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4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逝去的岁月》连载——44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107

帖子

5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22 10:3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能干活是英雄
在农村能干活的人是令人羡慕的,是否能干活也是选择对象的重要标准。那时候全社会在经济上几乎人人平等,各个家庭都相差不多。农村人民公社更是这样,在队里干活挣工分是生活的唯一来源。但工分的多少由干活的好差决定,不像城里的工人同一个级别都是相同的工资没有变化。更何况农村家里家外的活要比城市多得多,所以能干活的人很让人羡慕。刚下乡时我们还不懂这个道理,看到很漂亮的姑娘嫁給长得不帅的小伙感到很奇怪,对漂亮小伙找个很丑的对象也感到不理解。我们就好奇地问老农,这个漂亮姑娘怎么看上他呢?一点不般配,和那个漂亮小伙多般配啊?老农笑着说,那个小伙可能干了,哪个姑娘都喜欢他。那个漂亮小伙就脸蛋漂亮,干活啥也不是,谁愿意嫁他啊。当时我们还很纳闷,能干活怎么就不丑了?我们要找对象可都是把外貌排第一的。但随着时间长了,我们也同样感觉到能干的人让人敬重,看着也顺眼。不能干活长得虽然好看,但看他干活不好,时间长了也感觉这个人很窝囊。

因为农村活太多,居家过日子全靠好的身体、能干、勤快。口碑好,常被表扬,挣的工分多,也可以算是队里的英雄吧。美女爱英雄不是很正常吗?所以农村更看重的是人的生存本领。从小就在一个村,彼此了解,印象早就形成了,模样是其次的。当时有个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就有一个长得很丑的姑娘,一年能挣到一般人挣不到的600工分而受到男方家长的喜欢。当时我们都当笑话看,现在看来农民的思维还是很实际的。

当然那个年代都很看重政治条件和家庭出身,但这一点城市农村都一样,所以能干和不能干都是在相同政治条件下进行比较的。

农村过日子需要很多繁重艰苦的劳动,生存是第一位的,能干胜过模样是有些道理的。不像

城里彼此不了解,年轻人能干不能干的工资基本一样,家里的活比农村相对要少很多,看对像当然首先要看外表了。农村干活还要评工分,工分多少决定报酬多少,谁不希望找挣钱多的人啊。就像现在很多人都希望找大款对象一样。所以能干活的人不但日子相对过的殷实,口碑也非常好,也是人们羡慕的英雄。

十一、 磨稻子
大队有个大米加工厂,每年深秋初冬大队都要磨稻子。我记得第一年磨稻子时候,我和几个青年还有社员将稻子推到大队加工场去泡〔过〕秤。我看到有的社员将好几麻袋没有泡秤的稻子扔了进去,心想好不容易拉来,没有泡秤就扔了进去,咱队里不吃亏了吗?给我气得大喊:“傻啊!”就和几个青年把麻袋拽回来扔到秤上。可是队长给我们使眼色制止,我们不明白什么意思。又有几个社员将几麻袋没有泡秤的稻子扔了进去,泡秤的是大队的人,装模作样喊了几声制止,但还是扔进不少袋没有泡秤的稻子。回到青年点我们还弄不明白,骂道这帮傻X,白瞎了农民的血汗,白搭了不少袋稻子。第二天听老农一讲我们才弄明白,原来磨的稻子是给社员分口粮,那时候都是按人头分毛粮,成品粮多少是看出粮率了。加工的时候是按队里人数核定的毛粮过秤,没有泡秤扔进去是增加了出粮率,社员也包括我们可以多分到大米。我们小队出粮率接近80%,要不扔那些没有泡秤的稻子,恐怕70%都达不到。听说别的队还有达到近90%的呢,我们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啊!原来我们是傻X。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也不泡秤往里扔,总算明白什么是瞒产私分了。 

有一年冬天小队派我去磨稻子。一共四个人,一队好像是李松青,二队是我,三队王长春,四队白明春。磨稻子是力气活,四个人有一个人管机器,另三个人一人一个戳子,一个跟一个走,走到稻堆旁哈下腰狠狠地用戳子一戳,足有三四十斤,扛到肩上沉甸甸的。走几步倒进机器里,又转过身走几步,哈下腰戳第二戳子。机器不停地转,也不能让机器空转,因此三个人一戳子接一戳子不停地像走马灯似的干。干不一会就气喘吁吁、腰酸腿痛,不是壮劳力是干不了的。

磨稻子都是晚上磨,加工厂是到处漏风的“五风楼”,干累了休息的时候感到特别冷。尤其我是好出汗的人,休息一坐下,浑身汗都结冰了,感觉冷得特别难受。加工厂有一口棺材,是留给队里“五保户”的。休息时候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钻了进去,让王长春给我盖一半,就睡了起来。那时候年轻什么都不怕,又是破除迷信的年代,思想也没有什么顾虑,只要不冷就行,但社员都不敢这样做。
到了半夜休息的时候,社员回家吃饭。可我到哪去吃啊,那时候青年点的集体生活已经崩溃,青年点都是自己管自己,哪有饭啊!社员回来看到我没有吃饭,有的就回家给我取点饭吃,弄得我都不好意思。下次半夜休息的时候,我就说:我不吃你们的饭,我撮点大米回青年点做去,可是青年点没有柴禾没有火啊。王长春就说:“你敢拿大米,我就能给你找地方做去!”王长春近30岁,人很爱闹,平时和我们知青也很好。我知道他的意思是想激我拿点大米共同吃,这也是大家的想法,只是他们不敢这样做而希望我去做。我说:“我不管那些,半夜饿得活都干不动了,你有地方做我就敢拿!”王长春说去白明春家做,白明春没有吱声表示默许。我就打了半撮子大米到了白明春家,他把女儿白素清叫醒给我们做饭,又拿出些高丽辣咸菜给我们吃。我累得一身臭汗,肚子也饿得不行了,那大米饭真好吃啊!以后每天晚上我都打多半撮子,到白明春家做饭吃,剩的大米就给白明春家算是功夫钱了。我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咔嚓一声,一块很硬的石头粒给我牙咯得生疼,我一口吐了出来,连吐好几口。王长春就说:你不能吐,要咽进去,是对人的尊重。我非常不理解,心想有石头就吐吗,怎么能咽呢?就对王长春说:你咽了吗?王长春笑着说:我都咽多少口了。我听了哈哈大笑。那时候大米沙子很多,淘米也是很有技术的,淘的再好也免不了有沙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15:47 , Processed in 0.160009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