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楼主: 共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网庆由感

[复制链接]

53

主题

2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57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4: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月是故乡明在2013-11-6 7:57:00的发言:

  

窳浑保尔的贴文:

  
                        京蝽打屁虫
  
  京蝽?哪地方都有蝽。嘿嘿,京有、津有,沪有,城里有,乡下也有,世界各地都有,还品种繁多有数千种。但有一点都一样,那就是臭腺发达,尽打臭屁,俗话称“打屁虫”、也有称“放屁虫”、“屁板虫”、“屁巴虫”等等,都离不开“屁”。
  
  然而,“打屁”是最为贴切的。因为,这“屁”是射出来的,射程是自个身体长度的几十倍。所以,一个“放”字不足以形容其射程的特点。“蝽”后退发达相对也长,这“屁”还是从后腿屁道里“打”出来的。也就说“腿”越长,“打”得越远。
  
  “蝽”乃昆虫,身体扁平,外罩盔甲,遇强敌就放恶臭。城乡的“蝽”所区别的是,乡巴蝽以吸食植物茎和果实的汁,城里蝽那就是吸血了。城里人把这类“蝽”称为“臭虫”,与“跳蚤”齐名。“跳蚤”无翅,“蝽象”半翅,活动半径远超“跳蚤”。当两片革质鞘翅并拢起来时连缝隙都没有,结结实实的一个全遮盖。而后腿一伸,屁门一开,严重污染空气哈。
  
  这“蝽”也有水生与陆栖之分,陆栖的“蝽”还关于植物也分种,品种繁多达数千种。南北的“蝽”还有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药用”价值,秦岭以南,黄淮以南的“蝽”有药用价值,尤其是云贵地区的蝽象,在特定时段与环境药用价值更高,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壮阳的功效。
  
  所以,“京蝽”似乎没啥有益的用途了,要说有用途是一种叫“猎蝽”在生态链中吃“小小昆虫”,有其对付“白蚁”,它采用“守株待兔”战略,守在白蚁的巢穴前,并进行伪装,等待白蚁出洞。这白蚁是没有视力的,完全靠嗅觉。呵呵,“打屁虫”此时是绝对不能“打屁”的,说来也是这“打屁虫”也仅仅是“打不过”才“打屁”。当白蚁探路者在自己的家门口被害,那白蚁还是很讲“义气”的,兵蚁闻到了自己同胞遇难的气息,便纷纷前往救援。结果可想而知,自动送上门的白蚁一只、两只……都成了猎蝽的美餐,直到猎蝽吃不动为止……
  
  不过,有一种“猎蝽”前面还有一个字叫“吻”,全称为“吻猎蝽”,这个“吻”是专门叮咬人的嘴。要是打死它,它就给你“打屁”闻,叮咬有毒,这屁也有毒,整不好还让人昏厥过去,可恶之极,更可怕的是传播疾病与疫病。
  
  “蝽”由于马甲发达,把自个封闭严严实实,一般的虫药也药不死它,喷气类的药更不管用,硬碰硬招惹它还臭气熏天,民间一般采用,烧烫开水、阳光暴晒来伺候。
  
  眼下北方天气雾霾严重,有利于“蝽”的生长及其所带来的种种危害。如何防治还真成了问题呢……北方人是不是学学南方人“食用打屁虫”?四川的“食用打屁虫”收购价已经还几百块了。一声吆喝“壮阳啦”……58块一小碟还卖的很不错!北京敢不敢食用打屁虫?要是可能,北京也就少许多“屁臭”!
  

 

好帖子,真心科普。一个京蝽居然还有这么多说道,长知识。真是360行,行行出状元,不服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570
沙发
发表于 2013-11-7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先乡后城在2013-11-6 23:17:00的发言:
       我看是素质问题,姿态可以随时调整,素质就不一样了。

 

记得老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还有一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主题

26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570
板凳
发表于 2013-11-12 2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天行健在2013-11-12 12:00:00的发言:

不是所有的是非都能辩明,

不是所有的纠葛都能理清, 

有时沉默就是最好的回答和诠释。

责人要含蓄,忌太尽;

劝人要委婉,忌太直;

警人要疑似,忌太真。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辨,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诚与润物雨等各位共勉。

 

混淆是非,颠倒黑白,正好浑水摸鱼。俗话说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好歹纸里包不住火,事实终归是事实。

 

有意思的是,这个楼里被屏蔽帖子的几个网友,数了一下,一个是08年6月13日,三个是08年6月16日,还有一个是08年7月6日注册的,但一直都没有怎么发言。由不得奇怪,中知网是什么时间成立的?什么样的网友能在那个时候注册,而且一直保持沉默?这么多的骨灰级ID集中在同一个楼里现身,而且所发的帖子几乎都被屏蔽,为什么?难道是传说中的僵尸ID集体诈尸大闹江湖,还是谍报剧里的预先设置的潜伏卧底失去利用价值被集体抛出,充分发挥其最后一点效益?

 

树欲静而风不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5-30 16:54 , Processed in 0.102006 second(s), 2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