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包头纪行 四 回访兵团旧址 [打印本页]

作者: 草原的雨    时间: 2017-9-23 11:08
标题: 包头纪行 四 回访兵团旧址
本帖最后由 草原的雨 于 2017-9-24 22:02 编辑

包头纪行
回访兵团旧址

       8月30日,上午9:15,离开稀土展览馆,我们回访了位于稀土高新区万水泉的原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8团团部旧址。
       重走兵团路,第二故乡行。
       团部是18团的领导机关,是18团兵团战士心中神圣的地方,也是终生难忘的地方。感谢万水泉的父老乡亲,至今还完好地保存着兵团战士心中的一点念想。
       2009年,在纪念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成立40周年的日子,我曾组织北京、天津、呼和浩特、包头的战友来到这里,回忆起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家都很激动,纷纷围着团部旧址拍照留念。
       忆往昔峥嵘岁月,那是1969年,一批又一批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号召的知识青年,纷纷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屯垦戌边。四千多人组成的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18团,分13个连队,驻扎在万水泉方圆60多平方公里辽阔的平原。
       在团机关的领导下,在现役军人和复员老兵的带领下,他们冒酷暑,战严寒,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为国家做出了无私奉献。
       那时,团里开大会,放电影,我们各连就会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有时还打着背包,唱着嘹亮的战歌,走过万水泉小镇,引来不少共青农场职工家属羡慕的目光。
       每逢假日休息,我们会汇集到团部,到小卖部买东西,看战友,到团部东面的万水泉车站乘郊区火车进城,去东河、青山或昆区。
       那时的团部,是18团战友常来常往的地方。
       不知从何时起,团部成了万水泉派出所。此时只见铁门紧锁,门前杂草众生,只见门口挂着牌子,不知是否在此办公。
       细心的组委会工作人员在团部旧址的门楣上挂起了横幅“热烈欢迎原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八团、农垦系统知青战友重返第二故乡——‘重走兵团路·共圆高新梦’之十八团团部旧址(场部)”,制作了十几面印有连队标志的红旗。
       来自连队的战友们纷纷到工作人员那里领取旗子,到团部旧址门前拍照。听说有农药厂的旗子,我赶紧取来,与战友们一起拍照留念。我曾经在一连呆过,一连的战友也举着旗子跑来邀我与他们一起拍照。
       一时间,团部旧址门前红旗飞舞,五十多位战友轮番拍照,一拨一拨,熙熙攘攘,好不热闹,真有一点即将高举红旗奔赴战场的阵势,看着令人感动。
                                 
                                                                      草原的雨
                                                                2017年9月10日

作者: 草原的雨    时间: 2017-9-23 11:10
nEO_IMG_DSC_1294.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