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拥抱快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编辑分享】萧红和萧军(转帖)

[复制链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1#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14:13:25 | 只看该作者
不过有一个史实是正确的:当日军逼近武汉,人心惶惶,一票难求,萧红把票给了端木让他先走,自己挺着大肚子留下想办法。端木真就自顾自走了。后来,在渡口,萧红仰面跌倒,像个小乌龟怎么挣扎也翻不过盖儿。在等着路过的人扶她起来之前,躺在水里泥里的萧红在想些什么啊?——而此时冰心正受到她威尔斯利大学校友宋美龄的邀请,坐在蒋委员长家的客厅里,商讨中华女界抗日救亡工作的大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2#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14:14:07 | 只看该作者
书架上,一大排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集,千辛万苦,萧红站在其中不容易。从文学品质看,她比冰心有力度,比丁玲纯粹,让张爱玲以冷冷的理性傲人吧,萧红有温暖的悲悯。鲁迅毕竟有眼力。至于男作家,无论萧军还是端木,都曾嘲笑过萧红的写作,萧红还不知挤出多少时间替萧军抄稿子……然而从艺术成就看,萧红已然超越了他们。
    萧红就是一个为写作而生的人,一切颠沛流离、坎坷苦难皆以写作为指归。所以众人回忆中我最喜欢聂绀弩那一篇,他记下了在生活、情感困扰中的萧红依然青春飞扬,对写作有深挚的理解并且雄心勃勃。那是一个充满自信,自觉着写作使命的女作家——萧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3#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萧红与萧军年轻时的合影

13.jpg (52.75 KB, 下载次数: 0)

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4#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14:16:52 | 只看该作者
萧红与萧军年轻时的合影

14.jpg (43.55 KB, 下载次数: 0)

1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5#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14:17:45 | 只看该作者
                                      (待续)



                          资料来源于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6#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20:55:40 | 只看该作者
萧军和萧红的故事
    1932年,进入7月,哈尔滨每天都在下雨,《国际协报》编辑部收到一封求救信。一个女子被困在旅馆中,没有钱交付巨额房租,旅馆老板准备把她卖到妓院。写信的女子名叫张乃莹,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笔名叫做"悄吟",后来她有一个更为人熟悉的名字:萧红。年轻的报社编辑萧军对这个女子放心不下,决定前往那家旅馆去看望她。"她只穿了一件原来是蓝色、如今显得褪了色的单长衫,开气有一边已经裂到膝盖以上了,小腿和脚是光赤着的,拖着一双变了形的女鞋。"这是萧红留给萧军的第一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7#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20:56:57 | 只看该作者
大雨持续下了27天,8月7日这一天,松花江终于决堤了。洪水涌进了哈尔滨市区。在低洼地段,洪水一直淹没到二楼,在街市上可以行船。报社的编辑们开始惦记被困在旅馆的萧红,萧军自告奋勇,游泳赶到旅馆,而当他赶到的时候,才发现萧红已经搭上小船,按照他事先留下的地址逃走了。
    这年冬天,萧红与萧军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的作品带上了左翼的色彩。两年后,年仅23岁的萧红写出了她的成名作《生死场》,并于1935年在上海出版。小说以哈尔滨附近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为背景,萧红运用质朴、自然、犀利的笔锋再现了农村的闭塞和乡民的贫穷、愚昧和苦涩。这些小人物的民族意识因为日本的入侵而从混混沌沌中觉醒。一对恋人,在一场洪水中阴错阳差地结合在一起,然而,这场洪水却给哈尔滨带来了灾难,60%的市民无家可归,2万人失去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8#
 楼主| 发表于 2015-4-28 20:58:03 | 只看该作者
大雨持续下了27天,8月7日这一天,松花江终于决堤了。洪水涌进了哈尔滨市区。在低洼地段,洪水一直淹没到二楼,在街市上可以行船。报社的编辑们开始惦记被困在旅馆的萧红,萧军自告奋勇,游泳赶到旅馆,而当他赶到的时候,才发现萧红已经搭上小船,按照他事先留下的地址逃走了。
    这年冬天,萧红与萧军终于走到了一起,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在萧军的影响下,萧红的作品带上了左翼的色彩。两年后,年仅23岁的萧红写出了她的成名作《生死场》,并于1935年在上海出版。小说以哈尔滨附近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为背景,萧红运用质朴、自然、犀利的笔锋再现了农村的闭塞和乡民的贫穷、愚昧和苦涩。这些小人物的民族意识因为日本的入侵而从混混沌沌中觉醒。一对恋人,在一场洪水中阴错阳差地结合在一起,然而,这场洪水却给哈尔滨带来了灾难,60%的市民无家可归,2万人失去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39#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1:41:46 | 只看该作者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乃(乃)莹,原是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大地主的女儿。她幼年丧母,父亲张廷举是当地有名的官僚绅士,不仅对佃户奴仆很残暴,对萧红也十分严厉。家庭环境和冷漠的亲子关系使萧红从小就养成叛逆的个性。1931 年,专横的父亲逼著萧红嫁给一个旧军官的儿子汪殿甲(王恩甲)。萧红断然拒绝,和封建家庭决裂,逃出了父亲的控制。
    她逃婚出走至北平,考入女师大附中,未婚夫汪殿甲尾随而至,两人因经济困窘回到哈尔滨,在哈尔滨道外正阳十六道街的东兴顺旅馆同居。1932年,汪殿甲以回家取钱为由,将怀孕中的萧红抛弃,险些被旅馆老板卖到妓院以抵还六百多元的食宿费。孤苦无助、重病缠身的她向报社投书求助,老斐(主编裴馨园)收到信后非常同情这个不相识的女读者,便派萧军到旅馆探望。萧军按照信上所示的地址找到了萧红。两人初识时,萧红是一个憔悴的孕妇,脸色苍白,神态疲惫,穿了一件已经变灰了的蓝长衫,拖了一双变了形的女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主题

24万

帖子

10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7829
40#
 楼主| 发表于 2015-4-29 11:42:48 | 只看该作者
萧红对萧军的到来,非常惊喜,更没有料到来看望她的人正是她所佩服的作家三郎。萧红读过萧军以三郎笔名发表的诗歌和小说。萧军当时头发蓬乱、衣著褴褛,活似个流浪汉,然而,却散发著豪爽的英气,萧红不由产生信赖和亲切的感觉。年轻的萧红在那狐鬼满路的茫茫人海裏,终於遇到一个知音,便打开心扉,把自己的悲惨身世,不幸遭遇,难言的屈辱,痛苦的心情,对爱和美的渴望与追求,尽情地倾述出来。萧军在萧红的床上,发现了散落的纸片上画著图案式的花纹,虽是胡乱勾勒的,但线条洗练流畅,显示著勾勒者非凡的艺术才情。接著萧军又看到纸片上有几节字迹秀丽工整的短诗,萧军被震动了!他感到无比的惊异,眼前的是一个晶明的、美丽的、可爱的、闪光的灵魂!他决定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这个灵魂!但是萧军心有余而力不足,适巧松花江决了堤,遂得以趁乱从旅社救出萧红。萧军与萧红在患难中结为夫妻,两人在道裏商市街二十五号大院的一间小房同居。萧军送给妻子的礼品,不是什麽珠宝首饰,而是比珠宝更珍贵的三首定情诗,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2 15:18 , Processed in 0.248015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