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逝去的岁月》连载——17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107

帖子

51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5:4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海串联

当晚我们被安排在南京路新亚饭店。上次到北京是我第一次出门,但住的是学校教室。这次到上海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住宾馆,住这样的高档饭店我想都没有想过,感到什么都好奇。房间里墙壁洁白,软软的雪白的大床放着整整齐齐的行李,虽然好几个人在一个房间有点拥挤,但和在家住惯了的平房一比,还真有点不敢享受的感觉。屋里的一面好像是一个很大的衣柜,有一个大镜子门。我好奇的拉着把手把门打开,往里一看楞住了,里面有个白色的瓷马桶,墙壁上的镜子和洗漱台也让我惊叹和感到新奇。以前我从来没有住过宾馆,也没有见过洗漱间,更没有见过什么马桶,根本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个瓷马桶的用途,感到惊奇和不解。以前好像也隐隐约约听过“马桶”这个词,总以为是喂马用的桶,这才第一次知道马桶是干什么用的。原来这并不是什么衣柜,原来是上厕所和洗脸的地方(那时还没有听到过“卫生间”这个词)。但土老冒享受不了洋家伙,坐马桶那个劲怎么也使不上,只好蹲在上边用,真不知道上海人那个劲是怎么训练出来的。现在想起来好可笑啊!

新亚饭店出门就是繁华的南京路,欧式和新式建筑风格各异显得沧桑雄伟。街两旁商店林立,熙熙攘攘的游人穿梭不停。我们在电影《南京路上好八连》看到了南京路的繁华,对南京路也很向往。但我不喜欢逛商店,就走马观花地看了看外观的建筑风格。外滩风景很美,靠在黄浦江边的栏杆上,一会看看黄浦江,看看江里的轮船。尽管江水有些混浊、船也有些陈旧,但感觉还是很新鲜好奇。看到外滩的海关大楼等一些雄伟的建筑,想到电影见到的情景,心里感到很激动。外滩见证中国百年的屈辱史,现在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我爸爸曾到上海出差,还在外滩照了像,我一定要好好看看,回去好好讲给爸爸听。我们还参观了“一万二千吨水压机”,上同济大学看了半天大字报。还参观了“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参观时正赶上在楼门口广场开批斗会,我挤到人群前面一看,原来是批斗《红日》电影里扮演“张灵浦”的那个演员,只见他穿一身旧的蓝色衣服,低着头在接受批斗。看来电影里演坏人,现实中也不得好啊!我想最好上监狱找重刑犯在电影里演坏人,演完就枪毙。

我们还去了上海大世界,以前听说上海大世界是上海最繁华最有代表性的娱乐场所,也是上海坏人最多最乱的场所。我记得是花0.2元买一张门票。大世界中间是一个小广场,四周是三层楼,楼里过道连着好多剧场,演着不同的十几种剧种,剧场都不太大。我们挨个剧场参观似地看了看,演的什么剧也看不懂,只记得演一个战争剧,看到一个装美国兵的演员说我一句听不懂的上海话感到很可笑。

由于地域风俗人情不一样我们也闹过几次笑话。有一次我们去洗澡,看到池子里人多就没有洗。回到铺位上玩了一会,准备等人少了再去洗。看看人有点少了,我们去洗却不让我们洗,说我们来过一次了,不管洗不洗,进池子一次就花一次钱。我们气愤地和他们吵了起来。因为我们北方洗澡花一次钱,只要不出澡堂,洗几次都行。但上海是按进池子算,进池子的屋里一次,出来就不能再进了。我们吵了一会,谁也不想再花钱,只好自认倒霉,怎么脱的衣服怎么穿起来,花了钱没有洗到澡。

再有一次就是早上看到里弄里家家户户的女人都在刷相同大小的木桶,因为北方没有这种现象,我们就感到很奇怪。怎么这么多人像有人组织一样一齐在刷木桶干什么?木桶是洗衣服用的吗?感觉好像是有什么集体活动,我就问同伴刘冶,他也说不知道,并纳闷地说可能有什么活动吧?我就好奇地问了一下刷桶的女人,结果那个女人生气地说了一大堆我不懂的上海话,好像在骂我,弄得我莫名其妙。过后我们才知道是刷马桶,我们俩哈哈大笑。我们住的宾馆马桶是固定的,东北厕所也是固定的,没有想到还有随便拎着走的马桶。同时我们也知道了上海人上厕所的习惯和东北人的不同。

上海管“小巷”称为“弄堂”,“弄堂”旁有不少男人的小便池,类似在墙根小便,一点遮挡都没有。虽然“弄堂”没有走公交车的街道繁华,但熙熙攘攘的人群却来往频繁。男人旁若无人的小便,浇的哗哗作响四处飞溅。有的人还边走边解裤扣或系裤扣,身后来来往往的女人也视而不见地走过,无论男女都没有一点尴尬的表情。当时我就很不理解,因为这样的景观在沈阳是看不到的,沈阳的小便池都在厕所里,没有毫无遮挡的单独小便池,上海这么文明的大城市怎么能在街旁单修一个没有遮挡的小便池呢?男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毫无遮挡的小便实在感觉有点不雅,要是遇上熟人不尴尬吗?我想也许习惯成自然了,也许是上海的风俗,是我外地人少见多怪吧?入乡随俗吧,我也站在池边哗哗地浇了起来,尽管有些脸红,但看见身旁比我年级大的人都若无其事,我也就坦然了。你还别说,浇了几次感觉也很方便也很正常了,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看来习惯不习惯就是多数人认同和心理作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30 15:43 , Processed in 0.213012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