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21-7-17 07:07:27
|
只看该作者
溪水回归了,我松了一口气,闲情逸致来了,抬起头向大树望去。这棵树,树干粗粗的,我好奇地丢下锄头,将大树抱在怀中,除了姆指外,其他四指刚刚交叉。高高的树冠上枝繁叶茂,片片叶子如翡翠,更让我好奇的是,翡翠间掛满了犹如鸡蛋大小的绿色果实,我瞭望着,心里嘀咕着:
“这是什么树呢?不像桃树,也不像梨树,更不是杏树了。”因为这几种果树我是认识的。
忽地,想起在田间地头干活时,社员们曾对桃子、杏子和李子的议论:“桃吃饱杏伤人,李子波(陕北称树为波)底哈(下)抬死人。”意思是桃子可以像吃饭一样往饱里吃,桃养人,杏不可多吃,吃多了对身体有伤害,李子吃多了的话,可不得了,那是会死人的。这是警句:告诫人们在李子树下不可贪嘴。
在菜园的周围还有其他的果树,如桃树、杏树,可是当这些树结的果子还没成熟,村里的娃娃们便开始偷吃了。黄队长让我和孙老汉看着点果树,可我们哪能看的住啊,别说娃娃们偷吃了,就是村里的成年人,从菜园路过,顺手摘个青杏,涩桃,往嘴里一扔,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也不好意思说什么。所以这些果树开的花漂亮,果实收获所剩无几。
“难道这是李子树?果子挂的那么多,也没人来偷摘,要真是李子树,有那样的警句,谁还偷摘它呢。”我就这样推理,认定它可能是李子树。
忽地,又想起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导:“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我长这么大不记得吃过李子,即便是李子,吃一个也死不了人。这时的我,也不在乎毛主席他老人家教导的旨意是什么了,踮起脚尖往上一窜,摘下一个,在衣服上蹭了蹭,张嘴就咬下去。
哎呀,不咬不知道,这一咬啊,那个苦,那个涩,里面硬硬的核,因为没有防备狠狠地把牙硌了一番,我疑惑难解:“李子是这般的滋味吗?要不是李子又会是什么玩艺儿呢?”
我举着它,快速向孙老汉跑去,边跑边喊:“老汉儿!老汉儿!你看这是什么果子呀,又苦又涩难吃死了!”
我一边说,一边用手掌当扇子,扇我嘴中没有散发出去的苦涩味儿。老汉接过去一看,哈哈大笑起来。“别笑啦?这到底是啥果子呀?”我说。
他笑的更欢了,把手中的锄头往地下一杵,一只手扶着锄,一只手像母鸡哆米似的点着我说:“你呀,你,你个憨憨!憨憨!你果真是个憨憨女子!”
“我怎么憨啦?”“那明明是核桃吗?你就不知道?你们北京人就没吃过核桃?”
“我吃过核桃啊,北京商店里有卖的,不是这样的,是黄色的。”
“黄色的是脱了皮的熟核桃,你手里的是长在树上的生核桃,你呀,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爬?”
我一下子被老汉说的脸红了,憨憨地说:“我没见过核桃树,更没见过长在树上的生核桃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