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大乌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四节气”申遗与“梅表姐”和时节的约会(连载)

[复制链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61#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08:32:28 | 只看该作者

今年的冬天有点特别。空气中透着寒意,鱼缸里的金鱼 一改活泼好动的习性,动也不动的呆在那里,巴西龟也早就缩着脖子不吃不喝了。虽然阳光驱散了灰霾,冷风却像是渗入骨子里般的让我感到心都在颤抖。往年广州12月平均气溫在15℃,今年却到9℃了。(报纸说明年1月和2月气溫将继续降低,)这还是那个“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的羊城吗?
6月5号的“花事已了”开始误打误撞的写有关节气的文章。从芒种起经历了夏至、小暑、大暑、度过了立秋、处暑、白露、秋分、跨过了寒露、霜降、立冬、再走到小雪、大雪,半年多的时光就在敲键盘的手指缝下不经意的流逝了…… 终于,我迎来了今年阳历最后一个节气,说起来它却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 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12月21日~23日),太阳黄经达270° 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数九寒天从冬至开始。
“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这是我每个节气都必须要写进去的内容,介绍这二十四节气就一定少不了这七十二候。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的意思是: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溫热。古人们还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前几天先生的妹妹打来电话说起冬至家庭聚会吃饭的事情,告诉我已经订好了常去的那家酒楼。广东人向来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会聚在一起吃顿年饭。改革开放后,大家富裕了都奔小康了,很多家庭都不自己动手做饭,改去外面吃了,因此酒楼生意特别好,逢年过节不仅要事先预定,还得定时间选择是5:30还是7:30吃饭。(这酒楼吃饭也和足球比赛一样,分上半场和下半场了。)我看了看台历,今年冬至是22号(准确时间是12月22日7时38分)正好是星期天。双休日是我在父母家的日子,父母年纪大行动不便,他们怕给我们添麻烦不愿意出去吃饭,让我和先生去。可这大过节的,把两老扔在家有点于心不忍,纠结。
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清嘉录》中也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我父母对节日的概念很淡薄,除了春节之外,其它的节日就不重视了。印象中他们从来就没有过冬至节,倒是我先生的妈妈家在冬至这一天早上必定用鸡和水果点心供奉着,然后点燃红腊烛,烧香、烧纸钱、烧元宝的祭天祭祖,到了晚上则全家老少团聚吃饭庆贺,我自然也是入乡随俗了。
不记得自己家乡对冬至有甚么讲究?好像有冬至吃年糕一说?呵呵,你还别说,我真的没有记错。刚刚查了资料:“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看的我都流口水了,不知道现在杭州的乡亲们冬至还这样吃年糕吗?)
由于冬至和春分、秋分、夏至这四个节气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所以说起冬至,我首先就会想到“冬至夜”是一年中最漫长的一个黑夜(这个印象再深刻不过了)。另外我还会想起小时候就听说过的一句老话:“晴冬至,烂年边”(好像还蛮准的),现在有关这天文气象的介绍比我记忆中的要详细多了。你看啊,民间有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来的早晚:“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也有以天气的好坏来预测往后的天气:“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真复杂,有点绕口令似的,不好记。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62#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08:33:1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更不好记的呢。《史记·律出》云:“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易经》上也有“冬至阳生”之说。冬至冬至,这冬天的到来,世间不得不面对万物凋零、肃杀萧条的现实。但即便这样,先人们也並没有感到消极或者绝望。全年季候中,冬至因为具备“阳气始至”这个特殊特点,因此有“阳气始生”一说,也因此被认为是万物开始萌动的日子。唐代诗人杜甫就曾用“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名句,来 描述冬至这个节气,他的诗全文是这样写的: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異,教儿且覆掌中杯。
据资料介绍这首诗是诗人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在夔州写的。那时杜甫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異乡,但云物不 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我特别喜欢这首诗的前两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天时人事,每天都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在这里,天时指的是一年中的时令时节,人事指的是人世间要遇到的各种事情。“冬至阳生春又来”指的是季节变化时间不等人。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也是这样?时间难道不是意味着生命的价值吗?
走过了多少个春夏秋冬,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我早已明白了人生是一张没有回程的车票,心亦变得很坦然。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好好珍惜这个材料,充分利用这个材料,让生命之火燃烧的更旺更久。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靜美……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个年头,愿意消耗生命挤出时间来看我文章跟我帖的人或是因为在乎我,或是因为关注我,或是因为路过,或是因为礼貌,或是因为......无论甚么原因,都是我人生旅途中在这里随心而写的见证人,你们是我生活中获得快乐的源泉,我喜欢你们,珍惜你们,谢谢你们!
最后例牌的附上我喜欢的几首与冬至有关的诗和词。尤其是第一首《七律·冬云》是已故领袖毛泽东为庆祝自己七十岁生日作的词。非常巧合,它和搜狗壁纸提供的冬至图画的意境十分相衬,也很接地气,我特别的欣赏,相信大家也都是耳熟能详的。那么,就让我们来重溫一下吧。
   《七律·冬云》 毛泽东
雪压冬云白絮飞, 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 冻死苍蝇未足奇。
以下的古代诗词就悉看尊便了: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 ·朱淑真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满江红·冬至》 宋·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
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
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
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昼永,使眠熟。
门外事,何时足。
且团奕同社,笑歌相属。
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
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63#
 楼主| 发表于 2017-5-26 08:34:09 | 只看该作者


                         (待续26/5)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64#
 楼主| 发表于 2017-6-1 20:46:53 | 只看该作者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65#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8:22:42 | 只看该作者
         

                            《小寒》· 健民杭州知青)
天仪再始,桃符换看。斗指为癸,岁律新更。
劲风朝烈,晓寒料峭。冷在三九,滴水成冰。
花信风始,梅香过溪。茶花朵艳,水仙姿英。
腊八煮粥,腊祭百神。赤豆打鬼,灾祛祥迎。
心无妄想,口绝闲言。目不斜视,耳不他听。
时时内观,刻刻返照。自心而静,自神而清。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66#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8:23:35 | 只看该作者

冬至过后,迎接新年倒数的声音告诉我们,2013年这一页历史翻过去了,头版头条的元旦贺词告诉我们,2014年来到了。可是接踵而来的节气却告诉我们,现在还是农历2013年。1月5日太阳到达黄径285°时为小寒。按顺序,小寒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腊月迎春中的一个节气。节气是不跟阳历走的,照农历计算,除了小寒之外,2013年还要等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过了才会迎来2014马年的春节。
时间慢慢的,却是毫不留情地逼近我们。 距春节还有一段日子,空气中已经充满了一种浓郁的过年气味,商家们圣诞元旦赚的盆满钵满还不曾喘息就直接杀入最红火赚钱的冲刺阶段了。街上多了不少提着大袋小包喜笑颜开的红男绿女;农民工开始积极准备返乡回家的年货了;准备探亲访友的人们也在忙着购买各种手信;旅行社里人头涌 涌门庭若市;这都是好事。糟糕的是父母家的保姆突然通知我大后天要提前返乡过年,这就有点不好了。才几号啊?走的也太早了吧?可你能不同意吗?现在的保姆就是你的上帝,得陪着小心的捧着她,宁愿得罪父母,也不能得罪她,还指望她过了年早点回来呢。唉!每年的一月二月都是我发愁的日子,也是我最无奈最忙碌的时刻。一想起马上有(呵呵,“马上有”这个词在这里用上了。)种种烦琐家务摆在面前,整整一个多月我和先生将被“围困”在父母那里,甚么地方也去不了,我的头脑就趋于紊乱,忽然一个字都写不下去了……
一个个节气就像走马灯一样络绎不绝的在我眼前晃动,晃的我智力虚弱,又不能不看它们。我站起来,舒展了一下坐的腰酸背痛的身体,给自己泡了一杯龙井茶醒醒脑,定定神,然后看清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时值农历十二月(腊月)上半月,它是一个反映溫度变化的节气。小寒的特点就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 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还不到最冷的时节,故名小寒。
按理说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开始寒冷,可我并没有感到一丝寒意。冬日的阳光带给我暖洋洋的陿意,今天这里的气溫最高在19℃呢,莫非接下去的气侯会应了谚语说的“小寒不寒寒大寒”?这小寒不冷,预示着大寒要冷?还有,这小寒天气晴暖,预兆明春天气寒冷?如果是这样,我宁愿“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了。嘿嘿,想这么多干嘛呢?这不是杞人忧天吗?这老天爷爱咋咋地,难道还 怕了它不成?这保姆想走就走吧,又不是没有经历过,难道这日子还不过了?再说一年到头难得和父母连续一起生活一个多月,是多少人羡慕的天伦之乐啊,真到了“树欲靜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哭还来不及呢。
哦,我缓过来了。好像有种感觉,似乎中间并没有隔断过甚么,文字也重新的拼凑起来了。这不,我很自然的接上了惯用的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再班门弄斧的解释一下啊,第一候的意思是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第二候的意思是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它们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中“雉鸲”的 “鸲”(读qú)为鸣叫的意思,这“雉”(读zhì) 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俗话说:“小寒大寒,滴水成冰”,“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由此可见小寒一过,很多地方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小寒时节,广州的传统是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今天在父母家,正好又是小寒,先生便驾轻熟就的做起糯米饭来,只不过把吃的时间挪到了中午。说实话,我不知道杭州小寒该吃甚么?父母也不在乎过不过节的,由于我和父母都特别喜欢吃糯米,这种糯米饭平日里先生也经常做给我们吃的,所以今天吃个糯米饭真算不上有甚么特别。要说特别的倒是搜狗壁纸给出小寒的两张图片。一张是一片如雪似冰的蓝色,朦朦胧胧的颇有抽象派味道,“小寒”两个大字旁跟着“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鸲”的三候, 很符合节气意境。另一张看起来像是一隻可爱的卡通小松鼠 (不会是狐狸吧?)在一株红梅树下滑冰?(还是玩雪?) 图片上跟着“小寒”文字的是“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看着挺眼熟,一时想不起缘自哪里?查找一番竟然是选自邓丽君演唱的歌曲《踏雪寻梅》的前两句歌词,这让我感到意外,却也无可厚非。总不能因为我这里天色晴朗见不到雪,也看不到腊梅就质疑搜狗壁纸的编辑用错了吧? 哈哈!回忆起来这首歌我也会唱:“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响叮铛,好花採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渡好时光……咦?为甚么是骑驴?这多煞风景啊,歌名叫“踏雪寻梅”自然是 骑马才好,特别是马年更应该骑马,这才接地气呢。
而我,依然喜欢用古诗来描述节气。我知道此时此刻正是“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的季节,用雪和梅花来比喻小寒很应景,遗憾的是搜狗壁纸的编辑怎么就没有选一两句古诗来作陪衬呢?比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耳熟能详的《梅花》怎么看都比那歌词更贴切吧?还有今天我文章的标题“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这两句选自诗人陆游的《微雨》中的诗也不错啊。虽然广州没有微雨,但我看中的是此诗为诗人在小寒时节所作,诗中大有“小寒”的意境。以我个人的喜好来说,这诗配在搜狗壁纸上绝对不会比“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逊色。(呵呵,自我感觉不要太好了。)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67#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8:24:33 | 只看该作者

说来汗颜,我看到过的有关小寒的古诗词并不多,喜欢的,懂欣赏的就更少。(今天只选择两首来应节气)相反有关梅花的诗词数不胜数,一直深得我喜欢。虽说今天是介绍小寒为主,梅花不宜喧宾夺主,但我还是偏爱她了。特别欣赏的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的和靖先生(林逋)那首轰动一时,流芳百世的咏梅诗。其中有两句非常精彩:“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他将梅花的姿容,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以致“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后来成为形容梅花的专用词了。林逋是宁波奉化黄贤村人,很多资料误以为他是“钱塘”人。我以为,诗人四十多岁后长期隐居杭州孤山,直到八十三岁死于孤山,葬于孤山,完全可算作是我的杭州老乡了。(我在杭州才住过十六年,还没他一半时间长呢。)我特别仰慕林逋的才华,小时候就听说过不少有关他的传奇。知道他以西湖山水为伴,以仙鹤传书为奇,以布衣终身未娶。
孤山、放鹤亭是我童年流连忘返的地方,每次去那里我便会想起在很久很久的以前,有一个曾经饲养过仙鹤的老人。他性情淡泊,爱梅如痴,在故里时唯以读书种梅为乐,隐居杭州西湖后他就住在孤山。他经常不在家,喜欢驾驶着小舟荡漾于西湖的个个寺庙,与高僧诗友常相往还。若有客人来到他的住所,就会有一个小童仆出来开门迎接客人坐下,接着把笼子打开把鹤放出去,任它们在云霄中飞翔,盘旋许久后,再进入笼子里。一会儿,他必定会划小船回来。可惜我从来都不曾在那里见到翩翩起舞的仙鹤,林逋老人也早已驾鹤飞往极乐世界去了,空留下“放鹤亭”和“林和靖先生墓”令我浮想联翩……
不好意思,我把心情风筝放飞的太高太远了,该收线了。
     《微雨》 ·陆游
    晡後气殊浊,黄昏月尚明。
    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
    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
    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
     《小寒食舟中作》 ·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梅花》 ·韩偓
    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
    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初试汉宫妆。
    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
    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68#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08:25:13 | 只看该作者



                        待续·6/6)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69#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08:29:18 | 只看该作者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66

主题

8295

帖子

3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8392
70#
 楼主| 发表于 2017-6-16 08:30:21 | 只看该作者
         


                    《大寒》· 健民杭州知青)
天地凛烈,寒气逆极。朔风怒号,雪稠云低。
日躔箕斗,月逡奎娄。百川冰封,万峰寒威。
严霜夜结,砚冰乃合。百草枯尽,难觅绿枝。
花信又至,瑞香千里。兰花山矾,凌冬芳菲。
岁暮三冬,否极泰来。春萌有迹,万变定基。
大道无极,大象无形。恒终如始,庶绩咸熙。
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17:11 , Processed in 0.215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