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熟悉成语故事 理解成语典故 【转帖】

[复制链接]

842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67
71#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0:50:43 | 只看该作者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67
7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0:51:21 | 只看该作者
                         20.八面威风的故事

    出处:元·郑德辉《三战吕布》
    托赖着真天于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释又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的样子。故事元朝末年,封建朝廷愈加腐败,各地农民纷纷举起义旗:反抗元朝的统治。这时朱元璋已经领兵攻下安徽和阳,准备继续南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67
7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0:52:10 | 只看该作者
在过年那天,他与大将徐达,同乘一条小船,从长江北岸渡过长江。
    船主是一对老夫妻,船夫知道船上坐着的是大名鼎鼎的朱元璋,便高声喊着号子向他庆贺说:“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成风。”朱元璋明白这是祝贺帝王的话,心里非常高兴,便和徐达轻轻地踢着脚,互相表达庆贺之意。后来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了明朝,他成为历史上闻名的皇帝明大祖。明太祖找到当年的船夫,给了他封赏,又将他那只小船涂上朱红颜色,表示有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67
74#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0:52:50 | 只看该作者
                        21.百发百中的故事
    解释:
    每次都能命中目标,形容射箭或射击非常闪。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落空。
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将,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左传》和《史记》都载有他的一些故事。
    有一次,晋厉公攻伐郑国。楚共王出兵援郑,和晋军相遇于鄢陵(即所谓的“鄢陵之战”。鄢陵,今属河南省)。战斗中,晋将魏錡射伤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恨之入骨,就约养由基两枝箭,要他代为报仇。结果,养由基只用了一枝箭就把魏錡射死,而把另一支箭还给楚共王复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67
7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0:53:45 | 只看该作者
在楚共王时,还有一个善射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靶红心。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不多了。”潘党不服,当即选定杨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顺序射去。养由基连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号叶心,第二箭中二号叶心,第三箭中四号叶心,非常准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67
7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0:54:24 | 只看该作者
《史记》说:“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
    形容射箭技术的高明,因此叫做“百发百中”,也称“百步穿杨”。王琚的《射经》说:“其的(箭靶)始于一丈,百发百中,寸而加之(一寸一寸地增加距离),至于百步,亦百发百中,乃为术成。”
   “百发百中”这句成语,今天常用来形容神枪手的射击技术,还可以用来比喻料事必中和谋事必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67
77#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0:55:08 | 只看该作者
                        22.背水一战的故事

    解释:
    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形容不留后路,决一死战。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67
7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0:56:02 | 只看该作者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67
79#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0:56:42 | 只看该作者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2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67
8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21:41:37 | 只看该作者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1 06:23 , Processed in 0.189011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