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96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梦年华》节选(四十六)

[复制链接]

712

主题

739

帖子

27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2 07:2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卜桂仁 于 2020-10-22 07:27 编辑


《追梦年华》节选(四十六)

逐鹿群雄

107

   在波澜壮阔历史大潮流中,多数人随波逐流,但总有那么一些人,能够迎潮流而上,在风口浪尖上有所表现,世俗间称呼他们为“弄潮儿”。其中,顺应潮流,引领局面,自是奉天承运,而逆流行进,不屈不挠者,被称为“反潮流”。至于“弄潮儿”们的表演和结局,也许千差万别,但是敢于“弄潮”,依旧是一种不俗的素质。
   用回忆的眼光来看,“文化大革命”,不能说不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在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大潮中,各色人等社会活动的潜质得以充分释放。他们完全突破了职业、学历、财产、身份的梏桎,自身的组织能力,斗争精神,谋略水平,人格魅力得到空前的发挥。
   他们中有人能够领袖群伦,号召一方;有人精于运筹谋划,逐鹿群雄;有人勇于冲锋陷阵,无所畏惧,在时代提供的大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壮丽史诗。所以,毛主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当然,鱼龙混杂,沉渣泛起,大浪淘沙,乃是千古一理。在我看来,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厂里早期的政坛轶事,我不能不提及来自市J中学的一批青年精英。说是精英,是因为他们当时在厂里云谲波诡的派性竞争中,确实有不俗的表现,论学历、论能力,他们也算是我们青工中的佼佼者,称他们精英,是不打引号的。在当时跌宕起伏的政治运动中,他们多数是属于时代的“弄潮儿”。
   他们大部分是从学校直接分配工厂的老高中生,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下乡插队的经历。因为他们多数出自同一所学校,同一个造反组织,在厂里自然形成了一定的凝聚力量。这些人整体素质高、团体意识强,有窥测政治风向的能力和发动群众斗争的经验,令人不可小觑。
   早在“批林批孔”时,他们就联合厂里的老造反派付奎师傅等一些人,多次发难,冲击当时的领导层。其制造的声势和掀起的波澜,绝不亚于文化大革命中的场面。明眼人都能看出,付奎师傅等人,只是他们引以为号召的旗帜,其中坚力量,仍是这个J中学精英组成的团体,只不过当时他们年纪尚轻,资历太浅,不足以服众,所以才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态势。只是后来局势变化,老韩书记等军队干部强势进入,群众中的派性争斗方告停歇。
   在后来十余年的相对稳定期中,他们中许多人通过不同渠道,提升了自身素质和资历,获得提拔和擢用。很多人成长为厂里的业务骨干和中层管理人员,但是他们的抱团意识,弄潮心态,依旧强烈,只不过与时俱进,融合了一些其他力量的加入,阵容更显强大。本次竞选过程中,他们又整体加盟了老牛副书记的阵营,来势凶猛,砥柱中流,为选战成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08
   以我自己对人的认识,大千世界,各色人等,往极端里说,大致分为两种潜质,一种比较冲动,我们且称它为A型;一种比较沉稳,我们称它为B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这两类人会有着不同的表现。从简单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到投笔从戎毁家纾难,重道义,轻生死,A型表现的核心是担当。另一类则是任凭外面天翻地覆,他们依旧心安理得地读他的书,种他的地,打他的工,挣他的钱,“风雨既来,鸡舍避之”,B型人的底线是个人利益不受损害。
   热血者或许激进,或许极端,或许以身殉道,或许铤而走险,冷漠者置身事外,远离是非,坐观成败,小心地守护着自己的得失。从以往的经验来看,A类人风险较大,许多人结局都不大好;B类人比较实惠,经常能处于不吃亏的境地。他们的区别,在于大抱负和小追求,怀大抱负者胸怀天下,存小追求者关注个人。
   当然,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大环境下,会发生不同方向的转化。胸怀大志,挺身而出者,也可能产生野心家、阴谋家,有小追求,注重实惠者,也不乏出现实干家和各类能人。当然,从心底来说,我喜欢前一种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古今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莫不出于前一种人。古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我觉得崇尚的就是这一种敢于出头,勇于担当的情结。
   一事当前,在不伤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如果只考虑自己,那叫本分,如果还能考虑一下周边的人,那叫义气,如果能完全不考虑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话,那就是崇高了。
109
   我自认为也属于一个有点抱负的人,说不上崇高,但是讲义气。在文化大革命中养成的性格,喜欢结交那些有报国情怀,担当精神、澎湃热血、是非分明的人,不喜欢有些精于为自己打算,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斤斤计较的人。
当然,我也不屑于和那些没有是非观念,只有利益追求,见风使舵、投机钻营、惯搞阴谋诡计的人为伍。所以,尽管我几次下决心要远离政治,面对风起云涌,群情激奋的角逐场面,还是做不到置身事外。
   所谓保守派的核心理念是对造反派的排斥,以打压造反派起家,客观上对旧体制起到了维护作用。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作为正统思想体系的维护者,作为保守派的中坚分子,面对着挺身而出的造反人士,我们出于习惯地首先看到的,是他们传闻中的一些个人负面信息,想到的是他们别有用心或者个人野心。于是做出一种卫道士的嘴脸,迎头狙击,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成为既得利益者手中的笔杆和棍棒。事后想起来,这一派人被称为保守派,是有道理的。
   回忆往昔,也常常为自己在派性争斗中表现的无知和轻率而感到愧疚。北京表态,造反派赢得全面胜利后,因为受传统的操守观念影响,我不可能迅速转变立场,融入所谓的造反派队伍。但是从后期的认知中,我也看不惯保守阵营中一些人精于个人算计。我心底还是欣赏一些造反人物表现出来敢作敢当的斗争精神,我不是那种铁杆的保守派中坚。
   所以在以后派性斗争的岁月中,无论对于本派还是对立派系的活跃分子,我都比较看重他们热血的一面,有的日后还成为了朋友。
   我认同这些人身上表现出一种担当和勇气。不排除他们之中有人可能有些个人想法,但是毕竟不是主流。比如对付奎师傅、杜山师傅等人,虽然观点一度对峙,但始终是心怀尊敬的。
   人称外号骡子的罗丰,在前面的文字中已经提及过。我不知道骡子在学校文化大革命中是一个什么角色,然而进厂以后,他似乎就是J中学这帮学生的主心骨。他和一些亲近的J中学学生形成的核心,联合厂里其他青工,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致使厂里原有的派系,都想拉拢他们,为自己所用。而他们选择的是以付奎师傅为代表的本单位造反派。那一段时间里,骡子和他的团队在厂里享有着很高的人气。
   范森,骡子的核心盟友之一,戴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身材硕长,像一棵羸弱的豆芽菜。范森貌似文弱,然内心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学习根基好,在学校应该属于那种好学生。范森谈锋犀利,是群体中有名的辩手。1978年恢复高考,范森以高分考上了华南一所著名的大学,四年毕业后依旧回厂工作。但这时候他已经今非昔比,成为技术部门的新秀,也成为团队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老咪姓陈,个子很高,皮肤白皙。他的容貌特点是眼窝凹陷,鼻梁坚挺,乍一看带点欧洲人的形象。他为什么叫老咪,我也很好奇,也许说他像外国人,借用英语“米斯脱”的第一个字,反正人们都叫他老咪。
   老咪是南方人,口齿有些不清,所以话不多。他待人谦和,不露锋芒。做事缜密稳重,后来成为厂财务主管。
   我和J中学这些人,不属于一个阵营,一般没有太深的交集,但是骡子例外。骡子是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所以很注重礼贤下士,广交人才。凡是他觉得有点才能的人,都会假以辞色,主动交往,我亦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5
沙发
发表于 2020-10-23 07:43:51 | 只看该作者
某中学的一帮人,
不曾下乡成工人,
其中几个是人物,
笔者愿意介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1 23:58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2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