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逝去的岁月》连载——37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107

帖子

5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3 20:2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四章——接受再教育


如果说上山下乡是政治运动,那在我的记忆中,上山下乡是建国以来唯一的一次最公平的不讲阶级的政治运动。因为不管你出身好还是出身不好;不管你的政治面貌如何;不管你是红卫兵还是非红卫兵;不管你是造反派还是逍遥派;不管你是造反派左派还是右派;不管你是中学初一还是高三的学生;不管你是男生还是女生;不管你的身体好与差;不管你家有几个子女念中学;不管你是否独生子女;不管你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县城;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只要是中国的中学生统统一个待遇,全部下乡。

我出身不好,从小到大都受到歧视,一出生政治上就被判为死刑。但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我一点也没有受到歧视,和出身好的同学享受到同等待遇,这是我的荣幸,我还有什么想不开的。这么一想,对上山下乡心里也很坦然了。

一、 上山下乡





      1968918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也是最值得我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是我和同学上山下乡的日子,是告别父母、告别沈阳、告别了学生时代,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开始。全国中学生一律上山下乡也标志文化大革命以学生为主力军的运动结束,社会上也结束了学校停课和工厂停产轰轰烈烈的“文革”运动形式。

其实上山下乡在“文革”前就宣传和提倡了,我家邻居也是我的小学同学李克的姐姐李敏就是我校65届高中毕业生,她就没有考大学而响应当时的号召,到了沈阳近郊插队,她也被我校树立为“典型”而宣传。但那只是一种先进典型的宣传,是对他们的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并不是毕业生去向的主流宣传。毕业生下乡的人数估计连千分之一都达不到,在我的潜意识中是对没有考上大学的毕业生和在城市没有工作的青年人的一种宣传,当然也不排除为了下乡而放弃考大学的。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农民。虽然有时候也宣传毛主席语录:“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但从党正面的广泛宣传和大多数人们的意识还是要努力学习,要考大学,要多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要当国家栋梁的。因此这次号召中学生全部“上山下乡”开始还是不被大家理解的,但大家从内心还是忠诚毛主席的,更是相信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的号召,在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岂能做逃兵。尽管上山下乡对很多人来说还不是自愿的,我当时内心深处也有留城的愿望,但这是个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上山下乡是青年的必由之路,是“华山一条路”,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那一天我们很早就来到学校,我和同学都把带来的木箱和行李装上了大卡车,而我们坐上了沈阳通往清原的火车。散漫两年多的同学又坐在了一起,年青人在一起自然是说说笑笑热闹非凡。当时大家对上山下乡认识得还不深刻,虽然那时候大肆宣传扎根农村一辈子,但潜意识中总感觉是一种运动,并没有长期扎根农村的心理准备,对于农村的艰苦生活更是没有想到。革命洪流滚滚向前,革命者只能顺着潮流走才不会被淘汰。

身份转变是那样的快和没有思想准备,但我从今天开始已经不是学生了,是一名“知识青年”了,我今年18周岁。哈!和今天的日子“九一八”有点谐音,真是难忘的“九一八“。18岁也算是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在上山下乡运动中绽放青春的光采吧!







火车行驶4个小时,中午我们到了清原县城。清原火车站很小,是伪满时日本人修的,显得很古旧沧桑。同时也感觉离开了家乡,到了一个遥远陌生的地方,感觉好像电影《早春二月》里的情景,到了一个孤独的小镇。虽然“知识青年”〔简称‘知青’,也是从今天开始的称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但我内心隐隐约约有一种孤独感,感到有一丝迷茫。

清原县位予辽宁东部山区,是树木茂密的林业县,东面和吉林接壤,是辽宁结冰期最长,也是辽宁最冷的县。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起伏不平。最高海拔为1100.1米,最低海拔为136.2米。全县总面积为3932.9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2.7%,平地占13.8%,水面占3.5%,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那时候满族人不太多,还不是满族自治县。


清原县城距沈阳146公里,有公路和铁路相连。县城不是很大,东西有四条街,南北有一条主路。除县政府和医院等几个单位是二层楼外,其余大部分是平房。县城有两个小百货商店和五个小饭店;县城最大的工业企业有化肥厂、造纸厂、陶瓷厂等几个不大的工厂。

县城北面是崇山峻岭,南面是一条河,这条河就是浑河的上游,再往上游走几十里就是浑河源头“湾甸子”公社。走过县城的桥到桥南就是“南八家”公社所在地。南八家公社的28个大队环绕县城的四周。从县城往西走12华里,就是我下乡的马前寨大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31 04:05 , Processed in 0.158009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