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6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徽州梦游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1398

帖子

336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6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10:2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突然想念安徽老家,那是父亲出生的摇篮。不知道,400多年前的著名戏曲剧作家汤显 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一生痴绝 处,无梦到徽州”的感慨,读来满纸幽怨与 不甘。

自清朝康熙六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 两省,安徽这个名字,已经用了350年。 取“安庆府”“徽州府”两府的首字来命名。
而早在8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徽宗下令改 歙州为徽州,府治歙县,形成一府六县的 格局,历经宋元明清,并成就了“徽商天 下”的神话。

再往前追溯到2200多年前秦朝,就已经在 徽州区域设置了黟县和歙县,其中歙县涵 盖了今天的淳安、婺源等地。

历史早已远去,留下一个个古韵诗意的名 字,待后人慢慢品赏。 今人拆分“徽”字,才知道里面的意境之 美,美到他处风景黯然,美似清荷独绽。

“徽”字里面有山,有双人,有糸,有文, 共同组成了风采多姿的徽州。 “山”:徽州境内多山,有意境万千的黄 山,道教圣地齐云山,层峦叠嶂的清凉 峰。这些风景,天下独有。
“双人”:徽州历史上人才辈出,为各朝各 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其中有红顶商人 胡雪岩、制墨大家胡开文,一代画师黄宾 虹、教育家陶行知、学者胡适……而一个个 徽州女人,化身为徽州大地上的一座座贞 洁牌坊,支撑着古徽州另一片天空。

“糸”则代表徽州境内溪流遍布,“八山半水 半分田,一分道路旁水边。"
“文”字,涵盖了徽州文化中的新安画派、 徽剧、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雕刻、 盆景、徽菜、徽州文房四宝、徽州民俗等 等,每一项细细品赏,都韵味无穷。

徽州的意境之美,从黄山云海中流出,在 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里萦绕,穿过清幽古 巷,定格在每位游人的心中。

忍不住,又想去徽州的巷弄里走走,回味父辈儿时的童年。


wyh18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23 10:02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