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先乡后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念毛主席

[复制链接]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5264
11#
发表于 2015-9-11 13:30:16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5-9-10 20:08
老牛啊,咱们可是一个时代的人啊,你人高马大的,不会是最近几十年长的吧,肚肚空空?那每个月的粮食 ...

下乡    你养过猪吗?   架子猪是咋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38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4:55: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先乡后城 于 2015-9-11 15:05 编辑
老牛1 发表于 2015-9-11 13:26
在老毛时代  事难办  脸难看   你又咋看

            现在可是根本看不见脸
    咱们是老百姓,任何时候都很难很难。
   也要看具体情况和每个人的能力,水平。同样的事,不同的人去做,结果会有很大区别。比如咱们知青,大多数人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子女,走到今天,这些老百姓的子女可是千差万别的人生结果:有公务员退休的,有企业退休的,还有吃低保的,还有很多人不在了,生病了---等等,不一而足。走的好的同学,人生就没有坎了吗?肯定有,他能走过来,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努力。
    那时候,是有一些事情很难办,比如咱们知青招工,上学---等等,但是结果是大部分人都走出来了。
    现在的事情就好办吗?不是花钱就是拼爹拼娘。干部欺负老百姓的事情还少吗?延安的城管居然敢跳起来踩老百姓的头。我是延安知青,看到那一幕的时候,我能不怀念毛主席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38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15:02: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先乡后城 于 2015-9-11 15:19 编辑
老牛1 发表于 2015-9-11 13:30
下乡    你养过猪吗?   架子猪是咋喂的?


    我当过一年生产队的兼职饲养员,养的就是猪。小猪长到一定时候,就要想办法让它把身体整大(这个时候的猪叫架子猪),要不然以后没地方放肉,不能给好饲料,到催肥的时候才给好饲料。也就是说:要杀它了,才给好饲料。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养猪的目的是:人要吃它的肉,对吧。
    在咱们下乡之前,在延安,毛主席就把自己经历过战场洗礼的儿子送到农村去锻炼,后来又让他去农村参加土地改革,进一步了解中国农村。他的目的是什么?肯定不是为了吃肉。毛主席也把自己和江青的女儿送到农村去锻炼,我想也不是为了吃肉。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5264
14#
发表于 2015-9-11 20:43:18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5-9-11 15:02
我当过一年生产队的兼职饲养员,养的就是猪。小猪长到一定时候,就要想办法让它把身体整大(这个时候 ...

不是吃肉  是镀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38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1 21:05: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先乡后城 于 2015-9-11 21:07 编辑
老牛1 发表于 2015-9-11 20:43
不是吃肉  是镀金


    反正您的人生经历,经验和插队有重要关系,对您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您自己是否感觉到了没有,它,或隐或现的影响着您。我认为:积极的一面要胜过消极的一面。插队的往事,您一生都难以忘怀。
    毛主席让自己的儿子下乡锻炼,如果真是为了镀金,就不会同意他去朝鲜战场了。咱们说话是不是也应该将心比心啊。如果咱们自己的亲人因公牺牲,有人认为他是为了向上爬,咱们心里好受吗?无论怎么说,毛岸英是为国牺牲的,面对烈士,一个已经牺牲的人,咱们是不是应该多多少少有一点点尊敬之心那。
     老牛,咱们是朋友,我第一次知道咱们之间有这样的分歧,很意外也很惊讶。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打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38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7:18:53 | 只看该作者
批林批孔的时候梁漱溟就说,第一,批林和批孔没有什么关系。你想正在批林批孔的时候他这么说。第二,他说林彪也没有什么反动思想路线。说“你为什么说林彪没有反动思想路线呢?” 他说林彪他就没有思想,他说,没有思想哪来的反动路线呢?
人家就把他的言论汇报上去,汇报给中央,说你看这都是梁漱溟说的,结果中央的批示很好玩,中央批示是:“此人一贯反动不足为怪。”我们知道,好啊,一贯反动反而没事了。做人就要堂堂正正,你反对就是反对,不要搞阴谋诡计,我们的党还有毛主席,最恨的就是打着红旗反红旗,你就公开说我反对共产党,反而没事。
那梁漱溟说得有没有道理?我觉得有点道理。林彪到底有什么反动路线?他有那个路线吗?林彪提出一个路线,说我认为中国应该怎么怎么搞,我认为中国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认为应该“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林彪哪有这思想啊,问题是林彪根本就没有这个思想。
所以在刑事侦探学上有这么一个规律,如果一个案子找不到证据的时候,就要反推这件事发生后对谁最有利,从这个角度来看文革的格局,可能会意识到我们党在文革期间,它是酝酿着各种理论上的交锋。
毛泽东他搞文革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要反腐败,解决官民对立问题,他还有一个很深刻的思考,我们的党的性质这个党到底是个什么党。尽管当时这个党还不错,广大党员真不错,跟今天比更不用说了。
你想当时在人民大会堂喝一杯茶要交一毛钱啊,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同志,她虽然是副总理,她是工人出身,她的工资只有六十多元钱。当然也算高工资了,但是六十多元钱,一毛钱一杯茶这喝起来也心疼啊。所以堂堂国家副总理,她对服务员说,我不爱喝茶,你给我倒水就行了。
这才是共产党,这是小气吗,这不是小气。还有一个大军区司令员,喝了一杯茶喝完茶忘了就走了,结果服务员追上去说,将军你还没给钱呢。(他)满脸通红,那时候都没听说过腐败这个词。
那个党的状况是很好的,但是作为这个党的最高领袖,他已经意识到这个党有问题。现在虽然很好,但是这么发展下去它就有一天,他不但喝茶不给钱,什么都不给钱。“你让我喝茶还向我要钱,我连你人都霸占了。”如果当时有人说,别人会说天方夜谈,那怎么可能呢。
但是这个伟人就是有预见,他就是见微知著,从少数的不遵守纪健从少数的当官做老爷的官僚主义现象,他能推论出来。 “我们这些老家伙还在,我们要都死了怎么办呢?” 他在中南海红墙里面看看那些孩子们,这些孩子们长大,把班交给他们可怎么办呢?
我就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听到毛主席的教导,叫“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他并不只是要寻找一个接班人、接他班接一把手班这么一个接班人,培养刘少奇,刘少奇不行林彪,林彪不行看周思来也不行,看张春桥行不行啊,王洪文行不行啊,好象他是试来试去。他更关心的是整个国家的班交给谁。所以他经常到各地问,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万一我选的这一把手、二把手都有问题怎么办?他告诉他们,你们要起来革命。
所以他用很大的精力在劳动人民中间培养接班人。为什么要上山下乡?为什么要鼓励红卫兵?红卫兵很幼稚,犯了很多错误,他为什么还要肯定红卫兵?就是他想到,劳动人民要让自己的子弟接自己的班,这才是最大的保证。其中一部分人可以变色,一部分人可以叛变,但是如果大多数的政权还在劳动人民手里,我们就能够从修正主义、从汉奸卖国贼手中把这个权力再夺过来。
所以“九一三”这个事件,1971年这个事情,具体的风风云云,以后学者们自然会去澄清。但它对于我们党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应该说毛主席是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的,“九一三”之后毛主席迅速地苍老。“九一三”尘埃落定之后据说周恩来大哭一场,周边的工作人员没有看到过总理这个样子。周恩来为什么要大哭?都值得研究。这是1971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38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07:24:03 | 只看该作者
    上面这些内容,是孔庆东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2

主题

2万

帖子

1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5264
18#
发表于 2015-9-12 11:52:14 | 只看该作者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5-9-11 21:05
反正您的人生经历,经验和插队有重要关系,对您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您自己是否感觉到了没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38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1:56:54 | 只看该作者
G南京龙(942237793)  11:31:55
都是共产党的高级官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

    2015-09-03 股权激励


    昨天,乘机飞往成都,当飞机到站大家都要下机时,机上的乘务人员,好像还有一位秘书样的人拦住大家说:“请首长先走,请首长先走……”
    我和这位首长中间只隔着那位“秘书”。我看首长也就是五十多岁,神采奕奕,身体非常好。也就在这时,我还看到对面的过道上和我身后有两位抱着孩子的母亲及一位搀扶着七八十岁老母亲的妇女,她们都被拦住了。
    我盯着那位首长的眼睛对他说:“我如果是首长,我就一定会让孩子和老人先走。”他漠然地看着我,没有吱声,接受着首长的礼遇,从我们前面走掉了。
    我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涌起了无限的惆怅……

    其实我也很早为官,1985年我就是内蒙党委的正处级干部。那个时候的领导,跟昨天我下飞机时见的那位官员真的不一样,当时内蒙党委39岁的副书记田聪明同志(田聪明同志:后来是西藏的副书记,广电总局的局长,新华社的社长,现在是全国的记协主席),我和他一起出差,那一路我听到了许多,看到了许多,也学到了许多。

    田聪明同志作为党委副书记,是有专职秘书的。但他和我说:“小郭,你跟着我就行了,秘书不要去了,这样可以省下一份钱。”就这样,没有专职秘书的陪同,他和我去北京,又去天津,参加了重要的会议。

    令我感动是,我们俩在内蒙驻京办要返回北京的那天晚餐时碰见了当时在内蒙宾馆理发的老梁师傅,他来北京看病。

    田书记热情的走上前去说:“梁师傅你来了,你什么时候回去啊?”

    梁师傅说:“吃完饭我就走,坐的是89次列车。”
    田书记说:“我们也是89次,一会儿坐我们的车一块儿送你去火车站。”

    到了车站,田聪明同志发现梁师傅手里有两个大包,还有一个小包,提起来非常不方便。他什么也没说,就去扛起一个大包,我扛起一个小包,我们两个人一起送梁师傅上火车,没有走官员的专用通道。
    到了车上我们已是满头大汗,把梁师傅安顿好后就回到了我们的软卧车厢。
    刚进车厢,田聪明同志就和我说:“小郭啊,梁师傅年岁大了,我看他的是上铺,你能不能和车长说说,给我个面子,让他们给梁师傅换一个下铺。”就这样,我去找了列车长。

    显然,一个列车长一定会给副书记面子,梁师傅被安排在了下铺,这看起来似乎是一次特权的使用,但这个特权用在了一个平凡的理发员师傅身上。

    更令我震惊的是,当我们下车准备返回机关的时候,田聪明同志跟我说:“小郭,我们还是去后面把梁师傅捎上,先把他送回去,我们再回机关。”就这样,党委副书记的车上,坐着一名普普通通的理发员老梁师傅和我们。我们先送他到了家,之后才回的机关。

    我不知道昨天在飞机上,坐在前排的那位领导是谁,是什么官,作为领导,我觉得最少要懂点人情世故吧。你一个50多岁的中年人,为什么要走在老人和妇女的前面。
    我想如果习近平同志当时在,他会在那个老人的前面走么?他会插在抱着孩子的妇女前面走么?我想他是不会的,他一定会让老人和抱着孩子的妇女先走,他一定会这么做。

    都是共产党的高级官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
    难道你们家没有老人?
    难道你们家没有孩子?
    你作为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下飞机的时候就非要在老人和孩子前面走?
    你是谁的领导?
    谁给你的这种权利?我想不通。
    今天我说这些话,不是有意伤害那位领导。我觉得,他真是缺点家教。

    不知道我的老领导能不能看到这篇文章,我想即使他看不到,我也要送到他的手里去。
    因为他的官大,他资历老,我真想让他好好教育教育那些个别高官,因为他们连中国人最起码的敬老爱幼的礼仪谦让都不懂。

    有人说贪钱是腐败,那是明着的腐败。
    昨天的事情,我看到了,真的,我认为那是深印在中国某些官员心里的腐败,它使我们沦丧了几千年中华民族最美好的尊老爱幼的道德。
    这是真正的腐败!

    我的父亲也是高官,他1935年上了北京大学,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后来回老家参加抗日,解放后自然成了共产党的高官。但我的父亲从小就对我严格要求,我这个高干子弟是穿着带补丁的衣服长大的。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的父亲说:“吃土豆不许吐皮,因为很多人连土豆皮都吃不上。”那时,我的父亲没有仗着权势给我们任何的营养补贴。我记得当时曾经因为挨饿而浮肿,腿上一摁就是一个坑。
    我的母亲也是共产党的高级干部,有一次她和我父亲去买菜,那时候的菜市场都是国营的,我的母亲试图挑点好菜来买,我的父亲就跟她说:“你把好的都挑走了,坏的卖给谁呢?”
    我的父亲真是一个书呆子,但是我敬重他,我觉得共产党内真的需要这样一批书呆子。

    50年代我们支边,我的父亲是内蒙古医学院的领导,按照规定医学院给我们家盖了一个带暖气的非常漂亮的独门小院,我们去看的时候都很高兴,庆幸可以住进这么好的房子。
    但是我的父亲出差回来之后,坚决的跟我母亲说:“不能搬进去,我们不能搞特殊化。”他坚持把这套最好的房子给了当时被打成右派的一个老医学专家,他叫王斌。长征的时候,他就是我们红军里最好的医生,后来被打成了右派。他作为高级专家被请到了内蒙,我的父亲把房子让给了他。

    我还记得文革前逢年过节,我的父亲首先要去看望的是锅炉房的工人,去看望的是食堂的炊事员们。他非常的平易近人,买饭总是排队,从不插行。就这样,文革有人揪斗我父亲的时候,那些工人、那些炊事员都花很大的力气去保护他。
    记得有一位叫常书起的叔叔,他是一个管锅炉房的小干部,大学生们让他监督我父亲劳动。大学生一走,他就说:“郭院长,您歇歇吧,没事,我在外面看着。”他一看大学生过来,就赶快说:“你们干活吧,他们来了。”
    我记得文革后我的父亲专门把他请到家里和他叙旧,和他聊天。这多么像我父亲和我说过的,在抗日的时期,在冀中平原的村子里,堡垒户们对他的保护。
    但今天,我却要问,如果今天有了动乱,又有了敌人,要抓我们的官员的时候,有几个老百姓愿意保护昨天那位从飞机上走下的官员。真的,我不知道。

    我是70年代入党的党员,我的党龄已几十年了。
    我知道,今天共产党有问题,她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共产党内的一批高级干部严重的脱离群众。
    然而,我也知道共产党有希望,她最大的希望就是今天我的这篇微信可以在老百姓中畅通无阻的被广泛传播而不被禁止。这就是我们的希望,这就是共产党的希望,这也是中国的希望。
   
    谢谢大家!谢谢看完这篇微信的人!谢谢传播这篇微信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38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7:26:41 | 只看该作者
当学生时,我很喜欢《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记住了文章作者魏巍的名字。2000年我在北京做诗歌期刊编辑的时候,曾经拜访过魏巍。后来又有几次在诗歌研讨会上重逢魏老,听他结合现实讲诗歌理论,特别强调诗歌的思想性、人民性、革命性等要素,确实受益匪浅。魏老的文学创作实践及其平生追求都证明他的革命性和战斗性,不愧是坚定的马列主义者、毛主席的好战士、优秀的共产党员、社会主义的忠诚卫士、人民作家和诗人。

自从魏老的作品被撤下中学语文课本后,现在的青少年大概不知道魏巍是什么人了;不知道这位文学大师的大作影响了几代人,教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魏巍生于1920年,河南郑州人,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8月24日逝世。享年88岁。

在人生暮年,魏老为捍卫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事业,仍然战斗不停冲锋不止,令人肃然起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魏巍与黄钢、姚远方等人联袂创办了《时代的报告》,这样阐述刊物职责,“首先是提醒我们的读者,注意霸权主义者的扩张侵略与颠覆阴谋,剖析当前国际紧张局势继续加剧的根源,着力介绍国际间隐蔽战线反间谍反颠覆的斗争———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说明“我们是在战争威胁的条件下进行四化建设的。”并在创刊号上首发评论,对当年引起争议的文学剧本《在社会的档案里》提出批评,同时发表《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社会档案”?》的“读者来信”。后来又发起对电影《苦恋》歪曲历史进行批判,引起文化界和社会大讨论,轰动中外。这么大的动静当然会惊动顶层,中央书记处随即决定整顿《时代的报告》,结果被改名换姓的《报告文学》取而代之。

1988年,魏老与林默涵搭档创办《中流》杂志,隶属光明日报社。《中流》的办刊宗旨依然不改初衷,提出“要继续革命就要批判修正主义”的思维理念。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方法分析国内外形势,解剖社会矛盾,继续揭露国际霸权主义的阴谋野心,抨击国内走资派的罪恶行径和官场腐败。魏老的《警惕“四化”危险——在〈中流〉创刊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女娲补天》《地球上的红飘带》等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大块文章,对思想理论界震动很大,引起普遍关注。他发人深省地说:“一个建立起社会主义数十年的国家,竟然会遭逢资本主义复辟的命运,这是出人意料的,甚至是一般人想也没想到的。能够清醒地看到这种危险的,只有极少数人,他们的代表人物就是毛泽东。他远在1956年就预见到了这种危险的萌芽,并起而抗争,这就是为期十年的中苏论战,也就是那场著名的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今天回头看来,这场斗争的意义是何等重大,何等深刻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6 18:38 , Processed in 0.19401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