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是中华渊源流长印痕深远的民俗文化之一,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既蕴涵着淳朴的传统内容,也沉淀着深厚的人文根基,如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诠释着一个家族的荏苒光阴,也给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百代千秋,于这里可见家族渊源;一脉烟火,从此处可知谱序流传。”这正是祠堂文化所展现的。 位于正定古城燕赵南大街东侧的梁氏宗祠,又称梁梦龙祠堂,是正定梁氏家族供奉先祖进行祭祀活动的场所。祠堂始建于明代,梁氏家族当年在正定城内声誉无疑是响当当的,是明清时期正定的名门望族。官至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人称“梁阁老”。其曾孙梁清标与兄梁清宽,堂弟梁清远同列“九卿”时称“三梁”,可以说梁氏家族数代为官,“一堂荣五代”,官位显赫,盛极一时。祠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一座单檐,硬山五脊,青瓦盖顶式建筑,正面五间均置六抹方格隔扇门四扇,梁架为七檩前后单步廊。结构简洁明快,为明代晚期遗物。梁氏宗祠为研究梁氏家族在明、清历史上的社会地位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梁氏宗祠虽没能像成都武侯祠、淮安韩侯祀祠、湖南汨罗屈原祠那样名扬天下,但也是古城正定的一处历史遗迹,一处瑰宝,正定十处国宝单位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