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入秋养生精髓 [打印本页]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26
标题: 入秋养生精髓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26
 8月8日立秋,标示秋天的开始,但初秋时节盛夏余威仍在,气候特点延续长夏的湿热。立秋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体也要顺应自然,避免大量出汗和体力消耗,收敛肺气,调整情绪,预防感冒。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27
 增酸少辛敛肺气。立秋后尽量少吃葱、姜、蒜、韭等辛味之品。中医认为辛味通肺,可以助长肺气,如果摄入过多辛味的食物,容易造成肺气太盛,导致上火、便秘等秋燥症状。《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可以收敛肺气防秋燥。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28
  立秋后空气开始变得干燥,过敏原较多,哮喘等顽疾多在此时节复发,建议摩喉预防哮喘。具体方法:上身端直,仰头,颈部伸直,用手沿咽喉部向下按摩直至胸部。按摩时,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虎口对住咽喉部,向下按搓,可适当用力,这种方法有止咳化痰的功效。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29
 情绪养生收悲绪。夏秋之交,随着气温下降,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也开始减缓,一时的内分泌紊乱很容易造成情绪低落。此时要做好心理调节,多和朋友家人交流,莫让自己陷入到悲秋的情绪当中。当感到情绪低落时,积极运动是排解的好办法,比如慢跑、散步、登山等。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30
 今天是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秋”即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认为,从字面意义上说,“秋”字由“禾”与“火”组成,意味着谷物成熟,“立秋也是秋季第一个节气。民间流行在这一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如有减少,便要吃肉‘贴秋膘’,亦有‘咬秋’习俗”。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31
 夏季人们一般没胃口,饮食清淡,能量消耗也很大。因此,人们会在立秋这天给孩子称体重,如果比起立夏之前,体重有所减少,那么就要考虑增加营养。”高巍笑着说,“这也是为‘贴秋膘’找个理由:在立秋这天吃红烧肉、炖肉等等,以肉‘贴膘’”。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31
 除了吃肉增加营养,人们还会在立秋当天吃一些瓜果,寓意“咬秋”。比如天津讲究在这一天吃西瓜或者香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适逢立秋,将其“咬住”。

  “立秋前后,将要收获的果实中最早的可能就是瓜果。在南方,吃瓜的同时还会喝糯米汤。”高巍认为,瓜果的收获能体现出农作物的丰收,同时秋天到来,收获颇丰,也属于人丁兴旺、劳动致富得到的结果。因此“咬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32
 立秋前后,人们不仅讲究吃食,也有一些习俗活动流传至今,颇有意味。有公开资料显示,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汉代仍承此俗。高巍介绍,在民间则有“摸秋”的说法:“人们会鼓动孩子去别人家的地里摘取瓜果,给家里的嫂子或者姐姐,以求人丁兴旺”。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34
   在这一天,人们还讲究准备、饮用“立秋水”。至于具体做法,高巍说,就是在立秋前一天,将清水倒入罐子、盆或者大缸中,放在外边“晒太阳”,同时放入7颗或者14颗红豆。
  “等到立秋当日中午,拿这些泡过红豆的水给家里人喝下去,意味着立秋以后的日子可以不生病。”高巍还说,旧时甚至会有些文人拿出红纸,写上“今日立秋,百病俱休”字样,祈求不得病,“母亲们会给体弱的孩子剪个纸人,缝在后背衣物上,以求祛病祛邪”。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34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35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36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37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38
生地粥:
  材料: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39
黄精煨肘:
  材料: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待用。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姜、葱洗净拍破待用。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补脾润肺。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由为适宜。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40
 五彩蜜珠果:
  配料: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40
  醋椒鱼:
  材料: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51
 北京、河北地区流行“贴秋膘”

  伏天人们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会瘦一些。古时民间以胖瘦为评判健康的标准,大伏天胃口不好自然容易瘦,瘦了当然需要“补”,弥补的办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首选吃肉,“以肉贴膘”。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52
 天津流行“咬秋”

  和“咬春”一样,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52
 东北立秋吃饺子

  在东北有句俗语:坐子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53
 东北立秋吃饺子

  在东北有句俗语:坐子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53
 杭州一带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这么多食俗大都为防痢疾,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55
  四川东、西部喝“立秋水”

  在立秋正刻(老皇历中都标有具体时间),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台湾吃龙眼

  立秋时是台湾周围海域的立翅旗鱼、小串、乌贼、鰆、虾的产期。立秋节气也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56
  一、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立秋之季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作者: 老牛1    时间: 2015-8-8 11:56
 三、饮食调养: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运动调养: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视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剑)、集体舞、瑜伽、游泳、柔软操、拉筋、快走、慢跑、爬楼梯、长跑、滑旱冰、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



作者: 冰凌花    时间: 2015-8-8 12:53
真是知识丰富,了解了不少风俗。向朋友学习。
作者: 蓝天彩虹    时间: 2015-8-8 19:56
学习了知识,
谢谢老牛版主,,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5-8-15 21:26

          俺也没有贴秋膘,俺也没有去锻炼,看了牛哥的帖子,俺要一步一步的都补上。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www.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