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查看: 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三届下放知青 单人单车闯独库 二

[复制链接]

132

主题

202

帖子

82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乌兰萨德克絲路驿站在大山沟里,夜晚很冷,盖的被子厚,很暖和。重装高强度骑车一天,太累了,睡的很香。凌晨翻身时,左腿剧痛把我痛醒了,我揉搓好一会才好些。看看手机,5点半了,天还没亮,小哲睡的很沉。我躺在床上想,昨晚小哲讲,今天(6月17日)骑行到乔尔玛,57公里,要爬坡35公里,爬升1300米,显然,难度比昨天小多了。但我左腿这么痛,再要带四十斤驮包骑行,肯定骑不了。我决定,如果驿站能把驮包传运到乔尔玛驿站,我就坚持骑去,如果解决不了驮包,就地休息两天,左腿好些了,再坚持骑下去,如果没好,只好搭车回到独山子,放弃骑独库公路,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六点多,小哲醒了,我抓紧起床,先用红花油把双腿揉搓一遍,重点是左腿。洗漱后,去找小杨老板。
小杨四十来岁,偏胖,精明能干,热情周到。她正忙着为骑友们布置早餐。我把来意一讲,她说,驿站还没开展托送驮包业务,但可以把乔尔玛驿站老板联系电话给我,让我直接与他联系,看看他可有办法把驮包运去。我联系上乔尔玛驿站老板,他一口答应,让我把驮包放在小杨这里,他来想办法把驮包运去。我一听,很高兴,抓紧回房间收拾驮包。随身带上气简和雨衣外,考虑到天冷,又带了件抓绒上衣,穿了两件骑行裤,应该可以了。三个驮包,交给小杨,我和小哲到饭厅吃早饭。今早有五十多人就餐,其中有新疆飞鹰单车俱乐部,组织的台湾骑行队三十多人在此就餐。就餐后,开始出发前的准备。这时,我发现飞鹰单车俱乐部的领队,正指挥往保障车上装行李箱,他们有三辆保障车,而且他们今睌也住乔尔玛。我找到骑行队领队求助,请他把我的驮包带到乔尔玛去。领队人很好,不仅一口答应,还说你年龄大了,本来带驮包要收费的,这驮包免费带。我坚持付款,他坚决不收,只好再三致谢。这是我与领队合影。
解决了驮包问题,坚持骑下去的信心倍增。上午8点半,我和小哲推车出发。出门就开始爬坡,这个坡有35公里,要爬升1300米,强度也不小。左腿又酸又痛,以酸为主,酸中带痛。根椐“酸加痛减麻停”原则,应该可以骑车的。关键是,没有驮包的骑车感觉真好。
今天路上风景和昨天差不多,按小哲说的,和川藏线上风景差不多,山上石头多植被少。路在两山夹一沟中,基本是顺河而行,但缓缓抬升。
飞鹰俱乐部组织的骑行队骑手,超过我和小哲。他(她)们骑的是公路车,轻装上阵,有后勤保障车跟着,很潇洒。
骑行半小时后,坡度忽然变陡,每蹬一圈都感到很吃力,左腿不争气,开始酸痛了。热了,脱下外套,只穿着骑行服,头上的汗,顺着额角往下淌。幸好,这段陡坡不长,仅三四公里而已。后来的路,仍然是缓上坡路。
连续骑行爬缓坡两小时后,来到观景点~天瀑云海,自驾游的游客,纷纷在此打卡。
离开观景台,爬过一个弯,“天瀑”景点就在眼前。雪融为水,水聚成瀑,清澈如练的瀑布,从高耸的天山山脉上倾泻而下,似银河自九天而落,瀑水飞流于空,溅落于谷,山风扬荡水雾,流转于沟壑山谷之间,形成梦幻多变的漫天云海。天路飞瀑,仙境流云,造就了独库公路奇特壮美、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观。话是这么说的,可能是天气原因,我只见天瀑,未见云海。
至此已爬坡骑行三小时了,左腿酸痛的很,不得已,我用小哲的云南白药气雾剂,在左腿膝盖下外侧处喷上几下,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有效果,感到酸痛好多了,至少可以坚持骑车了。
今天天气不错,多云,但海拔高有点冷。穿上带的衣服,继续爬坡。看着前方几个之字形大坡,奋力向前,一个小时后,来到路边观景台,我和小哲在此观景休息。观景台上风大,冷的很,很多游客都穿着羽绒服等厚衣服。
我身后这几个爬坡弯道,是刚刚骑上来的,还是有点意思的。骑友们,它们在等着你们骑车来爬呢。
已经中午十二点了,外面冷的很。我和小哲在观景台前面的旅客餐厅里的摊位上,各买一份鲜肉饺子,权当午餐,在里面避风处吃饭。吃饱了,还是骑车吧,因为骑车上坡就不冷了,冬天的滋味尝到了。漫漫长坡,埋头爬吧。
路上的小汽车多了起来,有时一辆接一辆,往返的车都有。由于路窄,仅能通行两辆小车,往往遇到冻土沉降地带,速度放慢了,结果后面的车一超车,前方又来车了,而再想靠右边让道,但右边的车一辆接一辆,插不进去,造成堵车,独库公路堵车都是这样形成的。我们也看到过,但很快就疏通了,因为路上交警巡查力度很大,每天都能遇见五六次巡查人员。不像网上传言的那样,经常堵车,而且一堵就是半天的。反正我从独库公路骑过来,没见过堵车一个多小时的,或许还没到旅游旺季。
不经意间,看到山上都有积雪了,这可都是终年不化的积雪。一个大弯拐过去,路边有个人工湖,湖边还有卖吃的,纪念品的摊位,很多游客停车休息游玩。
我和小哲在此休息一会后,继续爬坡,累了,就地在路边休息,看看风景。
越往上骑,山上积雪越多,最后,连路边也有积雪了,有的雪厚达两米,形成雪墙,这是独库公路的特色。
好不容易,骑到雪冠天山服务中心,很多自驾游的和摩旅游客,还有骑友都在那儿休息游玩。我把自行车停在路边,却被路对面的一条山沟吸引住。山沟里明显是条冰川,而进入山沟的路上,正在建一座建筑,似乎要把冰川圈在里面,或许,以后就不让进了。
目测一下,冰川下的冰舌离路边有两公里多,我决定徒步到冰川下。或许,这是离人类最近的冰川,再有几年,可能会消失了。沿着山沟碎石小路,也不管腿酸痛了,我气喘吁吁,渐渐的走进山沟,来到冰川下,走到冰舌边。这次零距离的接触冰川,平生第一次,我好激动,兴奋。我坐在冰川下的一块大石头上,久久不能平静。
从山顶到山下,直到我坐的地方。全是冰雪。巨大的冰川充满了山谷,周围是灰褐色的山与碎石,还有无尽的白色冰雪。旷野蛮荒空无一人,山谷中寂静的可怖,偶尔传来“咔嚓,咔嚓”冰的断裂声,更显的神秘和幽邃。我坐了有十几分钟,打卡,录像。当然,在冰川上也留下了我的脚印。
想到今天的坡还没爬到顶,依依不舍离开冰川,返回到公路边。联系上小哲,他已到防雪走廊了,他说他在那儿等着我。‌独库公路防雪走廊‌,是应对天山极端冰雪灾害的关键工程创新,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唯一的防雪走廊。我和小哲一起,穿过了这条2.4公里的防雪走廊。
穿过防雪走廊,又爬了一个之字形大弯,终于来到哈希勒根达坂隧道,这是全国海拔最高的公路隧道,海拔3390米拔。这个35公里的达坂(蒙语山口或山岭),从早上8点半出发,到下4点半爬到隧道口,连爬带玩用了了8个小时。
穿过隧道后,又是另一番景色,春意盎然。一路下坡的感觉真爽,看两侧的风景像被打翻的调色盘,草原、森林、雪山在眼前飞速切换,色彩浓烈得像是要溢出来,风景壮美。
海拔在下降,路边茂盛的草原,开满了各色小花。游客们纷纷下车,上山观花惹草。远方,大山中的云杉、草原、溪流,河谷,犹如来到童话中的世界。山下,显然已是夏季风光。我和小哲不断的停车,到路旁观景,直到下午6点,才到乔尔玛。我打电话联系上驿站老板,他是哈萨克族人,五十来岁,中等个头,身强体壮,就在路边等着我们。这时,又来了两位乌鲁木齐的骑友,我们商量一下,决定住四人蒙古包。
老板把我们4人带到驿站,其实在路边四百米处,那里有十多个蒙古包,每个里面有四张床,还比较干净,每人住宿费50元。我是第一次住蒙古包,很新鲜,很愿意体验一下。旁边的两个蒙古包里,住着来自安徽宿县的7名骑友,四男三女,年纪均在四、五十岁。
住下后即与飞鹰骑行队联系,并把驮包取了回来。我问驿站老板能否把我的驮包,传运到下一站那拉提去。他说他来想办法,应该能办到。回到蒙古包,首先是洗澡,洗衣服。刚洗好衣服,老板带来好消息,说有位先生愿意帮我把驮包带到那拉提去,并带我与这位先生见了面。他四十来岁,是个憨厚善良的好人,答应帮忙带驮包,只是担心,到那拉提驮包交给谁。老板说,就放在那拉提第一个停车场的服务中心,交给警察即可。我说要付点油费给他,他夫人说,帮忙带去收什么钱。先生也说,顺路带去,不能收钱。老板说,好人好心有好报,你帮老师傅的忙,做了件好事。我们彼此加了微信,并约好明天一早,把驮包送到小车子上。解决了驮包问题,我心情大好,乌鲁木齐的两位骑友,参观乔尔玛烈士陵园回来了,已经晚上八点半了,我们决定一起聚餐。乌鲁木齐的骑友,点了新疆名菜大盘鸡,还有两个蔬菜,我们饱餐一顿。席间,我们彼此作了自我介绍。想不到,乌鲁木齐两人中有一位,竟然姓甄。要知道,甄姓是个古老姓氏,也是个小众姓氏,真是有缘。一个是生在乌鲁木齐,今年71岁,一个远在安徽的我(石成是我的网名),今年虚岁75。
聚餐后,各自休息。今天共骑行57公里,爬坡35公里,爬升1300多米。今天感受到一天经四季的神奇经历,又徒步看了冰川,太奇妙了。由于没带驮包,感觉强度比昨天小多了,左腿虽然酸痛,但好多了。只要不带驮包,坚持骑下去,应该还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5-8-25 09:33 , Processed in 1.123202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