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直罗老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青之路——长篇连载小说

[复制链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7:51:00 | 只看该作者

马哥在街买了一些日用品,商店虽然没开门但是他的朋友还是给他拿出了他的所需,饭馆的老板还特意送给了马哥一块足有二斤的豆腐,邮局的小于子看到马哥穿的是塑料底的棉鞋就执意要骑自行车把马哥送回去,常年在山区汽车的邮递员在冰天雪地里骑车的技术简直就是太高了,只是一会的功夫就来到了马哥他们的村口,小于子告别后就又回了公社,马哥背着买回来的东西回到了他的小土窑,小土窑的门口放着一筐木炭,这是昨天队长答应给他的取暖用的,队里每年都会自己进山烧一窑的炭的用来分给社员冬季取暖用的。这一筐木炭足够烧上一二十天的,马哥把木炭提到早放窑里收好了,他在窑院里拿起斧子劈起了柴,没一会的功夫他就劈出一大堆细细的杠木柴,他把劈好的柴整齐地码好架空,这样劈开的木柴会干燥的很快, 虎子站在崖畔上威武的守卫着知青的领地,脖子上的鬃毛在寒风中被吹得立了起来,那样子显得更加英姿勃勃,山民是一般不会独自来到这里的,只有旁边的邻居经过时虎子会安静地看着他经过的,其他的山民都会被虎子的燥动狂吠吓的离得远远的,可是很是奇怪,所有的小孩对虎子来说都是好朋友,小孩经过这里时虎子都会摇着他尾巴表示友好。每当马哥在灶房窑做饭时,虎子都会尽职尽责的守在窑院的边缘上警惕的瞪着那条惟一的上山小路。

马哥在回来的第五天他去老乡家把谭墨的几只老母鸡也给抱了回来,他请老乡帮着他碾好了六七十斤大米,磨了四十多斤的玉米面,其中还有十多斤的玉米碴子,马哥最爱喝着里带有浓浓香味的玉米碴子粥了,马哥还学着公社的那些人用破水桶做了一个临时的小灶,一只小锅就解决了他的吃饭问题,只有贴饼子时马哥才会用灶房里的大锅,冬天他们这里就只有莲花白和罗卜了,土豆就更多了,马哥他们还有一大缸的腌菜,这缸咸菜还是队长婆姨帮他们腌制的,这里最好吃的咸菜就是吴刚种的那些鬼子姜,马哥在这里除了寂寞生活还是可以对付的。

山坡下响起了小于子的喊声,看来是有来信了,马哥急速地跑下了山坡,虎子不明白怎么回事一路上狂叫着跟在马哥的身后,小于子递给了马哥一封信,看着信封马哥知道了这是吴刚给他写来的信,拿着信马哥回到了窑洞里,原来是吴刚告诉他自从他走后街道上和单位里都没有继续找他家的麻烦,让他放心,吴刚和谭墨和刘凯都去过他的家,他的父母都很好让他放心,在有个十来天他们也要回去了,很快就会见面了,马哥也是看到了知青慢慢的开始返回来了,从昨天开始他就看见有背着大包小包的知青由坡下的山路上经过了,马哥他们插队的地方已是较为偏远了,但是在马哥他们上边还是有大约三四百个知青的,大多数的知青从北京回来都要路过马哥他们这里,这里也就成了马哥他们朋友的驿站,年前回京的时候就有不少同学在他们这里打尖休息,马哥他们都是给与了热情的欢迎,马哥估计他这里又快来客人了,知青们返回接受再教育的日子又开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主题

2489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9782
112#
发表于 2014-1-25 19:47:00 | 只看该作者
入迷,上瘾,跟着作者的笔触,重温楼主的插队岁月的故事。期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113#
发表于 2014-1-26 08:17:00 | 只看该作者

马哥金铃互想念,

乡间生活也新鲜,

认真备好粮与菜,

知青快要大回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天马哥又到街上去办事,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先到邮局去看看有没有来信,小于子已经外出跑邮里去了,马哥何话务员聊了一会,话务员抽空去给马哥找信件去了,话务员一会就拿回来两封信,马哥一看有一封是京玲寄来的,立刻就把信放在了制服的上衣兜里了。走出了邮局马哥来到了街上,在街上马哥看到了知青们的身影,知青们像候鸟一样按时开始往回飞了,原来生养他们的城市里已经没有了他们生存空间了,他们回到家都要登记临时户口了,街道上那些小人得势的小脚侦缉队的红色老太太们是不会放过她们逞威作福的任何机会,只要你家里稍有一点问题,你就是她们斗争的对象,她们会接二连三的拿着一个红色的小本来到你家先给你念上几段伟人语录,然后撒有其事的对你发布街道革委会的一号命令,限你尽快的回到接受再教育的地方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改造世界观,提前回来的知青大都是被那些侦缉队的老太太们给轰回来的,也有一些是家里生活很困难的家庭,但是大多数的知青们还是要在北京在呆上一段时间后才会回来的,知青们陆陆续续的返回了他们的新家。

马哥在街上转了转到朋友处小聊了一会后就踏上了返回村的路程,回到村里后他先烧好了开水沏上一杯茶坐在那里拿出了那封带有他的体温的信,娟秀的子一下就映入了他的眼帘,甜甜的问候一下就暖入了心窝,京玲的信里充满着无限的爱意,多是关心的细心关照,京玲反复交代让马哥要注意身体,几天后就会给他寄来白糖等生活用品,心里还应用了一句名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京玲最后说了一下她回到部队的情况,当然要比马哥这里强得多了,她让马哥不要过多的担心她的情况,她这里一切都好,信纸的最后是一个粉红色的嘴唇印记。

马哥独自在窑洞里回味着他和京玲的以往,那些甜蜜的日子给马哥最大的安慰,尤其是在这孤独的日子中能够好好的回忆是很幸福的,尤其他们二人的通信马哥回在夜深人静时拿出来一封封的拿出来重读一边,回到小山沟已经十多天了,整个山乡一直是静悄悄的,每天早晨快十点了山民稀稀拉拉的来到一块插着红旗的地块上开始他们学大寨的劳动,这个地块上所有的样子都和马哥去年看到的一样,几乎是没有一点变化,人们在地里干活的时间还没有抽烟的时候多,人们懒洋洋的在这块土地上挣着最好挣的工分,只有那几面红旗在北风中飘动着,马哥把这些都写在了他给京玲的信里了,不过马哥很少参加这样的学大寨的工作中去,这时的队长绝不会来催促他去上工的,混工分的时间里几乎就没有过知青的身影。马哥独自待在土窑里,他大多数的时间都用来看书了,每天早早的起来活动锻炼一下身体就开始做早饭,煮点儿棒子面粥热个饼子,炒个莲花白就是早饭连午饭一块都有了,他也和山里人一样了,一天就吃两顿饭了,吃过早饭马哥第一件事就是沏上一杯茶,在土窑里一直会有着淡淡的茶香,马哥会在香味中看着厚厚的一本书“安娜卡列妮娜”这已是他回来后看的第三本外国小说了。

就在他看书的时候,门外的虎子兴奋只呜呜,遥远里响起了脚步和喊叫声:“小马在吗?小马?!”

马哥赶紧放下书推开了窑门,他知道肯定是来了知青朋友,只有来了知青虎子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窑门外来了两男一女都是知青,其中一个是马哥在京的好朋友,去年到这里来看过马哥三四回的熟人,两人一见面就拥抱在了一起,来人名叫大鹏是那个在直罗上面的张家湾公社的知青,他和同村的一男一女由北京返回插队的地方了,路过马哥这里他们来看看这里是不是有知青在,没想到马哥独自在这里呢这让大鹏十分的高兴,哥们们想见自然就十分的高兴了,天已近黄昏马哥赶紧收拾了一下并把女生窑洞也打扫了一下,马哥简单的收拾一下那个女生就帮着马哥把地炉点着了,大鹏从背包里拿出了咸肉和挂面要准备晚饭,但都被马哥拒绝了,大鹏说什么也不干,最后也就割下一块一斤多重的咸肉方才罢了,马哥他们闷了一锅米饭,炒了一个土豆丝,一个莲花白,还有一大碗咸肉豆豉,豆腐和萝卜咸肉烩菜,马哥还拿出了一瓶酒哥三就推杯换盏的喝了起来,同来的那个女生好奇的看着这个洁净的窑院和有序的生活环境,这可不像是一个男生独自支撑的知青点呀,当她在灶房里看到的是充盈的食品河马放整齐的劈好了的干柴时,她有点不敢相信这里只有一个男生,可是当她帮着做晚饭时她相信了,这个知青点绝对是个很有特点的知青点,吃饭的时候她看到了随意放在土炕上的几本书她就更加的明白了,借着大棚和麻哥他们喝酒的机会她翻了翻那几本书,她简直有些吃惊在这里竟会有社会上严令禁止的毒草书籍,她看到的有外国名著也看到了宋词精选和不少的中华活页文选,作为一个高中的同学她不禁为眼前这个初二的同学所折服,就连她的高中同学大鹏也没有这方面的爱好呀,大鹏的性格极为豪爽,他和马哥相识在来时的火车上,很快他们就成了朋友,大鹏每到直罗来必然的要到马哥这里来落脚探望,哥几个没多少日子依然是很要好的朋友了,大鹏的威名也是威震一方的豪爽汉子,他们痛痛快快的吃着热乎乎的饭菜,喝着香辣辣的白酒,马哥快二十天了第一次和北京同学们在一起痛快地吃喝了。

大鹏他们在这里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大鹏帮着马哥劈了一堆的柴后就带着他的同学告辞了马哥,那个女同学让大鹏帮他借了两本书带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8 14:02:00 | 只看该作者

笔者带着故事的主人翁——马哥,京玲以及刘凯,岳家丽,吴刚和谭墨给诸位读者提前拜早年了,愿诸位马年吉祥,万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116#
发表于 2014-1-29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远程通信表爱意,

说明实况不相疑,

来了邻居知青友,

招待热情依别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5:45:00 | 只看该作者

撂下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顾得上【知青之路】的继续,过去的事最近总觉得恍恍惚惚的,在脑海里形不成一个整体的故事了,几次拿起了最后又放下了,记忆出现了断片的,实在对不起关注故事的诸位,在这里给大家说一声对不起啦!

 

一天的下午马哥带着虎子去挑水,在山泉旁马哥刚刚担起水桶,虎子忽然竖起了他的耳朵,然后就像箭一样的飞奔而去了,虎子嘴里发出了极其喜悦的呼噜声,它奔跑的速度简直就如闪电,没有一会儿就听见虎子在远远的地方的欢快的叫声,马哥知道虎子一定时见到了他喜爱的主人了,马哥挑着水还在猜想是谁回来了,快到窑院时欢快的虎子跑到他的身边又是蹦又是跳,好像是在告诉他什么喜讯呢,当他走进窑院时,吴刚和谭墨就出现在他的面前了,回来了,他们这里不再是他一个人了,这里有了伙伴们的归来了,看到虎子的欢乐就知道这个寂寞了很长时间的窑院里又开始以往的欢乐,吴刚赶紧过去要接过马哥的担子,马哥没有停下直接把水倒到了水缸里,久别之后她们都很高兴,谭墨把马哥的家信交给了他并告诉他他的父母都很好,本来家里还要给他带好多东西,但是由于吴刚实在拿不了了就没有给他带来,都是一些吃的东西,留给老人们自己吧,吴刚给马哥代回一条精装香山牌的香烟,吴刚背回来的绝大多数都是酱油膏之类的调味品,十斤挂面和十来斤的大油和咸肉是其主要的东西,谭墨小心翼翼的给虎子割下一小块咸肉喂给了它,虎子兴奋地直呜呜,谭墨用老玉米都把她的那几只母鸡也都召唤在脚下,母鸡咕咕的叫着围在谭墨的周围啄食着地上金黄色的玉米豆。虽然依旧是天寒地冻但小窑院里又恢复了勃勃生机,爽朗的笑声由那古老的窑院里传了出来。

晚上他们做了好几个菜,当然最好的菜就是一碗咸肉炒豆豉,其实也就这一碗荤菜,其它的就是土豆丝萝卜片,吴刚和马哥俩人还特意喝了几杯酒,饭桌上吴刚告诉马哥刘凯还得几天才回来,他等着岳家丽一块回来,他让吴刚告诉马哥,请马哥理解他,马哥当然理解热恋中的刘凯了,吴刚告诉马哥他们也不会在北京待太多的时间了,很快就会回来的,而且肯定是先回到他们这里的,岳家丽觉得马哥他们这里才像是一个家,这里有浓浓的家的气息,他们村的别的同学很快就会回来的。

这时候的山沟里依旧是在冰天雪地中,山里的孩子们在荒山里下套子套羊鹿子,在河滩下土绷子套野鸡,场院里套野朴鸽,当他们有了收获时会把猎物拿到知青这里来或卖或换毛伟人的像章,他们都会满意而归的,在库房窑里已经有了三四只美丽的环颈鴙挂在了那里,吴刚他们回来的第二天又有一个小山民拿来一只野鸡换走了一个大像章,马哥他们又摘下一只存货,收拾好了就在大柴锅里炖上了,浓浓的炖鸡的香味在遥远里飘来荡去的,大家都还很高兴,暂时忘掉了离开家时的痛苦,真正最高兴的就是虎子了,主人们一个个的回到了它的身边,它又可以昂起它的狗头在山村里耀武扬威了。

十多天后村里的知青在刘凯的回归后人员到齐了,村里还多了一个岳家丽,他跟着刘凯回到了这里,天气也随着人们的归来不再那么寒冷了,渐渐的有了春天的味道,冰雪不再那么顽强地存在了,向阳处的冰雪已经是荡然无存了,葫芦河的流水又露出了他那永远欢快的样子,泛着洁白的浪花像笑着一样的潺潺流去,人们也开始了一年劳作的准备了。知青们还在享受着农闲的最后一段时光,早晨可以睡到日升三杆的时候,吃饭也可以不那么准时了,还可以利用这最后的一段悠闲时光去串串队,走走坡到同学那里去做客,但是在马哥他们这里生活还是很有规律的,每天随着山民一样是两顿饭,九点多是早饭,下午四五点是晚饭,他们如此安排是懒得多做一顿饭,少做一顿饭真的省去了好些事情。在春忙开始前马哥他们准备进山去砍一次柴。

知青户请了四名老乡帮助去砍柴,队长派了队里的马车帮助知青去山里把柴火拉回来,所有的知青都参加了这次劳动,其实女同学就是想进山里边去看看,她们老听刘凯把进山说的那样神秘,她们终于忍耐不住了,听说进山砍柴就跟着他们进山了,在进山了路上前面近一半的路是可以坐在马车上的,一旦到了山里就连马车也走不了了,所以他们还拉着三辆架子车跟在了马车的后面用来转运砍下来的木柴,这时山沟里的雪还是没有化开呢,山沟里的小溪依旧是在上冻的状态,寒冬的景色在这里是一点也没有改变,在他们步行进山的路上,路边的景色还是一片北国的风光,硕大的杨树高高的站立在山沟里,满是枯枝的灌木丛时不时的挡在前进的道路上,树丛中厚厚的积雪覆盖在山坡上,砍柴的地点就在这样的深山里了,几位山民和马哥他们几个挥动着斧子挑选着合适的树木砍了起来,他们专门找那些碗口粗的杠木砍伐,树林子很密,砍柴并不是多累的活儿,就是转运木柴特累人,人拉肩扛的很是艰难,几位女孩子根本就没有动一下斧子,她们找了一些细小的柴枝送到了架子车上,然后就觉得很累了,她们就在山沟处点起了一堆火,连烧水和烤带来的饼子然后就是嘻嘻哈哈的在这里玩上了,山民和男知青砍了大约两个小时后放到了七八十棵小树,截成适合马车运的段后就开始吃午饭,几个女同学在谭墨带领下把饼子烤的焦黄焦黄的,也把茶沏好了,这些人围坐在一起吃起了野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吃过饭稍事休息他们就开始了艰苦的转运工作,窄窄的路勉强可以走一两架子车的宽度,路窄坡陡极其的不好走,几个山民拉着架子车,马哥他们在后面推着,下坡时要死死的压住架子车的后边以增大摩擦力,避免下坡时控制不住车速而发生事故,前面的拉车人还用尽全力扛起车辕,一车湿柴六七百斤重,重心还很高稍不注意就会出事,这样的教训已经发生过了。这段路大约有六里多地,刚走了一半他们已经是气喘吁吁,头上冒着呼呼的热气,吴刚没有跟过来,他带着几个女同学在那里转运砍好的木柴,几位女生转运了一趟就累得不行了,但是为了快一点能回到那个可爱的小窑院里她们坚持着转运这些木柴,这时她们都觉得那个小窑院是个很温暖的家了,围坐在炭火盆旁那简直是件最幸福的事情了,快俩小时后马哥他们回来了,这时木柴还有大多数没有转运出来,山民带着他们抓紧时间把木柴运了出来,三辆架子车又上路了,真的是很难呀,路上颠颇不平路的坡度还很大,只走了几百米山民和知青们又是满身的汗水了,上坡时要用力气的推有时只能一辆一辆的推,四五个人用尽力气才能推上的大坡,下坡时的艰险更是动人心魄,前后两个人都是用力到了极致才能控制住车速,在崎岖的山路上为了一年有柴烧,知青们必须和山民一样在这个季节里把一年的烧柴准备好,这里会过日子的山民的家里会有三四年的干柴,知青们当年砍回去的柴都是湿的是很不好用的,知青还需要去找一些干树枝来解决烧火做饭的问题。

把柴装上马车他们的劳累也宣告结束了,几个山民拉着空的架子车跟在马车的后边,走了一会谭墨她们就跟不上了,山民让她们坐在了架子车上,几位女同学虽然经过了快一年的劳动锻炼但还是没有达到铁脚板的等级,她们这次进山砍柴已经是累的不行了,肩膀和脚底板都是火辣辣的疼,坐在架子车上也不太好受,但是总能缓解脚下的疼痛,马车在山路上吱吱扭扭的行进着,那刹车的声音不时地响起来,上坡时几头骡子在鞭子的吆喝声中奋力向前,啪啪的响声在山谷了响了起来,寂静的山谷里只有他们的声音在搅动着山谷往日的幽静,其实这些柴也只够知青灶上半年多的烧的,余下的还要靠平时收集一些柴火才能勉强对付够一年的烧柴,马车拉着满满的一车柴回到了他们住的窑院下边,这段路马车是上不去的,最后这几十米的山路是要靠人把柴背上去的,卸了车后山民们就各回各家了,女知青们回去做饭了,男同学每人用洋马架子扛回去一些柴火,这一堆柴火他们几个人也得扛上多半天才能都扛到他们的小窑院里。

第二天好几位山民都来帮他们扛柴火,没用一上午几千斤柴火就整整齐齐的码放在他们的窑院里了。

寒风还在大地上逞着凶狂 ,冬季的影子还在这里顽强地存在着,离真正开春的日子还有一段时间,这里要比北京晚上半个季节还要多一点,街道上的小脚侦缉队的老太太们对此十分的不了解,他们把知青轰回来后知青们大多也是无事可做,山民们照旧的还在那块农业学大寨的样板地里忙着修梯田呢 ,修了一冬天了样板田也没有一点样板的样子,只不过那几面彩旗的颜色已经变得陈旧了,旗子也已经破损的不成样子了,每天也就十几个山民在那里摆摆样子,往常抽一袋烟的地头烟在这时会变成抽起来没完没了的,队长绝不会来叫知青参加这样的劳动,知青们也都懒得去混着不值钱的工分,自从有北京回来后大家都没有参加过这样的学大寨的劳动,吴刚已经和一些小山民混熟了,他每天忙着去下夹子捉野鸡,抓朴鸽,他带着谭墨玩的是不亦乐乎,每星期还真有收获,不是一只野鸡就是三两只鸽子,倒是把知青点的生活调剂的津津有味,吴刚做了十来个专门套野鸡的套子下在了稻田旁的草窠中,尼龙丝做的拌扣下在场院的麦鱼中,没事的时候吴刚带着虎子总是站在窑院的边缘观察着,一旦发现情况,他会立刻带着虎子和谭墨去收取他的猎获,然后就是兴高采烈昂首挺胸的回到窑院来,虎子也会得到那些猎获的杂碎奖励,第二天知青灶上就会有香味飘出。在等待开春繁重劳动前他们的小日子过得还是蛮滋润。

很快这样的日子就结束了,一年最繁忙的日子就开始了,紧张的春耕让所有的人们都忙碌了起来,队长天天来知青窑吼叫他们去上工,大多数的知青也都从北京回到了这里,她们都开始了新的一年接受再教育的历程,山里的春天虽然比北京地区来得晚一些但终归它也得来到这里,这里的农业基础及其薄弱,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化的痕迹,只是比刀耕火种进了一步而已,开春种玉米依旧是挖坑点种手拿粪,一个人在犁好的地里用老镢挖一个小坑,后面一个人往坑里抓一把粪土扔 i在坑里面,最后面的人往坑里扔上三四粒玉米豆,然后用脚把土坑蹚平,春播玉米就这样结束了,种糜子谷子等就是用那种古老的耧,那可是个又要技术又要力气的活儿,这样的活队长说什么也不让知青们染指,他怕耽误了一年的收成,可是知青们却非要尝试一下,在尝试了几回之后马哥已经能熟练的操作摇耧的技术活了,最艰苦的活就是在水田犁地耙田了,首先是冰冷刺骨的凉水中一泡就是一天,到时候小腿和脚都会变麻木了,尤其是耙田时翻靶抄泥时人站在耙上亟需掌握平衡的能力,这对知青来说到是件容易事,他们几乎不用学站在耙上就能熟练的干了起来,而且活干的又好又快,这倒让他们的老师们有些目瞪口呆,山民们对知青的能力简直是佩服无比!但是耐性确实知青们的短板,除草这样熬性子的活倒让知青感到的是乏味至极的事,慢悠悠的担粪送到地头也是让知青屡吃苦头,山民们拖着特有的八字步悠然的担着担子一步一摇的走在田间地头上,知青们担着担子小跑如飞,半天的时间下来他们会比山民们多跑一两趟,可是到下午他们就不如山民了,第二天脚上的血泡,肩上的血丝都让他们无法在小跑起来,只好跟在山民的后面一步一摇起来了,这就是再教育的最大成果,他们知道了农活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的。麦苗是一点一点的长出来的,收成的好坏要看老天爷的脸色,风调雨顺的年头就会有好的收成,知青们这时才知道与天斗的可能性太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42

主题

6万

帖子

136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62536
119#
发表于 2014-4-4 09:18:00 | 只看该作者

知青陆续回了村,

打柴捕鸟也舒心,

春耕开始活计多,

知青也都学勤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主题

1327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789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20:45:00 | 只看该作者

刘凯带着岳家丽在这里玩得十分开心,凡是刘凯认为好玩的他都带着岳家丽去走一遭,在川里插队的乐趣可比在原上要多得多就连那些野物也比原上多多了,刘凯那杆老枪也有了大显神威的地方,他背着老枪带岳家丽满处的寻找着目标,村里村外不时地响起他的枪声,虽然猎获不多但是他们二人还是乐此不疲,没事就会外出甚至直到夕阳西下时才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小窑院,虎子一开始还爱跟着他们俩乱跑去,没几天虎子还是回到了谭墨身边跟着吴刚去抓野鸡了。直到春耕开始了一段时间刘凯才恋恋不舍得送岳家丽回到她插队的地方去了,刘凯去送岳家丽后也没有及时回来,他又在塬上玩了起来。

开春后的闸堰工作又落到了马哥的头上,每年开春水渠里的水都会不够用,必须把水位提高才能保证水田里的用水,但是开春后的河水依旧非常冰冷,要想提高水位就必须下水把石头水堰加固档好,阻止河水的流速是唯一的办法,马哥带着吴刚和两个老乡连续三四天奋战在冰冷的河水里,队里每天给他们提供一斤红薯烧酒,老乡每天都会带着辣子来当做午饭的主要菜品,马哥尽量不让老乡们下水,他和吴刚喝口酒后就会在水里干上一两个小时,下水前他们提前会把所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一旦下水就要加快工作的速度和效率,老乡很是佩服马哥的安排,水位明显的有了提高,往年六七天的工作马哥他们只用了不到四天的时间就很好地完成了,队长破例多给他们记了一天的工分。

乡村的日子是极其枯燥无味的,没有任何的业余生活,只有收音机里的电流噪声中的传来一些别样的声音,强大的干扰让收音机几乎失去了它的作用,在这里太阳一落山窑洞里就是黑乎乎的,吴刚和马哥也就是看看书喝喝茶对付着磨去这大好的时光,只有满天的繁星依旧是每天眨着眼睛看着这个小小的窑院,这个小院越来越冷清了,欢乐的声音几乎没有了,这里原来的琴声已经很少在响起来,马哥和大家坚持着出勤,但每周他们都会歇上最少一天,几个女孩子会多歇一天的,再加上轮流做饭女同学每周最多也就会出工三四天,下乡接受再教育的日子让大多数的知青感到的是迷茫和不解,难道上山下乡仅仅就是来干着永远干不完的农活吗?存在与知青中的躁动在慢慢地积累着,管理者们也是束手无策,各地纷纷出现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暗中对抗,有些甚至发生了正面的对抗,但大多数地方存在着曲解上山下乡的政策和意义,采取的的是放任自流的态度,尤其是偏远一些的山沟里更是无人管了,马哥他们这里就是典型的这种状况,劳动已经变成了必须的谋生手段,就这一点来说下乡的教育已经取得辉煌的硕果,大多数的知青都在田间地头里弯着腰和山民一样的下着苦干着没完没了的农活,只有刘凯是个享乐主义的典型,他依旧泡在女朋友那里没有回来玩的是不亦乐乎。吴刚坚持着劳动和管理者知青点的正常运转,面对这一切马哥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01:45 , Processed in 0.251015 second(s), 2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