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7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篇小说《猴石山》110(上)

[复制链接]

357

主题

465

帖子

18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7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29 15:1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篇小说《猴石山》110(上)


作者:我的第二故乡(曹振声)

第三十三章名字寄情深

110(上)
“咱们边喝边聊,你慢慢渗。”老庞拉开了话匣子,“你大姐她不姓茅,她姓周;也不叫‘海棠’,叫‘剑缨’,是宝剑的‘剑’,红缨枪的‘缨’。我们老家在淮河北岸的卧牛山,她有两个哥哥,她爹周耀宗在镇上开了一家武馆,我是他爹的徒弟,排行老四……四零年,镇上来了一伙日本浪人,在戏楼旁立起一根大旗杆,高悬一面‘天下无敌’的杏黄色黑边三角旗,擂台上贴着‘拳打南北武林、脚踢东亚病夫’的巨副对联;他们疯狂地叫嚷若无人敢比,就杀十个老百姓。我大师兄、二师兄,也就是她的两个哥哥气不过,先后登台,没想到一个被他们打断了脊骨,一个被他们摔下了擂台……”
日本浪人……?这个词怎么好像在哪儿听过?石裕山慢慢地喝着酒,也慢慢地掀开了深埋在心底的记忆,噢,对,对!记忆像水浸白纸上的干米汤字一样逐渐清晰起来:杜秀娥说过,那个救她的壮汉不就是被日本浪人追杀吗?难道是他……?不会吧?哪儿有这么巧……?尽管心如海浪,他还是抱着探秘、崇敬的心,出神地听他讲述……
老庞喝了口酒接着说,那年我十八,站在被鬼子兵驱赶来围观的人堆里,眼巴巴地看着两个师兄被打成重伤;眼巴巴地看着袒胸炫耀的日本浪人嚣张跋扈;眼巴巴地看着二鬼子将十个衣衫褴褛的老百姓拉到擂台前……我泱泱中华,岂容你们称霸!我再也忍无可忍了,脚下一用力,一个跟头飞上旗杆,摘下了他们那面称霸的杏黄旗……
“好!好哇!”在台下围观百姓久抑突喷的叫好声以及台上日本浪人呆若木鸡的惊恐中,身着短打的庞占堃扔了那面杏黄旗,一个筋斗翻落在台上,紧跟一个“扫堂腿”,给猝不及防的一个日本浪人送上一道“前趴虎”;没等他爬起来,庞占堃脚踏其腰,一手抓其衣领,一手抓其裤裆,两膀一较力,将这个亚赛野猪般的日本浪人举至半空,摔下擂台……
“啊……?啊!”
“快!开枪,开枪啊!”
“别让他跑喽……”
一时间,擂台上下大乱,呼亲唤友声、拥挤厮打声、叫喊詈骂声、枪击声大作,围观的老百姓夺路逃命;日本浪人、鬼子兵、二鬼子举械嚣张……
“没想到我一时冲动,摔死了那个日本浪人,使武馆蒙难。”老庞一声长叹,端起酒杯一仰脖灌了下去,“武馆被围,鬼子还在增兵。我师傅见势不好,遣散了弟子,叫我们俩跪在他面前说:‘我把剑缨托付给你了,你们俩给我磕个头,带她杀出去,隐姓埋名,逃命吧!’他笑着看我们俩给他磕完头,就提着他那把大刀迎了出去……”他哽咽了,抽泣着,眼中淌下了泪……
“一提起来他就掉泪。”茅海棠抹着自己的泪眼,“这么多年了,我爹留在……我脑海中的面容……声音还……时常出现。”她哽咽着,断断续续。
“啊,好了。”沉了片刻,茅海棠捋了把散落的头发接着说,“我娘……唉!鬼子兵进镇那天,她去买菜,中了流弹……从小我爹就不准我学武,供我读书。那年我十六岁,他拉着我,连劈带打,东挡西杀,好容易逃出镇子,他让我躲进了河边一个打鱼人的棚子,又跑回去救我爹……”
“晚了,晚了!”老庞痛心疾首地说,他跑回武馆,只见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一片狼藉……他找到师傅的遗体,抱在怀里痛哭不止。突然听到门外兵痞们犬吠:“庞老四在这儿!快,快!”他不敢怠慢,眼含热泪放下师傅,又冲杀了出去。然而,当他赶到周剑缨藏身的鱼棚子时,那鱼棚子已化为灰烬,他没见到周剑缨的尸身,更不相信她被害,躲了两日,回到武馆安葬了师傅,就迈开了他漫长的找寻她的脚步……
“喝酒,你别闲着。”老庞低着头,眼含热泪,劝酒的同时,又将一杯酒慢慢地顺了下去……
“我躲在一条打鱼船上。”茅海棠接着他的话说,“三天后,打鱼的老汉说,镇上消停了。我跑回武馆,看见武馆已经被烧了,我找不到爹,也看不见他,只看见了我爹惯用的那把大刀,已经烧得面目全非,我的心碎了……”她终于哭了出来,趴伏在八仙桌上,呜呜咽咽……
“好了,好了……”老庞轻轻地拍着她的后背,继续倾诉:“我在镇里镇外找不到她,那帮日本浪人还穷追不舍!后来我到了上海、常州……非但没打听到她的消息,还摆脱不了日本浪人的纠缠。我心一横,参加了叶挺的新四军,可日本浪人还是追到了军营!那晚他们偷袭,一个排的战士非死即伤,我虽然逃出了军营,却也挨了一枪。十几天后我伤愈找部队时,竟听说部队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伏击!”
“是皖南事变?”
“对!正是皖南事变。”老庞睁着干涸的眼,“当时把我弄糊涂了,怎么国民党打开了共产党?国军打开了新四军……?不,不行!我还是去找她吧!找不到她,我怎么对得起我师傅?于是,我沿路乞讨,北上徐州、过济南,闯天津……可那帮日本浪人,却像影子似的,我到哪儿,他们追到哪儿……”
“瞧我?让你见笑了。”茅海棠心情好些了,不好意思地红着脸说,“我们俩走两叉了,他往东往北,我随着一群逃难的人往西走。在襄樊,我病倒了……好像我命不该绝,醒来后发现我躺在教会医院。在那儿,我认识了柏柯医生,是个美国人。他看我有文化,心灵手巧,悟性还行,把我送进了教会学校。入校登记时,我想起了我爹说的‘隐姓埋名’和《百家姓》中的‘谈宋茅庞’;想起了我家的海棠花,就报了‘茅海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2
沙发
发表于 2023-8-30 08:08:16 | 只看该作者
当家抗日受追杀,
五湖四海皆为家,
意外获得人救助,
隐姓埋名度生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5-8 12:43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