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护林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说6.18

[复制链接]

144

主题

549

帖子

18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54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12:35:28 | 只看该作者
当然我们不能改变当年的历史,但是在毛泽东6.18批示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之初,没有走只抓战备、破坏农业基层连队的生产体系也会像我们8团一样既实现了一手抓战备、一手抓生产——毛泽东6.18批示的真正目标。
而毛泽东6.18批示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扎根边疆一辈子,从6.18批示我们奔赴边疆之日起我们就已经彻底改变了知青的身份,而是一名光荣的兵团战士;就是兵团转制之后我们也不是知青,而是国营农场的国家正式职工——这也是毛泽东6.18批示的真正含义所在。
我想当年我们这个真正体现了生产建设兵团精神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兵团转制之后没有那场紧随到来的知青大返城。看到转制之后的我们二九0农场,毛泽东肯定会含笑九泉——这才是当年毛泽东6.18批示的真正体现与样板。
我清晰的记得当年国家为了改变黑龙江这个我国这个重要的粮食基地——所有机械化国营农场的农业机械老化,已不能使用的现实。将黑龙江实力最强的友谊农场变为世界农业机械的试验场,经过多年的试验对比、筛选之后。将大批引进的美国现代化成套的农业机械,准备发放到每个农场的试验生产点(每个农场都有一个试验点——四套引进的美式农业机械)。
而在我参加我们农场由党委书记带队的美式农业机械试点工作组进驻我们四分场33生产队后,这位解放战争初期23岁已当上团参谋长的老军垦;得知我已经决定返城时,曾惋惜的对我说:我特意把你调到这个工作组,就是得知你对北大荒林业事业的热爱,刚从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林业技术培训班毕业——大批的知青返城,你回城后哪有你的一技之长的用武之地、、、、、、。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549

帖子

18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54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13:51: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护林人 于 2018-12-10 09:02 编辑

作为当年热爱北大荒林业事业;决定不返城(一是家庭原因还有当年身处的环境)参加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林业技术培训班的北大荒国营农场职工和近七年在开拓了北大荒、建立了北大荒第一个军垦农场、在老军垦战士的关爱、呵护下成长的城市知青,对毛泽东6.18批示的理解更加透彻。
在1977年底那二九0农场革委会主任蔡忠臣传达当年知青会议精神王震的讲话时:你们是国营农场职工,不是知青、、、、、、。表达了当年开拓了北大荒的一代老军垦对他们花七八年时间培养出来的一代新北大荒人希望我们留在北大荒的希望。
可是自从我们的邓大人复出工作后,被解放、重新工作的一代解放了全中国的“功臣们”;他们受了冤屈的子女变相返城,引发了普通百姓对毛泽东知青运动的不理解和激愤!
在1975年前兵团时代对返城还是没有希望、一潭死水的状态——但是面对1976年那有权力、被“解放的”共和国的“功臣们”子女的变相返城普通百姓们被激怒了。在1976年年底起北大荒农垦系统全面爆发了一个声音:我们是知青、不是国家国营农场的正式职工、我们要返城!那《今夜有暴风雪》就是最直接的反映了当年的事实(只不过当年兵团已改制,现役军人已脱了军装)。
而我在我们二九0农场场部1977年初以后每天都会看到从城市探亲归来的国营农场职工走下我们二九0农场大客车时,那探亲回来的北京“知青”每个人都是手提一个网兜都是四五条凤凰、大中华烟(怕压),而上海“知青”提包中都装得是上海出的的确良和大白兔奶糖。
中国从此拉开了全民大腐败的序幕!为返城请客送礼——城市开病退证明、农场开验证通过证明。甚至装神经病;大冬天脱光衣服、吃大粪、、、、、、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549

帖子

18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54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10:14: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护林人 于 2018-12-10 16:05 编辑

现今仍记得我团1976年前返城既有国家高层领导人曾山(解放初期曾经的内务部长)的女儿曾海生(曾庆红之妹)(少将军衔,为我团提供了当年最先进的碳棒宽银幕电影放映机。见我的回忆录《丢枪事件让首长们逃离了他们的专座》一文),我连也有南京军区的某高级干部之女卲晓珣和温州地区某“解放”干部之女李燕茜(为我团提供了一台大马力发电机)而返城。我们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6年以前各师团因各种关系曲线返城(毛泽东逝世前后,他们还不敢公开违背毛泽东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决定;多数还是利用参军人曲线返城——而被“解放的干部都会有军队的背景和老战友的关系,那被”解放“的军队将领更不用说啦)。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911

帖子

19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62
154#
发表于 2018-12-10 11:03: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邓小平女儿邓楠也曾下乡插队,没两天就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主题

43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949
155#
发表于 2018-12-10 15:18:23 | 只看该作者
和周总理一比就是啥啊,大小之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549

帖子

18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54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16:04:04 | 只看该作者
常看 发表于 2018-12-10 15:18
和周总理一比就是啥啊,大小之分。

是啊,真的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不能相比。
我文中只是展现当年我们一个团、我们一个连队竟有两个兵团战士(76年以前兵团还没转制)的例子——来说明那个时期造成国营农场“知青”大返城的深层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549

帖子

18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54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16:3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护林人 于 2018-12-10 17:34 编辑

当年知青大返城运动(文革后期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前期插队知青与本已贫困的革命老区贫下中农争工分、争口粮的问题早已从1973年国家开始解决而且在1975年已经结束),知青大返城主要是当年6.18批示组建的生产建设兵团的国营农场职工发起的。
追溯历史这场运动的发起主要是普通百姓对那些被“解放”有权力的“高官”子女曲线返城,而在1977年知青工作会议王震的讲话“你们是国营农场的职工、不是知青、、、、、、”等于封死了原兵团战士——国营农场职工的返城的希望。
这一讲话让当年的兵团战士们愤怒的发出了:我们是知青、不是国营农场的职工、我们要返城的怒吼!
没有各种关系的国营农场职工,无奈的走门路或花钱寻找各种关系在原城市开出病退证明、在各自的农场寻找关系开具“验证”证明。有的喝墨水、吞小钢球,甚至装疯——大冬天光身子、吃粪便;还有的不惜以绝食来要求返城(我了解的就有两起绝食事件,一个是和我同一机关宿舍的男宣传干事、一位是我们基层连队的女副指导员)。
在我们四分场三十一队竟有一名“知青”,持镰刀追逐(收了礼而没给推荐、上报病退返城名额)的指导员十几里地——追逐到了农场场部、、、、、、。
而我在本文的第152帖诉说了我1977年亲眼看到的:而我在我们二九0农场场部1977年初以后每天都会看到从城市探亲归来的国营农场职工走下我们二九0农场大客车时,那探亲回来的北京“知青”每个人都是手提一个网兜都是四五条凤凰、大中华烟(怕压),而上海“知青”提包中都装得是上海出的的确良和大白兔奶糖。
我以为当年的知青大返城运动也拉开了——中国全民大腐败的序幕!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主题

4309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949
158#
发表于 2018-12-11 07:49:32 | 只看该作者
护林人 发表于 2018-12-10 16:04
是啊,真的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不能相比。
我文中只是展现当年我们一个团、我们一个连队竟有两个兵团战士 ...

学习了!谢谢介绍!

参照某人分析,将我认为与事实相符的结论整理了出来:

城市学生上山下乡,毛泽东主席没有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人那样现实和具体,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他一人的主要作用贯穿了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运筹帷幄、具体操作。
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中国古代的屯垦、边疆移民垦荒与戍边结合,还有50年代初苏联全民垦荒,都是党中央安排我们上山下乡的具体依据。
还有当时苏联的军事威胁日甚,也造成了中国人口的转移疏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549

帖子

18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54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10:5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护林人 于 2018-12-11 11:02 编辑
常看 发表于 2018-12-11 07:49
学习了!谢谢介绍!

参照某人分析,将我认为与事实相符的结论整理了出来:

谢谢指正!
我之所以在中国知青网发表《闲说6.18》的帖子,就是以我的个人亲身经历——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极特殊的二师八团,对于它的前身在二九0农场场史史志是这样描述的:
解放初期(朝鲜战争时期),在我国有一支部队叫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步兵第97师,下属第289、290、291三个团,长期驻守在山东渤海湾一带。1952年3月,97师改名为农建2师,下属部队分别改为4、5、6三个团。1954年6月,鉴于全国解放已经5年,抗美援朝战争签署停战协议近一年,局势稳定,中共中央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去,在全国首次大规模裁军。依中央军委命令,当年五团按上级关于开发北大荒,以原团为单位建设国营农场的指示,首先派出三营及机关部分人员500多人组成先遣队,前后对密山、宝清、富锦等县的荒原进行实地踏察勘测。1955年6月,确定在原富锦县十二区(绥东乡)北面一带建立农场,并确定在场区中心的太平山建立农场场部。
而当年毛泽东对中共中央东北局1965年关于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报告而作的6.18批示——中共中央东北局也是以济南军区开赴北大荒的原济南军区步兵97师改编的农垦二师(1955年二师整体奔赴北大荒)为蓝本和主力组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下辖两个农垦师(驻地为密山、合江地区)。
毛泽东的6.18批示可以说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发动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战略决策。它既解决了知青运动下乡插队落户,跟本以贫困地区的贫下中农争工分、争口粮;国家就是继续投入巨大的资金(按每年一个知青资助600元的规格,68年以前下乡的知青已经接近1000万人=600个亿)也不能根本上解决 知青运动前期出现的问题和偏差。6.18批示又让所有的兵团战士(知青)有钱挣、有粮吃,最根本的是兵团的军事化管理让所有的兵团战士(知青)和他们的家庭没有了任何的担忧和经济负担。
可是根据毛泽东的6.18批示所组建的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却没有真正领会毛泽东6.18批示的真谛——真可谓是“一本真经,让和尚给念歪了。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从组建开始就是抓了战备、破坏了生产——掌控了兵团、各师和团级机关领导权的现役军人,用同样不懂农业——当年最先进的机械化国营农场生产的城市知青全面取代了基层农业生产连队的领导权,使国家重要的粮食基地的基层生产系统和党的基层组织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兵团组建初期这段历史(1968年——1973年)不但让李先念副总理气愤的做出了:这个生产建设兵团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我看照此下去就要吃国家的返销粮啦(大概的意思)指示。
当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不但受到了李先念副总理的严厉批评,而且当时身任国家副总理的陈永贵和大寨的郭凤莲也曾亲自率领视察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年陈永贵没有按照我们2师16团(我们二师的标杆样板单位——全国学大寨、二师学习16团)参观他们的样板田的安排,而是随意地察看了一块快成熟的苞米地。
当时陈永贵毫不留情的指着那苞米地的地头气愤的说到:你们种的是庄稼还是野草啊、、、、、、。让陪同视察的兵团各级领导臊的是无地自容。
就是当年我们这2师16团——兵团、2师树立的典型,后来真正成了扬名世界和全中国的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黑典型——他们团的团长和团参谋长强奸、迫害兵团女战士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而被当年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叶剑英下达了:”就地枪决、立即执行“的命令。
这个决定是经过当年的农业部沙风部长亲自到16团查访和核实的(查访时严令不许兵团的各级领导陪同和旁听)、、、、、、。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主题

549

帖子

18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54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2 11:08: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护林人 于 2018-12-12 11:14 编辑

我在其它知青网站探讨毛泽东的6.18批示的文章中,一再的提示要诠释、研究、探讨毛泽东的6.18批示;首先要清楚什么叫“生产建设兵团”,为什么我们生产建设兵团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部队。
而且我还一再的奉劝研究6.18批示《不妨读读农场史》,也就了解在中苏关系紧张初期,面对日益紧张的中苏关系和中苏边境局势中共中央东北局1965年《关于组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请示报告》所组建的两个农垦师到底是什么成员组成的。
回顾北大荒农垦史,1947年奉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指示,点燃了北大荒第一堆篝火、创建了第一个公营农场的李在人在后来建立的四个国营农场使用的都是东北解放战争中的解放兵,而1955年后首先是奉中央军委命里开赴北大荒的原济南军区农垦二师,还有一部分铁道兵和1958年王震将军率领的10万转业官兵才是开拓北大荒的根本。
而1965年东北局组建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两个农垦师(以原济南军区农垦二师为蓝本和主力)都是经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洗礼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部队所组成。
在我的个人回忆录里也描写了我们8团16连连长马义,曾经是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英雄——只是因为上甘岭战役结束后率领一个班的战士押解一个连的美军俘虏;看到他们要哗变而全部枪毙了的错误——功过相抵而没有受到嘉奖。(在我的《赴哈尔滨政审外调二三事》曾做过描述,当年他手下的一个战士1975年都成为了某军分区的司令员)。而我们连的老农垦也全都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官兵,当年我们都曾听过他们当年的战斗故事。
我想这才是我对研讨毛泽东6.18批示为什么一再提示要读读北大荒农垦史,理解什么叫“生产建设兵团”。
我曾在我的个人回忆录里《记起那顶棉军帽》(东北部队所发的棉皮军帽)笑说毛泽东怎么那么的“吝啬”舍不得几身军装;那曾经身经百战的老军垦(三四十岁正当年)不比兵团那批极左的现役军人强多啦,更不用说城里来的红卫兵了。
我当年就觉得若是中苏发生战争,那当年开拓北大荒的老军垦的战斗力足以暂时正面抵抗苏军的进攻——坚持到正规部队的到来。
而当年的屯垦戍边的战略决策是从1947年全国还未解放,中共中央东北局就坚决执行了中共中央的指示而做了布局、、、、、、。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5 07:28 , Processed in 0.18601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