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黑土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年,那月】——献给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陆续添加)

[复制链接]

2870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695
81#
发表于 2018-5-29 10: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18-5-31 15:30 编辑
黑土恋 发表于 2018-5-27 11:38
再游览一次世博会

五十六

七律(平水韵)
荒友欢聚世博园

知青相约浦江边,游览申城续旧缘。
色彩斑斓耀场馆,喷泉飘渺洒旗船。
激光闪烁辉江岸,焰火缤纷映夜天。
女笑男欢镜飞彩,重逢世博喜空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0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695
82#
发表于 2018-5-31 07: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18-5-31 07:45 编辑

水乡记忆
——下乡农耕生活拾零



    1969年初,我下乡去了浙南地区。在农村插队时,农耕生活中的一些事,至今仍然难以忘怀。
    江南水乡,小河在田野里流淌,分出许多纵横交错的水渠,每条水渠都穿过一块稻田。
    春天插秧,在冰凉的秧田里雨水浇淋;夏日割稻,在闷热的稻田里太阳爆嗮;冬季兴修水利,在冰冻的河道旁挖沟修渠。一年四季的农活,几乎都要跟水打交道。

施肥腿肚爬蚂蝗

    农村的春天,是施肥、耕地和播种等农事的季节。
    早春二月,背阴处的冰霜还未化尽,冬的寒意还未全消。社员们带着我去小河和池塘里挖河泥,队长和两名队员撑船把河泥先挖上来,再由我们几个队员挑到水田里去施肥。   
    光着脚走在田埂上,冰冷的露水,脚底如踏冰雪。刺骨的寒风,直往脖子里钻。踩入水田泥中,冰凉的冷水,穿透单薄的裤子,刺入小腿的肌骨。春寒料峭,直打寒颤。
    在水田里施了一阵肥,我感到腿上有点刺痛,撩起裤脚管低头一看,啊!原来有一条一寸长短的软绵绵粘乎乎的东西钻进了裤腿,样子有点像上海我家灶间水斗下阴沟里的鼻涕虫。
    听到身后有人在喊:“蚂蝗!是蚂蝗!赶紧把它抓走,别让它钻进皮肤里去!”
    原来是水田里的蚂蝗爬到了我的小腿肚上,正在使劲地吸血。顿时,我全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赶紧跳到田埂上,弯下腰用手把黏在腿上的蚂蝗抓走,狠狠地扔在地上踩死了。

割稻裤管钻水蛇

    农村的夏天,正是收割早稻和抢种晚稻的农忙季节。
    盛夏七月,田里的水稻早已成熟了,透出了金黄色,欣欣向荣。微风吹过,倒垂的稻穗和叶片摇摇摆摆,再也不像少女似地柔和低语,而是发出一片砂砾般的沙沙声。
    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田里的泥水晒得发热,卷起一股股热浪。我和队里的社员们冒着酷暑、顶着骄阳,在水稻田里割稻,头晒脚蒸、火烧火燎的,热得汗流浃背,直喘粗气。
    我们村子的年轻人,为了保护皮肤免遭阳光暴晒和虫子叮咬,习惯于穿长袖衣裤下地干活,我也不例外。
    社员们熟练地挥舞着镰刀,割下了一排排的稻子,然后送到田埂边的打谷机里,用脚踩踏板。布满铁齿的滚筒就会飞快地转动起来,发出“咕——咕——”的声音,稻穗立即与稻秆分了家,变成了稻谷。
    我深一脚浅一脚地紧跟着大伙,挥动镰刀快速地割稻,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突然,感到好像有一条滑溜溜的东西钻进了我的裤脚管。我心里琢磨,可能是黄鳝吧,这下走运了,抓回去可以改善伙食了。
    我赶紧用右手隔着裤子按住了它,再用左手伸进裤脚管里,抓住它的尾巴一下子拽了出来。
    “啊!水蛇,快扔掉!”两旁的人都惊叫起来,“蛇,水蛇,赶紧扔掉它!”
    我定睛一看,只见这家伙脑袋呈三角形,舌头细细长长的,身子水淋淋的,滋润而又光滑,在太阳照射下熠熠生辉,真的是条一尺来长的水蛇。当时把我吓得够呛,使劲地把水蛇摔了出去,掉在远处的水田里溅起了一串水花。一眨眼,水蛇就钻进了水稻丛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幸好当时没有被蛇咬,事后还真有点害怕。从此以后,我到田里施肥、插秧、锄草和割稻等,都用绳子将裤脚管扎住。这样既可防止水蛇,又可防止蚂蟥钻进裤腿,一举两得。

农闲过年杀肥猪

农村的冬天,是农闲的季节。
    寒冬腊月,田地蒙着一层薄薄的霜,僵化的土地硬冻而干裂。除有时去兴修水利外,乡亲们大多空闲在家。
    村里的人虽然平时省吃俭用的,但是当地农村的习俗,每逢过年都要杀鸡宰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饱口福。房东和左邻右舍每次杀猪的场面,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有一回,后屋的怀生大叔家杀猪,请来了队里的怀丹、若坚和云理帮忙,当时我也在场围观。
    一头肥壮的泥头泥脑的白毛猪,正用皱巴巴的丑鼻子在地上拱着土,打着喷嚏,嘴里不时地喘着粗气。  
    大叔他们突然团团地围住了这头猪,吓的猪四面乱窜,一下子从他们的防线空隙中突围逃了出去。
    说时迟,那时快,我一个箭步冲了上去,紧紧地抓住猪的尾巴。那头猪嗷嗷直叫,拼命地想挣脱。以前我看队里的人杀猪,都是先抓住猪的尾巴,所以我使劲地拽住猪的尾巴不松手。
    四位“屠夫”见状,一拥而上扑了过来,把猪按倒在地。云理揪住猪的耳朵,怀丹抓住猪的两个前脚,若坚抓住猪的两个后脚,把猪抬到两条并排合拢的长板凳上横倒。
    各就各位,云理按住了猪的脑袋,怀丹按住了猪的前腿,若坚按住猪的后腿,使猪动弹不了。
    大叔左手攥住猪拱嘴,右手拍拍猪脖子上的土粪,操起了刀。手疾眼快,刀尖从颈部对准心尖,噗嗤一攮,刺刀见红,猪血溅湿了他的衣袖。
    怀生大婶赶紧拿个木盆,放在长板凳下积猪血。血水顺着刀子流下来,像条鲜红的带子,扑着盆底上的漆面,溅起红色的泡沫。
    猪惨叫了几声,不一会儿,血流尽了,躺在长板凳上垂死挣扎了几下就断气了。
    大叔用刀在猪腿上拉个小口儿,用挺杖挺了挺猪下腰,把猪吹得滚瓜儿圆。
    当天晚上,怀生大婶给我送来了一小碗猪肉,犒劳我帮着杀猪有功。在农村平时很少有肉吃,我品尝着新鲜的猪肉,吃得津津有味。
    这是我第一次,也是一生中惟一的一次帮老乡杀猪。
    回忆往事,记忆犹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0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695
83#
发表于 2018-6-1 07: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18-6-1 07:36 编辑

转载上海《黑土情》知青网

难忘老苗的饺子

胡孝龙(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兵直第26团二营炮连)


       饺子,北方民众的常用面食,而我,同样对饺子情有独钟。那是因为当年下乡第一天,炊事班长老苗做的饺子的鲜美滋味,让我这么多年来始终挥之不去。
       1969年,祖国东北边陲战事一触即发。经长途跋涉,6月18日的晚霞涌动时分,我与同学们被送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8团四连驻地。
       饭毕草草擦洗后,在新鲜感驱使下,我独自一人在营区内游逛起来。天已断黑,月亮还没有出来,天幕上,繁星闪着狡黠的光,整个营区影影绰绰。
       传来马的嘶鸣声,随着响声,我走进了离宿舍不远处的马厩院子。就着夜风里摇曳的马灯光亮,我见到院子一侧有两名老职工在铡草,就走近前去。只见一人把成捆的草有分寸地徐徐前送,另一人拧腰起伏地操持着铡刀,随着“咔嚓咔嚓”的切割声,长捆的草成了寸断的料。出于新鲜和好奇,我跃跃欲试,试探着提出由我来干一会儿。他们对望了一眼,迟疑片刻答应了,只是无论如何不让我送草,说那活儿危险,伤着了知识青年,任谁也担待不起。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很快掌握了铡草的操作要领和节奏配合,越干越顺手,铡好的草料越集越多。完工时已近午夜,他们拦住了我,恳切要求一起去吃夜宵。
       食堂灶间,炊事班长老苗正在忙乎着,铡草的两个人争相向他介绍。老苗,四十几岁,脸上细纹纵横,始终乐呵呵的,很浓的山东口音。他对我左一眼、右一眼,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一脸的笑纹堆成了团:“哈哈,南蛮子,有你的,别人愁得哭,你却去干活。不急哦,以后有你出汗的时候。”老苗说话时大蒜味浓烈,但他的话以及他的笑容,让我体味到亲切有加,拘谨感顿时化为乌有。
       在煮饺子的过程中,我和老苗交谈甚欢,得知他们这些老职工中很多人是当年集体转业的十万官兵,一晃在这块土地上已有十来年光景。扛枪卫国是我报名来黑龙江的原动力,当我迫切地提出发枪的问题后,老苗笑得像个孩子,说目前连里只有几把练习用的木抢,没有一杆真枪。见我愣怔。老苗话锋一转,说,但是,战争一旦打响,枪随时会发下来,甚至还要发炮发坦克呢,就怕到时你使唤不过来。我惊愕得睁大了眼睛,满脸的不相信。老苗笑得更欢了,笑毕,他说,其实驾驶拖拉机和驾驶坦克没啥区别,连里多的是拖拉机,干好了,就去机务排开拖拉机,苏联卫国战争不是有许多拖拉机手一转身成了坦克手吗!一番交谈,竟让我有了茅塞顿开、前程似锦的感觉。
       饺子出锅了。老苗笑眯眯地望着我,“南蛮子”长“南蛮子”短地称呼我,还一个劲地劝我多吃点吃饱点。在我的印象里,“南蛮子”似乎带有贬义,但此时,我却感触到了浓浓的爱意和情谊,很乐意接受。饺子是韭菜鸡蛋做的馅,蛋多菜少,黄绿分明,我的食欲一下子被吊了起来。馅里还加有不少豆油和剁碎的大葱,吃到嘴里,感到特别的鲜香味美。很快,我放下初来咋到的羞涩不安,大快朵颐起来。
此后,每当到食堂就餐,老苗都会笑呵呵地迎向我,打菜的勺子一挥,再挥,给我的菜肴打得特别多,嘴里还直叨咕:来,南蛮子,多吃几口,再给我长结实点!
       当年年底,为加强战备抵御外侵,经报沈阳军区批准,兵团决定组建由兵团司令部直接领导和指挥的武装值班团,其人员编制和装备标准与我军野战军正规部队完全一样,并以现役军人条件向兵团各师团发出征兵动员令。最终,我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临行前向老苗告别。他一改往日亲热随和的做派,略显严肃地摁了摁我的肩说:这下遂意了吧,不过,枪不是人人扛得好的,小伙子,我相信你扛得好!
       四十几年来,时不时的,我会想起老苗包的饺子的鲜美可口,想起他皱纹堆垒的脸上的亲切和善,想起他关怀备至的热切话语。
                                 
                                                                                  2016年11月1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0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695
84#
发表于 2018-6-1 14: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18-6-1 14:10 编辑

五十七
七律(中华新韵)
蹉跎岁月不蹉跎
——《那年那月》感赋

北大荒原长水河,那年那月苦蹉跎。
青春岁月欢愉少,花样年华悲壮多。
出塞戍边年似箭,回城创业月如梭。
风尘仆仆五十载,笑傲人生唱晚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0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695
85#
发表于 2018-6-1 18: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18-6-1 19:07 编辑


词.采桑子
南北河不会忘记

天南地北知青聚,回访农场。
长水河旁。
霞彩斑斓满目光。

诗歌朗诵倾情秀,声韵悠扬。
重度春光。
无限风光在夕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0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695
86#
发表于 2018-6-17 16: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18-6-25 06:52 编辑

七律(平水韵)
下乡戍边别有篇

北战越关山,阔别村疆四十年。
醉返乡间种农地,梦回塞外戍边关。
激情岁月志犹在,热血青春境未迁。
笑傲人生风雨路,悲欢荣辱几多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0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695
87#
发表于 2018-6-25 07: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18-6-25 12:50 编辑

五十八
七律(中华新韵)
知青不怕远征难

满腔热血赴边关,万险千难只等闲。
红土跋行暑蒸气,雨林清籁瘴弥烟。
雪原探险多悲壮,林海寻幽少乐欢。
梦绕故乡境犹在,下乡纪念五十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0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695
88#
发表于 2018-6-30 06:5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18-6-30 06:59 编辑

五十九
七律(平水韵)
知青岁月
——屯垦卫士戍边花

青春年少正风华,千里迢迢赴北涯。
北大荒原屯垦士,松花江域戍边花。
汗流疆土建连队,血洒边关保国家。
雨雪风霜几多载,下乡创业漫途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0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695
89#
发表于 2018-7-2 07: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18-7-2 07:18 编辑

词.满江红(词林正韵)
我从黑土地走来

农垦支边,赴关外、知青岁月。
极目眺、漫天皆白,雪潇风烈。
承办食堂流汗水,建兴学校浇心血。
建农场、行政事繁忙,操心切。


长河水,流不歇。
农田活,从无缺。
黑土恋、二十四年情结。
北大荒原淋雨露,黑泥野甸餐冰雪。
献青春、创业赴申城,从头越。

——图片自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70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2695
90#
发表于 2018-11-6 18: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怡 于 2018-11-6 18:39 编辑

词.满江红(词林正韵)
我从黑土地走来
——为黑土恋题照

离别冰城,赴边塞、知青岁月。
极目眺、漫天皆白,雪潇风烈。
承办食堂流汗水,振兴学校浇心血。
建农场、行政事繁忙,操心切。

长河水,流不歇。
农田活,从无缺。
黑土恋、二十四年情结。
北大荒原淋雨露,黑泥野甸餐冰雪。
献青春、创业赴申城,从头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8 05:19 , Processed in 0.243014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