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6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阳三日记(三)

[复制链接]

681

主题

708

帖子

25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9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2 07:4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卜桂仁 于 2020-9-22 07:54 编辑

南阳三日记(三)

11

   根据主人的安排,今天上午我们去参观南阳的名胜,诸葛孔明先生早年躬耕隐居的卧龙岗。
   刚吃过早饭,D主任早早地就到了,还带来了一辆本局的桑塔那轿车,大家见面,简单的寒喧几句,就上路了。
   著名的卧龙岗在市区西南的一块高地上,乘汽车也就十几分钟的光景。也不知是此地出了卧龙先生才获命名,还是先生居此地方称卧龙。后人建起的一座座高大的山门石坊把这本来平易的村居衬托的气势森严,门前一块天然巨石上深深地镌着“卧龙岗”三个苍劲的填红大字,因为要跟着众人行进,也没来得及看清是哪位先生的手笔。
   卧龙岗是南阳市的旅游头牌,卧龙先生是宛中士民的骄傲。南阳盆地地处豫西南一陬,西连丹郧,北接山陕。唐白二河,流域其间,桐柏伏牛,环绕周侧,是处地广物茂,人才辈出,自古就是休养生息的绝好去处。当地人归结了曾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四位杰出历史人物: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还有商圣范蠡,合称“南阳四圣”。
   唐代诗人刘禹锡先生在他那篇著名的《陋室铭》中赞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可见诸葛先生的草庐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士林中就有着不同凡响的美誉。
   现今有些人喜欢搞名人效应,一个名牌,一辈名人都喜欢往自己身边附会,象豫西杜康酒的出处一样,诸葛先生的躬耕之地也曾引起过一些地域上的争论。和卧龙岗齐名的襄樊古隆中,就是诸葛文化的另一胜地。后人考据诸葛亮和荆襄实力人物刘景升的关系,古隆中好像还占着上风头。但是也有人很放得开,看到有一副对联写得很有点意思,文曰:“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这是清朝曾经先后五任南阳知府的顾嘉蘅老先生的题对,现在读起来还叫人觉得多么的豁达大气。

12

   D主任买了门票,又请了一位小姐为我们导游,他自己就不再进去了。多少年来,南来北往的客人只要路经南阳,卧龙岗是必去的地方。主任职分迎来送往,这里的一切,对他来说,早已经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了。
   进了大门,导游小姐开始了解说。这小姐看上去很年轻,明眸皓齿,容貌娟好,我想她必是哪个旅游学校毕业的学生。小姐披着长长的垂发,穿着一身绯红的套裙,圆圆的脸上更透出一种端庄、清纯。小姐以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娓娓动听的语调,引导着游客们在纷纭的历史长卷中找寻卧龙岗主人当年的踪迹。

13

   卧龙岗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和修茸,今天已是一处颇具规模的风景园林。满院古木参天,翠竹成荫,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奇花异草,燕舞莺歌,古朴庄重的屋宇馆舍,沐浴在习习晓风中,隐没在森森绿荫里,苔痕绕阶,草色入帘的脱俗境界,确实使人可以暂时忘掉这墙外喧嚣的一切。
   大拜殿是历届官府祭祀孔明先生的地方,他们或受皇帝的委派,或自己仰慕先生的风节,到此来向先生表示敬意,这也算是武侯祠庙的正殿罢。居中高坐的先生彩塑,那飘逸凝重的神情和眉宇间仿佛显透出的无穷忧患心事,不由让我想起唐代杜工部“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深沉描述。
   大拜殿的后面便是草庐,八角形的亭式建筑穹顶覆着茅草,据说这就是诸葛先生当年会友纵论天下大事的地方,就建筑风格而言,从这草庐外面看去,我有点感觉它更象一个大的蒙古包。
   草庐实际上是卧龙岗故事的主体。先生当年草庐高卧,抱膝长吟,从舍之则藏到用之则行,是经过一个认真慎重地双向选择过程的。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致使天下分裂。先生怀着管乐之志,王佐之才,势必要出来做一番匡世济民的大事业。“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不过审时度势,未得其时,未遇其人罢了。
   大汉皇叔刘玄德枉驾三顾,得遇先生,而先生以刘皇叔的贤明睿达,尊重人才,“由是感激,遂许以驱驰”,君臣际会,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千秋佳话。后以毕生的努力,呕心沥血,实践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承诺。

14

   导游小姐的解说涉古及今,旁征博引,人文地理,轶闻野史,诗词歌赋,面面俱到,大家都感觉她讲得非常精彩。
   随着小姐的导引,沿着院落的中轴,我们穿过一座又一座的古式建筑,这后面的半月台、清风楼、宁远楼,名人胜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着它的故事,当然,这大多是后人的附会。我不相信连先生当年躬耕的陇亩之地,现今还能指认的那样明白。
   祠院的东廊下,是相传南宋抗金的岳飞元帅率军途经南阳,阻雨而宿于武侯祠廊下的旧处。
   元帅秉烛夜读《前、后出师表》,感于先生“汉贼不两立”的耿介浩然之气,思奸臣当道,国事日非,山河破碎,壮志难酬的满腔激愤,想到先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结局,惺惺相惜,竟夜不能寐。挥泪狂草疾书,留下了著名的书法瑰宝《岳武穆手书诸葛武侯前后出师表》。今天,元帅的塑像和书法的拓片共陈一室,当时的情景感觉犹然在目。
   深深的庭院里,许多高大的古树浓荫把院内的青石通道几乎遮了个严实,导游小姐说,这里有松、柏、扦、楸等树种,古人讲求谐音,取得是松柏千秋之义,以褒扬先生的忠贞和高洁。

15

   走完各处景点,小姐完成了她出色地解说。告别了导游小姐后,我们一行人开始自由活动。我随着众人在院内走着,一边观赏着廊宇间题写众多的楹联,慢慢地品味着其中的意境和内涵。
   很小的时候,就从连环画上看过借东风、空城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之类的精彩片断,那时我心里的孔明先生,是一个能掐会算、呼风唤雨、神出鬼没的神秘人物,是机智和智慧的化身。
   后来读了《三国演义》,尤其喜欢过江东舌战群儒,武乡侯骂死王朗等精湛情节描写,先生那超凡脱俗的风度,那倜傥不群的的气质,那幽默诙谐间的喜笑怒骂,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宏才大略,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些精彩的描写,竟能整段的背诵了。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为了弱小的蜀汉政权的存在和发展,先生做出了在当时条件下所能做的一切努力。他秉忠贞之节,竭股肱之力,呕心沥血。任劳任怨,继之以死,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中传统的美德,淋漓尽致。这种很高的道德标准,这种忘我的做人做事境界,在我国浩瀚历史长河中乃至当代官场,都是不多见的。
   刘玄德白帝城托孤,原说了一番肺腑之言。先生辅弼幼主,经营两川,南征北伐,“志存靖乱,爰整六师,无岁不征”,也实在尽了心意,可谓始终如一,忠贞不二。
   蜀中“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君主不感到他的威胁,朝臣们不以为他的僭越,国内始终保持着团结和睦状态。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明先生是正身的典型。
   先生廉洁奉公,不增殖私产。他上表皇帝,公布了自己的个人财产后表态说:“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藏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先生说到了,他也做到了。身为两千年前封建社会位高权重的一国执政,能有这样严格地自律,这样清廉的操守,尤为难能可贵。

16

   由诸葛先生的恬淡、睿智、高洁,我想起和先生同为一代名相的另一辈古人曹孟德先生。从毕生业绩来说,孟德先生文韬武略,兵强马壮,翦灭群雄,一统北方,就其对中国历史上的贡献而言,当不在诸葛之下。词林文苑,曹氏父子领袖群伦,名冠一时。曹公东征乌桓,归来临碣石而观沧海,留下千古传唱的名篇。孟德先生亦人杰矣!
   不知道为什么,孟德先生多少年来在轶闻野史中的太多传闻却不是那么光彩照人。也许就因为孟德先生的嗣子曹子桓先生最终废了汉帝,绍了汉统,自己做了曹魏皇帝吧,“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似乎成了历史的铁案。不管翻案文章怎么做,学者们如何考据,传统戏曲中那张白脸是总也抹不去的了。
   有一副楹联写道:“庵垂两千年,问吴宫魏阙何在,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吕何如”。就事业而论,诸葛亮不是一个最后的成功者。先生得以流芳百世的,不是他“神武赫然,威镇八荒”的殊勋,为后人所永远追慕的实际上是他的一生忠贞敬业谨身清廉所表现的高尚人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23 18:54 , Processed in 0.159009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