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二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访内蒙古的路上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91#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0:24:28 | 只看该作者
路旁西侧远远的山脚下出现了一个村子,那就是我插队的地方,名字叫“尖山村”。
看上去,村子所处地方不高,其实那是一种视觉差,从公路到村子的一路上都是向上爬行的。
村子后面的山头看上去不高,其实它是这一带最高的山头,标高为1631米。
村子叫“尖山村”,真是名符其实。


DSC06357.jpg (209.62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5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92#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0:33:45 | 只看该作者
一路所见,离村子近的地方还有些庄稼,稍远一点就是荒原一片了。
记忆中的农田曾经延展到山脚下,甚至山坡上也有长着庄稼的农田,夏天一片碧绿,秋天一片金黄,怎不令人舒爽?
视野里出现的树木和坟茔,都是过去没有的,现在有了,这不是一种意味吗?

DSC06363.jpg (287.85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6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93#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0:42:21 | 只看该作者
车子进村了。

大家都忘了从哪里进村,就是在这里插队住了好几年的老知青,也指不出路来,只好下车打听了一下,就从一条乱石大车道,摇摇晃晃、七歪八扭地开进了村子。

如果说当年进村没有人在意这样的“村路”,那么现在走起这条村路来,实在令人感慨:四十多年过去了,村子竟然没有变化!


DSC06371.jpg (270.23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71.jpg

DSC06372.jpg (303.46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7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94#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1:20:12 | 只看该作者
刚下车,就被老乡们围了起来,打招呼、相认、握手、问候,常常和这个人说不了两句话,就忙着应付别的人去了。
分别多少年了?好像没人计算,当年的知青“小女子”回来了,大家只为重新见面高兴。


DSC06366.jpg (276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66.jpg

DSC06370.jpg (311.86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7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9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1:24:0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镜头,不知拍了多少。那些曾经容纳我们上山下乡的老乡们,都是这样与我们重逢的。
她们是一个村子的,有很多往事深藏在彼此的记忆里,所以十分亲热。
其中一位老人对我说:我还记着你。我说,是吗?这么多年了,我倒忘了您是哪位……


DSC06368.jpg (294.3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68.jpg

DSC06374.jpg (319.92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7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96#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1:25:3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村子叫南号,是三队,我的村子是七队,南号是大队驻地。我在南号熟悉的人只有大队的干部,但询问之下,除了原大队支书去年刚刚过世,其他干部都没有问出所以然来。
当年的大队干部如今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了,以当地的人均寿命而言,这个岁数也算“高寿”了。何况临来之前,别人告诉我,我认识的没有几个人了,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奢望,能看到几个人就算几个人吧。


DSC06390.jpg (296.96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9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97#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1:52:5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什么地方?原来,这里就是三队上海知青住房。1997年,有知青同学从北京顺路来看看,这里只剩下一堵残墙,拍了照片给我们看。
现在除了一根拴马桩还在原地,其他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人们脚下的化成一坨泥土的房屋旧迹。


DSC06380.jpg (381.22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80.jpg

DSC06381.jpg (362.74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8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98#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1:55:45 | 只看该作者
这是用当地的大理石雕制的拴马桩,不知为什么一直保存到现在没有动动地方?
房前的空地被人圈了起来,种了向日葵、玉米等作物。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南号的上海知青“遗迹”才没有被岁月湮灭?


DSC06377.jpg (345.93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77.jpg

DSC06384.jpg (384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8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99#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2:00:02 | 只看该作者
岁月无声,青春如歌。
当年(1976年春节)我独自一人回访南号时,是从土贵乌拉步行,翻越岱青山走过来的。走到这里时,天已经黑下来了。知青房还在,但门窗紧闭,空无一人,我呆立在这里,心境苍凉。俄顷,才想起旁边就是大队民兵营长的家,于是在他家里吃了一顿节饭,才缓过劲来。
在大队学校借宿一夜后,第二天清晨上山去尖山村,没有进村去看看我住过的地方,只在山头远远地望了望那个山村,就奔集宁而去!
——青春远去,岁月依然!


DSC06386.jpg (201.95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8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主题

2238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622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5-7-23 12:22:36 | 只看该作者
两位当地女农民(现在不叫社员了),其中一位还拿着放羊的鞭子。她们身后就是我们进村的村路。


DSC06388.jpg (304.95 KB, 下载次数: 0)

DSC0638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8 13:35 , Processed in 0.217012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