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715|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张春桥女儿说故事

[复制链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4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2:19: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眼中的父亲——张春桥女儿访谈录
缘 起

  春假回上海探亲,父亲派给我的唯一任务,就是要陪他出去吃个饭。那次饭桌上,见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的社长甘琦和张春桥的长女维维。父亲花了几年时间在写一部《张春桥大传》,在写作过程中认识了维维,得知并看到了张春桥在狱中写给家人的一批书简。1981年,张春桥在公审中一语不发,让人震惊,更让人不解。2005 年张春桥去世,最让人感慨的也是他近三十年的沉默。所以,这些狱中家书,就格外珍贵。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准备将这批家书整理出版,甘琦请维维为家书写点什么,作为前言或后记。维维表示她动笔很难: 很多事,她写一个开头,就无法继续下去。于是,我提议或许可以做一个访谈,附在家书之后,并表示愿意承担这一工作。

  对于文化大革命和张春桥,我都没什么研究。之所以毛遂自荐,是因为我对张家父女的亲情很有兴趣,我想知道:在女儿的眼中,张春桥是怎样一位父亲?在那些关键的历史时刻,从张春桥的一路高升到后来的公审入狱,他的女儿是如何经历,如何思考,如何应对的?

  在上海的三周特别忙,对维维的采访只能安排到临走前。在她阳台上种满了花草蔬菜的家中,我们谈了两个上午,总共不到六个小时。因为我不是文革史专家,而且这次采访的时间有限,许多事只是点到为止,没能深谈。但维维爽气利落,快人快语,出乎我的意料。

  也许因为她与我父亲早已相熟,再加上发现我俩还有复旦附中校友的一层关系,所以,访谈更像语速很快的聊天。谈话中,维维一度很动感情,这也很让我感动。

  许多情感,许多眼泪,都是人类共通的。我希望,这篇访谈,同张春桥的狱中家书一起,能够反映出那个年代、那个家庭无比真实的亲子之情。对我自己来说,听维维谈她父亲,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执着”的含义,也让我明白,什么是为理想而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

  2015 年5 月25 日于伦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41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58:06 | 只看该作者
沈家围子 发表于 2015-9-20 16:05
阅读了。并祝先乡同学一路顺利看到胡杨,别忘随时发照片我们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3781

帖子

996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8
32#
发表于 2015-9-20 16:05:5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了。并祝先乡同学一路顺利看到胡杨,别忘随时发照片我们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41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22:44:57 | 只看该作者
问:那一个月你们在山里,外面应该就是安亭事件了吧?

  答:对,就是安亭事件发生以后,我们从乔司回来,应该快到1966 年年底了。出了老北站,我就看到对面房子上的两张条幅,从楼顶一直挂到下面,上面写了张春桥如何如何,魏文伯如何如何。

  问:这件事后来你与父亲谈过么,他怎么说呢?

  答:对这件事,我是与爸爸谈过的。但他从来就没有做任何评论。这件事情我也跟许多人讲过,但谁都不写这一段。后来我被关起来的时候,叫我写与一月革命有关的事情,写第一次康平路事件我是怎么经历的,这一段我肯定写了。但没有人关注这件事。

  出了火车站,魏○○就和我再见了。我就自己回家了。我有些奇怪,照道理他应该与我一起走的,因为我们住在一个大院里的。从火车站到家的这条路我是很熟的,因为从复旦附中回家都走这条路。那时候,我爸爸当然不在家,我妈妈在江南造船厂四清工作队,住在厂里,也是不回来的。两个妹妹都出去串联去了,弟弟刚上小学,整天和一帮小孩一起玩,也不在家。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和阿姨。我回到家里,他们就告诉我谁谁来过,就像我去串联投奔别人一样,也有人来投奔我家。家里也为别人家的孩子提供大锅菜大锅饭,就像我在别人家里一样。我觉得很遗憾,因为很多老同学和好朋友都没有碰到。

  那时确实感觉到院子里空空荡荡的,也没什么人来找我。但因为那时各家各户也不串门,所以我也没有太注意邻居家的变化。我还回过复旦附中一次,见我回到学校,那些造反派就开了一次紧急的批斗大会,把我给斗了一次。说我是共产党员,但是逃避革命,逍遥派,是铁杆老保,又说我和刘少奇的女儿一起到广州去了,等等。我那时从没到广州去过,前两年我爱人去开会我才与他一起去了一次。我心里明白我是不能参与的,但是这话也不能与别人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41
3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22:43:50 | 只看该作者
问:你爸爸要你退出来,不想让你继续参加红卫兵,是想保护你吗?

  答:可能也想保护我,但是最主要还是不要我给中央文革小组添乱,不要给毛主席添乱。

  我退出来后,魏○○也退出来了。那时大串联已经开始了,我们就一起去串联了。我们戴着红袖章,到了火车站,反正也不要票,哪列火车空就去哪儿。第一次出去串联,同行的还有福州军区的一个女孩,还有上海中学的一个女孩,还有两个男孩,我们一共六个人一起去福州,然后去桂林,也没有钱,反正到哪儿吃饭坐车都不要钱,就是去玩,也到大学里去看大字报,在外面逛了两个星期,又回到上海。

  第一次串联后,我回到学校,造反派就来找我谈过话,说我是逍遥派,为什么不积极参加革命。我觉得我们还谈得蛮好的,谈完后还握握手。但是出去就看到我的大字报。真是奇怪了,我搞不懂我到底说了什么不对的话了。所以,学校也不大愿意去了。回到家里,家里还有很多书,我就自己看书,还真觉得自己逍遥自得的。爸爸不管出版后,赠阅的书少了,但是他用自己的稿费买过许多书。那时候我看了沈雁冰的全集,24 还有《红旗飘飘》、《星火燎原》一类的书。

  10 月份前后,我们原先一起出去的人第二次出去串联。我们先去了杭州,住在浙江省委宣传部长的家里,他家的小孩也都出去了,家里空空的。我们在他家住了两天后,他们就把我们弄到云溪去了。我前阵子也去云溪看过,不一样了。当时就是一片林山,有一个部队的生产队在那里,种茶叶什么的。那里还有半个山洞,我们住在里面,帮他们写写毛主席语录,然后在山里玩。在那里住了一个礼拜,他们又把我们弄到乔司农场里,那是一个劳改农场。劳改犯都被转移到金华去了,整个劳改农场是空的,除了留守的几个人之外,还有几条野狗。我们去种蚕豆,二毛八分钱买了一捆甘蔗。我记得很清楚,天天在那儿啃甘蔗,晃晃,种种蚕豆,看看野狗。留守人员就把狗吊起来打死,烧狗肉吃,我们没吃狗肉。吃饭是一分钱一碗菜。这样过了一个月。一个月后,有一天他们突然讲:你们可以回去了。就有车子来把我们拉回杭州,送上火车,回上海了。这件事非常蹊跷,挺奇怪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41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22:32:21 | 只看该作者
(四)康平路事件

  “我爸爸和上海市委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决裂的?到底是谁先不要谁的?这个选队到底是怎么站的?其实是上海市委把我们给扔出去了。”

  问:从北京回来后的情况呢? 1966 年9 月,上海市红卫兵总部就成立了吧?

  答:九月初,从北京回到上海,我应该已经是中学毕业了,我是六六年的毕业生。当时上海已经开始乱了,很多北京的学生来闹。延安西路33 号门口,人山人海的。

  有一天,华东局书记魏文伯的儿子魏○突然来找我,对我说:“张维维,我们要成立上海市红卫兵总部,我在学校里看来看去,你们这个红旗连是最纯的。最符合我们要求,所以,要你们来参加。”

  魏○○与我在东庙二村小学时是同班同学,后来也上了复旦附中。在学校里我们碰到都不太讲话的。他突然来找我,把我吓了一跳。 他说上海要成立红卫兵组织,叫我去,我就跟他一起去了,到了人民大道200 号的那个大楼里面。23

  上海市红卫兵筹备组的人大多数是南洋模范中学的一批干部子弟,有上海市警备区司令廖政国的儿子廖○、华东局书记韩哲一的儿子韩○○、魏文伯的儿子魏○○,主要是他们这几个。然后他们找了复旦附中、上海中学、交大附中、松江二中等学校的学生一起参加。

  大家也住得比较集中,都是住在康平路265 弄和康平路100 弄的一些干部子弟。复旦附中的人想捧我去做“上海市红卫兵总部”的政委,因为我是党员。但这些人中想做政委的人多着呢,我可不要当政委,我只是去看看热闹而已。

  上海警备区很支持这个红卫兵的筹备,还给了几辆摩托车呢。最拉风的一次是去莘庄。莘庄成立红卫兵总部,我坐在摩托车的兜里,那是我唯一一次坐摩托车,开到那里去参加大会。平时吃饭都有食堂,警备区的警卫人员帮你盛饭盛菜的。

  张○○也参加了,还在红卫兵总部里担任了个什么职务。接着社会上就打起来了,破四旧、剪裤腿等事。公安局给了张○○一个名单,让他带人去抄家,我也跟他一起去了。所以,我是奉命去抄过家的。名单上的人家都是在花园洋房里的,公安局让我们去查是不是有枪有电台。所以,到这些人家翻箱倒柜、砸墙翻瓦的,这我真是做过的,不过也就那么一次,是公安局叫我们去的。我们怎么知道破四旧是破什么,倒是真在一家人家的镜框后找到了国民党的委任状。

  还有一天晚上,一群红卫兵从外面拉进来一个人,在楼下打人,我就跑到楼下去看。只听说那人是流氓,有人在打他。那天晚上我回到家里,也可能是第二天一早,我爸就从北京打电话来了,问:“你们在上海打人了?”已经有人去告状了,说我在上海打人。我说“没有啊,他们打人我看到了,我自己怎么会打人呢?”“你给我退出来!”他很严厉地说。我意识到事情蛮严重的,第二天一早,我就告诉他们我要退出来了。

  可能就是我退出来的当天晚上,市委书记梁国斌的女儿梁○○也在那儿,她是南洋模范中学的。她跟我一起回家的,我们家住得很近。晚上,梁○○来说我爸要找你,我就跟着她去见梁国斌。他问:“你爸爸怎么和你说的,你为什么不参加红卫兵了?”我说他们说我打人了,我没打人,所以爸爸叫我退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41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9 20:12:16 | 只看该作者
烛光 发表于 2015-9-19 11:01
乡城兄弟曾在荷花的楼里表示,非常喜欢芦苇的风格,给了我心灵深处及大的震撼!因为我就认为,我就是在大地 ...

    老兄啊,我马上出发去内蒙,和我们县的知青去看秋天的胡杨林,实在没办法接受您的邀请,来日方长,会有机会的。
     咱们都是普通人,用路遥的话说:平凡的人。只是,咱们走在这并不平凡的人生之路上,活在这并不平凡的世界上。
     我认为:更多没有表达自己意见的同学,并非不明白,只是没有表达,他们甚至比表达了意见的同学更明白。我的意思是:咱们可能不如他们明白。
     另外,老兄啊,当您看见黄河壶口的时候,可能更多注意的是水,您可注意过河水两侧的岩石?中国的很多成语,在那里都可以看见:水滴石穿;柔能克刚;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等等吧。这些岩石,面对滚滚黄河,默默无语,用自身累累伤痕诉说昨天的故事,同时,告诉人们一个真理: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66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495
27#
发表于 2015-9-19 11:01:59 | 只看该作者
乡城兄弟曾在荷花的楼里表示,非常喜欢芦苇的风格,给了我心灵深处及大的震撼!因为我就认为,我就是在大地上艰难生存着的芦苇。
我非常的,毫无保留的赞同你对孔孟之道观点和平论!我非常的欣赏你的这种仗义直言的风格,和那种毫爽的气质还有你对事不对人的风度。
我希望你是水浒里面的武松,不希望你是想怎来就怎么来的李逵!
九月的知青角来吗?来吧!一块坐坐。酒过三浔,山侃知青,再嚎上几嗓子知青老歌,放飞那只有知青才具备的情妄。你的提示我注意到了,认真的读了他的文章,他那气势如潮的文笔确实很棒,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对读者有震动之感,并且具备相当的文学功底,我也写这方面的文章,㝍景物与他有很多相似之处,唯一不同的就是我刻画景物是来衬托人的感情。例如我写黄河壶口瀑布,那狂奔的河水疯狂的撞击着两岸的岩石,冲撞起数丈高的庞大水山,冲向空中,碰撞出水雾,形成道道彩虹,后面我会紧跟一句,让我澎湃的灵魂之中闪烁着充满美丽无限的遐想。好了,不多说了,永远的知青明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41
2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23:22:27 | 只看该作者
 问:你当时是不是觉得你爸爸是个大人物呢?

  答:我从不往这里想的。我爸爸就是一个工作人员,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但身份就是工作人员。我一点都没有觉得他是个大人物。爸爸就是爸爸,我从来都不觉得他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6

主题

1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1241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23:21:25 | 只看该作者
问:那你这次见到毛主席了么?

  答:我十四岁时在上海见到毛主席时,没有握到手,特别遗憾。

  那时候,我又觉得靠我爸去见毛主席不好。我一直想最好我自己能成为一个劳动模范,被毛主席接见,那才最好。我是一直希望能有这么一天。所以,毛主席接见红卫兵,我就很期待能上天安门城楼,和他握到手。但我爸那么说,我也很无奈。我知道我爸是肯定不会带我上去的,我也不敢有什么希望,我知道靠我爸是不可能的。我也可以和其它人一起到广场上去,那就肯定握不到手了。

  到了8 月31 日,我还是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时谢富治是北京市委书记,有人向他汇报,说张春桥的女儿从上海来了,他去问我父亲,是否是真的。我爸说:“对,她来了,已经找到我了。” 谢富治就把我接到他那儿,在他家里吃饭,他还说:“今天因为你来,还特地加个菜。”他家孩子也不在,他女儿在哈军工读书。他当时要我写个发言稿,因为毛主席要第二次接见红卫兵了,他让我代表上海的红卫兵去发言。我觉得我是没有资格当这个代表的,我是不能发言的,这点我自己还是挺能把握的。他说没关系,我说我绝对不可以。他说那好吧,我就带你上天安门吧。他带我上去了,这样就和毛主席握到手了。

  那真是太兴奋了,太幸福了。好多人围着他,都要抢着和他握手,根本没有时间多说什么,但我还是告诉了毛主席我是上海来的。

  那个时候,就觉得他是个伟人,那么高大,手也那么大,那么温暖,就是那种感觉,兴奋、幸福。在城楼上与毛主席握手时,我爸也在那儿,他也看到我了。我也看到了刘少奇、邓小平、陶铸。

  见到毛主席了,握了手了,爸爸反正也没时间管我,我就准备回上海了。那时候坐火车已经不要票了,但是火车特别拥挤,我几乎是站着回上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2 17:43 , Processed in 0.230013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