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8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梦年华》节选(三十四)

[复制链接]

712

主题

739

帖子

272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9 11:5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卜桂仁 于 2020-10-20 07:29 编辑

《追梦年华》节选(三十四)

78

   当年工会开办了一个图书馆,经常购进一些新书,管理员是和我们一同进厂的一位女工,从我们车间出去的,平时关系还不错。图书馆只有一间屋子,实行开架借阅,管理比较松散。有的青工朋友喜欢顺手拿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看完了就随便丢在宿舍。我那时刚刚开始藏书,每月都要从工资里挤出点钱买书。
   作为一个爱书之人,当时经济不宽裕,对于图书馆的大部头新书,不免生出觊觎之心。但是我是个“有贼心没贼胆”的人,自己下不了手,也抹不开面子。于是我先看好书名和位置,唆使大斌子帮忙“顺”回来。
   有一次大斌子失了手,出门时被管理员发现了,没奈何只得把怀里掖着的书交出来,一看竟是一本“稼轩词编年笺注”。管理员笑了,因为谁都知道,生性粗犷的大斌子怎么会对这类书有兴趣呢?大斌子跟着尴尬地笑了,当然,看书的职工偶尔窃几本书毕竟不算什么大问题,管理员不想多事,拿出来就算了。
   转眼间我们都到了寻找人生另一半的年纪,年轻人平时比较懒散,平时里穿着不甚讲究,但是枕头底下总压着一套洗得干干净净的外衣,床下放着一双收拾的干干净净的鞋子,还要盖上报纸,以免沾上灰尘。那是约会女朋友时的专用,我们戏称为“见面衣服”、“见面鞋”。
   那时我们正值“少年春风不知愁”的时光,工作之余,喜欢互相搞个恶作剧,大斌子心眼比我实诚,所以吃亏比较多。有一段时间,大斌子和河南化工厂的一位女老乡来往密切,我无意中拾到一张女方寄信的旧信封,想和他开个玩笑。
   我找了一整张《河南日报》,叠进信封里,捏了捏,还觉得不过瘾,又剪了一张硬纸片,塞进信封,外面模仿女性字体写上“内有照片,请勿折叠”,用浆糊粘好,放到传达室外的信箱里。然后躲在一边等着看笑话。
   一会儿,大斌子过来了,翻了翻信箱,发现有自己的信,赶快拿了起来。传达室的老师傅打趣说:“谁的信呀,写这么多!”大斌子紧张地收起信,跑了。我先回宿舍,躺在床上装睡,不一会,听见大斌子扫兴地从外面回来,看着我咬牙切齿地说:“等着吧,有初一就有十五!”我开心地大笑起来。
   我们宿舍在一楼,夏天蚊子较多,蚊帐是少不了的。我们两人有时候孬点子上来,都想整整对方。有一天夜里,我被蚊子咬醒,开灯一看,蚊帐被撩起半边,那边大斌子正睡得呼呼噜噜的。我打完蚊子,塞好蚊帐,也没有忘记把大斌子的蚊帐掀开,还特意用一根小棍子支住,以方便蚊子的进出。
   闹归闹,只不过给枯燥的单身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我们还是相处的十分亲密。我觉得大斌子身上最为突出的亮点,是他不惹事、不怕事,敢做敢当不畏强暴的勇敢精神,这还要从一件荒唐的公案说起。
   大斌子是个坦荡的人,在弟兄们面前,他总是谦和有加,脸上常年挂着招牌式的微笑。大斌子生性憨厚,嘴皮子比较笨拙,互相间开玩笑,他吃亏居多,从来不恼。但是在是非问题上,他却时常表现出憎爱分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性格。

79

   有一次,我在宿舍里丢了十几元钱和一些饭票,据其他青工举发,说是看见某人从窗户进到我们房间,并愿意当面指证他。当时单人宿舍楼上丢钱的事很频繁,而怀疑点都集中在这个人身上。在厂里保卫干部的暗示下,我们决定找他对质,不行就揍他一顿。话这么说,其实并没有认真准备实施,因为毕竟没有抓住人家手。
   那天,楼上的几位丢过钱的人突然把当事人约到了我们房间。因为事先没有约定,我们多少有点感到意外。这本来没有大斌子什么事,他不是事中人,也不是失主。那天他感冒发烧,所以没有出去,躺在床上。
   既然人弄来了,只有开始质问,证人当面举证,当事人百般抵赖。话不投机,很快就吵了起来。随着冲突的升温,逐渐发展为肢体接触。这时大斌子从被窝里坐了起来,表情怪异地笑了一下,不慌不忙地穿衣起床。
   对着扭做一团的冲突者,他也不说话,径直从墙角拿起我们用来防身的四分钢管,向那人身上狠狠地砸了几下,还做了两个突刺。挨打的人马上倒在地上,头上渗出几滴鲜血。走廊里的人们闻声赶来,把受伤的人架到卫生所包扎。挨打的人嘴里放着狠话,咆哮着离开房间。我们一看出血了,不免有些惊慌,原本并没有想要闹出这么个结果。这下事情闹大了,失窃案变成了一起群殴案。
   当时社会秩序有点乱,有些人动辄纠集社会上一帮人打架斗殴,寻衅闹事,成为一方的霸主。听说挨打人的姑父是西郊一带有名的造反派,社会上人脉很广泛,还在市革委会担任着什么职务,岂肯善罢甘休。所以这事一出,我们几个心里都有点怵,约定这几天不在厂里住,以免对方报复。我还联系了西郊的一些江湖朋友,帮助我在厂里造势,以震慑对方。
   果然,对方纠集了一些人,来到厂里闹了几次。又是找人,又是贴大字报,要求惩办“凶手”,大斌子出手最狠,自然被列为元凶。
   大斌子为了我的事,卷入这一场无谓的是非中,想起来挺过意不去,所以我特别操心他的安全。周六、周日,我们约好都不在厂里停留,我回家躲了两天,家里人抱怨我多事,不让出门。
   周一早上,我来到厂里,忐忑地来到宿舍一看,大斌子就睡在自己的床上,还没有起来,原来他压根就没有躲开。我说,不是说好这两天不在厂里住吗?他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我就是不走,他能怎样!”
   因为有人受伤,厂里保卫部门开始介入解决问题,办学习班。保卫上的师傅们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主要调查被打的人是否真存在入室盗窃的情况。各种证据表明,盗窃行为是存在的,当然我们打人也是不对的。调查组长用可笑的逻辑推理方式,把当事人挤兑的已经没有自我辩解的退路。
   在确凿的事实面前,被举证人恼羞成怒,他一面全盘否认人们举报的事实,包括自己已经部分承认的,一面咆哮着放出狠话,要寻衅报仇。作为当事的另一方,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尽量减少单独外出,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大斌子喜欢踢足球,球友们经常在省文化宫的工人体育场切磋球技。而挨打的人,也是一个足球运动的爱好者,众人练球的时候,他一般都要去。
   那一天,他不顾我的劝阻,坚持要出去踢球,临行,还把我们自制的一把水果刀别在腰里。果然,一到体育场,就有一伙人就围住了他,在敌众我寡的态势下,大斌子毫不在意,摆出一副从容应战姿态,连嘴上的让步也没有。那伙人原本就是虚张声势,看着没有吓住大斌子,放了几句狠话,就散开了。大斌子依然踢他的球,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80

   但是,对方也不肯轻易认栽,过了几天,就有两个自称是公安局的人来到厂里,分别找了我们几个人,威胁利诱,要求我们出具那人没有偷东西的伪证,然后进一步追究聚众打人的责任。
   我们据理争辩,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他们仍然不死心,隔三差五地到厂里来纠缠。我们清楚地知道,对方在市里有关系,一定是他们找了来的。
   但是我们毕竟有事实证据,所以不管那两个“公安人员”如何地穷追不舍,都不在意。厂里保卫组明知这个事情的全部经过,碍于面子,对那两个人也只是敷衍,并不认真配合。那两人人生地不熟,离开本单位合作,别说找不到人,连一份材料都拿不到手。但是他们并不就此甘心,我们干脆就避而不见,岑海师傅更是一推六二五:“不知道人去哪儿啦!”
   那两个“公安人员”原本是受托而来,并不是依法办案。来到厂里没有人配合,拿不到他们所需要的证据,也无可奈何。在我看来,他们也不过是走个过场,好对上面交差。
   然而,也许就是天意,那人恶性不改,居然又偷了厂里炼胶机上的两个黄铜轴瓦,合计重量大约有七八十公斤。黄铜作为有色金属,价格远比一般钢铁昂贵得多,所以案值重大。当时厂里管理不严,自行车随意出入厂区,盗窃者就是把赃物装在麻袋里,用自行车推着,从门岗堂而皇之地混了出去。
   当他在老坟岗市场交易时,被化装成买家的公安局便衣侦查员识破。他自以为得手,带着人家到家里取货,当场人赃俱获。办案人员又在他家里起出了一些以前偷盗的赃物,于是顺理成章地戴上手铐,进了局子。
   保卫组的岑海师傅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现的有点亢奋,马上打电话要找市局那两个来厂里纠缠的人理论,可是人家那边不接电话了,显然他们已经得到了消息。后来那人依据错误事实,被送了劳动教养,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44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3065
沙发
发表于 2020-10-20 08:21:16 | 只看该作者
大斌为人特仗义,
帮助他人没脾气,
齐抓一个偷摸贼,
歪打正着成功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2 02:57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