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老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我的知青岁月

[复制链接]

26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6
5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4: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麻沙老农在2014-3-28 8:42:00的发言:
      印象中七十年代针炙能让哑吧说话,曾轰动一时,号称千年铁树开了花,不过后来就销声匿迹了。村民往烟囱浇水,最后母子平安,皆大欢喜,他们是不是更加相信土办法有效?

家里生小孩时,往烟囱里浇水为的是尽快破水,顺利生产,这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在医疗相对落后的边缘农村,当时的迷信作法还很盛行。实施接生的一般都是当地的接生婆,没有什么卫生标准,完全按照各自的经验进行操作。因此能够顺产的就算运气好,遇到特殊情况,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这就是当时农村的卫生状况,不堪回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6
52#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4: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4-3-28 10:29:00的发言:

自行学医有小效,

村民信任不得了,

遇有大事来求助,

更知精益求精好。

这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次尴尬事件,它不只令我害羞,还令我进退为难。但她也告诫了自己,以后做任何事都不可马马虎虎,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尽全力而为之。谢谢龙版主的总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6
53#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羞言不怕鬼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劳累了一天的我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房间里一片沉寂。大约十二点多钟,突然有人轻轻地敲打我们男知青宿舍的房门。接着有人轻声地叫道:“小章,小章,”声音虽然很小,但还是把大家都叫醒了。睡在我身边的乃昌推了我一把,很确定的说:“外面是乔五小,叫你呢!”我赶紧打起精神问道:“乔五小,有事吗?”乔五小在门外说:“我大(当地把爸爸称作大)闹霍乱子,请你给看一下。”“霍乱子”是当地对上吐下泻的习惯说法,其实就是急性肠胃炎。我说:“好,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穿上衣服马上就去。”外面乔五小答应着,就没了声音,我想他一定走了。

  我赶紧穿好衣服,下地点上煤油灯,从药箱里找出几片药和针灸盒一起放进兜里,然后吹灭了灯,对已被吵醒的几个哥们说:“我走了,你们好好睡吧。”不等回答,我就溜出了房门。

  此时,月亮从云缝儿里爬出来,把院子里照得一片雪亮,远处的水井、树木、房屋都看得清清楚楚。突然从柴火圈边站起一个人来,对我说:“走吧,小章。”我十分诧异地说:“我不是叫你先走嘛,看你吓我一跳。”他笑了笑说:“这么晚了,我哪能先走呀!”说着拍了拍我的肩,就上路了。

  我们生产队共有三个比较集中的圪垯(生活集聚地)。我们知青所在地居住的人比较多,以韩姓为主,因此叫韩家圪垯;村西头有几户人家,人数最少,叫西圪垯;村南面的乔家海子边上住着十来户人家,以乔姓为主,所以叫乔家圪垯,乔五小就是乔家圪垯的人。

  韩家圪垯到乔家圪垯仅有一里路,中间除了要过韩家渠,还要穿过一片庄稼地。韩家渠紧临韩家圪垯,当时正是淌水季节,渠里还有挺深的水。渠上有一颗碗口粗的树干,横搭在大渠上,这是韩家圪垯去往乔家圪垯必走的独木桥。我和乔五小顺利地走过独木桥,前面是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直通乔家圪垯,在月光下十分显眼。在土路一侧有一个坟圈,坟圈中有几个坟堆,还有几个尚未下葬用泥土封砌着的棺木。按照当地的习惯,如果夫妇双方只有一方去世了,去世人的棺木暂不入土,先将棺木安放在坟地的地面上,用砖或土坷垃封好,待另一方也去世时再一起下葬。平时下地干活、到乔家圪垯办事,经常从坟圈旁走过,早已司空见惯了,再加上和乔五小一路聊一路走,对坟地没有一点害怕的感觉。

  来到了乔五小家,我給乔老汉查看症状,询问病情,可以判断就是急性肠胃炎,决定先做针灸治疗。我让乔老汉躺好,取出银针,就开始扎针、醒针。经过各种手法施治,几针下去,乔老汉的腹痛、恶心有了好转。我又拿出准备好的药留给老汉,嘱咐他按时把药吃了,就准备起身回韩家圪垯了。乔五小看到父亲没什么事了,就要送我出来,并执意送我回韩家圪垯。我说:“你也跑了半夜,该早点休息了,我自己能走。”他说:“走坟地,你不怕?”我笑着说:“天天走这条路,怕什么?你放心吧。”说着就往外走。我们知青和乔五小差不多是同龄人,经常在一起干活劳动,十分熟悉,听了我的话他也没坚持,就回屋休息了。

  我踏上回韩家圪垯的路,抬头一看才发现,此时天上的云彩已严严实实遮住了月亮,远处的景物模模糊糊,脚下的路也不十分清亮。心想月亮怎么这么不给力,让我摸黑回宿舍。眼看就要到坟地了,突然想起乔五小临行时说的话,“走坟地,你不怕?”我下意识的往坟地方向望了望,我突然发现坟地上有些异样,几缕白色的东西在飘动,似乎在招呼着谁?我的心一下就紧了起来,马上提到了嗓子眼儿。我想加快步伐冲过去,突然又听到身后传来有节奏的唰唰声,我停住脚步,回头看没有人,刷刷声也停了。我心里感到有些不解,强制自己镇定下来,于是蹲下身查看着四周,什么也没看见。我决定不走坟地边上的大路,从地堰子上兜一圈绕着走到韩家渠。

  割完庄稼的地里刚刚浇过老秋水,地里面还有积水。经水浸泡地堰子有些松软,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地堰子,耳边被后面的刷刷声追赶着、骚扰着,紧张的心境已完全不能自持。此时没有别的想法,我只想早点走出这片田地,跨过韩家渠,回到自己的宿舍。我终于绕到韩家渠边,看着渠水,突然感觉大渠变得特别宽。来不及多想,我快步踏上了独木桥,平时三四步就可以走到对岸,今天在桥上竟然多倒了好几步。眼看就要走上对岸了,一只脚却像被人拽了一把,踏到了桥下,好在前冲力较大,虽然一只脚落了水,还是攀上了对岸。我爬起来,不顾一切的跑向我们知青的男生宿舍。

  我惊慌失色的举动惊动了屋里所有的人,大家睡眼惺忪地问我出了什么事?需不需要帮忙。我说:“吓死我了,今天我被鬼跟上了。”于是我把回来路上遇到的情况和大家说了一遍,大家都说我是自己吓唬自己。看我一条腿湿漉漉的样子,乃昌说:“天都快亮了,赶紧洗洗睡吧。”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脱了裤子擦了擦脚,就钻进了被窝。

  天真的快亮了,我却没有一点睡意。我思来想去怎么也不明白,究竟是我出了问题还是真的遇上了鬼……。于是决定明天一早要到现场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清晨,顾不上洗漱,我毅然跑到韩家渠旁,在阳光的照耀下,亲眼目睹了我自己一只脚滑入大渠的痕迹。接着放眼望望那大路边上的坟地,只见棺木堆上和平常一样长着一簇簇的枳棘,在一棵枳棘上却挂着一条长长的白色纸条,显然那纸条是人们祭奠亡者招魂幡上的飘带,或许是风把它挂在了枳棘上面,我夜里看到的应该就是这个东西。可是我走路时明明听见有人跟着我,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回到宿舍向大家询问时,乃昌笑着指着我的裤子说,“你穿的是条绒裤子,肯定是裤子发出的声音。”我在地上走了几步,果然是裤子发出的唰唰声,而且你快它也快,你慢它也慢。这次我笑了,原来真是自己吓唬自己。

  我曾经十分自信自己的胆量,但这一次让我很没面子,我自己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不是怕鬼?

  正是:巡医夜半过坟茔,如鸟惊弓踏水中。

            鬼未来袭人自乱,青春逸事笑终生。

                                              2012-7-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6
54#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龙行天下在2014-3-29 8:32:00的发言:

夜半起床去出诊,

归来路过渠与坟,

受到惊吓细分析,

次日结果全分明。

龙版主果然快捷,出口成章。老茶谢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6
55#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0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麻沙老农在2014-3-29 12:04:00的发言:

深更半夜到村民家服务,这样的知青,贫下中农应该很欢迎。

当年的知青都有那么点热情,应该是时代使然。感谢“麻沙老农”关注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6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叶飘零在2014-3-29 14:06:00的发言:
五、一张旧参考  
 
    上学时我班上干部子女多,同学间吵架的事时有发生,经常是吵到不可开交时,就有一方会说:我爸是XX级干部有《参考消息》报,你爸有吗?所以在我的印象中,那就是身份地位级别的象征一点不假。
【在牧羊海干了两三个月,没有剃过一次头,没刮过一次脸,头发长的可以梳小辫,胡子拉碴的就像一个要饭的。】
 
    这般模样若让父母见了,用心如刀绞都不能准确表达!记得当年有知青把《绿岛小夜曲》歌词改编:

   

当我回到了可爱的故乡
见到了憔悴的妈妈
心情就像绿岛的风雨夜
多么地凄凉多么悲伤
触使我愁断肠
几年的离别虽不长久
妈妈您这般思念
莫不是儿女脸容消瘦
异地的山风夺去了儿的青春
儿女之心不如您
妈妈呀  待到那一天
才能够叫您欢心
 
    几十年过去了,可每当我不顺心之时,总会关上洗手间的门和窗,在这个略带回音共鸣的小小空间里,唱知青年代的歌以及《知青之歌》和这首改编的歌,告诫自己:当年不曾趴下,今天还要坚强地前行。

    

“叶飘零”对我的四五篇回忆做了点评,读罢令我不胜感动。看过你的一些文字,时时为你的精神感动,感觉你的生活经历十分不容易。我们都是知青,这里应该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向亲人倾诉衷肠的场所,是我们抱团取暖的小屋。我们虽然彼此无法给对方带来多少资助,但是我们可以用精神感动对方、激励插友,让我们生活的更丰富多彩,让精神得到更大的鼓励支持。我们是同时代人,我们有说不完的话,我们也一定能相帮相助,走向美好的明天!谢谢“叶飘零”的关注和支持,老茶祝愿“叶飘零”健康长寿、心情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6
57#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09: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叶飘零在2014-3-29 14:15:00的发言:

 

 

纪实版块遇老茶
此地本是自己家
京闽相隔千万里
知青情缘无天涯




闽越山山有好茶,
流香万里到咱家。
知青自有凌云志,
漫道天边与海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6
58#
 楼主| 发表于 2014-3-30 0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备战那些年

 

   1970年中苏关系异常紧张,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中苏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我们内蒙古临河县地处北部边疆,距中蒙边境只有一百多公里,备战的形势也十分严峻。当时我们生产队成立了基干民兵连,全体知青都成了基干民兵,民兵连长是贫农青年徐松山。记得在备战最紧张的时候,公社武装部还给各生产队配发了一些枪支,只是没有弹药。我们初次摆弄枪支只觉得挺好玩、挺有意思,并没觉得备战形势已经多么紧张。但是其后公社武装部组织的一些与备战有关的活动,的确让人紧张了一回。

  在初春的一个夜晚,突然接到公社武装部的命令,要求召集全体基干民兵,去执行一项紧急任务,究竟是什么任务,不得而知。根据当时国际形势判断,会不会是边境线上发生了什么战事,大家胡思乱想了半天,竟没有一个人说的清楚,现在只有执行命令。

  春夜里还有一些寒意,天上星光惨淡,没有月亮,我们摸黑出发了。大家密切关注周围的动静,以为战争就要来到我们身边。从生产队到公社大约十里地,一路急行军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到达公社武装部。这时公社门前已经集结了不少的民兵,大家悄悄地打听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都是人在云里雾里。接着武装部领导发布命令向狼山方向出发,要求路上不得喧哗、不得掉队。

  漆黑的夜幕笼罩着前方的行军线路,使后面的行军更增加了神秘感。大家都是年轻人,心里希望真的有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发生,好满足自己追逐英雄的梦想。但走了一程又一程,却没有任何事件发生,这个过程顿时显得平淡无奇,再加上此时人困马乏,无聊和无奈占据了每个人的心里。人饿了、口渴了还可以忍耐,唯独屎尿盈门不能忍受。男的还好,到路边自行解决;女的却比较麻烦,因为没有厕所,只好在路边由几个女生围成一圈,一个一个蹲下来解决,情景十分狼狈。就这样,当东方已发鱼肚白色,拉练了一宿的人们,终于又回到丹达公社门前。公社武装部的领导未对拉练活动进行任何的说明,就宣布拉练结束,各自回队待命。

  这时,不少民兵对拉练组织工作提出了意见,认为组织者不相信群众,拉练简直是溜猴……。但是那个年代的人还是尊重领导、遵守纪律的,有意见说完就完,没有什么过激行为,要是现在就麻烦大了。武装部领导也知道组织这种活动缺乏经验,活动中没有安排必要的拉练内容,使拉练成了单纯的跑路,失去了拉练的本来意义。当然,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这也成了备战时期我参加的唯一一次拉练活动。

  结合备战,武装部组织还组织过一次试制土炸药的专业培训,记得是大可参加了培训活动。回来后,在生产队的支持下,大可就进行了土炸药的试制。记得大可先用柴油与锯末混合后微火翻炒,然后加入化肥硝酸铵搅拌均匀,土炸药就算制造成了。正式实验的那天,政治队长、生产队长、民兵连长和我们知青都来到现场观摩。为了检验土炸药的威力,事先在空旷的田地里选了一棵树墩。这棵树墩上面的树干早已伐倒,地面上只留下一截树墩,由于树墩很粗,一直没有人挖出,没想到这次竟成了土炸药的试验场所。在树根的一侧事先挖了一个坑,把土掏空,再把炸药和引信紧贴树根安放在洞里。炸药放好后,上面填埋泥土,并注意留出引信。为了见证威力,队长顺手把一块拖拉机链轨板放在树墩上。

  试爆就要开始了,大家撤离到一百多米外的安全地带,由细心的大可负责检查现场、点燃引信等最后的工作。我们匍匐在高高的地堰子后面,看着大可点燃了引信,并立即开始计数,等到大可跑到安全地带,土炸药准时爆炸了。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地也颤抖了一下,就像爆炸了一颗原子弹。只见被炸药崩开的树根分成一条一条的碎片,随着尘土飞上了天空,其情其境惊艳异常。但是就在大家欢呼胜利的时刻,半块链轨板飞了过来,它在空中划出一道不规则的轨迹,重重地砸落在我们隐蔽的地堰子前方不足三米的地方。链轨板已被炸成了两半,这是其中一半,另一半却不知去向。大家感叹土炸药巨大威力之余,也为这危险的现实感到一丝惊恐,实在是太惊险了。

  土炸药试制成功,引爆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但是随着备战的缓解,在当时并没有发挥什么实际作用。只记得后来在冬季挖排干时,人们曾经把土炸药埋在冻土层下,炸开冻土以利冬季施工,的确发挥过一些有益的作用,后来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可是其后有一些人为了抓鱼,又给土炸药找到了新的用场。他们把炸药装在酒瓶里投入海子中,利用炸药的威力将鱼炸晕,然后划着小船在海子上打捞和捡拾鱼儿。据说这样既改善了伙食,又丰富了业余生活,风行过一时。但是,土炸药的这种应用终于酿成了极坏的后果。那些年,每年都能听到用土炸药炸鱼,致使炸鱼者丧生的事件,这显然是用歪了地方。

  这就是备战那些年发生的事,有的寥无情趣,有的惊心动魄,但这都是发生在四十多年前的真实故事。我们是和平年代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时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也是弥足珍贵的,因此令人难以忘记。

  正是:军令如山不可违,全民备战壮国威。

            追昔更念人心力,万众同仇鬼域摧。

                                            2012-7-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6
59#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给大家陪个不是,我最近出了趟门,未向各位打招呼,有些失礼了,请大家原谅。回来后看到龙版主、叶飘零、麻沙老农、千帆过版主都留了言,特别是叶飘零还将我拙文中的小诗与龙版主的配诗组合在一起,使我很受感动。大家如此鼓励支持我,给我鼓舞不小,我想尽快把我的拙文发完,以利大家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主题

1325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596
60#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3: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加工厂学艺

 

  从地里打出来的是原粮,要把原粮变成可以食用的粮食,就必须依赖粮食加工才能实现。我们生产大队原有一个粮食综合加工厂,为全大队社员服务。后来各生产队陆续建立了自己的粮食加工厂,大队加工厂就进行了缩编,变综合加工厂为食油加工厂。1970年为了全队社员吃粮方便,我们生产队也购买了粮食加工设备,调配了技术人员,从此拥有了自己的粮食加工厂。

      加工厂成立前,生产队长找我谈话,介绍建立加工厂设想和未来管理的初步规划。加工厂共配备两个人,一个是由大队加工厂退下来的加工员韩老大,一个就是我。韩老大一直在大队加工厂干活,对机器设备比较内行,给他的任务主要是管理设备,加工生产。我的职责是会计兼加工员,主要任务是管好帐,加好粮。队长说:“韩老大有技术,有能力,尽管有一些毛病,你还要好好向他学习,早日掌握技术,能够独立工作。”老队长语重心长的一席话,让我立刻热血沸腾,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我表示“请放心,我一定好好向韩老大学习,努力钻研技术,把加工厂的事情办好。”

      加工厂选址在饲养院内,将原来的库房进行必要的改造。室内依次灌注了四个水泥基座,为柴油机、碾米机、面粉机和全粉机留好了位置,屋外用坷垃砌了一个谷糠收集仓,设备到位后,立即进行了设备安装。由于只有一台柴油机,所以加工粮食的设备只能一台一台的进行。柴油机自然被安置在中间,北边安装碾米机,南面安装面粉机和全粉机。三台加工设备与柴油机之间依靠皮带传动,因此要按照设备之间的距离,准备三条不同长度的传动皮带。这些工作韩老大真的很在行,我在后面不敢多言,不敢造次,只有拿板子、递改锥的份。说实在的,面对这几个铁家伙和这个交往不多的老师傅,我还真有点为难情绪,但说了就要做,不能半途而废。

      设备安装好了,进行了一些设备调试,我们的加工厂就正式营业了。但是如何往转动的柴油机动力轴上加挂皮带?如何正确调整碾米机的流量、压力?如何给柴油机加油、加水……?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新课题,而这一切只有韩老大明白。此时,我才真正理解队里请韩老大出山是多么的正确。韩老大也是一个爽快人,这些活儿他都耐心地给我讲解、示范,一次不行,再来一次,很有耐心,因此合作得很愉快。

      为了搞好关系,我也主动做些如搬扛原粮、收集谷糠等力所能及的脏活、累活。谷糠收集仓是只有一米多高,一米见方的小天地。碾米机在加工的过程中,利用风机把谷糠直接吹到这里,因此仓里风力很大,把谷糠吹得地上、顶上和四壁到处都是。而且碾米机要连续作业不能停机,收集谷糠时人必须快速进入、快速清扫、快速装袋、快速撤离。即使这样,你出来时头发上、衣服上,甚至裤子里面也都是谷糠粉尘,这真是个苦差事。

      其实,面粉机和全粉机在加工时也好不到哪里去,只要机器一开,车间里就粉尘漫天飞舞,而且无孔不入,一天下来鼻子里、口腔内都是粉尘,嘴里粘粘的,有话都懒的讲。记得当时国家分配了一批返销粮——红薯干,社员希望加工成红薯面,以便喂猪或食用。由于红薯干十分干燥,在用全粉机加工时,车间里便是一炮黄尘,进去一个大小伙儿,出来就是一个白毛女。每逢到这种时刻我都主动操作加工,让韩老大到外面抽口烟休息休息。

      记得有一次北京知青慰问团到我们知青点慰问,队长叫我也回去和慰问团见见面。我没换装,只拍打了拍打衣服,就直接返回宿舍,进屋就坐在炕沿边上静听大家的发言。北京慰问团的领导盘坐在大炕上,见我浑身粉尘感到意外,在大家发言间隙,主动跟我打招呼:“你好!这位老乡,对知青的情况你给介绍一下?”听了他的话,在座的全体人员都笑了起来,有人赶紧介绍,“他也是知识青年,他是……。”那位领导笑着向我道歉,说真没看出来,还表扬我和老乡打成一片呢。我说正在加工粮食,没来得及换衣服,实在不好意思。从此,我的这次洋相就成了大家开玩笑的一个由头。

      加工厂的工作十分艰苦,不只表现在环境脏和差上,更表现在工作时间的不定时。1971春节在即,各家各户为准备过年的吃食,要求加工的品种、数量都有所增加,加工厂内的粮食堆成了山,把小小加工厂里挤得没有下脚的地方。这时没有别的选择,不分咱队的还是其他队的,你必须按时加工完,好让人家过一个安稳年。一进腊月韩老大就不无忧虑的说,这个月不好过,咱们加班也不一定能完成。果然如此,每天都是天亮到加工厂就开机加工,一直干到深夜十二点左右才能休息,中间除了必须的凉机时间,连吃饭都要倒换着吃,每天都干的人困马乏的。当时我写了一首诗《答母亲》,反映了当时的一些情况:

      一年一度返京城,已是新春不起程。

      慈母问儿何日省,我答机器正轰鸣。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也学起了抽烟。当时社员们都希望自己的粮食早点加工完,有些人(特别是外村的人)放下粮食后总要叮嘱几句话,放下一颗烟才放心而去。起初我都把留下的烟收集在抽屉里,韩老大想抽烟时就自己来取。遇到熬夜,韩老大自己拿烟就势递给我一颗,并打着火说:“抽一颗,提提神。”开始我还一概拒绝,架不住三劝两劝,实在困的熬不过了就抽上一颗。刚开始抽烟,吸一口就天旋地转,很不好受,但时间长了就上了瘾。有时困得不成了,又没有上供的烟,就向韩老大要点烟叶卷一颗抽,就这样逐渐有了一些小瘾。经过一个月连续作战,到年三十终于完成了全部加工任务,保证了全村社员都吃上白面饺子、黄油糕。当时真有一丝成就感,我们的劳动给大家带来了年的味道,实在是我们加工厂人员的光荣与骄傲。

     但是和韩老大的相处并不全是风调雨顺,有时也会斗一斗心眼,发生一些小摩擦。韩老大面上对我十分热情友好,还主动教一些技术性工作,感觉还过得去。但是对柴油机的维修保养,他总有戒心,不让我过多插手过问。一到要拆卸机盖、研磨气门等设备保养的关键时候,他会找出很多借口把我支开,自己一个人完成。时间长了我心里就有些疙瘩,感到别扭,可是又不能直接发火闹情绪,心里十分郁闷。当时,借着这种情绪曾写了一首打油诗,题目是《学艺》:

    虎居树底猫登高,道道皆教留一招。

    有志学当上树虎,管他瓷猫琉璃猫。

      就这样,我在加工厂干了一年的时间,学艺与做人都有所收获,对自己日后回城市、进单位都有借鉴作用。现在回想起来,其实韩老大当时的做法也是一般人的正常作法。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手艺人的氛围里,师傅带徒弟都会有一些顾忌。手艺本身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大家都会了,还有什么绝门手艺可讲?还有什么师道尊严可敬?学艺不容易,授艺也不容易,尤其是在生产还比较落后的时代更是如此,要不怎么会有的“手艺传子不传女”的规矩呢!

      正是:自古修学苦且难,从师习艺更维艰。

               心诚总是先行者,日久终能满树攀。

                                       

                                    2012-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19:59 , Processed in 0.547032 second(s), 2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