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故事新编之《获救之兔》
编纂:我的第二故乡(曹振声)
一个大雨瓢泼的傍晚,山洪暴发,洪水填满了沟壑,冲毁了山路,冲进了村庄…… 受命治水的大禹不顾一天的劳累,顶风冒雨爬上山坡勘察水情。他看见半山腰的一个村庄被大水淤漫,大树折腰,房屋倒塌,逃不及的大人孩子,还有猪牛一类的生灵,统统被淹没在滔滔的洪水中,真是惨不忍睹! 突然,他发现在对面一栋木屋的房顶上,有一只浑身发抖的白兔。那白兔也正看着大禹,那眼神像是绝望,像是求救…… 大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这只白兔,是大禹在这个山村看到的唯一生灵呀!可是,怎么才能救它呢?在大禹眼前,天昏地暗,水雾昭昭,洪流滚滚,摧枯拉朽,卷树裹石!何况,那栋木屋已经倾斜,白兔命在旦夕! 大禹急中生智,用尽全身力气拔出一棵大树,横在山谷,当成了独木桥。他小心翼翼地走过木桥,涉水靠近木屋,救下了那只白兔。大禹哪里知道,他救下的是这个世上最后一只怀了身孕的长毛白兔呀! 大禹抱着白兔回到自己营帐的时候,已是半夜了。 风停了,雨住了,月亮时隐时现地泼洒着它那皎洁的光。白兔静静地趴在大禹怀中,仰着脸儿,微张着嘴儿,两眼泪汪汪的,充满了感激之情。 “去吧。”大禹轻轻地把白兔放在地上,推门进了营帐。 大禹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然是每天勘探地形水情;检查军卒民夫施工,还要与雷电风雨周旋,与四海龙王较量!饿了,摘把野果子充饥;渴了,喝口河里的泥水,回到营帐后,常常是体力难支,倒在冰冷潮湿的板床上就睡。 救下白兔的第二个夜晚,大禹回到营帐,疲倦的身子一下子倒在了床上,怎么?这被褥不凉了,也不潮湿了?还干松松、暖和和的。大禹躺在干燥松软的被窝里,很快进入了梦乡。 一天、两天……两三个月过去了,竟然是天天如此! 开始大禹以为是太阳光射进了营帐,没往深处想;后来就是阴雨天被褥也是干爽爽的,他觉得奇怪,要看个究竟。 这天中午刚过,大禹跑回了自己的营帐,掀开被子一看,吓了一大跳!被子下,褥子上,满满地趴了一床的白兔!一只大些的,其余八九只都是出生还不足两个月的小白兔! 那只大白兔见他到来,羞涩的脸一下子红了,仰起头,张开嘴,似乎要说什么。大禹认出来了,这正是他救出的那只长毛兔。他坐在床边,深情地看看这只,摸摸那只,晶莹的泪花挂在脸上…… 原来,获救的白兔被大禹放生后,它并没有走,而是在大禹的营帐附近住了下来。大禹每天早出晚归、吃冷饭、睡凉床、治水患、为百姓谋福祉的壮举深深地震撼着白兔的心。为了感谢这位大英雄的救命之恩,白兔力所能及地以身暖被,好让他住得更舒服一点;有一次暴雨倾斜着打进营帐,淋湿了被褥,白兔就用自己身上的绒毛吸被褥上的水,吸满了,跑到帐外晒太阳,晒干后再回去吸,反复了好几次,才让大禹用上了干爽的被褥;后来,白兔生了娃儿,它就一边照顾娃儿,一边给大禹暖被;再后来,娃儿们出窝了,它又带着娃儿们一起给大禹暖被。 “妈妈,您是不是看他太可怜了?才让我们给他暖被呀?”一天,大儿子不解地问白兔。 “你们哪里知道?”白兔说着,给娃儿们讲起了两个多月前遇险被大禹搭救的往事,讲完了,语重心长地对娃儿们说:“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不仅是救了我的命,救了你们的命,还救了咱长毛白兔一族呢!” “是呀!”白兔娃儿们纷纷称赞着母亲。 “可是,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呢?”白兔接着说,“我们这么弱小,和他又不是同类,总不能叼些青草给他吃吧?”白兔轻声细语地向娃儿们述说着,“我被救的第二天,看见他盖的被褥又潮又凉,就想到了为他暖被,你们说,该不该呀!” “应该!应该!”白兔娃儿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以后,白兔就带着它的娃儿们,跟随着大禹,以它们独特的方式,默默地陪伴和照料着他。 大禹用石牛镇住了水妖,征服了雷电风雨,招降了四海龙王,依山形地势疏导了水流,终于制服了洪水。 舜帝驾崩后,大禹继位。天下太平,生机勃发。 大禹死后,人们为他修了陵墓。 白兔心甘情愿地为大禹守陵,每天清除杂草,严防老鼠、蚯蚓等害虫掘土掏洞,侵扰圣体。传了一代又一代。 今天,人们到大禹陵凭吊这位治水英雄时,还时常看见长毛白兔在他的陵前默默徘徊,忧伤长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