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187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情系北大荒 61 漫漫探家路

[复制链接]

103

主题

326

帖子

82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2: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葛志坚 于 2015-11-17 12:31 编辑

情 系 北 大 荒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三十三团十九连  葛志坚

六十一、漫
      1972年的探亲假,我是和连里的同校同学一起赶在春节前回去的。男男女女十几个人,大包小裹浩浩荡荡。
      当时兵团为了保证春耕生产及照顾佳节团圆的风俗,已转为节前集中放假,如此一来本已不堪重负、强以支撑的铁路公路便承受着突如其来、人海如潮的巨大压力。长时间的晚点,超乎想象的超员成为那时的家常便饭,甚至迫不得已的中途停运也始而匪夷所思继而司空见惯。
      节前听从迎春办事回来的人说,火车已是无座可寻。我到团部开会的往返途中确实亲身体验了人满为患的滋味。从富荣到哈尔滨一千多里,走行24个小时,如果一直站着可就惨了。于是我们便灵机一动逆行而上,欲南而先北,早上提前坐火车北行二个多小时到东方红,中午再改乘从东方红始发直达哈尔滨的列车,多耗时半天只是为了能够占个座位。
      火车刚开出东方红,我们便已庆幸不虚此行了。许多与我们一样有先见之明的各地知青都选择了到东方红换乘,所以发车时座位便所剩无几了。
      车到迎春,早已焦急等在站台上的附近几个团、连的大批各地知青立刻蜂拥而上围住车门,争先恐后地拼命往上挤。本来应停车5分钟,不得不推迟到10分钟才得以开车。此时车上便已人满为患,待陆续经停红岗、新垦、虎林后,车上已是塞得水泄不通。拥挤程度不亚于文革时期大串联时的红卫兵专列。火车从虎林开出才走了总里程的不足十分之一,却已经晚点一个多小时了。
      那时候,还没有方便食品和盒饭,火车上用餐只能到餐车解决。人多到如此程度,没有个强壮身体和一股拼劲是吃不到饭的。每当列车广播通知餐车已经开始营业时,想填饱肚子就必须鼓足勇气,在密不透风的人群中艰难地挤出一条缝儿来。一个往返下来,刚刚补充的热量恐怕也要消耗近半。记得我在车上吃一回饭竟把扣子挤掉了二颗,可想而知几十米的路之举步艰难。
      在车上是不能多喝水的,因为一是人头攒动的车上已无法供应开水,二是即使离车门不远,要去次厕所也很困难。挤肩摩背的要劈开一条人缝儿犹如翻山越岭一般,如不打个提前量,恐怕人未挤到便憋不住而一泄如注了。况且即使挤到了厕所门边也未必进得去,也许早有几个或头脑灵活或万般无奈的知青把它当成了暂且栖身的“单间雅座”。
      到了哈尔滨换乘时,因为每个人都是带着很重的行李,要出去办理中转签字非常困难,便由我带着所有人的车票出去办理。其他人忍受着无聊和寒冷,在冰天雪地的站台上顶着刺骨的西北风等候近三个小时。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在站台提前上车,可以有个座位来度过漫长旅途剩下的最后五个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326

帖子

82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6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4 15: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苦辣酸甜 发表于 2015-11-17 16:27
真是这样,特别是临近过年时,车上的人多的都挤不过去,有两次我都是一直站在车门口直到下车。 ...

感谢您关注拙文
现在每年的春运已是人满为患,但与那时的拥挤比起来,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326

帖子

82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6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6: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樱桃 发表于 2015-11-24 17:07
想起蹉跎岁月回家探亲,简直就是苦难重重,有一年我们回家在哈尔滨下车到三棵树倒车,我的一个同学,因为出 ...

感谢您关注拙文
您真是太幸运了,安排在餐车,那该是多么奢侈的旅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326

帖子

82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6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16: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葛志坚 于 2015-12-2 16:43 编辑
雷午寨主 发表于 2015-11-26 13:45
回家的路途艰辛,云南知青的回家,比黑龙江兵团的知青得加个“更”字。
   云南兵团没有农闲,只有“阶 ...


      感谢您关注拙文
      看了您的复贴,才知道原来云南兵团的知青们要回家一次更是难上加难。单是瑞丽到昆明的六天汽车就令人乍舌。我原来只知道知青大返城是云南知青发动的。因为您们,才有了知青朝思暮想的返城。相比之下,我们黑龙江兵团的知青吃苦受累要少得多啊......
      期待拜读您的知青探亲旅程忆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主题

326

帖子

82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65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9: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午寨主 发表于 2015-12-2 19:59
今天开始,我把回忆中的探亲路上的事情说给大家听:
探亲之路       北京赴滇的知青都分在边境一线,含有河 ...

      拜读您的忆文,初知云南兵团知青的别样生活。4600公里,比我的家乡齐齐哈尔到黑龙江兵团四师33团的驻地虎林县迎春镇远多了。我们探亲在路上一天半时间就够了。
      “......我在农场(兵团)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那里,场部后面的傣家寨子名叫“雷午”......”,您的网名是因此而起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4 16:19 , Processed in 0.200011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