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楼主: 北山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忘却的记忆

[复制链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241#
 楼主| 发表于 2016-1-3 20:37: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连峰 发表于 2015-12-23 11:10
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在那个疯狂畸形的年代,多少人的梦想被无情地击碎了。 ...

   知青们都有难言之隐,都受过不同程度的伤害,诉一诉苦也无妨,只是不要过度伤心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242#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20:25: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高中生的梦想,是考大如愿的大学。但我们六六届的高中毕业生,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暴发而被迫取消了统考,上大学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85
243#
发表于 2016-1-7 13:14:32 | 只看该作者


            文化大革命,绝对打碎了所有知青同学们的美梦,也打碎了千千万万所有家庭的美梦,在那不堪回首的日子中,全中国从上到下,应该不受牵连的人家很少、很少。
            我们现在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忘掉那些不堪回首的噩梦般的日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06
244#
发表于 2016-10-14 00:15:45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有看见老兄的笔墨,不知道老兄怎么了,问一下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24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6:47:29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6-10-14 00:15
好久没有看见老兄的笔墨,不知道老兄怎么了,问一下好。

谢谢你还记得我 !这两年在家看小孙女,又要照顾老娘,很累人。你好吗?祝你健康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06
246#
发表于 2016-12-23 17:47:11 | 只看该作者
北山峰 发表于 2016-10-15 16:47
谢谢你还记得我 !这两年在家看小孙女,又要照顾老娘,很累人。你好吗?祝你健康快乐! ...

   老兄您好,您在新中知网上的发言,我看见了,因为我不是那里的会员,所以只能看,不能说。因此只好在里和您切磋一下。
    关于知青上山下乡问题,可能不是您所说的那样,它也不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新中知网的知青角版,有一个人,叫二黑,就知青问题的来龙去脉,以及当前知青问题研究的情况及目的有非常详细的评论,您有机会可以去看看。我在这里说的是:知青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做为基本国策,那可是邓小平手里的事。
    您年龄比我们大,1966年前的事情也应该比我们更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06
247#
发表于 2016-12-23 17:51:24 | 只看该作者
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邓小平主要谈了五点意见,他说:
第一、城市知青下乡,以插队为主,这是一件长期的大事。每年要安置100多万人。用插队的办法,每人给的安置费不到200元。插场每人则要1000元,如果100万人插场的话,需要10亿元,这怎么得了,不能走这条路。
第二、安置要集中,不要分散。每个省选若干个县,土地有潜力、山区有潜力的地方,成批安置青年,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投点资也合算。这样,就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第三、一个乡安置百把人,就是一个势力。据下乡的反映,农村有三股力量,一是本地干部,二是复员军人,三是下乡知青。这三股势力合作得好,就可以把事情搞得很好。扭不在一起,就会搞坏事。集中一点的办法,关心他们也好关心,容易巩固,容易组织起来搞文化娱乐活动,组织业余学习,报刊也好供应;他们可以互相批评,互相帮助;不要每个人做饭,也好搞科学试验。这样花钱(投资)也可以集中,效果也容易看得见,集中一点也好检查。房子不揩社员的油。还可以另外拿出一部分农业投资,好好规划一下,安置费和农业投资结合起来使用。这也是用打歼灭战的办法来搞。东一个,西一个,孤零零地来搞不行。晋南地区结合治碱,投点资,安置百把万人,或者50万人,是没有问题的。天津南部沧县地区可以选为一个点。南方人口少的地方,像大别山也可选为一个点,安置青年去治山。选择这样一些地区,知青也好发挥作用。给青年以理想,去改造自然就有奔头。总之,城市青年下去,不搞理想,单是当个农民,是巩固不下来的。
第四、动员下乡之前要培训,一个月、两个月都可,反正在城市搞培训班不用管。给以本领,给以技术。
第五、供应他们报刊,要把这个阵地给《中国青年报》,增加发行量。报纸上写些文章,加些农业方面的知识和科学方面的知识。还要编一些小册子,用国家补贴办法供应农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406
248#
发表于 2016-12-23 17:5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先乡后城 于 2016-12-23 18:11 编辑

   1964年1月,邓小平任中央书记处总书记。这是他当时的讲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249#
 楼主| 发表于 2017-1-5 19:13:03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6-12-23 17:53
1964年1月,邓小平任中央书记处总书记。这是他当时的讲话。

  谢谢你的关注。我最早上的是新中国知青网,那时作品还在写,当时有个承诺待作品完成后在他们网上发。小平的讲话我看过。对于 一些有关知青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我尊重他们的意见,但不会和任何人争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7-10 15:50 , Processed in 1.248003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