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标题: 大烟炮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22 18:47
标题: 大烟炮
本帖最后由 一川枫叶 于 2015-1-23 22:40 编辑

  没有亲历北大荒严冬的人,不知道“大烟炮儿”是什么?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暴风雪无休止地怒吼起来像鬼哭、像狼嚎、像虎啸,像动画片里的怪兽,铺天盖地呼啸而至,撕心裂肺的恐惧感油然而生。我的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暴风雪交加中,刺骨狂舞的雪粒肆无忌惮地拍打着你的身体,拍打着你的脸颊,生疼生疼的。好像一把把手术刀逼向你的肉体。

  裹着雪粒的旋风吹得你刹不住脚,追呀追呀追着你跑,骤起的旋风将把你卷到空中再甩下来才解恨似的。雪粒一会又变成片片大朵大朵的雪花漫天飞舞,即使你戴着狗皮帽子,厚厚的棉大衣的领子竖立起来,围巾包得再严严实实的也无济于事。你看吧,脖子里照样会钻进去不讲一点情面的雪粒,凉叟叟的感觉中心里头还打着冷颤。

  眼前昏暗数米处看不清人,辨不清方向。就像北京遇到的雾霾天笼罩着天地之间,车辆无法前行一样。人向前走着,还不断地掉转身体,用后背抵挡一下,倒着行走免得吹着脸、冻着鼻子、吹的人喘气都不均匀了。

  小时侯在北京,早听说北大荒冬天寒冷之极,有冻掉耳朵、手指、脚趾头的传闻。如今下乡到了北大荒,才真正领教了它的厉害。我的鼻子两次差点被冻掉,幸亏老师傅的提醒,用雪轻轻地敷慢慢缓过来的,到后来还是脱了一层皮。

  这不“大烟炮儿”又刮起来了,眼看着前面一个沟坎瞬间便被暴风雪填平了,给人以一马平川的景象,走在上面喀哧喀哧的作响。踩在被雪刚刚填满的沟的地方,刹那间就如同平地一样,变得坚硬的地面上没能留下自己的一个脚印。(大雪迅速结冻被覆盖上了)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独自从离住地不远的林场小卖部出来,路径一个小沟,刚刚走过一个小小的木板式的桥,便遭到“大烟炮儿”的袭击。我只好在原地背转过身去。这时谁能料到就在我一转身的瞬间,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在我跟前,我顿时吓了一大跳。因为昏暗中不知道是谁。只听到对方说了一句:“小张,这是你同学给你的一封信”递到我手里就不见人影了。

  我手里拿着这封厚厚的信,纳闷?我的同学?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同学,没有一位知道我下乡到了北大荒具体什么地方,谁又能给我写信呢?。凭着平时的经验知道只有几米之远的距离是我们的木工房。于是我乘着“大烟炮”停息的瞬间摸索地躲进木工房,急忙拆开信一看。心里紧张起来,原来是个“单相思”的煤干校的一个比我大八岁的干部写的情书。走上社会我是第一次遇到此事。况且我又是团支部副书记,怎么能涉及个人的私事。心里砰砰地跳。自言自语中:咋办?怎么处理这封信?怎么处理这件事?对!守口如瓶谁也不能说。

  寝室每天都要在炕洞里填上几根扳子,一天我趁着屋里没人赶紧把那封信扔进了炕洞里,正打算离开,一想不行,别留下马脚。于是转身从炕洞里取出燃烧着的信,把信笺一张张抽出来重新投入炕洞,直到燃烧尽了才放心。之后给了对方一拒绝的纸条,这件事就了结啦。

  晚上睡在大通铺上,与我隔着几位知青的铺位,一位姓易的机关干部总是挑着眼睛盯着我看。噢!我猜出来了,原来她和那位“单相思”的干部都是四川老乡嘞。我权当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坦荡自然。

  那个年代不敢谈对象,就是医学书也不能看,有个当地的青年看了一本《农村医疗手册》,就被说成是“小资产阶级的低级趣味”。共青团也别想加入。我们那时除了干活、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吃饭、干活。成了典型的“三能”青年。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的思想被束缚起来,一心一意地“接受再教育扎根农村干革命。

  经过北大荒“大烟炮儿”的洗礼,我们的意志坚强起来了,我们的娇、骄二气棱角磨掉了。青春美好的憧憬也被“大烟炮儿”吞没了。



作者: 黑土阡陌    时间: 2015-1-23 08:23

北大荒的大烟泡让曾经的老知青难以抵御,而不速之信的到来却让心灵倍感迷茫……
作者: 遥远的白桦林    时间: 2015-1-23 08:50
虽然“大烟炮儿”施虐,但还是很怀念滴,毕竟那里留下了我们的青春年华!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23 10:39
黑土阡陌 发表于 2015-1-23 08:23
北大荒的大烟泡让曾经的老知青难以抵御,而不速之信的到来却让心灵倍感迷茫…… ...

大烟炮难抵御,左的思想更是无法抗拒。在迷茫中度过青春年华是我们每一位知青的不幸。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23 10:44
遥远的白桦林 发表于 2015-1-23 08:50
虽然“大烟炮儿”施虐,但还是很怀念滴,毕竟那里留下了我们的青春年华! ...

怀念北大荒的白桦林,怀念北大荒的冰雪世界,怀念北大荒的黑土地,因为那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的青春在那里流浪~~~~~
作者: 闲人一个    时间: 2015-1-23 20:20
91年在东海赶上过大烟炮,确实是铺天盖地,遍野生烟......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作者: 屹梁梁    时间: 2015-1-23 21:44
唉!咱们这代人该发芽的时候干旱,该扬花的时候又遇暴雨,不会、不敢、不能轰轰烈烈地去爱,也不能去被爱,甚至爱必须拒绝,因为那是资产阶级的... 我们遇到的是形形色色的大烟炮,自然界的大烟炮穿厚点还好抵挡,社会群体效应的大烟炮真让我们为难啊!和学姐一起寻找青春的足迹真好。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23 22:11
闲人一个 发表于 2015-1-23 20:20
91年在东海赶上过大烟炮,确实是铺天盖地,遍野生烟......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疼...... ...

有切身体会。才知道大烟炮的威力无比。问候!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23 22:29
本帖最后由 一川枫叶 于 2016-1-15 19:18 编辑
屹梁梁 发表于 2015-1-23 21:44
唉!咱们这代人该发芽的时候干旱,该扬花的时候又遇暴雨,不会、不敢、不能轰轰烈烈地去爱,也不能去被爱, ...


学弟这次东北一行,对千里冰封的北国,存有一点感受。下乡时我们经历了零下30多度的考验。冬天在露天地里看电影是经常的。那时还是年轻,一切艰难困苦都能挺过去。现在这把年纪恐怕已接受不了了。
下乡那时,北京知青里有三位和当地青年偷偷谈恋爱的,她们的父母知道了威胁道:“你要是敢再和小G谈对象,我回北京绝不带你走”。所以她们都不敢再继续谈了。只有一位女生与当地一个拖拉机手成了家、生了子。
      一个特殊年代的“大烟炮”把我们的青春吞没了。
作者: 山和水    时间: 2015-1-25 06:23
咱家一川枫叶朋友早上好!看了您的“大烟泡儿”一文,很是震撼!东北我也去过几个地方,都是城市。像你说的情形我确实不知道。想想看,一个首都的大姑娘,经历了如此恶劣环境,其艰苦状况可想而知。虽然知道是过去式。读了仍然令人心中不好受。你吃苦了!下到东北的知青朋友吃苦了。愿您今后越来越幸福!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5-1-25 10:27

   北大荒的屯子家家户门朝里开,窗户纸糊在外,知道不,为啥?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25 16:23
逗你玩 发表于 2015-1-25 10:27
北大荒的屯子家家户门朝里开,窗户纸糊在外,知道不,为啥?

东北有几大怪,其一,窗户纸糊在外。糊在外面冬天就冻住了,反之:因屋子里热,纸见热气就会掉下来。
门朝外,大雪封上如何打的开?只有门朝里才可防冻。是这个理吧。
您在考我——逗我玩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5-1-25 20:20
一川枫叶 发表于 2015-1-25 16:23
东北有几大怪,其一,窗户纸糊在外。糊在外面冬天就冻住了,反之:因屋子里热,纸见热气就会掉下来。
门 ...


  逗别人玩呢,没在东北严寒生活过的不知道这些。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5-1-26 20:22

           原来是这样的大烟炮啊?我还以为是东北的女人喜欢抽烟,抽的烟叫大烟炮呢。仔细一看文章,才知道大烟炮就是暴风雪啊。
           看了姐姐的文章,心中有了一种庆幸,幸亏我没有去东北,真是太冷了,太可怕了,看了姐姐的文章,都觉得浑身发冷,感觉那里真不是人呆的地方,京剧的叫板:苦啊-----。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26 21:49
本帖最后由 一川枫叶 于 2015-1-27 13:37 编辑
天蓝 发表于 2015-1-26 20:22
原来是这样的大烟炮啊?我还以为是东北的女人喜欢抽烟,抽的烟叫大烟炮呢。仔细一看文章,才知 ...

小妹真逗,还京剧叫板上来了:苦啊......
姐再篡改一句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李勇奇的道白:八年了,别提它了。我改为:46年了,掉了后跟的皮鞋,别提它了。想当初~
我们下乡时冬天最冷是零下30多度。在东北一年一季收成。冬闲时我们坐在玉米棒子堆里,掰棒子外面的皮,掰完往身后扔,最后我们的身后堆成了玉米棒子山,我们坐在像盆地一样的中间位置,还可以避一下风。那时仗着年轻。现在都不敢想了。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26 22:00
山和水 发表于 2015-1-25 06:23
咱家一川枫叶朋友早上好!看了您的“大烟泡儿”一文,很是震撼!东北我也去过几个地方,都是城市。像你说的 ...

我们那前去的地方很偏远,冬天零下30多度,仗着那时年轻,在外面干起活来还冒汗。晚间露天跺着双脚看电影是常事。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支撑着我们。现在一切困苦压不倒我们了。
作者: 山和水    时间: 2015-1-27 06:49
一川枫叶 发表于 2015-1-26 22:00
我们那前去的地方很偏远,冬天零下30多度,仗着那时年轻,在外面干起活来还冒汗。晚间露天跺着双脚看电影 ...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好好的活,美美的过。否则,对不起曾经的过去。让我们为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吧!祝愿您幸福快乐!祝天下知青朋友幸福快乐!顺祝腊八节快乐!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27 13:39
山和水 发表于 2015-1-27 06:49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好好的活,美美的过。否则,对不起曾经的过去。让我们为美好的未来而共同努力吧!祝愿 ...

山和水说得好!我们好好待见自己,过好晚年生活。祝知青们腊八节快乐!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5-1-30 13:22

          幸亏咱们现在老了,要是现在文化大革命,要咱们60多岁去插队去,非把咱们冻死不可啊。谢天谢地啊,老天有眼啊,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啊,早点、晚点都不中啊。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30 14:19
天蓝 发表于 2015-1-30 13:22
幸亏咱们现在老了,要是现在文化大革命,要咱们60多岁去插队去,非把咱们冻死不可啊。谢天谢地 ...

哈哈!60岁去?那就等着开追悼会吧。
那时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现在60就退休了。
不去的逃过一难,去了的受罪吧。
只能说当时我们生不逢时。
作者: 逗你玩    时间: 2015-1-30 17:38
天蓝 发表于 2015-1-30 13:22
幸亏咱们现在老了,要是现在文化大革命,要咱们60多岁去插队去,非把咱们冻死不可啊。谢天谢地 ...


   想得美,打个棺材得浪费多少木材啊?用席子裹吧扔了,也不是,现在炕席成了稀罕物老贵了,也不好掏腾。
    没有你想的那么恐怖,60年代寒潮哈尔滨曾经到过零下60度,确实有冻死人的事。一般在户外防寒保暖不出事故,不会冻死人的。东北是寒带冻土地,松花江、湿地冻裂3尺是常事。手指头沾点唾沫碰铁物能粘掉一层皮,一口唾沫吐地上马上结冰。。。。可现在东北人越活越多,很多沼泽地都开垦种了水稻,温室效应严重,。。。。。。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1-30 18:39
逗你玩 发表于 2015-1-30 17:38
想得美,打个棺材得浪费多少木材啊?用席子裹吧扔了,也不是,现在炕席成了稀罕物老贵了,也不 ...

逗你玩。我们那时是零下30多度。手摸铁门把,真的可以脱掉一层皮。我们挖防空洞,镐头尖落地只留下一个小白点。上厕所冻满了冰,我们还要自己去刨粪坑。这活现在谁还干?刨得满身溅的粪渣,化了臭哄哄的。那时真把人整惨了。
小时候在北京从掏粪车跟前过,不敢捂鼻子,怕人说是资产阶级思想,也得憋着气走过去。
开春给地里上粪,是干的人粪,我们都是用手抓起往地里扬。现在谁还干?我们连劳改犯都不如。受苦受罪啊!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5-2-1 22:50

          一川姐姐看这罪受的,我们想都不敢想。我们12月28日坐火车去山西插队,下了火车,坐敞篷大卡车去县城,4个多小时,给我冻得下车不会走道儿了,脚丫子没有一点二知觉了,当时我就哭鼻子了。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2-2 08:48
天蓝 发表于 2015-2-1 22:50
一川姐姐看您这罪受的,我们想都不敢想。我们12月28日坐火车去山西插队,下了火车,坐敞篷大卡 ...

我们一直在父母身边享福。一下子脱离了家庭的温暖,如掉入了冰窟窿,思想的反差、失落怎能不叫我们伤心呢?可是我们还要承受它,因为我们是来“接受再教育的”,一切苦和累、一切忧和愁,不能跟父母说。因为我知道对父母是:报喜不报忧。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5-2-6 22:36

         一川姐姐,我倒是想说呢,都在牛棚里圈着呢,天天写思想汇报,我去山西插队的事儿,爸爸都不知道,更别提见面了,直到我们上火车,都没有见到爸爸。

作者: 一川枫叶    时间: 2015-2-6 22:47
天蓝 发表于 2015-2-6 22:36
一川姐姐,我倒是想说呢,都在牛棚里圈着呢,天天写思想汇报,我去山西插队的事儿,爸爸都不知道 ...

小妹当时的处境比我差。嗨!想起来就伤心的事就不多去寻思了。
作者: 天蓝    时间: 2015-2-7 20:49
          对!翻篇!四十六年啦!别提他啦!





欢迎光临 中国知青网-中国知青网络家园 (http://www.chinazhiqi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