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2582|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适:我的母亲 散文 下

[复制链接]

1600

主题

625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25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17:3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胡适:我的母亲  散文   下   

.赏析:

  《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中的《四十自述》。作者写的是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字里行间突现了母亲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严格的教育。
  选文一开始即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母亲不准作者和其他孩子一块儿玩,一方面是基于作者身体弱,另一方面是担心作者和这些“野蛮”的孩子一起会学“坏”,母亲对作者的爱已可见一斑。更让人感动的是,作者害了眼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当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竟真用舌头舔作者的眼,母爱何其伟大!
  母亲是慈母,母亲更是严师,她时时关注着作者的学习、生活,教育作者成长。“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母亲对作者的教育是那样的细致,小错误也要说得一清二楚,更不用说犯较大的错误了。“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对于学习,母亲“要我用功读书”,催“我”早起上早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书。才回家吃早饭”,母亲是严师。
  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母亲不仅有言教,同时还以自己做人处事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教育着作者。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一生受了许多生活的痛苦。除夕时,不仅要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发压岁钱等等,最为烦难的是还要打发大哥因吸鸦片、赌博而招致的一大群债主。因为是新年,母亲“从不骂他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大嫂、二嫂生气摆脸色,打骂孩子出气,母亲只装没听见。母亲一味的“忍”和“让”,“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母亲的宽容隐忍,仁慈温和的性格,深深地感染着、影响着、教育着作者。
  母亲也“很有刚气”的一面,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当五叔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母亲“家中有事总让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时”,母亲“气得大哭”“当面质问”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母亲的“刚气”给作者上了难忘的一课。
  母亲对作者的爱和言传身教的严格教育给了作者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文中宇里行间所体现出的母亲对作者的深切关爱和严格教育,彰显了母亲的伟大。

    【胡适】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幼时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9岁起熟读多种中国古典小说。1904年赴上海,入梅溪学堂、澄衷学堂、中国公学等校。1910年赴美国留学,1914年在康奈尔大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读哲学,师从杜威,深受影响。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文学改良要从“八事”入手,首次猛烈抨击封建文学,是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首篇正式宣言,为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引起很大反响。嗣后又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一系列论文,把白话文学提到“中国文学之正宗”的地位,这是文学观念一个大变革。他提出文学革命要创造一种“活的文学”,即“国语的文学”。这对于开展文学革命和创建新文学,起了重要的倡导和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他还发表《论短篇小说》、《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谈新诗》等有关创作的理论文字,率先发表白话文学的创作。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写成了一种解放了的新诗体,另外,他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他还写了许多自然畅达的传记作品和杂文,翻译了都德、莫泊桑、易卜生等的一些世界名作,以供创作新文学的借鉴。在学术上,他曾致力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和章回小说的考证工作,其中所著的《红楼梦考证》,否定了索隐派的旧红学,开创了《红楼梦》研究的新红学派。在治学方法上,他提出的“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在学术界深有影响。所有这些,使胡适成为“五四”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但他又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鼓吹实验主义和改良主义。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提倡“好人政府”。1928年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月刊。1932年主办《独立评论》后,政治上依附了国民党当局。1938年出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驻美国大使。1942年交卸大使之职,仍在美国从事研究和讲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4月旅居英国。在30、40年代,胡适还从事中国思想史的学术研究工作。1958年任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晚年主要致力于《水经注》的研究,后病逝于台湾。胡适一生著述宏富,除前面列举的外,还有《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白话文学史》、《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劄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书评序跋集》,以及《胡适文存》、《胡适作品集》等。译有《短篇小说集》二集、易卜生剧本《娜拉》(与罗家伦合译)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38
沙发
发表于 2016-5-17 07:29:19 | 只看该作者
【母亲对作者的爱和言传身教的严格教育给了作者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文中宇里行间所体现出的母亲对作者的深切关爱和严格教育,彰显了母亲的伟大。】散文写的真好!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0

主题

625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25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08:31:09 | 只看该作者
拥抱快乐 发表于 2016-5-17 07:29
【母亲对作者的爱和言传身教的严格教育给了作者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个月)就离开她了 ...

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38
地板
发表于 2016-5-17 12:52:56 | 只看该作者
罗帆 发表于 2016-5-17 08:31
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

说得非常好!慈母的言传身教,给晚辈做出了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0

主题

625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250
5#
 楼主| 发表于 2016-5-17 13:09:36 | 只看该作者
拥抱快乐 发表于 2016-5-17 12:52
说得非常好!慈母的言传身教,给晚辈做出了榜样。

慈母的言传身教,给晚辈做出了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38
6#
发表于 2016-5-19 06:54:39 | 只看该作者
罗帆 发表于 2016-5-17 13:09
慈母的言传身教,给晚辈做出了榜样。

的确是这样的。父母要给子女做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0

主题

625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250
7#
 楼主| 发表于 2016-5-19 08:49:16 | 只看该作者
拥抱快乐 发表于 2016-5-19 06:54
的确是这样的。父母要给子女做榜样!

胡适是学人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38
8#
发表于 2016-5-20 11:45:50 | 只看该作者
罗帆 发表于 2016-5-19 08:49
胡适是学人楷模!

论坛有您真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00

主题

6253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250
9#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15:10:36 | 只看该作者

一代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1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9138
10#
发表于 2016-5-21 11:53:01 | 只看该作者

母亲对作者的爱和言传身教的严格教育给了作者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文中宇里行间所体现出的母亲对作者的深切关爱和严格教育,彰显了母亲的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0 16:00 , Processed in 0.179010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