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棋中王 于 2016-1-15 14:59 编辑
医保“一国两制”当休矣(今日谈)
楼继伟关于“研究实行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遭到社会舆论炮轰之后,人们开始怀疑是否经济出了问题,难以支撑时下的医保制度?以至于让“钱管家”跳出来,“妄议”所谓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 虽说伴随着几十年的改革大潮,医改也一直在改革的路上,但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看病难、看病贵,与百姓形影不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更让那些罹患大病重病的家庭愁云密布。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享受完全公费的“干诊特权医疗”。时任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室参事的任玉岭,2007年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曾披露其有过在广西北海当市长的经历。“那时候我要是有病了,到医院,院长已经等在那儿了,主任、护士都来了,用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药,走的时候,不知道花了多少钱。我得病就没有花钱这种感觉,只有感到温暖,可是老百姓呢,遇到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这是真实的写照。恐怕许多够级别的“干诊特权医疗”都会享受这样的待遇。正如任玉岭当年在两会期间发言,“国家投入的卫生总费用只为20%的人提供卫生服务,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的80%仅为850万以党政干部所享受。全国有40万名干部长期占据干部病房。”暴露出医保的“一国两制”,导致了“中国目前的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所以,心系百姓疾苦的任玉岭,早在2007年就提过建议,“希望所有享受公费医疗或者医保的人都支付20%的医疗费总价款”,当然还包括建议取消“特权待遇终身制”。将近10年的光景,这项改革的非“顶层设计”毫无建树,成为纸上谈兵,丝毫未能撼动“关键少数”“特权医疗”的根基,医保“一国两制”固若金汤。 如今,咱们的“钱管家”倒是拿出了“顶层设计”,却罔顾继续拉大的医保“一国两制”不公平现象,不去对“干诊特权医疗”制度所带来的医保资金入不敷出弊端,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反倒把手伸进退休人员口袋里掏钱,变本加厉地扩大医保“一国两制”差距。难怪“楼氏医保改革”设计不得人心,招致反对呼声一片。应该说,医疗保险一体化是国人的重大关切,取消“关键少数”们的“干诊特权医疗”制度,更是民众强烈的愿望和呼声。可悲的是,即便任玉岭委员建言献策,将人民的意愿带到了两会上,却被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更甭说被采纳了。可见,要触动“关键少数”切身利益的谏言,势必要被“关键少数”置之不理。要想取消医保的“一国两制”,谈何容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改革也一步步进入了深水区,谁将操刀革除医保“干诊特权医疗”制度顽疾,终结中国医保的“一国两制”政策,人们将拭目以待。 (原创于2016年1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