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我当保管员 [打印本页]

作者: 湖南老李    时间: 2015-7-7 23:11
标题: 我当保管员
我当保管员
   下乡七年,我当了六年保管员。公社的公路建成后,最后一年我被调到养路工班,7510月病退回城。没想到,参加工作几年后,单位又叫我当保管员。现在退休了,碰到单位的老职工,他们仍还叫我------李保管。
   在农村的六年保管员任期中,我每年要到公社去参加“粮食工作”会议一两天,领会当年国家的粮食政策。会后,公社会给参会人开“伙食报销单”回队上领取每餐6分钱的补助。因我有先见之明,特意保留了一张,今公示于众。区区42分钱,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当时,因为为买火柴农民口袋里再也掏不出一分钱呀,可我放弃了,不然的话,大家就看不到这宝贵的“历史见证物”了。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7-9 05:52
老李同学好,很感动这篇小文和这张知青文物。沒有和乡亲们的浓厚感情,这张文物是保留不到今天的。您保留的是咱知青和乡亲们的真情!非常喜欢您的小文,欢迎常来!
作者: 湖南老李    时间: 2015-7-9 11:06
屹梁梁:正如你言,我非常重感情。我不仅今年大年初一骑自行车当日往返70多里去给下乡的老房东拜年,在2001年5.1还骑自行车专程去与两老合影以作永久的纪念,都80多岁的人了,看一年是一年。哪知次年,老婆子去世,其独女没通知我,今年去拜年时才知。甚憾。
   下篇文章就写:我的老房东吧。
作者: 沈家围子    时间: 2015-7-9 12:20
本帖最后由 沈家围子 于 2015-7-10 20:22 编辑

写的真好,等下次欣赏你的老房东,不由得想起马云涛的《老房东查铺》这首歌,至今还在耳边萦绕。
作者: 延安老插友    时间: 2015-7-9 20:51
欣赏,,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5-7-9 21:28
沈家围子 发表于 2015-7-9 12:20
写的真好,等下次欣赏你的老房东,不由得想起马云涛的《老房东》这首歌,至今还在耳边萦绕。 ...

     听说过马玉涛,没听说过马云涛,听说过“老房东查铺”,没听说过“老房东”。 全部播放选中歌曲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5-7-9 21:36
    看起来,您还是很专业的,非常明白保管的重要性,您应该去总后勤部。一般人都不会放弃领钱的机会。大拇哥属于您!
作者: 雾梦    时间: 2015-7-9 23:10
难忘的往事,珍贵的见证。您的保管员名副其实。恭祝安好~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5-7-9 23:26
雾梦 发表于 2015-7-9 23:10
难忘的往事,珍贵的见证。您的保管员名副其实。恭祝安好~

    知青当保管员,谁都信得过,所以到了工作单位,人家领导一看档案,得了,您还是当保管员吧。
作者: 阿琪    时间: 2015-7-10 08:07
非常感人的故事。
作者: 先乡后城    时间: 2015-7-10 08:43
阿琪 发表于 2015-7-10 08:07
非常感人的故事。

    故事感人,出错逗人。
作者: 沈家围子    时间: 2015-7-10 20:51
先乡后城 发表于 2015-7-9 21:28
听说过马玉涛,没听说过马云涛,听说过“老房东查铺”,没听说过“老房东”。 全部播放选中歌曲

[* ...

[em17]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7-10 21:47
保存了四十三年的收据,不简单。佩服细心人。保管员一定当得很称职。
作者: 湖南老李    时间: 2015-7-11 09:12
一叶枫叶:你说对了,我厂是搞有色金属冶炼的,成品全是贵重金属,只要拿一点去卖,足可顶几个月的工资。我是一旅游爱好者,没当保管前,我每年都要外出(这是文革串联的后遗症),一当,就再也不能了。我曾数次向领导提出辞职,几任领导都不批。奈何???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5-7-12 23:53

           好样的!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www.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