学生或者年轻人的歌曲。自从有了那首歌的录音,我也经常唱。这就算“半首”吧!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6 07:35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7:48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3598806,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4.jpg (69.01 KB, 下载次数: 1)

314.jpg

作者: 鹤鸣    时间: 2014-7-6 17:28

399.gif (187.75 KB, 下载次数: 0)


我喜欢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7 07:42
                             8《真是乐死人》

      “欢迎的晚会上,拉起了手风琴。同志们手挽手,激动了我的心。想起了一件事,真是乐死人。你要问什么事,你要问那什么事,什么事?真是乐死人,真是乐死人……”

      这首歌,流行于五十年代。不需要人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起码男生是这样)。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男生都希望能够当解放军。我小学课堂上开小差的涂鸦,几乎都是碉堡、枪械、坦克、兵舰、飞机以及打仗的场面。当时流行的解放军歌曲,有《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解放军进行曲》等,但我最喜欢的是《真是乐死人》,不但因为好唱,还因为好听、好玩(风趣)。

      因为这首歌,还接触了两个词:一是“兵役制”,为什么“实行了兵役制”,才“当上了国防军”?记得同学们争论很多,谁也说不清楚。其实,这首歌正是五五年宣传“义务兵役制”中诞生的。五五年以前,解放军一直延续革命战争年代的征兵办法,征的是志愿兵,没有服役期限。五五年实行了义务兵役制,规定了公民服兵役的义务和年限。这些,哪里是我们一、二年级小学生能弄懂的?二是学了一个词“好说歹说”,课文里没有,上海人也不习惯这么说。凭歌曲内容,知道就是“横说竖说”的意思,记得一次造句时我用上了“好说歹说”,老师还在这个词下面画了几个大大的红圈表示赞赏。

      印象中,那时街头小摊卖一分钱歌片,最多的是这首《真是乐死人》。照片背景一般都是拉手风琴的战士,或者端正站着,似在立正或者照镜子的战士。战士都戴着五十年代特有的士兵船帽——估计是军衔制的产物,战士戴船帽,也可能学自苏联。不过,我倒是一直以为戴船帽挺帅的。不知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电视剧中,竟见不到解放军战士戴船帽的。是没有反映那个时期军人生活的电视剧,还是大家忘了“真是乐死人”的时代?

      关于这首歌曲的诞生,有一个很一致的说法:音乐家生茂为宣传义务兵役制下基层,在一个连队食堂里,参加了欢迎新战士联欢会。一名老兵向新兵们讲了自己当年一波三折的参军故事:如何兴冲冲地报名,第一年不批准,第二年不批准,他着急、请求,“好说歹说不顶用”,直到第三年,他才穿上了崭新的军装……一名话剧演员当场把会议记录写成了歌词,生茂用半个小时为这个歌词谱了曲。联欢会还没结束,这首歌已经唱起来了……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7 07:43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7:52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3462780,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8 06:21
                             9“歌声震荡着万里山河……”

      这是小学时代唱的一首歌,歌名大概叫《祖国颂歌》(记不清了),歌词记得很清楚:
      “歌声震荡着万里山河,山河也唱起欢乐的歌,这支歌献给亲爱的党,献给我亲爱的祖国,献给亲爱的祖国。你看那十里长虹跨长江,你看那拦江大坝立黄河,公路直上昆仑顶,千里戈壁走火车,高炉遍地闪金光,新疆石油流成河。
        歌声震荡着万里山河,山河也唱起欢乐的歌,这支歌献给亲爱的党,献给我亲爱的祖国,献给亲爱的祖国。你看那江南正跳丰收舞,你看那江北又唱丰收歌,珠穆朗玛红旗展,天山牛羊满山坡,人民公社光芒万丈,人人高唱跃进歌。……”
      这首歌是合唱歌曲,记不得是唱歌课上学的,还是为了排练节目学的。反正,那时就觉得很喜欢。喜欢的原因,一是觉得旋律好听,二是觉得内容不像有的歌颂祖国和领袖的歌曲那么空洞。那别是那些“你看那——”,第一段些工业,第二段些农业,工业把解放以后的那些大工程都写进去了,农业又写了祖国各地。那时,已经是小学高年级了,懂得辨别歌词的优劣了。
      歌颂祖国的歌曲,那个时代很多。如《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等等,我都很喜欢唱。但有的就不是很喜欢。比如,同时代也很流行的那首“我们伟大的祖国飞跃成长(后来有人将“飞跃成长”改为“万寿无疆”,也不错),各组人民亲密团结,坚强如钢。亲爱的党,领导我们奋勇前进,六亿人民(后来改为“各族人民”)大跃进,谁也不能阻挡。万岁,万岁,祖国万岁万万岁,欢呼祖国繁荣富强,歌唱祖国灿烂辉煌。”(歌名也忘了,据词猜想应该是《祖国万岁》),这首歌虽然也一直没忘,但总觉得空洞,因此,后几段也记不得了。还有那首“太阳跳出了东方……”,虽然气势磅礴,内容也丰富,一直流传至今,但因为太大气了,适合大合唱,一个人唱不起来。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歌曲,即便歌唱祖国。闲暇时间,倘拿出当代歌颂祖国的歌曲和那时的歌曲比较,一定会很有意思。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8 06:22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8:03 编辑



“歌声震荡着万里山河,山河也唱起欢乐的歌,这支歌献给亲爱的党,献给我亲爱的祖国,献给亲爱的祖国。你看那十里长虹跨长江,你看那拦江大坝立黄河,公路直上昆仑顶,千里戈壁走火车,高炉遍地闪金光,新疆石油流成河。”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0 11:54
                          10   民乐《彩云追月》

  上月在哈尔滨,一早去逛斯大林公园,一批民乐爱好者在松花江边自娱自乐。他们演奏的《彩云追月》把我吸引住了:还是六十年代的味道!

   我年轻的时候,最喜欢的两首曲子就是《金蛇狂舞》和《彩云追月》。因电影《聂耳》喜欢上了《金蛇狂舞》,又因《金蛇狂舞》喜欢上了聂耳同时代的作曲家任光的《彩云追月》。任光创作过《渔光曲》《打回老家去》等,后来参加了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不幸牺牲。这两首曲子,都很轻快,听了舒服。聂耳的《金蛇狂舞》更热闹些,任光的《彩云追月》则有些悠扬。其实,还有很多民乐传统曲子,都很喜欢。

    六十年代听这些曲子,往往是在早晨上学路上,或者在幽静的夜晚。那曲子,有时是从里弄深处,或者哪家的窗户或阳台上传出。乐器一般是笛子或者二胡、琵琶一类的民族弦乐,有时还会听得口琴声。听着不同的乐声,有时会傻傻地猜想:演奏者是一个长髯的老者?还是一个初学的年轻人?或者是一个未被赏识的音乐家?

    下乡后,耳畔主要是那种铿锵的“革命音乐”声。但电影《聂耳》中聂耳在阳台上弹拨《金蛇狂舞》的场景,依然常常在脑中浮起。我试着用口琴吹奏《彩云追月》和《金蛇狂舞》。但我的吹奏水平太差,《金蛇狂舞》体现不出“狂舞”的节奏,吹吹《彩云追月》还勉强。

   八十年代,到了无锡,还是喜欢民乐,喜欢上了阿炳。可是不久,《二泉映月》也“电声”了,还成了舞厅的舞曲。至于《彩云追月》,则不断有人填词演唱,有的还是粤语的。我总觉得,还是但听曲子,凭着“彩云追月”这个语境想像更好。

   不过,对有一个版本我还是蛮喜欢的“站在白沙滩,翘首遥望,情思绵绵,何日你才能回还。波涛滚滚,绵延无边,我的相思泪已干。亲人啊亲人,你可听见我轻声的呼唤?门前小树已成绿荫,何日相聚在堂前?”虽然曲调从悠扬转为幽思,但还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不过,这样的歌词,用一把二胡或者一支民乐队来伴奏便不太合适,因此,往往是电子音乐。

   现在,喜欢民乐的人越来越少了。其实,民乐自有民乐的味道。在我听来,还有一种怀旧的味道。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0 11:56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8:09 编辑


彩云追月http://bbs.sdinfo.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401/05/193331xpeovpxrk1qveoqp.sw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1 15:20
                                  11《我们举杯》

      “如果在节日里,有几个好朋友,同我们欢聚在一起。让我们回忆起,最珍贵的一切,唱起了愉快的歌。让我们回忆起,最珍贵的一切,唱起了愉快的歌……”
        这是五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歌词很美。曲调很美,也很简单。学生时代就会哼哼这首歌,但一直哼这么几句。实在不记得是什么时候,怎样的情况下学唱的,甚至也不知道这首歌的歌名。
        八十年代在大学学习时,耳畔又响起了这首“如果在节日里……”,那时,我在北大荒,每年春节回沪,最盼老同学、老战友聚会,盼的就是“让我们回忆起,最珍贵的一切,唱起了愉快的歌”。那时,大家都忙着事业和生活,很少聚会,很少回忆“最珍贵的一切”……
        最初以为这是首中国歌曲,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廖昌永唱《我们举杯》,和我会唱的这首曲调完全一样,歌词却与我的记忆大相径庭:“美好的节日里,约几位好朋友,在一起欢乐聚会。为祖国繁荣,为大家健康,我们来干上一杯。……”——这是一首祝酒歌!
        再以后,从薛范翻译的苏联歌曲中找到了曲谱。这是首苏联歌曲,廖昌永唱的是薛范执笔的“集体填词”。填词一共四段,后面的三段也都很美,仿佛就是为今日的老知青们定制的。以后在知青聚会上不妨唱这首歌:“……往日的回忆,把我们联结起,无论在天南地北。勇敢的追求,无私的奉献,诉说着青春无悔!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这一切多么珍贵。为幸福的生活,为美丽的梦想,大家来痛饮一杯!美好的节日里,约几位好朋友,在一起欢乐聚会。为难忘的昨天,为灿烂的明天,干一杯再干一杯!”
        上网搜索,才知道这首《我们举杯》创作于苏联卫国战争年代,原是一首战地聚会的酒歌。歌名叫《沃尔霍夫前线餐歌》(沃尔霍夫是列宁格勒附近的一个城市)。我原来唱的只是第一段。第二段开始“同志们来吧,让我们举起杯,唱一曲饮酒之歌……”,以下是祝酒的内容。有人说,这首歌有十段,其实,还是四段。只是,后面的为“自由的祖国”、为“英雄的人民”、为“热情的俄罗斯”、为“强大的陆军”、为“英勇的海军”、为“我们的近卫军”、为“党和斯大林”、为“胜利的红旗”而干杯,加上前面的两段,应该是“干”上了十杯吧?
        想像一下,在列宁格勒前线的战壕里,一群战士举起手中的各种各样的酒壶酒杯,一次次地举杯,一句句地唱着这首歌,那是一种怎样的豪迈!祝酒歌或许都是豪迈的吧,就如粉碎四人帮以后施光南的《祝酒歌》。(“美酒飘香歌声飞……”),但惟其在为祖国而战的战壕中,才能唱出“为自由的祖国”,“为热情的的俄罗斯”干杯。
        我虽然不喝酒,但这些年经历的酒席不少,听到的祝酒词也很多。有为健康长寿的,有为升官发财的,有为事业成功的,有为家庭美满的,有为友谊长存的,甚至也有为某个交易成功而干杯的,就是很少听到有为祖国干杯的。
        如果我们的酒桌上,有更多为祖国强盛干杯,为人民幸福干杯,为国防强大干杯的祝酒,我们的民族复兴一定更有希望。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1 15:22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8:15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3413875,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7.jpg (85.79 KB, 下载次数: 0)

317.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2 09:05
                          12《山楂树》
      “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的水面上,暮色中的工厂已发出闪光。列车飞快地奔驰,车窗的灯火辉煌。山楂树下两青年在把我盼望。当那嘹亮的汽笛声刚刚停息,我就沿着小路向树下走去。清风吹拂不停,在茂密的山楂树下,吹乱了青年镟工和锻工的头发。啊,茂密的山楂树呀,白花满树开放;啊,可爱的山楂树呀,你为何要发愁……”
      今天,一连看了五集凤凰卫视《五十年代留苏学子的往事》,羡慕他们那飞扬的青春,也被学子们苏联情结所打动,于是,提笔写这首《山楂树》。
      这是一首十分好听的歌曲。相比《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它的节奏更适合作舞曲。八十年代中期,我买了一盘盒带,名字就叫《山楂树》,于是,第一次接触,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首歌。除了那手风琴伴奏下的纯真、浪漫与抒情外我想,还有一份浓浓的苏联情结在里面。
      有时自己也不明白:怎么会有那么重的苏联情结?或许,小时候看了太多的苏联小说、苏联电影?听这首《山楂树》,我又看到了那熟悉的苏联。我心中的苏联,总是这样的:轻柔的晚风,河边的小树,远处的工厂,飞驰的列车,夜晚的灯光,飘浮的薄雾,还有那热情的生活态度,以及一点淡淡的哀愁。其实,这是一首爱情歌曲,现在,甚至有人浅薄地说它是一首难得的“三角恋”的歌曲。但我在歌词与韵律中,听到的却是苏联时代的生活,仿佛看邦达列夫的散文集《瞬间》……
      今年夏天,我在哈尔滨的太阳岛参观了“俄罗斯风情园”,里面展示的,是苏联时代的民居、家庭摆设和各种生活用品。正是我想象中的苏联:树木围绕的庭院,简陋而有品位,粗糙中透着文化。我收藏着不少反映苏联时代生活的老电影,像《幸福的生活》、《生活的一课》、《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劳动与爱情》、《我们好像见过面》等等。
      反正,我喜欢小说、电影里苏联人那种对工作、对生活和对爱情的态度,我喜欢他们灵高于肉的生活态度。他们在物质并不富裕的年代,一样有别墅(我在海参威看到的苏联时代的“渡假别墅”,其实就是简陋的小板房)、爱渡假;一样省下钱来衣冠楚楚地去大剧院享受高雅艺术;一样喜欢沸腾的生活和浪漫的爱情。我本来以为,社会主义就应该是这样的。因此,不管苏联解不解体,不管人的物欲终究战胜了灵魂,我还是在心底保留着一种苏联情结。
      苏联老歌,流传的很多,但似乎这首歌被更多的中国电影所用。还有那部著名的小说和小说改编的电影《山楂树之恋》。2007年,《山楂树之恋》一出版,我就买了来,用一天时间看完了,并且向很多人做了推荐。我以为,《山楂树之恋》中老三与静秋的爱情,可以让我们唤起似乎已经远离了我们,其实只是雪藏在大部分人心底的那份纯真。这种纯真,其实我们都有过。这也是大家觉得同学友谊,战友情谊很珍贵的原因。而《山楂树》的时代,正是那种爱情纯真的年代。纯真年代不一定是合理的年代,社会总是要发展的,智慧代替了纯真,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唤醒纯真,才是人们最终能够自由而快活的前提。
这就是我的苏联情结,与政治无关。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2 09:08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8:19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3413867,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5.jpg (26.19 KB, 下载次数: 1)

315.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3 10:50
        13《红河谷》
      “人们说你就要离开村庄,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你的眼睛比太阳更明亮,照耀在我们的心上。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不要离别得那样匆忙。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你可会想到你的故乡,多么寂寞多么凄凉。想一想你走后我的痛苦,想一想留给我的悲伤。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不要离别的这样匆忙。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
      这首《红河谷》,唱的人很多,我独喜欢王洁实、谢莉斯唱的。听这首歌,是七十年代末。两年后,我在大学进修时,大学生们几乎都成了他们的粉丝。
      《红河谷》一般认为是加拿大民歌,“红河谷”自然在加拿大。后来,中国拍了个电影,也叫《红河谷》,背景在西藏。我国陕西境内,有个地方也叫“红河谷”,还是国家森林公园,从图片看,风景也很美,有机会可以去一趟。不过,加拿大的红河谷究竟怎样?实在不知道,这首歌连一句描绘红河谷风景的文字也没有。
      我喜欢这首歌,其实是喜欢它唱的那种惜别的心境。这种心情,实在是与“知青大返城”后我的情绪太相近了:眼看着当年一起下乡的战友上学的上学,返城的返城,自己将留在北大荒。今后,北大荒“多么寂寞、多么凄凉”,不免在心里呼唤:“想一想你走后我的痛苦,想一想留给我的悲伤”。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年轻的记者们追问那些至今留在当地的战友:“大家都回城了,你没有返城,当时是怎样一种心情?”——这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吗?那种寂寞、那种凄凉、那种无奈,不要说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即便是一起在北大荒奋斗了十年,已经返城的战友也未必真正体会得到。
       其实,王洁实谢莉斯的歌曲都是十分青春、阳光的,特别是那些校园歌曲。不过,我接触他们的歌曲,正是七九年的人生低谷期,因此,喜欢的往往是“孤馆寒窗风更雨,欲语语还休……”(比如电视剧《鹊桥仙》的插曲《难诉相思》),“……同时天涯沦落人,苦瓜枯藤紧紧相随……”(电视剧《彩云归》的插曲《何日再相会》)。即便那首倾诉相思的爱情歌曲《红河谷》,也被解读得十分凄凉。
      好在,不久就进入了八十年代,我也从思想的低谷中走了出来。依然喜欢王洁实谢莉斯的歌,喜欢《外婆的澎湖湾》、喜欢《校园的早晨》、喜欢《笑比哭好》……
      我唱《红河谷》最得意的一次,是九十年代末。那年年底,领导高兴,要我组织大家到上海吃“年夜饭”。地点在杏花楼,特地要了有卡拉OK的房间,边吃边娱乐。我一般对卡拉OK没有兴趣,极少拿起话筒。那天由于组织工作圆满,又被领导逼着喝了杯啤酒,有些兴奋。正好,机关一个女同志在唱《红河谷》,我一听,是王洁实谢莉斯版,便拿起另一个话筒跟着唱起来。
      一般唱《红河谷》,都是唱高声部,我却唱了王洁实的低声。这样,真正成了两重唱,效果极佳,令那位学过芭蕾的女同事刮目相看。——至今,还有不少同事记得我那次演唱。
      那位女同志刚从疗养院调到我们新组建的“学校卫生保健所”。机关的习惯,对从外系统调来的人总是有想法,以为不是正道。因此,过去多有隔阂。自从一起唱了这首歌,她也与我熟悉起来,工作也有了配合,还接过了一些以前由我承担的工作。没想到,唱歌也能促进工作。
      《红河谷》虽然没有唱什么风景,但浓浓的人情,让人想像加拿大的红枫、瀑布、河谷,以及那个令人不忍离去的村庄。真想有机会去一次加拿大。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3 10:51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8:24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55027,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3.jpg (38.14 KB, 下载次数: 1)

313.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4 14:41
                                          14《小路》
   “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往迷雾的远方。我要沿着这条细长的小路,跟着我的爱人上战场。”
      这是一首优美的苏联歌曲。歌曲中,我们能感受到爱情,感受到苏联战争的悲壮。战士告别故乡和亲人上了战场,年轻的爱人望着他临别时走过的那条小路,充满了思念和担忧,希望能够沿着这条小路,去到遥远的边疆,救援自己心爱的人。这首歌,比现在的一些直白的爱情歌曲要动人的多,优美得多。
      小时候,也唱过这首歌,也觉得这首歌好听。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我,此时正一心“骑马挎枪走天下”,哪能领会歌中的少女情感呢?相比之下,那时我更喜欢唱一首中国的《小路》“山前有一条弯弯的小路,路上开满鲜花。红军当年从这里经过,红旗飘飘催动战马。路旁小树已经长大,红军伯伯也白了头发。冬去春来南征北战,创立了人民的天下。小路啊……小路啊……,你留下了英雄的足迹,编写着革命史话。”(歌词不一定记忆准确)。这是我在格致合唱团唱过的歌,连当时老师指挥唱歌的样子都依稀记得。
      小路,总是与分别相连,总是与思念相依。七八年知青大返程以后,依然留在北大荒的我,就有过这样的一条小路。它在我家的南边。路旁有几行高大的杨树,边上是一条人工河渠,不过路是笔直的,不像歌中唱的那样“曲曲弯弯”。那些日子,我心中很郁闷,又不便在家里发泄,便经常去那里散步。走在小路上,回想当年:上下班时,扛着锄头的知青们在路上嬉闹着;晚饭后,成双成对的知青沿着这条小路喃喃私语……。而现在,再没有这些相伴了,自己仿佛被抛弃在了北大荒。我惶恐,我彷徨,我看不到前行的路。这种时候,我会唱一些歌来解脱。有时是轻声低吟,有时则引吭高歌。唱得最多的,是“远飞的大雁……”、“抬头望见北斗星……”,有时也唱一些上山下乡的歌曲。不过,似乎从来没有唱过这两首《小路》。
      进入八十年代,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开始了,我也用激情代替了郁闷。学校搬了新家,我家住上了楼房,小路离我远了……
     几十年过去了,九三变化那么大,那条小路怕早就没有了吧。不过,每当唱起《小路》,我还是会想起那条伴我度过艰难岁月的小路,尽管那是一条与歌中完全不同的小路……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4 14:41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8:28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3413872,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4.jpg (172.42 KB, 下载次数: 1)

314.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8 06:30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7-18 06:36 编辑

                                   15  三套车及其他

      在外面“K歌”,常有人为我点唱《三套车》,那种俄罗斯人特有的忧郁,歌曲表现得十分淋漓。
      其实,在俄罗斯民歌中,我更喜欢《伏尔加船夫曲》。每唱起此歌,我总会想起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想起那个冬季,在故乡的河边,冒着风雪为我们的乌篷拉纤的叔伯们。而《伏尔加船夫曲》开头的号子,又令人想到聂耳的《码头工人歌》。
      我第一次唱《三套车》纯属偶然。那是九十年代,各级领导忽然都时兴饭后拿着话筒唱卡拉OK,不少饭店也都安装了这类小玩艺。我很讨厌这种做法,一般能躲就躲,躲不开的,就趴在饭桌前打瞌睡。那次,上午是文教助理会议,饭后照例又是卡拉OK。我正在瞌睡之中,有文教助理为我点了这首《三套车》。局长推醒了我,我懵懵懂懂地听得文教助理们在起哄。乡镇的文教助理,一般都是妇女干部出身,快人快语,什么玩笑都敢开。我自知不是她们的对手,最好的应对办法是“早点就范”,应付过去。一看是“三套车”,虽然没有唱过,但也听过几遍,旋律大致熟悉,对着荧幕,估计问题不大。于是不再另选歌曲,拿起话筒,对着电视机唱了起来。
      不想,这首歌其实很好唱,我的嗓子也合适。于是“董办喜欢唱《三套车》”不径而走。以后,成了我K歌的保留节目。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18 06:32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8:33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70232341,3413871,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5.jpg (226.08 KB, 下载次数: 0)

315.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0 16:20
                  十六《赞歌》与《牧人之子》

胡松华的《赞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歌曲,从六十年代唱到现在。我以前也经常唱它。可是,最近十来年,我却很少再唱了,起因在那部王心刚主演的老电影《牧人之子》。
      世纪初的一天,我从新华书店买了部老电影光碟《牧人之子》。回家刚看不久,就愣住了:电影里响起了熟悉的旋律,这不是《赞歌》吗?——那是电影插曲,一首女生独唱,一首情歌:
      “白雁就是飞到云霄,影子还在大地上。远离家乡的哥哥哟,永远活在我心中。要忘记你的话哟,比丢掉黄金还要难。
      “千里的镜子能发光,哥哥为什么不还乡?一去几年无音讯哟,是不是已经把我忘?”
       其中的第一段有六句,最后两句音乐是与三四句重复的。
      我一直以为《赞歌》是胡松华创作的,现在看不对了。因为《牧人之子》是五七年上映的,而《赞歌》诞生于六四年。从那以后,我一直很关注关于《赞歌》创作的消息。
       据说,《东方红》彩排时,总理觉得最后各少数民族在天安门起舞的场面,除了藏族,都在跳哑巴舞,建议加一个蒙古族的男生独唱。任务给了胡松华。胡松华说:“创作它时就一晚上的时间,我先把词写好,然后写音乐,领导说就因为你去过内蒙古草原,所以让你写。于是我就先写了中间那段民歌风格的旋律,而后来再加上我自己创作的长调。没想到这首歌会在《东方红》演出后流传开来。”
      “先写了中间那段民歌风格的旋律”是很含糊的表述。是胡根据民歌写的旋律?如果民歌的旋律与《赞歌》完全一致,就谈不上写,只是根据民歌旋律填词而已。如果是根据民歌创作的旋律,那一定与民歌有不同,问题是《牧人之子》中的那两段,如果写下曲谱,肯定与《赞歌》的中间部分一样。《牧人之子》可以照搬内蒙民歌的旋律,但无法照搬七年后创作的《赞歌》的旋律。“后来在加上我自己创作的长调”,其实也在透露,中间部分并非“创作”。其实,如果干脆说得清楚一些,我们都能理解。这样闪闪烁烁,我唱起这首歌来就有些别别扭扭了。
      前年,《松原日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金彦玛》——胡松华《赞歌》原曲的采记经过”。文章作者记载了他父亲苏赫巴鲁当年采记录《金彦玛》的经过。1959年9月11日,前郭尔罗斯(吉林省的蒙古族自治旗)歌舞团的苏赫巴鲁曾让民间艺人苏玛演奏了三遍《金彦玛》,因为民间艺人并不识谱,每次演奏都有变化或即兴发挥,因此,苏赫巴鲁也记了三次。后来,苏赫巴鲁写了一首《和我激动的心一样》的歌词,就填在《金彦玛》(三)上,后来收录在《吉林小调集》中。作者说“《赞歌》的歌词,由胡松华填写,而曲谱恰好是郭尔罗斯蒙古民歌《金彦玛》。无论从曲式上、调性上,包括结构、乐句、旋律、节拍,《赞歌》所使用的民歌曲谱,与苏玛演奏的《金彦玛》不差一拍,不错一个音符。”
      至此,我对《赞歌》的由来总算基本清楚了。
      说到底,《赞歌》是一首难得的好歌,胡松华也是我十分尊敬的歌唱家。而《赞歌》的原曲《金彦玛》,仍在草原上传唱。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0 16:22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8:37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31265,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450.jpg (27.69 KB, 下载次数: 0)

450.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2 07:57
                                     十七《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如果只是看这段歌词,我们的后代子孙,很难体会,为什么这首歌会感动我们几代人。因为,这首歌讴歌的是红岩烈士们流血牺牲……

      我熟悉红岩烈士事迹,最初源于那本《在烈火中永生》。这是《红岩》的两位作者在五十年代写的一本回忆录。尽管已经读过《和爸爸一起坐牢的日子》,尽管已经通过《我的一家》了解了欧阳一家为革命的牺牲,看过《在烈火中永生》中的这些回忆,我还是深深被渣滓洞、白公馆牺牲的烈士们的事迹震撼了。后来,《红岩》出版了,一时洛阳纸贵。因为我家就在新华书店隔壁,得以上架第一天就买了一本。我用了一两天的时间就读完了——因为父母有好多同事排队等着看。等书还回以后,又读了一遍。我记得,那时很不愿意读书的最后几章,总觉得太惨了。

      再以后,就有了歌剧《江姐》,有了《红梅赞》。文革前,我虽然没有看过歌剧《江姐》,但《江姐》中的插曲,只要歌本上有的,我都会唱。包括《绣红旗》《春蚕到死丝方尽》《青松林内红旗扬》……

      最喜欢的,还是《红梅赞》。最难忘的,是那次在黄浦公园(外滩公园)唱《红梅赞》。那是初一那年,一个严冬的上午,好像是劳动课,我们去黄浦公园,为一种树木捉虫。那天阴冷,我们的手都冻僵了。大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刚在班级学唱的《红梅赞》。后来,广播里也播起了《红梅赞》。

      我们捉虫的地方,靠近黄浦公园的北侧江边。江对面是苏联领事馆。公园正对着领事馆,有一座小山包。山顶一座亭子,周围都是灌木。在亭子西面的灌木丛中,卧着一个小小的纪念碑。纪念碑是大理石的,长宽都不足一米。上面有碑文。文字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是纪念为解放外滩牺牲的战士的。那天劳动结束时,我去纪念碑前站了一会儿。现在,这块碑不知哪里去了,似乎也没有人记得这块藏在灌木丛中的小碑。

      二十年后,我在大学读书时写过一篇叫做《纪念碑》的散文,就是回忆那天的思想经历的。我想,在解放上海的战斗中牺牲,未免太残酷了,他们和红岩的烈士们一样,值得我们永远怀念。我在那篇文章的最后引用了伏契克在《绞刑架下的报告》中的一段话“我常常在想,做最后的一名士兵,在战争的最后一秒钟里,被最后的一粒子弹射中,该是多么不幸啊。但倘若我知道,那是最后一颗子弹的话,我情愿马上就死”。倒在全国解放之际的战士们,牺牲在黎明之前的红岩烈士们,就是这样的勇士。

      伏契克在《报告》中希望:“不要忘记这些好人,要热爱这些为他人、也为自己而牺牲了的人”。可是,现在有些人对烈士们的斗争正义性都产生了怀疑,有人甚至诅咒烈士们流血牺牲打下的江山。多么令人心寒!

          对此,只有高唱一曲《红梅赞》。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2 07:59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8:41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38163,1770846439,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4 07:31
                     十八《兵团战士胸有朝阳》
       “兵团战士胸有朝阳,胸有朝阳,屯垦戍边,披荆斩棘,战斗在边疆。毛泽东思想抚育我们茁长成长,祖国大地山山水水充满了阳光。三大革命炼红心,迎风冒雪志如钢,坚决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誓把边疆边粮仓。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红心向太阳!”
      这首歌,相信战友们都不会忘。为这首歌作曲的王德全,曾是我在五师师直中学的同事。七二年一月,我调入五师师直中学的时候,王德全还是学校的音乐教师。虽然已经成家,但爱人还未调来,仍和我们一样住在宿舍里。他是哈师院音乐系六六届的毕业生,主修的是笛子,但他更爱在晚会上吹唢呐。师范院校的学生都是多面手,他扬琴弹的不错。还教过我拉二胡、敲木琴。
      王德全是个很随和的人,小个子,风趣、爱打闹,有时还会耍活宝。在食堂里,他与教体育的大李(李胜堂,五师篮球队长)一高一矮,经常与食堂一胖一瘦的两个女炊事员开玩笑,成为一景。当时,他和大李经常要参加比赛、演出,有时就不上课。我以为他是个工作上随便的人。但是,一次节目排练,让我改变了看法。
      那次排练的,就是《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当时,学校教师和一些高中女生一起排练合唱《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幸福的伽倻琴在海兰江边激荡……”),他带来了这首《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当时叫《兵团战士之歌》)。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当时五师的政委高思。原来的词,基本是每句四个字。当时歌分三段,与收入《战地新歌》的不一样,我现在依然会唱:“兵团战士,胸有朝阳,胸有朝阳。屯垦戍边、英勇战斗在黑龙江。毛泽东思想哺育我们,茁壮成长。三大革命,锻炼我们,意志如钢。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伟大的党,永远走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颗颗红心向着太阳。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王德全排练合唱,经常是每一句都要停下来纠正,有时,还要根据我们唱歌的情况及时对曲谱进行修改。认真的样子,与平时嘻嘻哈哈截然不同。
      这首歌。我们只是参加了师直地区的汇演。年底的时候,师宣传队和篮球队都一起转入五师糖厂,我们的接触机会就少了。《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如何传播开,也不太清楚。后来,王德全的歌上了《战地新歌》,而且一下子上了两首。另一首《我爱我的细毛羊》,应该是他到团里与他爱人(那时称“爱人”)团聚时所感吧?记得他爱人那个团以当时养细毛羊著称。学校的老师都为他高兴。
      上了《战地新歌》以后,五师当然留不下了,他去了北大荒文工团。从此,我们没有再见过面。不过,《兵团战士胸有朝阳》还常常唱。每唱起这首歌,就会想起王德全,这个才华横溢又十分风趣的战友。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4 07:34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8:45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70398700,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3.jpg (12.58 KB, 下载次数: 1)

313.jpg

作者: 看看侃侃    时间: 2014-7-25 23:07
苦辣酸甜 发表于 2014-7-20 16:20
十六《赞歌》与《牧人之子》

胡松华的《赞歌》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歌曲,从六十年代唱到现 ...

莫德格玛,舞蹈家,1956年加入内蒙古歌舞团从事舞蹈职业;1962年调入东方歌舞团任舞蹈演员。1964年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蒙古族舞蹈领舞。
她有一篇回忆文章 ——《1964,汇集各民族优秀艺术家排演舞蹈史诗<东方红>》,其中一段对《东方红》中的《赞歌》由来说的很清楚,我摘来给大家看看,大家就会清楚知道这首歌产生的背景,及产生的过程,我就不说有的人贪天之功了。以下是莫德格玛的原文:
......
把善良的田雨团长惹生气了

  回到北京,团部通知我和崔美善立即向《东方红》导演团报到,我们立即赶到导演团驻地。到了导演团驻地,负责舞蹈方面的总指挥胡果刚同志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安排我先看已经编排好的蒙古舞蹈,我看完这段编好的蒙古舞蹈之后,什么也没说就返回东方歌舞团了。没想到田雨团长批评我这是无组织、无纪律,不请假擅自撤离,“王昆是你们几位的组长,你不能自作主张。”我听这样的严厉批评一下就慌啦。一来我不知道王昆是我们的组长,二来我不知道这位大艺术家在哪里。但我意识到这件事的确事关重大,崔美善、阿依吐拉见到我就开始责难,莫德格玛你真不像话呀,昨天下午《东方红》第六场民族大团结排练蒙古舞蹈空场了,你怎么不来呀!有什么事跟我们商量,别自作主张嘛。就这样,我被大家围住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尽管这是开诚布公的批评,但我感到大家的这种方式是一种饱含肺腑之言的温暖。

  遇上了有军人气质的胡果刚

  第二天一大早胡果刚派人把我接回导演团驻地,他十分和蔼地对我说:“莫德格玛你怎么能什么也不说就走啦,现在我要听取你的意见,咱们大家为了把事情做好,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千万不能有顾虑啊。”听了胡果刚老前辈的话,我开始冷静下来,几乎是有点毫无顾忌地说:“我不喜欢已经编排好的那段蒙古舞蹈,它不是内蒙古舞蹈的风格,没有什么技艺,动作也不美,我没看上,反正不适合我演。”话说到此,我停下来看了看在座的人,觉得可能有点失言了,吐了一下舌头双手捂住了嘴。胡果刚笑了,并鼓励道:“说下去,这样很好!”,我接着又说,“《东方红》这么重大的内容,我觉得自己在这里原原本本地表演《盅碗舞》也不合适,因为它的音乐是鄂尔多斯地区性的,不能完全代表蒙古族音乐舞蹈的典型特点。再一个,光我一个人恐怕担当不起,我建议邀请内蒙古自治区歌舞团蒙古长调的主要独唱演员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还有马头琴演奏者桑都仁”。胡果刚把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的姓名一一记在本子上,当下就表示:“莫德格玛,你的建议和想法很好,我们军人喜欢明确直接,我立即向导演团总部报告,放心吧,我马上落实。”我记得仅仅隔了一天,哈扎布从内蒙古赶来向《东方红》导演团报到了,马头琴演奏也有了,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马头琴手阿拉坦桑。这一回,我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我真的很幸运,在这件事情上遇到了刚毅真挚胡导演。

  从此,我特别痛快地服从导演团安排,在第六场程玳璋和王世奇导演的安排下,我在排练场上就像公开演出一样尽职尽责,每次排练都要求自己做到一丝不苟。在音乐舞蹈合成排练的时候,哈扎布的蒙古长调和马头琴伴奏阿拉坦桑参与进来,提供了大家喜爱的这段舞蹈的开场引子蒙古长调,音乐衔接处四拍子“功哒哒,功哒哒,功哒哒,功哒哒”进入了方正结构的中速原本是爱情民歌《金颜玛》曲调和幽默诙谐的快板民歌《丁香伯尔》,构成了“慢、中、快”自然段落,这是我们三位蒙古族同伴在排练场上配合导演们唱出来的,在现场就像口头文学一样口唱民歌曲进行排练——按照导演王世奇和程玳璋导演的要求,把蒙古民族长调作为舞蹈慢板的引子,把民间爱情歌曲《金颜玛》作为舞蹈的中板,把诙谐幽默的快板民间歌曲《丁香伯尔》作为舞蹈的快板排练。事实上,因王导演和程导演的现场指导和具体要求构成了三段体自然段,搭起了这段蒙古音乐舞蹈的构架。我和哈扎布不认为这是这一片段的正式音乐,是为暂时排练大型节目的架子作替代用的。但我们没想到,导演团的专业作曲家们把这三首蒙古民间代代相传的歌曲谱写成了100多人乐队演奏的音乐总谱,明确地认定和构成了三段体完整的蒙古音乐舞蹈,这就是目前称之为《赞歌》这段家喻户晓的《东方红》音乐舞蹈精彩片段。我感慨万分的是一首长调、一部16小节中速民歌曲、还有幽默诙谐的快板民歌曲,实际上这三种在蒙古音乐歌曲里完全不同的音乐旋律,不仅谱写成了百人演奏的大型乐曲总谱,而且成为了经久不衰的精彩乐章。

  民族韵味浓郁是成功的关键

  音乐是舞蹈的魂,我感谢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导演团的同志们,他们把这三首蒙古族家喻户晓的民歌,变成了一块更加金光闪烁的瑰宝。

  我们三位来自内蒙古大草原,民族文化底蕴方面无需事前约定,我们自然而然地把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融进了《东方红》民族大团结的场景里,哈扎布带来的不仅仅是长调歌曲,而是游牧民族宽阔无比的草原文化,为其中精雕细刻蒙古族音乐舞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当我回想起,我们进入紧张排练时的情景,总觉得还像昨天发生的事情。当时我辅导30多位演员蒙古舞蹈动作的风格韵律,这对我而言就是要让30位演员学好、学像蒙古舞蹈,在时间上越快越好。王世奇和程玳璋导演一边观察我辅导演员蒙古族舞蹈风格特征,一边在现场切磋编排这段蒙古舞蹈组舞的结构。

  两位导演很快在现场搭起了舞蹈的结构框架,在深入排练过程中精雕细刻,确定了这段蒙古舞蹈《赞歌》完整结构。我有一点点得意的是,在两位导演编织的结构里,把我辅导演员们的蒙古舞蹈的动作韵律,和我本人的特长有机地合在一起,更加凸显了蒙古族舞蹈和音乐的神韵。

  我在其中最深的感受就是,蒙古音乐舞蹈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蒙古民族在哪里,它的文化就在那里。我清楚地记得,在《东方红》的音乐舞蹈进入排练阶段,我表演的这段蒙古舞蹈没有钢琴伴奏,只能自己哼着曲子或数着1、2、3、4、5、6、7、8教演员们学蒙古舞蹈,那实在是干巴巴地教动作,一点不轻松,更谈不上艺术享受。逼得我这个唱起歌来五音不全的人,在给演员教动作的时候,为了让她们更能尽情发挥,我随口唱了蒙古人家喻户晓的一首民歌《金颜玛》,这是一首特别深情的爱情歌曲,我把它倾注在舞蹈动作表情里去辅导演员们,没想到这么一来,演员们很快找到了蒙古舞蹈的纯净辽阔的韵味。《金颜玛》这首歌曲16小节10段歌词,是一首情歌。充满着深沉厚重的感情与浑厚的乐韵,我本人很喜欢。当时我尽情地唱,让演员们在其中尽量体会蒙古舞蹈神韵。

  当导演团把这首爱情歌曲的主旋律,改编成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蒙古音乐舞蹈《赞歌》的乐曲前,这首内蒙古人民老人小孩非常熟悉的爱情歌曲,原来是内蒙古歌舞团独唱演员敖登高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成名作。使我感慨万分的是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这个特别的大背景里提升为大型乐队演奏,于是从这种升华里就产生了另一个意义——创新。在当时这对我和哈扎布、阿拉坦桑来讲是极其欣慰的一件大事!

  更让我和哈扎布赞不绝口的是这首爱情歌曲到了《东方红》导演团的专业作曲家们手里,变成了高度规范的100多人正规乐队演奏的正式音乐总谱,这是专业作曲家们赋予新意的大作!

  在我的记忆里,当时还有许多排练细节:第一次同乐队合成排练的时候,哈扎布唱完引子——长调,突然停下来愣了好一会儿,又很不自在地从重叠反复的段落插进来,跟着乐队演奏哼唱着曲调而没有唱词,此时我恍然大悟:曲调是原来的民间的爱情歌曲《金颜玛》,但在这里已经不能再唱原词了。排练停下来3分多钟,乐队指挥黎国荃和严良堃在音乐总谱上切磋,如何从长调转调到16小节方正结构的《金颜玛》曲调里,再转调到快板民歌《丁香伯尔》曲调的转型。

  当导演让我们第二次与乐队合成排练的时候,哈扎布在现场即兴发挥用蒙古语唱词,填写了新歌词,其大意译为:“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高举金杯把赞歌唱,庆贺我们的翻身解放,啊哈呼哎,啊哈呼哎,啊哈啊哈呼哎,各民族兄弟欢聚在一堂,祝福救星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这是在现场哈扎布用蒙古语即兴发挥,填写新词的蒙语主题唱词,哈扎布临场发挥的新歌词,核心内容与要点准确,符合当时的情景。导演团得知译词内容后非常高兴,不过蒙古语很多人听不懂。导演团审查之后,让我们把歌词大意翻译出来,他们特别赞赏歌词大意的主题内容,哈扎布在此后很长时间脸上都带着兴奋的微笑。后来,导演团按照哈扎布的蒙古语唱词大意,又请胡松华用汉语填词,规范整理完善取得成功!在该剧的审查过程中哈扎布克服了汉语难关,取得了非常好的演出效果,这首歌也成为经久不衰的传唱精品。可惜,当时谱写第六场总谱的作曲家的名字,我们几位少数民族演员一直讲不出来,时间久了就只记得面孔,真的说不出名字来了。但这个幕后英雄确实应该记上一笔。

  从此,我和哈扎布对有关这首来自蒙古民间爱情歌曲的问题一概避讳,再也不说它原本是爱情歌曲了,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爱情歌曲等于“靡靡之音”。我和哈扎布唯恐有人把《赞歌》的曲调说成“不健康或靡靡之音”加以砍杀。于是我们俩对这件事一概保密,一直装糊涂!而且一直“装糊涂”到从舞台表演艺术到拍成电影。

  在周总理和导演团一次次审查《东方红》史诗全剧舞台演出的版本里,我和哈扎布、阿拉坦桑及全体蒙古舞蹈演员们同台合作演出,其中哈扎布领唱我领舞,通过了一次次的审查关口,1964年10月2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舞台艺术版本正式公演。我和哈扎布首演了音乐史诗《东方红》中蒙古音乐舞蹈《赞歌》,在人民大会堂连续演出了14场极其重要的场次。尤其在我们心目中的主心骨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就是这样满怀激情在人民大会堂演了一场又一场,直到1965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拍成电影。

——全文发表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dangshi.people.com.cn/GB/85040/11319854.html

作者: 看看侃侃    时间: 2014-7-25 23:14
所以《赞歌》的原唱应该是哈扎布,而不是胡松华,在这篇回忆文章中很清楚的写明的:“1964年10月2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舞台艺术版本正式公演。我和哈扎布首演了音乐史诗《东方红》中蒙古音乐舞蹈《赞歌》,在人民大会堂连续演出了14场极其重要的场次。”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6 08:19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7-26 08:20 编辑
看看侃侃 发表于 2014-7-25 23:14
所以《赞歌》的原唱应该是哈扎布,而不是胡松华,在这篇回忆文章中很清楚的写明的:“1964年10月2日音乐舞 ...
谢谢你朋友,让我知道了又一个故事。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7 09:15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7-27 09:17 编辑

                       十九《到农村去,到边疆去》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革命最辛苦的地方去!祖国啊,祖国,养育了我们的祖国!要用我们的双手把你建设的更富强!革命的青年有远大的理想。革命的青年志在四方!到农村去,到边疆去!让生命发出更大的热和光,更大的热和光!”
      上山下乡知青,人人都会唱这首歌曲。这首歌的创作年代,应该是文革前。那个年代,知识青年到农村去,主要是为国家做贡献,让生命发出更大的热和光。“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文革中的口号。
      我一直喜欢这首歌,因为我以为“革命青年志在四方”并不错。当年格致中学第一批赴黑龙江的战友合影,照相馆问我:上面用什么标题,我未加思索便回答“志存海内跃红日,乐在天涯战恶风”——虽然这句话在文革中用得很滥,但也说明我对上山下乡的理解。
      这首歌曲有号召性质,因此,主旋律高亢,一浪高过一浪,进击性很强。但中间两句却很舒缓:“祖国啊祖国,养育了我们的祖国,要用我们的双手,把你建设得更富强”。
      当年,每当唱到这里,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为了祖国,我已经做出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的选择。而现在,每当唱到此处,仿佛触动生命最柔软的地方,历经沧桑的我甚至会鼻子发酸。我想,经历了千辛万苦,为了养育我们的祖国,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记得八十年代在大学讨论“伤痕文学”,大家激辩《苦恋》中的台词“我爱祖国,祖国爱我吗?”,当时我说过一句:“政治错了,祖国并没有错”。现在,我还想说一句:上山下乡运动错了,上山下乡并不错。别人后悔是别人的自由,我依然是“青春无悔”!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7 09:15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8:51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73099259,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8 15:13
                      二十《秋日私语》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一首。

     当年,这位钢琴王子的乐曲风靡一时的时候,我并没在意。有一年,区教育系统举行教师文艺汇演,一位女教师把学校的几位教师的事迹写成诗歌,配乐朗诵,获得了一等奖。我问她:“这么好的配乐,叫什么名字?”她说“理查德的《秋日私语》啊!”

     于是,我对这位钢琴王子的演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的《水边的阿狄丽娜》、《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故事》,都十分优美,而我最喜欢的,还是这首《秋日私语》

      一个秋日的午后,我曾在无锡的蠡湖边上漫步,走进了曾经喧闹一时的市民公园。园内满是高大的树木,树冠已经开始发黄,连绵不断的黄色树冠下,是一排排空荡荡的座椅。秋风吹过,满地的落叶在脚下飒飒作响。穿过陈旧的欧式长廊,走在贝多芬桥上,任秋日的暖风吹拂,看着满湖的水生植物,听着浮萍下潺潺的水声,我的心中突然响起了《秋日私语》的旋律,它和秋色一样,在我心头低语着。多么宁静,多么美妙。

      记得九六年我们七人包车从成都去九寨沟游玩,正逢四月淡季,公路又尚未修通,整个沟里只有三四个团队。在镜海,我们伫留了很久,被“鸟在水中飞,鱼在空中游”的景色迷住了。导游是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成都知青。他告诉我们:每年深秋游客稀少时,我会专门来到这里,一个人在镜海前,一坐就是一天。我说“秋日私语?”他一愣,继而会意,哼起了那首《秋日私语》。是啊,此时,音乐是最好的诠释。

       现在,我已经进入了人生之秋。生活的阅历,已经让我们不再会像年轻人那样喜欢收获的热闹,甚至,也已经不会再触景生情地“悲秋”。我们喜欢在秋日里听大自然的私语,也喜欢在宁静的秋色中回顾人生,对着自己私语……

      青春不老,开心就好。需要的就是这种“秋日私语”。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8 15:14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9:02 编辑

   http://music.baidutt.com/up/kwcuwpcd/cmwcwa.mp3
    《秋日私语》轻音乐


315.jpg (169.9 KB, 下载次数: 0)

315.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28 15:16


作者: 鹤鸣    时间: 2014-7-29 14:35
老歌久唱不衰激励了几代人。谢谢荒友们共同把这座楼越建越高!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30 07:14
                                       二十一《雁南飞》

         “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已盼春来归。今日去,愿为春来归。盼归,莫把心揉碎。莫把心揉碎 ,且等春来归”。
      这是电影《归心似箭》的插曲。这部电影通过抗联战士魏得胜被捕脱险后百折不挠地寻找部队的经历,歌颂了革命战士在生死、金钱、爱情考验面前忠于革命理想的高贵品质。
      但是,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还是后半部爱情戏。老魏从金矿逃出,昏死在溪边被齐大爷之女、善良的寡妇玉贞救回家中。在玉贞的精心照料下,魏得胜逐渐康复。在这段不寻常的日子里,二人建立起真挚的感情。然而,为了革命事业,老魏毅然告别了玉贞,去找大部队了。应该说,插曲《雁南飞》很好地反映了作品的主题。
      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我对《雁南飞》的主题认识不断增加,因而越发喜欢这首歌曲。
      八二年,我在哈尔滨读书,妻子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北大荒。一个星期天,我独自在哈尔滨岳母家看电视,那是第二次看《归心似箭》。当最后,看到玉贞送老魏上路,音乐声响起,“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我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了——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情感。我想起上星期送别妻女的情景——
      学校组织教师来哈尔滨学习交流,妻子也来了,还带着三岁的女儿。我白天帮他们张罗学习,晚上陪妻儿。四天忙忙碌碌,也顾不得想什么。结束送他们上火车,妻子问:“什么时候能回家?”当着大伙的面,我轻松地说:“早则元旦,晚则寒假,两个多月!”然而,刚送走他们,我心里却坠了下去。想到妻子回家后的孤寂,想到秋后家务的繁忙,想到夜深人静后妻子会为我担忧……
      那天的心绪,至今尚历历在目。从火车站到松花江边等校车,一路走去,每一个街景,都是这四天走过的;每一个商场,都有她们母女的痕迹。我不敢看,也不敢想。我在心里劝自己:“不要儿女情长”,然而,没用,心里只有一种空落落的无奈,一种离别的苦涩。
      电视中,歌曲到了高潮:“……盼归,莫把心揉碎。莫把心揉碎 ,且等春来归”——那种思念,真能把人的心揉碎。
     “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这天的《归心似箭》,我看懂了。我能理解玉贞“盼归,莫把心揉碎”的呼喊。我惦念妻女,毕竟只有二、三个月的离别。而玉贞,送走的或许就是自己一生的希望,前面等待着心爱的人的,或许还有死亡!当电影镜头转向远去的大雁,歌声在我心中由悲壮转换出凄凉和哀怨来,我的眼泪怎么也止不住。
      二十年后,小女儿报名去参军,我又经历了一次这样的别离。参军的是一个保密单位,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究竟是做什么的。小女儿走的第二天,我正在鼋头渚办学习班。一早起来,本是去湖边赏荷,突然意识到:女儿已经离开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了。心里便不是滋味起来:责怪自己不肯为女儿的工作求人;思忖当年大女儿落户上海,对小女儿有些不公;反思女儿复旦大学的分数线却报了个华东师大,是我的失策;惦记女儿一个人去新兵营报到会不会首欺负,算计最快什么时候能收到女儿来信……那天的心绪,久久扭不过来,《雁南飞》的旋律不时在心际响起,直至晚上给女儿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才稍稍平息。
      现在想想,当年上山下乡怎么会走得那么毅然决然,毫不顾及“儿行千里母担忧”?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临行那天,母亲问“我就不去送了吧?”,我随口说了句:“也好,省得你哭。”——我哪知母亲的心意啊!那天,火车缓缓开动时,车厢内外哭声一片。现在来解读,也实在悲苦的很。黑龙江天高地远,北大荒天寒地冻,建设兵团又刚组建,当父母的,“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能不让人“心揉碎”?多少个家庭经历了文革的起起伏伏,有的甚至还在被“打倒”、被“审查”、被“隔离”的状态,前途未卜。今日送别,孰知不是生离死别?能不让人“心揉碎”?
     “好儿女志在四方”,这是对的。但是,送别子女,老人们难免“雁叫声声心欲碎”,儿女们能有几人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是一种无奈中的美好愿望罢了。归根到底,是合家团聚,还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应该是个人的一种选择,而不是社会的强迫。从这一点看,“上山下乡运动”不得人心。
       人老了,心越发脆弱,因而《雁南飞》听起来越发悲凉。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30 07:15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9:09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69990971,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4.jpg (158.49 KB, 下载次数: 0)

314.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31 12:33
                           二十二<<我骑着马儿过草原>>
      “我骑着马儿过草原,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牛羊肥壮驼铃响,远处的工厂冒青烟。来…… 来……自古草原多苦难,如今人人笑颜开。我催着马儿朝前走,东方的太阳升起来。”

      这首歌,自小十分喜欢。“我”是谁?是骑马挎枪的解放军战士,还是枥风沐雨的地质勘探队员?是草原上翻身的牧民,还新疆建设兵团的战士?这首歌的词作者是王震的爱将,《新疆好》的作者。所以,写的草原,应该是在新疆。

      还有一首歌唱新疆草原的歌曲也很美“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摇。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唱上一首歌呀心花开放”

      无论新疆、内蒙还是青藏高原,假如你清早骑着马,经过一片“风吹草低”的草原,看着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看着安闲的牛羊,听着悠扬的驼铃,远处还有冒烟的工厂……那场景实在令我羡慕。

      不过,恐怕这样的牧场,现在越来越少了。那年去内蒙锡林格勒草原游玩,发现沙漠已经多于草原了。导游告诉我们,看草原要去呼伦贝尔。然而,今年连队战友去的呼伦贝尔,从照片上看,那草原还不及锡林格勒。或许,新疆会好一些?

      每次唱《我骑着马儿过草原》,便会想起另一首歌——《解放军同志请你停一停》:“早上我走出了帐房,解放军同志你去向何方?请你下马停一停,看看我们的牛羊……”

      多么有意思:早晨,一个解放军战士经过草原,看着“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感受着“牛羊肥壮驼铃响”的美好岁月。这时,一位姑娘“走出了帐房”,看见了解放军,邀请他“下马停一停”,“看看我们的牛羊”。两首歌唱出了一个画面,一个故事。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7-31 12:33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9:16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3450031,1772358860,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3.jpg (12.12 KB, 下载次数: 0)

313.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1 19:58
                               二十三《草原之夜》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等到千里冰雪消融,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

      这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位世界著名小夜曲的《草原之夜》,从小就很喜欢。那时不懂什么“小夜曲”之类,只是觉得好听,觉等深沉,年轻人都喜欢“深沉”,因为年轻时不会“深沉”。
      我唱歌喜欢“放声歌唱”,但这首歌却很少放声地唱。
      学生时代“不放声”,是因为那时唱到“姑娘”两个字总有些羞涩。倒不是怕别人说什么,而是自己就觉得不自在。
      文革中到处是豪迈狂热,很少想起这首歌。
      上山下乡到了北大荒,那里也有美丽的夜色,也有千里冰雪。我常常在田野上放歌,但总觉得这样深沉的歌不适宜“放歌”,应该“低吟”,因此也很少唱。曾经有一个时期,觉得自己下乡后不太得志,很想去当一个放牧员,一个人去连队西面的大草甸子去放牛。那时想象的放牧生活中,就包括坐在草甸的小窝棚前,低声吟唱《草原之夜》,《等待出航》一类的深沉歌曲……
      年轻时一路“冲杀”,不知思念的滋味。80年,离家去了哈师大进修,离开了妻儿,才体味了别离与思念。那时,哈师大培训部在距城四十里的“万家”,周边都是实验农场空旷的大地。夜晚,在大地上低吟《草原之夜》,那时,我对此歌的理解是思念。而思念,不是大声唱的。因此,尽管现在几乎人人都爱唱这首歌,会唱这首歌,歌厅里也常常有人点这首歌,我却从不在这种场合唱。我顽固地觉得,这就是一首思念的歌。而思念的歌,只适宜低吟。
      十多年前,我们机关去内蒙锡林格勒草原旅游,住在草原上水泥蒙古包里。晚上,游伴们都去参加篝火晚会了,听说,那天还有一个“中戏”的师生旅行团,机关爱唱歌的年轻人想找他们PK去。我因为脚崴了,没有去凑热闹,一个人面对辽阔的草原和苍茫的穹庐,低声唱着有关草原的歌。那时,才真正体会这首歌的意境:相比《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晨曲》这些我喜欢的草原之歌,这首歌更得真谛。到了草原,你才能体会自己置身宇宙,多么无足轻重;到了草原,你才能懂得什么是沉静;也只有到了草原,你才能静下心来,思索人生、思念亲人、思考未来。
      ——或许,那时的我,厌烦了人世的争斗,被机关的事务繁杂、案牍劳形压得喘不过气来。那天,我真想就生活在草原。
      其实,我那天所在的锡林格勒草原,已经不是昔日“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了,更不是作曲家田歌心中的“绿色的原野”。学生时代常想:这首歌那么美,那电影《绿色的原野》故事一定很美。我并不知道,那只是一部纪录片。那绿色的草原,也不在我想象的内蒙,而是我一心向往的新疆建设兵团!歌中唱到的“可克达拉”,在新疆伊犁的霍城县。那里现在已经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交界的一级通商口岸——自然,“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我无法想象,当年只有琴声的草原,是否依然是“绿色的原野”(“可克达拉”维语就是“绿色的原野”之意)。人对自然的改造,有时是非常无情的。不过,我还是希望能有机会去一次北疆,去一次伊犁,去“可克达拉”寻找当年沉静的“草原之夜”。据说,“可克达拉”还是中国的薰衣草之乡呢!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1 20:01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9:45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8349,11906,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3.jpg (31.42 KB, 下载次数: 0)

313.jpg

作者: 鹤鸣    时间: 2014-8-1 23:36
谢谢苦辣酸甜战友!每一首老歌又把我们带到了当年值得回忆!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2 21:09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8-2 21:15 编辑
鹤鸣 发表于 2014-8-1 23:36
谢谢苦辣酸甜战友!每一首老歌又把我们带到了当年值得回忆!



谢谢关注!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2 21:12
                                 二十四《草原情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人们走过了她的帐篷,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这是王洛宾的歌,现在歌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
      五六十年代,影视作品没有现在这样丰富,但基层单位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很多。当时,父亲在上海外贸当工会主席,逢年过节,外贸局会在永安剧场一类的小剧场组织文艺演出,我每次都是热心的观众。这首歌,就是小学四五年级时,在他们的文艺演出中,听一位男演员唱的。
      当时,觉得这首歌很好听,特别是歌的第一句,印象十分深刻。歌也不难学,很快就会唱了。这首歌,当时的歌名叫《草原情歌》,作者栏标明是“青海民歌”,现在知道,这是一首王洛宾根据青海民歌旋律创作的歌曲。不过,当时这首歌的乐曲和现在流行的有很大的不同。
最初听现在的曲谱,很不习惯,以为没有原来的好听。后来唱的人多了,自己也按现在的曲谱唱了。不过,不知为什么,现在再没有听人唱那首老的《草原情歌》了,在网上也没见过老的乐谱,也没有人提起有过那么一个乐谱。(这种“集体失忆”,文艺界还有不少,比如“新中国银幕第一吻”之类)
      我记的那个谱子,是否王洛宾写的?哪个曲谱是先写的,希望有人考证。网上传得最广的,是关于这首歌诞生的美丽故事:
      “1939年秋,王洛宾受马步芳委派,协助电影艺术家郑君里在青海湖畔拍摄纪录片《民族万岁》时,认识了藏族姑娘卓玛,她是当地一位藏族千户的女儿。三天的相处,活泼美丽的卓玛给王洛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为她创作了这首歌曲。 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已成了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传在三天的拍摄过程中,两人共乘一马,在青海湖边奔驰,如同歌词中写的那样,卓玛的皮鞭轻轻地敲打在王洛宾的身上。两人分离之后,王洛宾在回西宁的路上怅然若失,借助民歌的旋律写成了这首传世之作。”(来自百度)
      这段爱情,王洛宾自己也谈起过,现在网上还有那位美丽的姑娘29岁时的照片。不过,和我小时候想象的并不一样。
      唱这首歌的时候还小,对一个上海孩子来说,青海实在太遥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能引发无边的想象,要知道,我那时的愿望就是长大后去“遥远的地方”工作的。不过,那时也很困惑:为什么喜欢一个人,就要让她用皮鞭轻轻地抽打?我一直以为那真是一位牧羊姑娘。
      我们那时候,凡是有“爱情”、“姑娘”一类的歌曲,孩子们是很难唱出口。不过,无论是小说、电影还是歌曲,涉及少数民族题材的,这方面似乎宽松一些。当然,在学校我是从来不唱的:一旦被淘小子们听见,肯定会起哄的。从心里,我是很喜欢这样的浪漫的。尽管还小,但我以为爱情就应该像歌中唱的那样,有美丽,有歌唱,有思念,有不顾一切的情感……。
      我们情窦初开的时候,正是火红的年代,曾经有一段,爱情就是革命友谊的升华,就是“志同道合”,这首歌也就淡忘了。后来,我去了北大荒,终于“在那遥远的地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位“好姑娘”,这首歌又在心中响起。
      我喜欢这首歌。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2 21:13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9:51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69237947,67374,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3.jpg (107.99 KB, 下载次数: 0)

313.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3 19:35
                         二十五《新疆好》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唻…………我们美丽的田园,我们可爱的家乡……”

       歌曲有三段。喜欢新疆,最初源于这首歌;喜欢这首歌,又源于小学一年级,班里有个梳着很多小辫子的维吾尔族姑娘。我们住在一个弄堂,我和她都是当时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我们的学习小组也在她家活动过,她的姐姐们也梳着许多辫子,也和她一样喜欢跳舞,还会两手平放在脖子下摆头,也会唱那首《新疆好》。一年级结束,她搬家转学走了,但那首《新疆好》却留了下来。

      小学里看了太多的长篇小说,我对上海一点不留恋,一心想去一个更广阔的天地,看看书本描写的世界。这首歌告诉我们的新疆,实在是太美了。天山的积雪,雪山下的牧场,沙滩上的良田,淌过良田的溪水,“麦穗金黄稻花香,风吹草低见牛羊”,还有葡萄和甜瓜、各种矿藏,有能歌善舞的民族,还有那没见过的“冬不拉”……

     当然,那时我只是一个小学生,不会真的想到新疆去工作。不过,现实中,真的有很多人因为这首歌去了新疆,有的为此在边疆工作了一辈子。

      再一次对新疆感兴趣,因为一首歌:《日夜想念毛主席》。一个叫库尔班吐鲁木的维吾尔族老人,为了感谢毛主席,居然想骑着毛驴去北京,多么可爱的少数民族!我们不但唱这首歌,而且排过节目。我们的班主任是个女老师,她表演的库尔班,那绺胡子,那骑驴的样子,我至今记得。

      上了初中后,“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我们,被《新疆来信》和《军垦战歌》激励着,开始真正关心新疆。我甚至写了决心书,表示不参加中考,直接上新疆建设兵团。——其实,那时我们了解的新疆建设兵团,都是石河子一带,开发最早,生态条件最好的地方。因为文革,我的新疆梦暂时中止。不过,我的亲属中有人在六六年去了新疆——他到的是条件十分艰苦的南疆。六八年,他从新疆“跑”了回来,并以南疆的艰苦“现身说法”,劝我不要去建设兵团。
     
       我终于没有去新疆,到了同是边疆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不过,我对新疆这片土地依旧充满好感。记得八十年代初开始教高中,第一篇课文就是碧野的《天山景物记》。开头一句“朋友,你到过天山吗?”,也是我的课堂开场白:“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
      接下来,雪峰、溪流、森林,迷人的夏季牧场;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天山的奇珍异品;天然湖与果子沟……我在课堂上讲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已经去过新疆。

       我唯一的一次去新疆,是在九十年代末,率团去新疆旅游。到了新疆,才知道天山比想象的要美,才知道新疆的土地比想象的更辽阔。才知道戈壁滩的荒凉,才知道什么叫沙漠绿洲。才知道新疆除了维吾尔族,还有哈萨克、塔吉克等许多不同风俗的少数民族……我在新疆第一次见到了《新疆好》中唱到的“冬不拉”,还买了一把回来。

      新疆的旅游并不轻松:有时辛辛苦苦乘了一天的车,见到的只是一座废弃的古城,沙漠中的一片胡杨,或者戈壁中的火洲,即便有着漂亮姑娘的达坂城,也荒芜得让人失望。这时,我唱起这首《新疆好》,想起《天山景物记》中描绘的美景。我想,毕竟我们的旅游只走了新疆很小的一部分。总有一天,我会再来新疆,找遍《新疆好》中唱到的一切美好事物。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3 19:37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9:56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38150,69680,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411.gif (495.99 KB, 下载次数: 0)

411.gi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3 19:39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4 16:49
                         二十六《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好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第一次听这首歌曲,立刻喜欢上了,那是1980年。那时,我还在北大荒,对那种“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的生活,还只有羡慕的份儿。不过,改革的春风已经吹到了农村,吹到了我的学校。我的身边围着一批优秀的学生,我坚信美好的春光属于他们,属于这些“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那年秋季,我的学校刚刚被定为黑龙江省首批重点中学(农垦系统唯一的一所),第一次面向全九三农垦局学校招收了三个高中班,我有幸成为理科(2)班的班主任。那时的办学十分规范,全班47名学生全部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每一个学生都是佼佼者。第一次成为重点高中的教师,第一次面对这样优秀的学生,我真觉得轻飘飘的,“春光惹人醉”。
      年底,学校组织学生合唱比赛,我们班的两首歌都是我亲自教唱的,其中一首,就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不但教唱,还坚持和学生们一起上台参加了比赛。当年怎样向学生们解读这首歌曲的,已经记不太清了,但教歌的场面还印在脑海里,“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的相约也记载脑海里。那时,我坚信自己的学生将“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我在课堂上多次强调:“你们一定要关心政治,因为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你们这一代!”,我甚至在那年的新春联欢会前,在教室门前的对联中镶嵌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去年,我们师生终于相会在哈尔滨。完成当年“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约定,整整用了三十年!当年才华横溢,满怀理想的才俊们,也都“奔五”了。我们在野外点起篝火,在湿地飘起欢歌笑语,在小船上享受不再年轻的“青春”,不约而同地想起当年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而我,在马迭尔宾馆的宴会大厅里,想起了苏联老电影《乡村女教师》中,白发苍苍的瓦尔瓦拉在学校迎接来自各大军区和建设岗位的学生们的场面:这正是我年轻时所向往的啊!
       当年青涩的年轻人,现在有的是大企业的老总,有的是医院的院长,著名的医生,民主党派的地区主委,风投公司的主要合伙人。当年闻名全校的书呆子,已是芝加哥的华侨领袖;这位德国海归的博士,已是大连的巾帼创业标兵;而那位端庄典雅的女教师,已是哈尔滨市的名校长,……继续在农业口工作的,都是农垦种子系统的领导和精英,是他们造就了黑龙江农垦的连续高产!
      是啊,年轻的朋友,今日我们再相会,依然“往来无白丁”!回首往事,我们都无愧!我们如当年歌中唱的那样“自豪地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这首歌,现在还不断有人唱着。然而,充满激情的年代已经过去了,新唱的歌,也没有了当年的味道。即便我们师生再唱,也有了沧桑感。歌毕,一位学生感叹:“可惜,我们没有让春光更美”
      是啊,当雾霾锁城,当江河污染,即便“天也新,地也新”,总觉得我们祖国的春光不够明媚。这就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或许来自农村的缘故,学生们后来很少从政,但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依旧,因为他们曾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4 16:49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20:02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71591087,3549324,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313.jpg (58.73 KB, 下载次数: 0)

313.jpg

作者: 鹤鸣    时间: 2014-8-5 07:13
我们是同一代人有着共同的感受,欣赏每一首老歌的同时又学到了新知识。知音相遇是缘分!辛苦了苦辣酸甜战友!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5 13:02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8-5 13:03 编辑
鹤鸣 发表于 2014-8-5 07:13
我们是同一代人有着共同的感受,欣赏每一首老歌的同时又学到了新知识。知音相遇是缘分!辛苦了苦辣酸甜战友 ...
老歌带给我们的是快乐。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8 16:12
                                二十七《青年友谊圆舞曲》
      “蓝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样,广阔的大路上尘土飞扬。穿森林过海洋来自各方,千万个青年人欢聚一堂。拉起手唱起歌跳起舞来,让我们唱一支友谊之歌。
       “欢乐的歌声在回旋荡漾,歌颂着我们的幸福时光。亲爱的朋友呵心连着心,我们有共同的美好理想。拉起手唱起歌跳起舞来,让我们唱一支和平之歌
       “白鸽在天空中展翅飞翔,青春的花朵在心中开放。年轻的朋友们团结起来,为和平为友谊献出力量。拉起手唱起歌跳起舞来,让我们唱一支团结之歌。”
      这首《青年友谊圆舞曲》也是我年轻时的最爱。这首歌当时也是收入了群众歌曲集中的。当时喜欢,一是因为好唱,很多晚会也放这首歌,听的多了,一学就会。二是因为好听,圆舞曲的旋律本来就好听,而这首曲子特别欢快。三是喜欢它的歌词,天空,森林,海洋;友谊,和平,团结:拉手,唱歌,跳舞……,真是年轻人的歌。
      如果没有记错,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中苏友好大厦的屋顶花园。中苏友好大厦建成不久,屋顶花园上,奶油蛋糕和交谊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还有这首歌。当时,刚入小学的我,对歌词的第一句有疑问:天比海大,怎么说“辽阔的天空像大海一样”呢?后来,学校组织我们跳集体舞,放的音乐,除了“来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唱歌跳舞,多呀么多快乐……”外,也放这首歌。

      文革了,这首歌自然不唱了,但我心中还是暗暗喜欢,并将它和“千万颗珍珠撒上蓝天,我们在广场上起舞蹁跹……”这首圆舞曲作对比,认为两首都是适合在广场上跳舞的歌曲,只是一首热烈,一首欢快。可惜,那时不许跳这样的舞了。
     再听这首歌曲,是八十年代,看电影《青春万岁》:在学校的迎春晚会上,学生们翩翩起舞,居然就是这个音乐。
     其实,电影中的那个晚会,发生在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开始。而这首《青年友谊圆舞曲》,是两位年轻人为1955年的世界青年大联欢而作的。电影中的年轻人,显然不可能唱这首歌。然而,我还是喜欢电影用了这首歌。
      我喜欢王蒙的《青春万岁》,并认为他以后的作品都不及《青春万岁》。那时的作品虽然肤浅,但人们对新中国的认同,青年人对理想、对青春、对友谊的追求,这些都是真实的。这样的小说,又是在充满活力的八十年代拍成了电影,而且用上了《青年友谊圆舞曲》,这使《青春万岁》成了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
      我被片头那句“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所感动。因为我小时候以为,我们的青春和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可是,不知为什么,我们的青春偏偏充满着斗争的烈火,而儿孙们的青春,却又充满着竞争和冷漠。
      据说,国庆十周年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人们曾随着《青年友谊圆舞曲》翩翩起舞;国庆六十周年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又一次响起《青年友谊圆舞曲》,国家领导人也和大家一起在广场上跳舞。
      希望有一天,天安门广场上再次响起《青年友谊圆舞曲》的时候,人们的心情不再那么沉重。我们可以重新有轻松欢快的脚步,重新唱一支友谊、和平与团结之歌。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8 16:12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20:08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73528506,1772899065,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10 10:36
                               二十八   《月朦胧鸟朦胧》

        “月朦胧鸟朦胧,萤光照夜空,山朦胧树朦胧,秋虫在呢哝。花朦胧夜朦胧,晚风叩帘栊,灯朦胧人朦胧,但愿同入梦。”

        这是琼瑶剧《月朦胧鸟朦胧》的主题歌。
        我喜欢这首歌,只是因为它承载了我的一段生活。
        那是一九八五年。当时,我们一家都“漂”在上海:名义上是筹建“九三农管局驻沪办事处”,实际上既无资金,又无办公地点,也没有具体的工作要求。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年。
        漂泊的生活,注定是朦胧的、迷茫的。我们那个时代,“漂”着的人又极少。一个老上海人,在上海没有工作,没有住房,也不知出路在何方。在一些公共场合,一口普通话经常遭来鄙视的目光,因为是“阿乡”,是“外地人”。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时时萦绕着我。
        由于家中房子紧,我每日晚饭后带着小女儿乘车去虹口的一个石库门亭子间睡觉。那是母亲向单位借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床,一个写字台。每天早晨,我去附近的老虎灶打来开水,就叫女儿起床。此时,打开收音机,正是“广播小说”的时间。播的小说,就是琼瑶的《月朦胧鸟朦胧》。从起床到出门送女儿上学,正好半小时,听完“广播小说”。
      记得歌最初从故事中的出现,是女主人公给楚楚唱的摇篮曲。当时想,这大概是主题的需要吧,这样的歌不适应做摇篮曲。今年春节前,给三岁的小外孙唱儿歌听,他特地要我唱一首“地上玫瑰枯萎”的歌曲,把我难住了——原来,他要听的是儿歌《虫儿飞》:“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天上的星星流泪,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冷风吹,只要有你陪……”这其实也是一首摇篮曲!可见,通过音韵和节奏,儿童也能喜欢这样深沉的歌,我折服琼瑶了。
         八五年,我并不识琼瑶。最初注意这部小说的,是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她很关心剧中小孩楚楚的命运。我随着听了几天以后,也被吸引住了:这是我从来没有读过的一类小说。小说只有爱情,没有时代,没有地域,也没有社会矛盾和政治背景,比张恨水还要张恨水!比故事更吸引我的,是这首《月朦胧鸟朦胧》。那时,我并不知道朱自清有一篇名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的散文,也没有细细体味歌中那朦胧的意境,只从歌中听出了深沉,而萦绕在脑际的,都是“朦胧”。或许,我自己的未来,实在过于“朦胧”?
        去年的一个月夜,我曾在家中的阳台上呆坐。对面高楼的灯火和灯火中晃动的人影,云间穿梭的月亮及偶尔闪现的星星,小区里摇曳的树木和树下婆娑的树影,让我思念起在远方的妻子。这时,《月朦胧鸟朦胧》的旋律油然从心头涌出。那晚,我觉得很美。朦胧是一种美,思念也是一种美。
        再唱此歌,我没有年轻时的迷茫了。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10 10:36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20:12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05382,107822,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500.jpg (21.63 KB, 下载次数: 0)

500.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10 10:38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12 13:48
                              二十九,<<,太阳岛上>>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鱼杆,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小伙们背上六弦琴,姑娘们换好了游泳装。猎手们忘不了心爱的猎枪,心爱的猎枪……”
      八十年代初,这首歌以它轻松优美的旋律和充满活力的歌词将“太阳岛”推向了全国。唱响这首歌的郑绪岚被哈尔滨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太阳岛”并不是那么美,千里迢迢来寻“太阳岛”的人,不免大呼上当。
      我最初去“太阳岛”,大概是七七年。那时,哈尔滨人称之为“江北”。解放后,人民政府在那里兴建了一批疗养院,我是陪岳父去探望一个在疗养院疗养的亲戚。时值初春,江面上未通航,我们必须从东侧的江桥上步行过去。江北的疗养院,大多是蓝色或绿色铁皮顶的平房,也有一些苏式的二层楼房。整个江北,包括各个疗养院的院子里,都静静的,很少生机,我很诧异。岳父告诉我,交通不便,除非疗养,冬季很少有人来江北,一到夏天,这里就热闹了。
      八十年代初,在哈尔滨读书,见识了太阳岛的夏天——果然热闹非凡。每个周日(尚未实行双休日制度),一大早,人们扶老携幼来到江边码头,目标就是一个:江北的太阳岛。有条件的,在哪个疗养院里换好了泳装。更多没有这种方便的,就在江边的柳树丛中换装——女士们蹲下身,在长裙内换泳衣,速度一点不输男人。转眼间,几公里长的江面上到处都是“游泳健儿”。江堤边上,除了垂钓者,最多的是塑料布铺就的“营地”,“营地”里不但花花绿绿的衣服,也有烤肠、烧鸡、罐头、汽水,以及必不可少的啤酒。有时,还能看到一把吉他,或者两喇叭、四喇叭的收录机……
      这就是当年哈尔滨人的渡假方式,这方式,从现在看来比较简陋。但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把这种生活写成了歌,不免令年轻的朋友们神往……应该说明的是:《太阳岛上》这首歌写的美好,但绝非凭空杜撰。除了前面所述的当年我在太阳岛所见,连“猎手们忘不了心爱的猎枪”也是真实的。文革前有一部有名的电影《千万不要忘记》,主人公青年工人丁少纯受错误思想影响,耽误工作去郊外打野鸭子。那打野鸭子的地方,就是哈尔滨江北——今日的太阳岛。
      其实,“太阳岛,原先并不是今指江北岸边太阳岛辖区,而只是松花江中一片小小的沙滩,这便是今太阳岛东西两轮渡码头所对江中的一个长着柳树丛的圆形沙滩。在90多年以前,这是一处不引人注意的光秃秃的无名小岛。自1898年中东铁路修筑后,俄国人纷纷涌进哈尔滨,在黄金般的夏日里,他们如醉似狂地体验着异国的乡野情趣。久而久之,这片形似太阳,又是太阳浴的理想场所,俄语称作Солнце•городок,太阳村之名遂流传于世。中国人则称为太阳岛”(《哈尔滨寻根》)
      我常常想,八十年代,在并非改革开放前沿的哈尔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支歌?引领这样一种生活潮流呢?可能与哈尔滨的历史传承有关吧?历史上,哈尔滨就有“东方莫斯科”和“东方小巴黎”之称。
      在哈尔滨读书的两年里,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徜徉在哈尔滨老城区的大街小巷。看残存的教堂,看俄式、苏式、日式以及哈尔滨固有特色的各种建筑——包括大厦和小筑。看尖顶装饰的木板房和矮板障围起的小院,想像当年小院人家的生活……。对于建筑,我并不懂行,但我在小学曾随老师在室外写生,我感觉得出,哈尔滨到处能发现值得写生的角落,到处都有像苏联水彩画一样的美景。
      我也观察哈尔滨人的生活:或许他们并不富裕,但他们日常生活中流露的中西交融,绝没有半点“媚外”的意思。在这个城市,你可以发现很多中西交融的有意思画面,就像饭店酒桌上摆满的哈啤与烧鸡、豆芽菜共存,就像秋林公司的列巴、红肠、酒糖与烧饼果子同一片柜台……这种交融,这种时尚,是骨子里的生活情趣,哪怕生活再贫瘠。讴歌太阳岛,正是讴歌这样一种生活情趣。
      几十年过去了,今日的“太阳岛”已经成为一个占地88平方公里的“江滩湿地草原型风景名胜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同质化,风景区也越来越同质化。“太阳岛”当然未能免俗。今年夏天,战友们在哈尔滨聚会,也曾去太阳岛。大家去公园的时候,我没有同去,宁可独自去了岛上的“俄罗斯风情园”,在那里感受苏联时代的农村生活。
      不过,哈尔滨人那种生活情趣还在吗?在斯大林公园,我看到了清晨在江边自娱自乐的民乐队;我看到在夜色下看到十来个提琴手们悠然自得,毫不在意是不是高雅艺术的演出场所;我看到几十座其实年代的写实雕塑依然伫在江边;当我看到中央大街夜晚的啤酒烧烤与各种街头音乐会相得益彰。我想,哈尔滨人在守望着昨天,守望一种文化,一种《太阳岛上》曾给我们传递的文化。其实,守望有时比创新更难。
      据说,前些年,哈尔滨的宣传部门曾经举办过“放歌哈尔滨”活动,请了一些著名的词、曲作家,希望能有一首或几首类似《太阳岛上》这样的歌曲出现,终究没有。我想,不会再有《太阳岛上》了,《太阳岛上》属于那个时代。
      《太阳岛上》是一首美丽的歌曲,愿她永远陪伴着哈尔滨,愿哈尔滨这颗天鹅项下的明珠永远闪亮。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12 13:49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20:17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2300473,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507.jpg (155.54 KB, 下载次数: 1)

507.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12 13:51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4-10-20 16:11 编辑

[attach]122036[/attach]

http://bbs.duxiu.com/upfile/file/2014/4/19/1a10f04c-d79f-497d-a30c-3260652c4e5b.swf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13 13:08
                            三十《蓝色的多瑙河》

      我的欧洲古典音乐启蒙,始于八二年在哈师大学习的时候。那时,我和三个小我十多岁的同学结成了忘年交,因为我是班里唯一的上海知青,又是他们的“六哥”(按年龄,我在班里排行第六),他们对我都很尊敬。这三个小兄弟,家境都不错,一到晚上,就拿出那时还很稀罕的“松下”、“索尼”,安上“TDK”录音带听录制的音乐。起初,我有些不以为然,心想小青年爱“显摆”,可以理解。
      那时,学校每天早晚广播喇叭里播的是《蓝色的多瑙河》、《春之声》《溜冰圆舞曲》一类的轻音乐。一天早上,我们四个一起散步,听着音乐,我随口说了声:“《蓝色的多瑙河》真好听!”,其中一位笑了:“六哥,那是《春之声圆舞曲》。”虽然其他两位打圆场,说是这两首曲子很像,有时是要搞错。但我依然大囧。
      晚上,我翻来覆去地想,我订阅了大量的《世界之窗》,《读书》一类的书籍,就是怕在边远农村,跟不上开放的形势。怎么就在自己喜欢的音乐上还不及刚参加工作的小青年呢?虽然从小小就知道肖邦、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一类的名字,但我们读书时,没人给我们讲他们的音乐;下乡后,我接触的战友也极少这类爱好者。在我工作的学校里,音乐教师大都半路出家,能排练一下合唱、表演唱就不错了。我的人生中缺乏古典音乐这一课!我隐约感觉到,这也是身处农村,想做个现代人必须补上的一课。
     于是,我去书店买来了《小学音乐教师》《外国音乐词典》等工具书,又咬咬牙用280元买了一台香港维多利亚牌的立体声收录机,(尽管只有两喇叭,但音色不错),平时,也和年轻聚在一起,听听歌曲,聊聊音乐。
      也就在这时,我喜欢上了《蓝色的多瑙河》。听着音乐,我心中的多瑙河不再像那部罗马尼亚电影里那么阴暗浑浊,激流暗涌。她美丽,阳光,充满清晨的朝气,滋润着两岸的田园、山庄和人们……
     八四年毕业回到学校后,我已经成了一个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虽然有很多曲子依然听不懂,但一天的工作之后,我最大的享受就是打开收录机听音乐(谢天谢地,那时没有太多的电视,更没有网络的吸引)。高兴时,听那些熟悉的音乐,比如《蓝色的多瑙河》;心情不好是,听那些更深奥的古典音乐,听着听着,心情就平和了起来。
      自己刚刚开始入门,我就想对学生进行启蒙。我们这个学校,是农垦系统唯一的一所省重点高中。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唯一关注的是考试成绩。我和语文组新来的那位青年教师商量:不能让我们的学生成为只会读书的人,要引导他们喜欢文学和艺术。从哪里入手呢?我们认为相对来说,音乐比较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于是,决定在搞一次音乐欣赏会。欣赏的内容,就是《蓝色的多瑙河》。
      之所以上《蓝色的多瑙河》,因为我们两人都喜欢,也因为我们都有这部带子。那时,虽然学校已经有了电化教室,但所有的“课件”都是上面统一配送的,根本没有这类内容。我们用玻璃片制作幻灯,再配上事先录下的音乐,反反复复试验了一个星期。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我们还学着大学校园的办法制作了海报。
      那天晚上,参加音乐欣赏会的学生挤满了电化教室,学生们看着幻灯,听着讲解,听着太平洋乐团的《蓝色的多瑙河》演奏和少儿合唱团的合唱……。
      现在,欣赏《蓝色的多瑙河》已经成为初中音乐课必学的内容。而当时,我们甚至找不到一张真正的多瑙河图片。想想,变化实在太大了。
      我不知道当年的“启蒙”活动在学生成长中有没有留下痕迹:九三毕业的学生,搞技术、做生意的多;搞管理、当老师的也不少;虽然也有些学生很喜欢在业余写一些诗歌,也有学生专门将自己现在的朗诵传了过来,问一声“老师,比学生时代进步了没有?”但真正搞文艺的人微乎其微。   
      这也是中国农村学校的特点吧?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高雅艺术,永远是曲高和寡。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13 13:09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4-8-13 13:11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20:21 编辑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72876914,1770289182,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508.jpg (60.68 KB, 下载次数: 0)

508.jpg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5-2-18 09:08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18 09:25 编辑




看图说话——(24)知青时代的“春运”


图均来自网上。油画应该是当代人所画,画面上的知青十分青涩,尽管那时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很成熟;第二幅车站上拥挤的场面,从服饰和背包看,更像农民工的春运;最后一张,上海北站鸿兴路候车室,是1989年上海北站弃用前拍摄的,那时,距知青大返城已经十多年了。不过,确实找不到更合适的图片了。

在知青时代,虽然每年春节前有大量的知青回乡探亲,那时的车票也十分紧张,车上也十分拥挤,知青们回乡的心情也十分迫切。但是,社会不像今天那样,关心我们的“春运”,因此,也没有留下几幅更贴切的图片来。期望这几幅图片能让知青朋友们回忆起我们那个时代的“春运”。

其实,我们时代的春运,回家的路一样漫长和艰辛。

首先,请假就很难。我们那个时代是集体主义的时代,不要说我们建设兵团的探亲需要批准(有统一印发的准假证,见文后),即便是插队落户的知青,也要考虑集体户是否需要留人“看家”。当然,“老插”们可能约束少一些,但他们缺少回家需要的经费。比如我弟弟,在贵州插队,一个整劳力一天的“工分”才八分钱,尽管国家每月有一定的生活补贴,但回家探亲的路费,需要鼓起勇气向家里要。

其次,买票也不比现在的春运轻松。一般来说,从农村回家的火车票是比较好买的,因为小站不限售。但这样的车票,基本没有座位。如果在哈尔滨中转时不托人买到座票,就只有一路站过去了。我第一次回沪探亲,就一直从哈尔滨站到天津,站了二十多个小时。我一路都是像油画中那位穿海魂衫的小伙子那样,靠在座椅脊上站着。只有身边有人起来上厕所,才有机会稍坐片刻。晚上,就这样打着瞌睡,身边挤满了人,不用怕倒下。

上车也是一种十分艰巨的“劳动”。那时上车的“战斗”场面,绝对比图二那张照片中紧张、热闹。那年冬天,我们夫妻带着孩子回上海,在哈尔滨上车时,岳父找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送站”。把我们送上火车后,那两个小伙子硬是没能挤下车去,只好乘到下一站“双城堡”才下车返回。不光回城的人多,探亲结束返回农村,一样十分艰苦。看着图三,上海知青们对当年的北区候车室记忆犹新吧!宽阔漫长的大厅里人山人海,很多等晚车人,一早就来排队,为的是能在车厢内行李架上抢得一个位置。我家有一个亲戚在南翔机务段工作,每次都是由他拿两个小一些的行李,提前进站,到行李架上躺着,等我们拿着行李上来。我行李最多的,是结婚那年,一共整整十一个行李!报报当年的行李单吧:结婚时的衣服、鞋帽,被面被里枕头套;做早饭的煤油炉、洗澡用的大铝盆、玻璃的花瓶、茶具,这些都只有在上海能买到,不能不带吧;上海的糖果、饼干、糕点、麦乳精,这些都是回东北“还人情”用的,不能少吧;过年时抢购的名酒和香烟,还有茶叶,这些是给岳父岳母的;青刀豆、青豆、四鲜烤麸、午餐肉、清蒸猪肉,各种各样的罐头,是春天没有菜的时候补充营养的……我在北大荒生活了十八年,离开时身边基本没有存款。其实,平时我们都很节俭,只是,所有的收入,都用于买车票和探亲时的采购了。

前几年,我曾在春运最紧张时坐过一次上海去成都的列车。我感觉,现在的拥挤,远不及当年的知青探亲列车。有一年从上海回东北,我和连队的两个女老师同行。车厢里挤得水泄不通。由于整个列车只有两个烧水的锅炉,要打开水,我就在某个大站下车,飞也似地跑到有锅炉的那节车厢,挤上车、打好水,等下个大站再返回自己那个车厢。上海到哈尔滨的特快,一般两个小时有一个大站,我们打一次水,就需要两个小时。整个白天,我就是这样端着大茶缸来回跑着,自以为很“骑士”。至于上厕所,更是一场战斗……

那时,黑龙江的旅客列车中,最拥挤的是上海到加格达奇的快车,春节前后,车上几乎都是知青——因为它可以直接回家,不必中途倒车。不知为何,这趟车,又被人称为“强盗车”。其实,车上从没有传出什么惊人的案子。或许是因为过于拥挤,或许,回家心切,知青们都显得过于剽悍?

尽管那么艰辛,但毕竟是“回家”,毕竟那时还年轻,车厢里的感觉,还是有不少亮色,就如这幅知青探亲题材的油画。油画中,有人在抽烟,有人在思索,有人在看书,有人在弹琴,也有人一脸的迷茫和落寞。毕竟,这只是一幅油画。我想,如果用一个电视镜头扫描过去,我们还将看到什么?

在这个窗口,我们或许看到两个成熟的脸正对着一群稚嫩的眼睛点头微笑着,那两位长者,或许最初也像身边的年轻人那样,满怀理想去到了边疆,他们能想象年轻人经历的艰辛和还将面对的一切。

在那个窗口,一位知青正注视着窗外,是在看天上闪烁的星星,还是远处隐约的灯火?他在想些什么?是计划着回城后的打算,还是回忆着一年的收获?或许,他正在默念着《西去列车的窗口》?

在又一个窗口,我们看到面对面正在喝酒的年轻人:桌上的空隙处摊开的报纸上,放着花生米、红肠或者烧鸡,两人手里各一瓶啤酒。经过了多年的“再教育”,知青们喝酒都有北大荒人的豪迈……

镜头再摇过去,我们看到了一对偎依在一起的情人。旅途是秀恩爱的极好场所:那时,大部分农场对知青的爱情还不太宽容;那时,我们的爱情还都有些羞涩。其实,有些爱情就是在这样的车厢内第一次表白的……而他们的边上,那位女知青正聚精会神地织着毛衣,是为留在农村过春节的男友织的?还是要赶在到家以前,为自己的父亲织完这件毛衣?

另一个窗口,人们正围着讲得眉飞色舞的年轻人。是讲政治笑话,还是小道新闻?或者,只是一个紧张的故事,故事来源于文革前的长篇小说,还是秘密的手抄本……

看着油画,我尽情地想象着,仿佛自己回到了知青时代。



作者: 鹤鸣    时间: 2015-2-20 06:46
看图阅文章回忆我们的知青岁月春节回家的情景。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5-2-21 17:07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2-21 17:08 编辑
鹤鸣 发表于 2015-2-20 06:46
看图阅文章回忆我们的知青岁月春节回家的情景。
   是啊,让我们想起了艰难的回家之路。



作者: 苦辣酸甜    时间: 2015-5-13 08:33
本帖最后由 苦辣酸甜 于 2015-5-13 08:35 编辑
鹤鸣 发表于 2015-2-20 06:46
看图阅文章回忆我们的知青岁月春节回家的情景。
重温知青岁月,感慨万千!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www.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