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找回密码
 会员注册
搜索
热搜: 知青 活动
查看: 24007|回复: 1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苏淮海农场知青名单和知青故事

[复制链接]

145

主题

290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93

荣誉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6-5 09: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为无畏 于 2014-6-5 09:50 编辑





江苏淮海农场红卫农牧队知青名单


江苏省淮海农场四分场三十一连,在1969年时的名称是淮海农场红卫分场农牧队,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组建后称为二师十团五营二十一连、后又改为四营三十一连,兵团撤销后改为不伦不类的“淮海农场四分场三十一连”,2009年我们回访第二故乡时已改为“第四管理区31大队”。
自1969年3月起,一百几十个知青先后从无锡、苏州、连云港、徐州来到这里,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过,其中时间最短的只有几天,时间最长的有十年。
对于这一段经历,各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有些人认为这一段经历是“往事不堪回首”,根本不愿意回想起这一段时期的生活。
而有些人,包括我们,则常常回想起这一段时期的生活,觉得其实还挺有意思的。不管怎么样,这都是我们的一段青春历程。
因此,我们根据回忆,整理了这一份不完整的名单,给那些愿意回忆这一段时期的生活的战友们作参考。
一,无锡知青
二中:
男知青:王启东 陈寿平 华守俭 许树生 惠康泰 王解放 王师亮 张一中 徐伯洪
仲济阳 胡金初 叶纪平 李荣源 邵浩钧 钱均鑫 徐希绩 丁振珊 钱学德 项贤定 周永
房金荣 过荣良 余家烨 蒋亚新 王志鑫 马骥高 夏伯言 姚西云 朱鸿粱 杨瑞基     冯建中 陈南精 沈旦光 王忠连 陆海明 朱鸿坚 杨龙基
女知青:过士心 周亚倩 邓惠伦 钱瑾芝 陆晓玲 封芝芳 陆美娟 李令华 陶园
七中:
男知青:余力行 林惠民 夏生荣 沈建阳 蒋建伟 陈建军 田伟才 薛国富 陈克勤 凌
泉兴 陈海兴 闵佳明 陆海益
女知青:韩国玲 徐全 张民杰 周逸 夏午年 毛雪珠 陈小琼 华丽文 华海燕 顾淑兰 程芸珠 高慧珠 丁珍荣 徐建华
五七初中
男知青: 姚伟明 周志德 任謦 许亚民 李云生 何用坤 孙煜良 孙良荣 王亚伦 曹泽群 许本城 蒋宏伟 凌俭克 朱星荣 张精卫 王锡华 徐贞平 徐建民 徐建森 李德胜 印小强 陈佑国 陈金鸿 李宝民 单伟荣 韩劲松 蒋定一 董正明 彭刚 许本乡 顾全福
女知青:施秀花 朱静英
工读初中
男知青:胡守义 赵重振 许永康 顾文良 张楚材 陈洪林 范小毛 殷家良 颜锡兴 彭义真 周天和
女知青:袁敏 陈迺凤 沈慧倩 尤玲珍 丁云英
其他
男知青:夏建秋 姚群 王锡林 蒋亚明
女知青:李力华 王和平 王忠妹 李荣珠 华海鹰 李秀英 沈小芬 胡美娟
二,苏州知青
男知青:许建方 姚宪明 任二男 冯三男 王厥昌 屠志新 叶关民
女知青:顾美珍 叶惠琴 叶惠珍 张萍 孟国英 桑丽娟 刘治兰 俞根妹 袁雪芬 龚怡 张仁逢  邓玉珍 钱会珍 张金珍
姚桂芬
三,徐州知青
男知青:吴春德 吴信平 权学法 曹四毛(外号)
女知青记不起了。
四,连云港知青记不起了。

五、总场知青 邱方庭 邱会庭 邱秀庭 沈家豹 石启元 何启明 顾宝玉 张国良 张克勤
徐缓 陆春茂

六文革前的老知青
侯欣堂 曹雪芬 李隶华 季慧芝 陈馨民 章家良 徐桂凤 张玉华 钱云龙
王道生 陈连顺 董树良 左洛其 王凤英   张锡平  许琴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290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93

荣誉版主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6-5 09: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31连男女知青之间后来结成夫妻的名单据回忆和考证,知青们后来已熬不住寂寞的单身生活,看到有少部分知青在农场结了婚,也蠢蠢欲动起来,明的恋爱关系很少,可能暗中已有意思的多,特别是1971年来了一批苏州吴县知青,年龄比我们小,且女生有十来个,成了大龄男知青的追逐对象。回城后,我们连队后来知青之间结成夫妻的有:
1夏生荣.张金珍  2余家烨 过士心 3单伟荣 朱静英 4许亚明 姚桂芬 5李运生 孟帼英 6蒋亚新 徐全 7王厥昌 龚怡  8丁振珊 钱瑾芝  9李荣源 顾美珍
10 胡金初 张敏杰 11任馨 周逸  12顾文良 周亚倩  13 杨瑞基 陈廼凤                   14王志鑫 邓伟伦 15韩国玲 郁建辉(老军工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290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93

荣誉版主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6-5 09: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为无畏 于 2014-6-7 10:09 编辑

连队知青故事   (1)                                      一,起程
1969年3月1日,江苏无锡市近四千名初高中未毕业的年轻人在西门桥堍的码头上登上了一长溜运猪用的60吨铁驳船,船仓里铺着一层稻草。我们要到的目的地是还不知道在那个天涯海角的苏北沿海的一个叫着“淮海农场”的地方。因为之前听到的消息是要把我们68届学生送到荒无人烟的内蒙古戈壁滩去插队,我们和我们的家长着实惊慌了几个星期。后来说是到苏北农场里去,据说农场马上会组建成“生产建设兵团”,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家里成分不好的学生还不让报名。
起先,一只船上安排两个班级的男生或女生,大概40人左右,学生们在船上各自铺上自己的被褥后,因为今后可以脱离家长的管束,和同学们在一起,大家有说有笑,还感到很高兴。运河两岸和西门桥上站满了来送别的家长、亲戚、兄弟姐妹。桥上和沿岸彩旗飘扬,树上挂满了关于“上山下乡”的宣传横幅,还有锣鼓喧天!
上午9点钟左右,岸上的高音喇叭喊了“船马上要起航了,请还在船上的送行的家长离船登岸!”这时候,船上的学生和岸上的家长一齐哭起来,大声的反复的嘱咐,挥手、挥手绢道别。
我们当时才十八、九岁,男生哭的人不多,船起航时,一部分女生嚎啕大哭起来。我们男生还取笑女生“哭什么?!这些个小姑孀!”
船队渐行渐远,我们的知青生涯从此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290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93

荣誉版主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09: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龙行天下大哥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290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93

荣誉版主

5#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0: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无锡知青”网友的跟帖!问好大哥!是的,插队知青的境遇是比农场苦,我们还有每个月15元的工资、吃38斤粮食。但插队比较自由,如果家里负担得起,一年可以在城市待上半年也不要紧。我们后来变成生产建设兵团,除了一年15天的探亲假,平时不能轻易回家。知青曾经用“母病速回”、“奶奶病危”、甚至“二姨妈死亡“的电报骗取请假的”战术“,也被领导识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290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93

荣誉版主

6#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0: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为无畏 于 2014-6-7 10:11 编辑

接前”知青故事“:(2)
      船往北边开去,中午时分天上飘起了雪花,渐渐地越飘越大。
    我从没出过远门,红卫兵窜连时我因为身体不好,且不是“红五类”,没有到过无锡以外的城市,连上海、苏州都没去过,这次下乡北漂,权且当是乘船旅游罢了。
一路上,船上每天供应一顿中午的午饭,是学校带队老师带的白馒头,在每只船上的船老大那里蒸热了发给我们,每人两个。早饭和晚饭各人吃自己带的糕点、冷饭等,船老大24小时供应开水。天擦黑,浩浩荡荡的好几个船队开进了长江。啊,长江!十几年前,我们的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摧枯拉朽似的解放了全中国!今天我们红卫兵渡江北上去“屯垦戍边”保卫祖国边疆!有同学带头唱起了“长江滚滚向东流,葵花朵朵向太阳——————”我们都一腔热血要去农村战天斗地“闹革命”啦!
    “江猪、江猪!”有同学上了船老大的驾驶舱,看到了“江猪”——大概是江豚在江水里翻腾,不少人都爬上了船头看那翻腾的江水和时隐时现的江豚。睡觉还早,同学们回到舱里后,邀请我们西新初中带队的欧阳克湉老师讲个故事,欧阳老师说那我就给你们唱个歌吧。他是教我们俄语的,就用俄语唱了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是一首很好听的“苏修”的歌曲,平时是不可以随便唱的,唱了会“犯错误”的。1969年的3月,正是我国和“苏修”在珍宝岛剑拔弩张的时刻,我们听着“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静候珍宝岛传来佳音。结果,3月4日晚上,我们在淮海农场码头“登陆”时,正是珍宝岛上的“孙玉国”他们把苏修打得一败涂地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290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93

荣誉版主

7#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0: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知青故事(3):

从我们的城市到苏北的400公里处的淮海农场,现在驾驶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跑,化4个小时就能到,而那时用船在河道里飘最多也3个整天72小时也就够了。我们的船队为什么用了4天呢?原因是无锡的船老大从没跑过苏北线,不熟悉航道,又下着大雪,在盐城、建湖一带的里下河里迷了路,在水网里绕来绕去多耽搁了一整天。我们终于在3月4号晚上11点左右到达后来被称为“第二故乡”的目的地。
   总场位于江苏射阳县六垛镇,苏北灌溉总渠旁。知青的船队到了,仍飘着大雪。码头上顿时热闹起来,因为那时整个农场还没通电,码头岸上悬挂着好多汽油灯、桅灯,还有各分场来接知青的拖拉机射出的灯光,昏昏惨惨的。我们稀里糊涂的拿着行李,丢到各自分场的行李拖拉机里,又爬上了去目的地的拖拉机,昏天黑地的被颠着、兜来兜去地拖到了目的地。黑夜里,影影绰绰的平房、像鸡窝似的小锅棚影子,令我们这些一腔热血的“红卫兵”心里凉了半截,这就是我们今后生活、战斗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290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93

荣誉版主

8#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10: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为无畏 于 2014-6-7 10:19 编辑

接知青故事,(4)
   下乡第一天的记忆
    那天我们到达农牧队已经是深夜,拖拉机一开进农牧队,就听见几声炮竹声和几声狗叫,队长和几个老军工把我们迎进了有汽油灯亮着的、散发着“酸馊气”的食堂。“已经等了你们几天了,欢迎红卫兵小将!”姓顾的队长笑着说。队长叫什么名字已记不清了,只知道老职工私下里喊他叫“顾大头”。
    到现在才知道,叽叽喳喳 同车到达农牧队的一百多知青中有无锡市二中、七中、工读初中和我们西新初中的学生。炊事员徐德胜结我们每人自带的饭盆里打了米饭和一勺肉片豆腐粉条汤,“这个汤是昨天就烧好了等你们来的。”老徐歉意的说。酸馊味就是汤里散发出来的。
   

老实说,那个夜晚的米饭和羹汤是农场连队最好的饭菜了,比起我们后来天天吃的玉米饭、玉米粉窝窝头,咸菜汤、韭菜汤那就是特别优待的“接风”宴了,所以40多年过去,印象特别深刻!
吃好晚饭,正好运行李的拖拉机也来了。我找到了自己一只小皮箱、一个打成行军包似的被褥捆。“弟兄们,睡觉去吧!”我带着我们班11位老早就分好组的男同学,跟着一位老职工,踏着雪来到我们的宿舍,是队里养猪猪舍的隔壁一间15平米左右的房子里。一下子来了一百多知青,为着我们的到来,队里事先已经把所有仓库、破旧的草房腾出来。用树桩、柳条筢子、芦席做好了通铺床。我们11位18、9岁的“汉子”紧挨着,各自铺上自己4、5斤重的一条被子,在零下10度、没有热炕的房子里(徐州以南都不烧炕)呼呼地睡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290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93

荣誉版主

9#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09: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为无畏 于 2014-6-9 09:35 编辑

龙哥辛苦,请注意休息!



u=3067649534,783607231&fm=23&gp=0.jpg (26.11 KB, 下载次数: 9)

u=3067649534,783607231&fm=23&gp=0.jpg

u=3067649534,783607231&fm=23&gp=0.jpg (26.11 KB, 下载次数: 6)

u=3067649534,783607231&fm=23&gp=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主题

290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893

荣誉版主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6-9 09: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故事,(5)
第二天下午,顾队长召集我们知青开会,向我们解绍了淮海农场的情况:“红卫兵小将们,我们是1952年建立的军垦农场!像你们一样,我们老军工都是在18、9岁的时候服从毛主席的命令,跟着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零二师的师长温玉成从抗美援朝的前线集体转业到黄海之滨来屯垦戍边的!我们总场还矗立着刻有毛主席当年命令的石碑,今天你们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也来到具有革命传统的地方屯垦戍边闹革命,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完成反帝反修的革命事业,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后来我们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零二师原是江苏地方部队,人员主要是南通、海门、启东的,1951年底开到鸭绿江边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战斗的,哪想到1952年朝鲜战场形势好转,就被毛主席一道命令改编成“农业建设第四师”,放到苏北沿海来屯垦戍边了。    102师师部和以张振华为团长的一个团就在江苏射阳六垛这地方开垦了约四万亩海滩地,另有二个营在射阳的千秋,滨海县的八滩开垦了临海、滨淮两个农场。     我们农牧队有8个“条田”,800多亩耕地,种水稻、棉花、玉米、小麦,还有养猪、养鸡鸭鹅的任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会员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技术支持:信动互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 京ICP备1202517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5847号 )

GMT+8, 2024-6-3 20:20 , Processed in 0.221013 second(s), 2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