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北山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难忘的纪念

[复制链接]

689

主题

1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4679
621#
发表于 2015-12-15 13:39:54 | 只看该作者

          那时候家家如此,都非常的饿,什么城外跑红薯根,什么排队买红薯,什么买芝麻酱,偷偷的舔碗,什么偷吃咸菜,一点咸菜、一大口水,什么用酱油兑水、偷偷舔牙膏吃,什么偷卖家里的废品换钱,总之什么都干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7 14:07: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神州行 发表于 2015-12-8 22:55
写的真好,辛辛苦苦可锻炼我茁壮成长。吃苦耐劳为国奋斗!

  谢谢神卅行网友对我作品的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2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8 19:12: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神州行 发表于 2015-12-8 22:55
写的真好,辛辛苦苦可锻炼我茁壮成长。吃苦耐劳为国奋斗!

  神州行网友:你好!你发的"被摆柜台"贴子,我看了很有感触。我非常同情你的遭遇,非常理解你的愤怒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6102
624#
发表于 2015-12-18 20:1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川枫叶 于 2015-12-21 20:15 编辑

    北山峰所讲的都是我们这一代人所经历的。
    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从煤炭部立水桥农场拿回来一大麻袋玉米棒子外面的包裹的那一层叶子,那可是宝贝啊!叶子洗干净后,放在锅里煮,稍放一点碱面,煮好后,放在搓衣板上像洗衣服一样,最后水变成稠糊糊的,再用纱布过滤,攥干水分,最后就像细面一样,在和一点白粉或玉米面蒸馒头或窝头。很好吃,这点玉米叶子也是安户分配的。
    现在的东便门立交桥下,原来是叫德国坟地,那是我和二哥一起去拔野菜、逮田鸡的地方。那是为了全家七口人的糊口问题。我们打小也知道勤奋,给家里减轻负担。因为我们的妈妈把省下来的口粮给我们吃,自己缺少营养而造成双腿浮肿。大夫说再肿到心脏就要人命了。没办法又给妈妈抓中药来补身体。
     那时经常有要饭的来敲门,善良的妈妈也要拿出点干粮送给他们。
     哎!那时的例子还有好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9 10:37: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5-12-19 10:39 编辑

                                     六十五

      我和宝荣在一起说这说那、聊东聊西,总有说不完的话,但有一个话题,不说又不行,说又不知该说什么,这个话题就是我们的将来。我们将来是个什么样子的呢?那时恐怕神仙也难猜测,我相信别说是插队的同学了,就是任何人也说不清。一谈到将来这个话题,我们俩很少说话了,尤其是宝荣总是面无表情无话可说。我们那时都是热血青年,都是毛主席的好学生,毛主席说:“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我们就是听了毛主席的话才来到这个艰苦的山村来的。从北京出发的那一天开始,我们豪情满怀,毛主席指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哪里艰苦哪安家,觉得这样才是最光荣、最可贵、最幸福的。刚下火车时,有些学校的学生留在一马平川的临汾插队,有些激进的同学还笑话人家呢,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锻炼人呢?我们现在可真到了艰苦的山村了,还真踏踏实实的经受了不短时间的考验。我们这辈子真的要在这里安家落户吗?毛主席的话里没有有一点只锻炼不安家的意思,何况还给每个人拨了建房费呢!而且队里打了八孔窑,一个男生一孔,队长就是出于这个考虑才作了长期打算的。看来我们在这里安家落户倒是最现实的想法,这是每个插队的学生不能不考虑的。想到这里我的心一阵阵的发凉,我们的祖祖辈辈将来真的要在这里修养生息吗?谢家庄土地贫瘠,连吃水都困难,自然条件极其恶劣,靠我们知青来改天换地谈何容易!我们在这里吃一辈子苦算不了什么,我们能顶的过去,因为我们什么样的苦都吃过,可是将来我们的后代能吃了这地方的苦吗?想到这些不敢再往下想了,走一步说一步吧!不管将来怎么样,还是得面对现实,该怎么生活、劳动还得怎么过。在这里给了我一个生活的提示或叫对事的态度和观念,那就是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从现实出发,遇事要有最坏的打算,要向最好的方向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平和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2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9 10:40:17 | 只看该作者

     我和宝荣每天最大的乐趣是在一起聊天,彼此交流相互的思想和感情,我们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开始交往时,我们是秘密进行的,为了掩人耳目,我们吃过晚饭后,待别人走的差不多了,我们才分别去约会的地点,估计别人快回宿舍时我们就先回来了。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们的事慢慢的成了别人议论的话题,我们的关系逐步公开化,既然有了亲密的关系,那也没有什么藏着掖着的必要了。我们在生活上、劳动上互相体贴、互相帮助,许多同学不但不乱议论而且有的还很羡慕。然而,我们之间恋情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宝荣有一个叔叔在绛县的一家三线工厂工作,当他知道他的侄女也在山西插队后,在事前没有来信的情况下去看宝荣,为的是给她一个惊喜。叔叔来的那天,在公社恰巧碰到我们村的一个女知青,她二话没说热情的把宝荣的三叔送到谢家庄。一路上,这个知青向三叔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和我们知情在这里生活、劳动的情况,特别提到了我和宝荣。她说她和宝荣关系挺好的,不过宝荣现在和我们知青点的头头交上了朋友,那个人不怎么样,别看他是头头,大家对他意见可大了,您来得正是时候,好好劝劝你们宝荣吧,叫她千万别再和他好了。一听到这些烦心的事,宝荣的三叔高兴不起来了,脸色立马变的阴沉了。到了知情点后,院子里只有一个正在做饭的知青,宝荣不在,她和几个女生一起到河边洗衣去了。当她们回来后,宝荣一眼就瞧见了在院里站着的多年不见的三叔,高兴的她快蹦起来了,嘴里大声叫起三叔来,她连刚洗的衣服也顾不上搭了,拉着三叔就进了窑洞。
      宝荣从小和他三叔有着深厚的感情,她一边倒水一边问候着三叔,谁知三叔并不感到愉快,随便支应了几声,便迫不及待的追问起了我和宝荣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9 10:4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5-12-19 10:43 编辑


     我下工后,有个同学告诉我宝荣的叔叔来了,我赶紧放下锄头,一边告诉司务长做客饭,一边进到女生的窑洞里去看往三叔,宝荣坐在他一旁,我见他的脸色很难看。当我问候三叔时,他爱搭不理的,举止不同一般。可能是那个说我坏话的人告诉了他我的长象和模样的缘故吧,他一眼便认出了我。只见三叔斜着眼瞧我,用生硬的口吻问:“你是宝荣的朋友吧?”我连忙答“是。”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儿,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百思不得其解。吃完中午饭后,我把宝荣叫到一边,问她怎么回事。宝荣说:“三叔是咱们村的一个女知青把他带来的,走了一路,说了你一路的坏话,她让三叔好好劝劝我,别再和你交往了。”我听了这话特别不理解,感到十分吃惊和气愤,我来插队一年半多了,没得罪过谁啊?尤其是女生我对她们照顾的够可以的了,怎么还有人对我有这么大的仇恨啊!看来还真得长个心眼,看人不能光看表面,小人不能不防。宝荣对我说,她向他三叔说了,我是个好人,是个绝对可靠的人,不要相信那个人的瞎话。宝荣问三叔那个人是谁,他三叔说那人要求他千万别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知青点的人我都了解,谁有爱挑事的毛病我心里也清楚。我也是一个搁不住事的人,我和于国华、孟祥青等几个关系处得不错的同学说了说此事,他们都觉得这人够坏的,以后真得防着她点,别让她影响咱们这个集体的团结,至于这个人是谁,不言而喻,大家都猜准了同一个人。
     三叔对宝荣的话自然是十分相信,对我的看法有了一些转变,但他还是觉得旁观者清,反正呆在这儿也没别的事,不妨再找人了解一下,这样心里才踏实,也可以让他的哥哥、嫂子也就是宝荣的父、母亲放心。下午有几个同学没有上地,三叔和他们拉起了家常,拐弯摸角的向他们了解我的情况。而后,他到村里溜搭,见饲养员老王和老张在一起铡草就凑上前去说话,闲聊起知青们在队里的生活情况,自然少不了提到我。不管被了解的人是同学还是社员,不但没有一个对我有不好的印象,而且都说了我不少好话。晚上三叔又到队长和发家拜访,队长说:“咱们村的知青真不错,和社员们的关系处得都很好,这些知青们也挺团结的,一起生活一起劳动,没有那么多的事。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管什么活他们都能干,咱们这个知青点在全县都有名,这主要靠他们的头头管得好,他还是咱们大队的委员和小队的政治队长呢。他这个人思想觉悟挺高的,为人诚恳、正直,不计个人得失,不图个人名利,无论在队里还是在他们知青里,处处能起到带头作用,有他在我这个队长可省心多了。你那个侄女宝荣是大队的团支部副书记,别看她个子小,可能吃苦了,她干起活儿来在女同学中是最棒的,我也听说他和宝荣俩人挺好的,我觉得他俩挺般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9 10:49:02 | 只看该作者

     三叔听了这些人的话后心里十分高兴,刚来时的一脸愁容很快的烟消云散了。他因为工作忙,第二天急于要回去,在送他走的路上,他终于说出了那个挑拨我们关系的女知青的名子,果不其然就是我和大家都猜中的那个人。三叔告诫我们,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到了社会上要处理好和各种人的关系,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他鼓励我们俩要有坚定的信心,在队里一定要好好干,命运终归会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我相信你们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他特别嘱咐我要照顾好宝荣,希望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好好相处,让家里人放心。
     由于外部的干扰而引起我和宝荣的恋爱危情很快平息了,这件事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对我来说却有着深刻的教训,使我从反面了解到人的劣质的一面,不能认为自己对别人问心无愧,人家就会买你的帐。和人相处时要多方面的了解情况,看人不能光看表面,要看到人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分清好赖人,防备那些心数术不正的小人,真正交上知心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29#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9 10:5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北山峰 于 2015-12-19 10:52 编辑

                                    六十六

     正当秋庄稼快灌浆的时候,人们日夜盼望的一场大雨终于来了,旱情很快得到了缓解,同样都受到大旱的威胁,但这场雨过后各公社和各队庄稼的长势却大不一样。由于我们队修的大寨田多,而且标准比较高,抗旱的能力大大增强,我们队的庄稼长势良好,而周边队的庄稼似乎没有缓上劲儿来。据队长在县里开抗旱会得到的消息,整个县旱灾十分严重,估计秋庄稼恐怕要减产三成以上。
     过了不久,秋庄稼成熟了。按照惯例,县、公社和大队的主要干部要到地头巡视、评估,这次他们几乎走到哪儿都是一股怨气,唯独走到我们谢家庄视察的干部们喜出望外、大加赞扬。大家都认为在大旱之年,谢家庄不但不会减产,而且可能还增产不少呢!这话还真让他们说对了,全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八万八千多斤,比去年净增产一万六千多斤。由于小麦几乎绝收,减产了一万三千多斤,但我们队以秋补夏,秋庄稼净增产二万九千多斤,平均亩产到四百一十五斤。在这么贫瘠的土地上,亩产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迹。
     在年底召开的全县四级干部大会上,谢家庄再次被评为全县学大寨的先进生产队,和发队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他的那份发言稿是我写的,我帮助和发总结了这么几条经验:一是搞好宣传教育工作,让队干部和社员们坚定学大寨的信心;二是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设高标准的大寨田;三是大搞秸杆还田增加肥源;再就是采用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田。最后,和发队长心情激动的大声说:“谢家庄学大寨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是和在我们庄插队的知青分不开的,我们庄有十八个北京知青,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扎根农村、艰苦奋斗,和社员们一样,什么活儿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吃,没有他们谢家庄不会搞得这么好。当天,县广播站播发了全县四级干部会议的新闻,重点介绍了谢家庄学大寨的经验,谢家庄出名了,我们在谢家庄插队的北京知青也出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238

帖子

3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99
63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9 10:53:42 | 只看该作者

      插队的头一年,由于同学们回京探亲心切,秋收还未到就陆续离开了村,只有我和几个同学坚持到把秋收完。第二年秋收季节,我们十八个知青一个不少,从始至终参加了秋收。不仅如此,我们还在上冻前又搞了将近一个月的农田基本建设,并按照队长的意见把全部玉米杆和高梁杆都还了田,积了大量的绿肥。等我们回家探亲时,别队的插队知青早都走光了,这倒好,省得人多挤不上车。由于除了留给牲口、和羊的桔杆外,其余庄稼的秸杆都都还田了,所以柴禾比去年还得多打,临走时我特别嘱咐大家,没特殊情况元旦前一定要回来。
      我们点的知青组织性、纪律性挺强的,元旦前全都回到了村。新年后的第二天,队长召开社员大会,由会计李东发宣布年终决算结果。别看粮食增产不少,但由于化肥使的多,各方面的投入也大,加之社员的出工也多,一个工的工值是四毛五分钱,只比去年多了三分钱,但总体上看社员们的收入还是增加了不少,我们知青每个人也比去年分得多点,不过要细算起来,恐怕还谈不上自食其力,远不能达到自己养活自己的渴望。
     别看我们队一个工分值才四毛五分钱,但在孔家垣大队四个生产队中是最高的,那三个队都不超过两毛钱,这个工分值在古县公社也是名列前茅,在全县所有生产队中也是数得着的。那一年,由于旱灾全县粮食大减产,而农业的投入又比往年多的多,致使农民的收入普遍大幅度下降,工分值在两毛钱以下的生产队不在少数,工值才一毛的、五分的生产队有的是。更有差的没边的,后山有一个生产队竟出了负数,由于年终决算亏损严重,一个工值是负三分钱,也就是说干一天活儿不但挣不到一分钱,还得倒贴三分钱,这对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儿的社员来说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严重挫伤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如果按照这个工分值兑现,谁这一年出的工多还得多贴钱呢,这上哪儿说理去啊?无奈何,队长只好决定今年不兑现了,来年重打锣鼓另开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02:26 , Processed in 0.174010 second(s), 19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