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草原的雨 于 2016-10-15 09:57 编辑
华东六市游记 七 木渎·虹饮山房
9月12日,上午,离开严家花园,导游带我们参观虹饮山房。 虹饮山房,位于严家花园东200米处,是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因为门对香溪,背靠灵岩,“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茗、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御道,返回灵岩山行宫。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 纪晓岚、和珅、刘墉等大臣也都曾数次下榻于此,其中,擅长书法的刘墉还曾向虹饮山房的主人及其街坊邻居馈赠过墨宝,留下了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虹饮山房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二座明代园林联袂而成,中路为门厅、花厅和古戏台,建筑体量宏大宽敞,既有江南文人园林的秀气,又兼北方皇家园林之大气,于大开大合之间,尽显宦家之气度,幽人之韵致,别出于苏州园林一贯之精致传统,为南北园林不同文化风格巧妙融合于一体之典范。 虹饮山房建筑恢宏大气,传说脍炙人口,令中外游人迷醉,而园中圣旨馆珍藏的二十道清代皇帝圣旨真迹、科举馆珍藏的乡试、会试、殿试试卷和作弊“夹带”,更令我们大开眼界,兴致盎然。 木渎圣旨珍藏馆里陈列着清代十位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的二十道圣旨。细观圣旨,字迹圆润飘逸,行文遣词洗练,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学术研究价值。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培养人才,选拔官吏的一项根本制度,从隋至清的1300余年里,中国历代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都与这一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木渎科举制度馆珍藏有清代科考的各类“执照”、“试题”、“考卷”、“夹带”真迹,弥足珍贵。据说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亦渊源于中国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大文化奇观。
草原的雨 2016年9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