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病要靠心来治
人生如舟,行于江河,难免遭遇风浪。有人为名利所困,有人为情爱所伤,有人为得失所恼,种种烦恼如蛛网缠心,久难解脱。古人云:"心病还需心药医",此言不虚。治心之病,非刀圭所能奏效,非汤药所能化解,唯以心为舟楫,方能破浪而出。
心病的根源,往往在于执念太深。贪嗔痴如毒藤,攀附于心,使人迷失本真。昔有富商,家财万贯,却夜不能寐,常叹:"恐他人夺我之财,恐子孙败我之业。"终日惶惶,形销骨立。医者诊之,曰:"君之病不在体,而在心。若放不下金银,便解不开枷锁。"富商顿悟,散尽半数家财赈济灾民,自此心境豁达,病痛皆消。可见,心结不解,纵有灵丹妙药,亦是徒劳。唯有斩断执念,方能还心清明。
治心之道,在于观照本心。佛家言:"明镜止水,方见真容。"心若如镜,则能照见烦恼之源;心若止水,则能沉淀杂念之尘。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处境困顿,却常临江而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他在江涛声中听见天地流转,在竹影摇曳间悟得生命本真。将得失荣辱置于浩渺时空之中,心便如云开雾散,再无羁绊。当我们学会以静观之心面对世事,便能发现:许多痛苦不过是心造幻影,一念放下,天地皆宽。
心药还需心自煎。他人的劝慰如春风拂面,终难化解心底坚冰。王阳明龙场悟道前,日夜苦思"格物致知"之理,终在孤寂中豁然开朗。他悟出"心外无物",世间万理皆在吾心。正如解铃还需系铃人,心病的钥匙始终握在自己手中。当我们深陷痛苦时,与其向外求索,不如向内探寻。在孤独中聆听心声,在静默中触摸心脉,终会找到那枚解开枷锁的密钥。
然治心并非逃避现实。有人以"心药"为借口,消极避世,此乃误入歧途。真正的治心之道,是在红尘中修心,在逆境中炼性。陶渊明归隐田园,并非厌弃人间,而是在"采菊东篱下"的淡泊中,坚守心性;文天祥狱中写《正气歌》,并非屈服命运,而是在生死关头,淬炼心志。治心之要,在于以柔韧之心接纳世事,以刚强之心坚守本真。
当今之世,物欲横流,人心更易迷乱。社交媒体编织虚幻荣耀,功利主义催生焦虑之茧。有人追逐点赞如逐日影,有人比较薪资如困囚笼。治此时代之心病,更需回归心之本原。不妨学古人"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智慧,在喧嚣中辟一隅静心之地。每日三省吾身:所求为何?所执何益?所忧何根?常持此念,心自清明。
心病之治,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是一场向本心的回归。它需要勇气直面内心的暗角,需要智慧化解执念的枷锁,需要耐心等待心灵的觉醒。当我们学会以心为医,以心为药,便能在这纷繁世间,守得一方心净土,觅得一份真安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