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3486|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亲情在草原流淌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1: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7-21 12:20 编辑

      摄影  文/沈家围子   
     在辽阔草原的版块里,认识了许多下乡到呼伦贝尔的朋友们,很高兴,也很激动。我知道,在草原下乡的知青朋友们,热爱第二故乡,一定想我们的草原,其实,我也是哈尔滨来到这里的知青,最初,下乡到红色草原----兵团独立三团,生活了八年,后来命运把我最后留在这里---呼伦贝尔草原。这里是我三十岁以后的故乡,辽阔的大草原锤炼了我像蒙古人一样,勇敢、坚强、豪爽、热情,有着宽广的胸膛,正如草原恋里的歌词一样:
草原啊草原啊
我可爱的故乡
马背呦马背
我生命的摇篮
你用圣洁的乳汁把我哺育
你用深沉的歌声为我催眠
那朝霞般的篝火
给了我无限的温暖
那白云似的绒毛
为我抵挡多少风寒
不论我走到哪里
总听得见马头琴在歌唱
不论我离开你多远
总闻得到奶茶的香甜
牧场啊牧场
我智慧的源泉
马蹬呦马蹬
我人生的起点
你用闪光的格言把我教诲
你用凶猛的风暴把我锤炼
那流沙般的岁月
给了我牧人的勤劳
那荆棘似地征程
赋予我骑手的勇敢
不论我走到哪里
总看得见你在举目遥望
不论我离开你多久
也忘不了你美好的心愿
-
        我的生命已经融进了这片草原,爱上这里的各民族朋友,爱上这里的一草一木,爱上这里少数民族文化。呼伦贝尔是我灵魂栖息的地方,我就在这草原生活一辈子,慢慢的老去吧。

后记:
弟弟全家来草原看我,七月十九号,我和女儿全家,妹妹全家,一起去草原欣赏油菜花,把我的喜悦,天伦之乐发给朋友们。借此,也献给内蒙古下乡的知青们,看看现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你们的第二故乡!

弟弟摄影制作

弟弟、弟妹都是哈尔滨下乡知青,他们在长水河劳改农场,后来到呼伦贝尔,79年离开了这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1: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7-21 11:23 编辑

亲情在这里流淌

母爱我的大女儿,小外孙(弟弟摄)








外甥孙女,我的大外孙


小妹与我的女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2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7: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蓝 发表于 2015-7-21 16:39

  •         《吉祥三宝》

  • 天蓝,你这歌词太棒了,喜欢,囊括了我的这文章照片中心思想,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4:5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屹梁梁 发表于 2015-7-21 20:53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人们常用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来称颂呼伦贝尔大草原,说这就是呼伦贝尔大 ...

    谢谢梁梁喜欢我们呼伦贝尔大草原,欢迎来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2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15: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7-24 08:39 编辑
    志丹双河 发表于 2015-7-22 06:55
    "命运蹉跎,一生坎坷"是我们一代人的写照。呼伦贝尔大草原,兴安岭林海,俄罗斯乡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朋友你好,是啊,正如你说:“一生蹉跎,命运坎坷”,我们这代人正是这样,当我们面对时,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岁月的磨练,让我们如此的平静,“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
    谢谢朋友高赞,欢迎你来草原做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2
    6#
     楼主| 发表于 2015-7-22 21: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谢谢你的《大草原情歌》,非常感谢您的即景生情的歌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2
    7#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7: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山峰 发表于 2015-7-23 22:39
    美丽的草原,沈家围子的家,温暖、幸稫、吉祥永远伴随你和你的亲人!

    谢谢北山峰大哥哥喜欢我们的草原,谢谢您的祝福,祝您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2
    8#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7: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7-24 08:39 编辑
    一川枫叶 发表于 2015-7-22 22:46
    内蒙四日游让我知道了围子妹的灵魂深处扎下的草原情结是永远不能割舍的。那里的大自然养育了一个豪放的民族 ...

    枫叶姐,草原是我不了的情,您这次草原一行感触颇深,有机会,再走进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一起看草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2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9: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7-25 09:45 编辑
    烛光 发表于 2015-7-24 23:28
    我同院一起张大的临居,纠玉英,小我一岁,同去山西插队,后来到了临汾市,专门负责知青的档案工作。回京时 ...

    天佑好人!这个故事太惊险了!真的是电视剧一样,烛光大哥经历的太多了,所以,您的感悟最深!您的正直勇敢也感动着我。蒙古族过去是有这个风俗,你不知道。很多下乡到牧点的知青,都分到各家的蒙古包住。一家人在一个蒙古包,可想而知会发生什么?女知青怎么保护自己?而且在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下,躲都躲不起,何况那时候是要接受他们再教育,强迫性的,算什么婚姻?非常的落后,过去的蒙古族粗鲁,生性,也是因为辽阔的草原没有人家,如果去了人,他们惊喜的不得了,用最好的酒肉招待远方的客人,游牧出去,十天半拉月的,他们的蒙古包是不加锁的,留给迷路的客人。现在文明多了,文化逐渐普及,但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汉人是不好接受。城里的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比较理智。也逐渐汉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主题

    3780

    帖子

    99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96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09: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7-25 12:15 编辑
    烛光 发表于 2015-7-25 07:33
    玉英的出身与你及为相似,1966年8月18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红卫兵,并亲自为师大女付中的宋彬彬戴上 ...

    你是好人,好人会一生平安,我的父亲很小出来念书,在旧中国哈医大毕业后,与我母亲结婚,有了哥哥姐姐,为了养家糊口,他参加了国民党部队,任少校军医,再后来,蒋介石撤退台湾,父亲不从,也惦记着我的母亲和哥哥姐姐,半夜骑马偷着跑回长春,起义参加了共产党的部队,我们都是生在部队,长在部队。但是父亲这段历史,文革中定为三开分子,说我的父亲,日本鬼子吃得开,国民党吃得开,共产党还吃得开。定性历史反革命。工作中的父亲非常的注重严谨的医学作风,他说医院无论治疗还是研究疫苗,必须科学的,认真的对待调查数据,一旦疏忽大意就是人命关天!文革中,一次领着下属人员去下工地了解疫情,引用了毛主席的一段话:“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若无主题,犹如瞎子摸象,随便到一个地方去乱抓一把,不但不能收到效果,反而会浪费人力物力。”他半开开玩笑说,走吧,我们现在就去“怀胎”这句话,文革中下属揭发,被定为现行反革命,并否定了革命军人的成分。我们一直在这些沉重的包袱下生活。就这样过了十几年。我哥哥64届高中毕业生,他是高材生,已经考上大学,因为历史问题,又因为和老师因观点不同吵了起来,给他的鉴定相当的不好,大学没有录取他,这是多麽遗憾,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我的姐姐也是高材生,初中是保送上去的,高三毕业赶上了文革,下乡十年,才回城。那段历史不堪回首,翻过去了,做为回忆,让后代人了解一下当时的真实状况。我们如今老了,苦尽甘来,平静健康地生活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1 09:40 , Processed in 0.130007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